宮女升職記 第171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他心上撒野(久別重逢H)、奴隸母狗的調教、紅墻下的南風(校園)、那條錯誤的路、二次融化 (1v1,破鏡重圓)、妻心如刀(NTR)、掌心梅、成了陰陽宗小師妹后(修仙np)、【五月天夢文】也曾寂寥、胭脂旗袍
文武百官皆是心中激蕩,躬身行禮:“臣,謹遵圣諭?!?/br> ———— 因蔣氏行逆之事,之后的幾日蕭成煜都異常忙碌。 蔣氏謀逆牽連的朝臣多達十數人,韓成供述的名錄果然不全,當日朝堂上站出來支持蕭成燁的那六人又陸續供述,接連供述出十余人來。 蕭成煜當日便直接把江世愚調任刑部侍郎,讓他跟李敢、錦衣衛指揮使馮斌、以及三位閣老一起督辦此案。 江世愚于刑名上破有天分,這驚天大案一到他手就立即有了眉目。 他把所有涉案官員單獨審問,用高超的提審手段審問出不少細節,又通過這些細節去審問其他犯人,這樣連環審問之下,所有的案情逐漸清晰明了。 早在兩年之前,先帝有意要封蕭成煜為太子時,蔣氏就開始動作。蔣氏如今已經開始沒落,聲望不再,故而才寄希望于外戚之勢。 但除了蔣氏,幾乎人人都只看好大皇子。 一開始他們不敢聲張,只敢一一游說清溪書院教導出來的學生,這些學生官職不高,但因年輕仕途順暢,反而對朝廷有所向往。 在反復游說之下,只有兩三人意動。 有一就有二。 通過這兩三人在朝中活動,漸漸就有了后面的人,本案涉及正二品閣臣一名,正二品金吾衛都督僉事一名,金吾衛千戶兩名,正四品六部堂官三名,翰林院學士兩名,正七品監察御史一名。 除此之外,皆是京中的流官。 但這些人都是老資歷,在京中頗有臉面,同京中各世家都有關系,故而他們的消息靈通,行動更為便捷。 所有人加起來,共有文武朝臣共計十六人。 以及后宮中的德太妃娘娘以及和嬪蔣蓮清,本案究竟有沒有牽扯順郡王,順郡王又是否知情,江世愚倒是查得很清楚,根據所有罪臣的口供和書信往來,他們都只同蔣氏的族長單獨聯系,幾乎沒有一封書信提及順郡王。 仿佛他們不是替順郡王謀反。 蕭成煜看到那一箱子證據都氣笑了:“這蔣家倒是厲害,替順郡王謀反,結果順郡王自己不知情,幫著一起謀反的罪臣們也不關心順郡王,只關心罪妃和蔣雨岑,倒是古今稀奇事?!?/br> 皇帝陛下在這里調侃,堂下站著的朝臣卻不敢附和,蕭成煜自也不需要他們附和。 他調侃完,便回過身,一臉冷酷道:“讓馮斌親率一營錦衣衛,直接去清溪捉拿蔣氏一族,男女老少一個不漏,家中二十之下的家仆直接發賣,心腹們一起緝拿,讓清溪縣令帶著戶籍跟著一起去,請清溪王、程兩家的家主一起過去認人,一個人都不許認錯,一個人都不能放跑?!?/br> “另讓李敢率一營奉天軍,緝拿蔣氏族長母族,妻族,其三族皆下獄?!?/br> 這話說得實在冷酷,可蔣氏謀反犯上,此舉甚至是皇恩浩蕩。 張節恒等人立即下跪行禮:“是,臣遵旨?!?/br> “其余犯官,朕早有定奪,按此執行便是?!?/br> 張節恒又道:“是?!?/br> 蕭成煜便親自扶起張節恒,面色稍霽,他嘆了口氣:“這十日辛苦先生了?!?/br> 這十日來張節恒日夜辛勞,一日只睡兩個時辰,熬得老頭面色發白,一臉蒼老,猛然聽到這一句先生,令張節恒心生感動,簡直是熱淚盈眶。 “陛下,都是臣應該做的?!?/br> 蕭成煜卻說:“先生,這天下沒什么應不應該的,許多事,做了是情分,不做也不是本分?!?