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升職記 第67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他心上撒野(久別重逢H)、奴隸母狗的調教、紅墻下的南風(校園)、那條錯誤的路、二次融化 (1v1,破鏡重圓)、妻心如刀(NTR)、掌心梅、成了陰陽宗小師妹后(修仙np)、【五月天夢文】也曾寂寥、胭脂旗袍
但這兩個恰好便是中三位婕妤的品級,也就是說沈輕稚很輕松便從一個侍寢宮女,翻身成了中三位的婕妤娘娘。 這也就罷了。 她那張美貌面容,加上又得太后喜愛,封為婕妤也算是皇帝敬重皇后,不算多扎眼。 可偏偏大封后宮時她的位份不是婕妤,而是昭儀。 正五品的昭儀,距離九嬪也就是一步之遙。 這依舊不算完。 宮中妃嬪所住宮室也有舊例,比如貴妃的飛鸞宮,德妃的靈心宮,淑妃的景玉宮,宜妃的錦繡宮以及賢妃的緋煙宮,這屬于一貴四妃的主位宮室,一般只會在后殿的東西配殿安排下三位小主侍奉主位娘娘。 而昭儀婕妤則不是一宮主位,她們一般會配住在沒有安排主位的荷風宮、聽雪宮、望月宮后殿東西偏殿。 這樣一來,一個后殿可住兩人,三處宮室便能住六人。 按之前冊封詔書來看,所有人所安排的宮室都嚴格遵照祖制,東西六宮皆有,住得很是零散,只有章婼汐的碧云宮后殿安排了四位小主,顯得略微有些擁擠。 唯一沈昭儀沒有按照祖制安排在三處宮室后殿,反而給她安排在了景玉宮后殿的西側殿,這很有些耐人尋味。 最要緊的是,景玉宮位置特殊,距離乾元宮最近,就跟乾元宮隔著西一長街,這位置當真是好極。 如此,到底讓宮中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沈輕稚身上。 沈輕稚倒是一點都不膽怯,她大大方方領著自己的幾名宮女,在搬家這一日昂首挺胸來到了景玉宮。 宮中目前并沒有妃位,西六宮空了一多半,只有景玉宮和碧云宮提前打掃出來,以待貴人登門。 景玉宮雖并無人居住,但尚宮局也老早就派人打掃得干干凈凈,甚至前院除一直茂密繁盛的石榴樹,還新修了一叢茉莉,一叢海棠。 尚宮局的人不比其他,個個都是人精,知道如今應當巴結誰,自不會給沈輕稚找不痛快。 沈昭儀是只能住在景玉宮的后殿,那又如何?昭儀娘娘總要從正門進出,若是前院破敗不堪,豈不是讓昭儀娘娘心中厭煩? 過來伺候沈輕稚搬宮的是個長臉的姑姑,她生了一雙細眼,卻很知道怎么笑,笑臉迎人的模樣平添三分喜氣,一看便是個會做事的人。 她在景玉宮前殿先拜見了沈輕稚,然后才笑道:“娘娘,臣姓柳,是尚宮局管事姑姑,一直在瑞秋姑姑跟前搭手,同小秋姑娘也是相熟的,正巧趕上娘娘大喜的日子,臣便毛遂自薦,過來給娘娘請個安?!?/br> 沈輕稚忙讓戚小秋扶起她,笑著說:“姑姑客氣了,搬宮能碰到個熟人,是咱們的緣分,我還要謝謝姑姑的用心,也謝謝瑞秋姑姑的體諒?!?/br> 柳姑姑自己說的,她是瑞秋的左右手,也跟戚小秋相熟,她過來安排景玉宮搬宮,其實就是瑞秋特地關照沈輕稚。 沈輕稚做了那么多年宮女,對長信宮的彎彎繞繞清楚得很,一聽便知道如何。 果然她這一開口,柳姑姑笑意更濃。 她給沈輕稚介紹景玉宮:“淑太妃娘娘原也是極好的性子,景玉宮養護得很是雅致,不過太妃娘娘最喜歡的是蘭花,前院種的都是蘭花,想著娘娘人年輕,還是熱鬧的海棠和芬芳的茉莉更適合娘娘?!?/br> 柳姑姑說話清朗悅耳,極是好聽。 “原后殿是淑太妃娘娘的墨寶閣,另一邊原是誠郡王的寢殿,后來誠郡王年滿十歲搬出去,就空了出來,多年無人居住,如今正巧給娘娘改成寢殿,一應家具都換成新的,也更適宜居住?!?/br> “東側殿的墨寶閣并沒有動,桌椅書架都在,只里面的存書淑太妃娘娘帶走不少,剩下的已經收拾在箱籠里,說是留給娘娘?!?