/br> 蕭成煜扶著張節恒坐下,溫言道:“朕同先生之間,僅會有情分?!?/br> 張節恒哽咽一聲,終是沒再說感恩的話。 蕭成煜安排好這些,便道:“再辛苦幾日,把此案暫時結案,朕再陪先生去東安圍場賞景?!?/br> 張節恒滿臉動容:“好,好,臣遵旨?!?/br> 等到眾人都退下,江世愚才上前一步:“陛下,順郡王沒有替蔣氏和罪妃求情,他自請出宮開府,分府而居,不給陛下添麻煩?!?/br> 江世愚會主動提及順郡王,是因他尚不知蕭成煜對順郡王的態度。 蕭成煜淡淡笑了。 “二弟為人純孝,最是孝順父皇和母后,他之前已經同朕求過,說想出宮開府,在府中設佛堂,替父皇和母后祈福?!?/br> 江世愚聰慧至極,立即就明白皇帝同順郡王通過氣,順郡王也早就向皇帝投誠,故而順郡王要如何安排,皇帝自有了定論。 這是人家兄弟之間的家事,江世愚便立即道:“是,臣明白,稍后臣會通傳文淵閣,讓幾位閣老安排順郡王出宮開府事宜?!?/br> 蕭成煜點點頭,把這事說得輕描淡寫,似全不在意。 此刻沈輕稚正在看宮里送來的口供。 口供由簡義的心腹親自送來,一來直接按照年九福的吩咐送來貴妃娘娘跟前。 這位貴妃娘娘當真了不得,陛下登基至今也不過才三月,她便從昭儀升為貴妃,甚至護駕有功,如今皇恩不斷,榮寵不衰,以后的前程更是難以捉摸。 這滔天的富貴和權柄,誰不會心動呢? 那姓孫的中監心里難免艷羨,但他面上卻平靜無波,緊張地躬著身,等貴妃娘娘一一看閱。 端看貴妃娘娘穿了一身金銀秀滾邊的大袖襖裙,衣裙上的牡丹花花開爭艷,蜿蜒婀娜的花朵繽紛肆意,襯得她那張芙蓉面嬌艷綺麗,如春日花兒一般美麗。 同這身精致的襖裙相比,沈輕稚面上卻并沒上濃妝,她素著那張瑩瑩白皙的臉蛋,只在唇上點了一抹朱色。 在繽紛濃郁里,卻又有素雅高潔。 沈輕稚可不知這中監還有閑心羨慕自己榮華富貴,她正認真看手中的折子。 這折子是簡義親筆寫的,而他審問的就是被李巧兒供述出的李念和清舟。 行宮的消息一但被封鎖,是根本送不進宮里去的,故而宮中無人知曉李巧兒已經亡故,李念一被緝拿,就如同竹筒倒豆子那般,把所有的事情都供述出來。 據她所說,她跟李巧兒的主要職責就是打探皇帝行蹤,若是能更進一步,李巧兒能進入御書房伺候筆墨,那么能打聽到朝政大事也是好的。 不過蕭成煜這人太過機敏,就連他的親生母親都不能隨意進出乾元宮,滿后宮中,只有太后和貴妃能進入蕭成煜自己的寢宮。 故而李巧兒入宮這四年,除了殺了一個小黃門其他的事都還沒來得及做,而李念則比她強一些,她入宮年頭更長,弘治帝早年剛入宮時身體不豐,太后也時常生病,尚宮局還沒有瑞瀾死死盯著,她倒是能送出去不少消息。 可那些消息都如同石沉大海,聽不見回音,更無人告知她后續要如何做。 日子久了李念的心也漸漸淡了。 她在大楚生活了太久,久到她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楚人,甚至動了在大楚后宮養老的念頭,只可惜她沒能在大楚養老,她也不知是自己早年做的那一件事敗露行跡,才讓她被識破身份。 多年的探子身份讓她疲憊,她不是李巧兒那種滿心向往的年輕人,她已經老了,活得也夠久了,她曾為大夏盡心盡力,也為大楚在長信宮服役多年,她不覺得自己欠了誰,也不覺得自己于心有愧。 她只是厭倦了。 故而沒等簡義用刑,她就把自己這么多年做的樁樁件件都說了,然后才道:“宮里除了我,還有其他人,這個你們也知道,但我不能說他們是誰?!?/br> “我可以背棄自己,但不能背棄同黨,”李念很平靜,她對簡義說,“但我可以告訴你,宮里還有四人?!?/br> 這話說完,李念狠狠一咬,便咬破了藏在嘴里的毒藥,當即便毒發身亡。 線索便從她這里中斷了。 若非沈輕稚后面從李巧兒問到了清舟姑姑,簡義的這封結案折子恐怕要等他們回到盛京才能呈遞。 簡義審問的第二個人是清舟,另外還有三名跟清舟和李念都有所關聯的黃門。 清舟可沒有李念那么“好說話”,簡義費了好大功夫,整整在慎刑司泡了兩日,把清舟熬得只剩一口氣,她才招供。 清舟比李念年輕許多,她也不過三十幾許的年紀,在尚宮局的倉庫待了兩年,這兩年,剛好輪到她掌管藥材。 她是個極為細心的人。 故而在國孝時,她在坤和宮支取的藥材里分析出些許端倪,她當時可以肯定,皇后換了藥方。 要知道若非身體有變故,太醫院一般不會大改藥方,他們開的都是平安方,□□為主,講究的是細細調養,皇后突然換藥方,這讓清舟動了心思。 故而一場長達十幾日的籌謀便開始了。 她比李念入宮晚,卻比她更有權柄,宮里的暗探她知道的更多一些,故而調動起人來更得心應手。 加之她掌管藥庫雖只有兩年,卻暗中尋了不少得用的藥物,她不多偷,就一點一點挪用,經年累月下來,也做得悄無聲息。 針對皇后的寒毒,她信心籌謀打聽,終于知道要用寒冰草來激發寒毒,故而她偷的就是寒冰草。 不用多,就她偷的那一錢,足夠要了皇后的命。 為了這一次行動,她把所手的手下都調派出去,趁著國喪日的混亂,終于完成了這一次的完美刺殺。 正帶她在倉庫門口等聽消息的時候,卻傳來了噩耗,皇后雖中了毒,但因為沈奉儀機敏,她只喝了一口,而且換了藥之后寒冰草對皇后的毒性減弱,那一口不僅沒能讓皇后喪命,甚至可以助她養好身體。 而她安排潛入坤和宮的探子,全部折損在了坤和宮。 就連被她當成暗棋,一心都是榮華富貴,對皇后沒多少忠心的搖光姑姑也一并被從皇后身邊拔除。 這一次的刺殺失敗,對于清舟是巨大的打擊。 自此之后,她便偃旗息鼓,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時機。 一晃就到了八月,皇帝要去行宮,似乎又到了她可以大展拳腳的時候。 可這一次,蒼天再也沒能眷顧她。 她等來的不是喜訊,而是慎刑司的簡義。 當簡義淡笑著看向她的時候,清舟簡直痛苦至極。 她一生要強,可這一生卻一事無成,什么都沒有替大夏辦到。 她白來這一遭了。 第87章 根據清舟的供詞,大部分的手下都在刺殺皇后的那一次折損,剩下的就是在她看來屁用沒有,什么都不知的李念和李巧兒。 清舟自己心里很清楚,宮里知道她身份的,大多都死在了那時,故而能供述出她的只有李念或者李巧兒。 李巧兒她不熟悉,基本上沒有接觸過,倒是李念她認識許多年,知道她沒什么忠心,肯定是她供出的自己。 明白這些,清舟便也知道自己要說什么,能說什么。 可慎刑司的手段實在太可怕了,即便心智堅定如她,最后也抵抗不住,陸續吐露實情。 簡義最后問的是,宮里還有幾個同黨。 當時李念說的是四個,李念一直也以為是自己早年的事露出馬腳,故而在她的認為里,李巧兒、清舟和另外兩個人都還是安全的。 她沒有暴露任何一個,干脆了斷了自己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