/br> 沈輕稚原是太后身邊的侍讀宮女,自是懂筆墨之事,只是究竟是什么水平,是否能出口成章,誰都不知。 不過她定是能讀書的人。 如此,也正好是她搬來淑太妃的景玉宮,淑太妃就把自己年輕時候看到書留給了她。 沈輕稚得了這個意外之喜,立即便笑彎了眼:“淑太妃娘娘真是體貼,知道我愛看書,還能把自己的藏書賜給我,待到安頓好了,我且要去給淑太妃娘娘請安?!?/br> 柳姑姑笑著點頭:“是這個禮?!?/br> “娘娘,墨寶閣里瑞秋姑姑叫暫時不要動,以后且看娘娘的意思?!?/br> 這話就說得很有意思了。 沈輕稚若能直接主位整個后殿,那就是她封嬪的時候,無論那時是否還住景玉宮,卻也是個吉祥話。 沈輕稚笑著謝過她,跟她一起繞過前殿后殿中間的垂花門,順著回廊來到了后殿。 后殿比前殿要布置得更為精巧。 四周回廊都掛上了宮燈,院中那棵黃櫨樹葉正紅,顯露出早秋的氣爽。 黃櫨下圍了一塊花壇,里面除了海棠和茉莉,還有色彩繽紛的三色堇,越發顯得花團錦簇,富貴盈門。 宮燈皆是一色的花開富貴琉璃燈,若是夜里點亮,一定是燈火輝煌,琉璃精彩。 沈輕稚順著柳姑姑的手,一眼便看到了后殿的正門。 此刻雖是早秋,暑熱卻也沒全然散去,后殿正門前垂著青紗帳,能隱約看到里面的景致。 “娘娘,因景玉宮后殿以前住過誠郡王,故而兩處的隔窗全部改為琉璃窗,里面會通透許多,白日里殿中不需點燈,也很明亮,娘娘讀書時也不害眼?!?/br> 沈輕稚抿了抿嘴,終是忍不住笑了。 難怪特地給她安排在景玉宮,不是因為離乾元宮近,而是因為景玉宮整體都改為了琉璃窗,看起來干凈又明亮,住在里面也心里頭透亮。 沈輕稚扶著戚小秋的手進了后殿,一進去就是五扇門寬的明間,明間擺放同毓慶宮后殿相仿佛,只不過規格更高,布置更精巧,西側還擺放有多寶閣,上面的文玩古董皆非凡品。 主位后有百花戲蝶白玉掛屏,兩邊是紫檀雕掛聯,下首靠墻則有落地瓶和水果缸,一進屋就顯露出明媚敞亮。 小果缸里放的是佛手和柑橘,味道清新雅致,一點都不凝重。 左側依舊掛了青紗帳。 柳姑姑特地過去掀開帳子,讓沈輕稚看一看她未來的寢殿。 景玉宮后殿也是明間、次間、梢間的形制,從明間進入,就是一間雅室,雅室靠窗位置擺放有羅漢床和茶桌,另一側則是書桌、書架和多寶閣。 從次間進入梢間,才是沈輕稚就寢的寢房。 為顯寬敞,次間梢間之間只掛有珠簾,珠簾前放有梅蘭竹菊四君子座屏,拐進去才是掛有杏林春燕云錦帳幔的架子床,架子床一邊是一組桌椅,另一側則是衣柜和盆架。 整個景玉宮的后殿,尤其是沈輕稚居住的西側殿跟毓慶宮時住處幾乎一致,只是更為寬敞、明亮、家具擺設也更雅致,屋里一水的紫檀木,因督造局的老師父手藝了得,一點都不顯得笨重,越發書香馥郁,別致精巧。 沈輕稚只看一眼,便已經喜歡上這里。 “柳姑姑,謝你費心了,這景玉宮的布置當真用心,我很喜歡?!?/br> 沈輕稚回到明間,直接坐在主位上,戚小秋便上了前來,一把握住了柳姑姑的手,一個沉甸甸的荷包就塞了過去。 “姑姑,好些日子沒見了,我可想你做的白糖糕,待得景玉宮不忙了,我去看望您跟表姑?!?/br> 柳姑姑眉開眼笑:“好好,也就是小秋姑娘不嫌棄我那粗糙手藝?!?/br> 柳姑姑很是利落,寒暄完就給沈輕稚行禮:“娘娘,搬宮辛苦,老臣就不打擾娘娘休息了,以后若是有什么吩咐,只管讓小丫頭們去尚宮局說一聲,臣能辦到的一定給娘娘辦到?!?/br> 沈輕稚便笑:“好,姑姑是利落人,本宮也是?!?/br> 于是,戚小秋就親親熱熱把柳姑姑送走了,待得沈輕稚所有體己都搬過來,景玉宮也漸漸安靜下來。 沈輕稚坐在明間里,安靜看著下首幾個宮女。 戚小秋一直是她身邊的貼身宮女,如今已經升為司職宮女,領管其他宮女。 銀鈴和銅果都晉為大宮女,手下各配一名一等宮女。 沈輕稚作為正五品的昭儀,其宮中可有司職宮女一名,大宮女兩名,其余一等宮女兩人,三等宮女兩人,雜役宮女兩人,小黃門兩人。 滿打滿算,已經超過十人。 沈輕稚看著堂下的新舊宮人,勾起唇角微微一笑:“我沈輕稚的規矩,你們可要聽好?!?/br> “若是犯錯,不用求情,一概不留?!?/br> 她話音落下,戚小秋便厲聲問:“聽見了嗎?” 下面眾人便皆下跪行禮:“是,謹遵娘娘令?!?/br> 沈輕稚聲音輕柔,氤氳著nongnong的喜氣:“這才對?!?/br> ———— 這一批送來景玉宮的宮人們,除了兩個黃門,其余四名宮女都是尚宮局選出來的,兩個一等宮女一個叫韓栗兒,一個叫陸鹿,都是十八歲,跟沈輕稚一年入的宮。 韓栗兒針線了得,在織造所很有些名氣,一手蘇繡精彩紛呈,把她調來給沈輕稚,也是讓她以后不用費心侍弄衣裳,有韓栗兒在,什么樣的改樣繡面都做得。 而陸鹿則會管賬。 尚宮局的瑞秋姑姑當真是個能人,如今她這景玉宮,不僅有瑞秋姑姑的表侄女,衣食住行都給安排了個妥帖,當真是讓人如沐春風,滿心溫暖。 而那兩個黃門卻不是尚宮局的,領頭的那個今年已經過了弱冠年紀,面白無須,瞧著滿臉笑意,天生就長了一張笑臉。 他麻利地給沈輕稚打了個千,笑瞇瞇道:“給娘娘請安,小的叫錢三喜,原是年大伴手底下打雜的,如今聽聞娘娘這里有好前程,便求了大伴過來伺候娘娘了?!?/br> “娘娘只管放心,以后前后門小的都能守好,不會叫娘娘cao心?!?/br> 沈輕稚看他那歡喜面相,不由笑道:“你倒是同年大伴有幾分仿佛?!?/br> 錢三喜摸了摸自己的臉,笑著回:“娘娘真是眼明,原大伴要調|教小的時,也是這么講的?!?/br> “這是小的的機緣?!?/br> 沈輕稚點頭,又點撥幾句,就讓她們各自去忙了。 待得眾人都下去,戚小秋才陪著沈輕稚去看那幾箱書。 簡單翻看一遍,淑太妃留給她的書都已經分門別類,除了兩箱經史子集,還有一箱游記話本,最特殊的還有一本雜書,不拘是各種奇技yin巧,還是織造制作,不一而足。 沈輕稚翻了翻,發現這里面大多少的書淑太妃都讀過,倒確實是書香門第出身的世家千金。 同太后一樣,即便入宮多年,也沒有放棄手里的書本。 沈輕稚同戚小秋嘆了一聲:“淑太妃當真是蕙質蘭心?!?/br> 戚小秋給她緩緩打著扇,輕聲細語道:“娘娘可要去同淑太妃娘娘道謝?若是要去,還是早些時候去,過些日子太后娘娘就要離宮了?!?/br> 若是太后離開再去,確實不太穩妥,沈輕稚吃了口茶,道:“就明日去吧?!?/br> “你親自寫了帖子,讓人送去壽康宮,”沈輕稚頓了頓,有些遲疑,“淑太妃是住在壽康宮吧?” 當今圣上仁孝,也知道這些高高在上的太妃們無法一起擠在同一所宮室里,因此便特地把距慈和宮和壽康宮比較近的承仁宮一起改為太妃寢宮,貴太妃和德太妃一起住在新修好的承仁宮,淑太妃和賢太妃則住在原有的壽康宮,其他所有嬪妃小主,便也跟著一起分居在這兩處宮室的配殿里,雖比以前要擁擠一些,但卻更熱鬧。 本來太妃們就是守寡,平日里也沒什么樂趣,大家都住在一起,彼此之間說說話,打打馬吊牌,還能打發一下時光。 不過之前太妃們搬宮時她一直在坤和宮,沒有特別用心,這會兒便又問一句。 戚小秋道:“是呢,淑太妃娘娘住在壽康宮前殿,賢太妃娘娘住在壽康宮后殿,如今大公主和誠郡王都搬了出去,倒也還住得開?!?/br> 沈輕稚思忖片刻,道:“我記得之前封賞時,陛下賞了一方徽墨,似是洗筆堂的老物件,把它取出來,明日給娘娘送去?!?/br> 戚小秋從來不反對沈輕稚的任何決定,聞言只是打趣道:“娘娘倒是舍得?!蹦欠侥蜉p稚很喜歡,特地盤玩了半日,現在倒是要拿去還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