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升職記 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他心上撒野(久別重逢H)、奴隸母狗的調教、紅墻下的南風(校園)、那條錯誤的路、二次融化 (1v1,破鏡重圓)、妻心如刀(NTR)、掌心梅、成了陰陽宗小師妹后(修仙np)、【五月天夢文】也曾寂寥、胭脂旗袍
沈輕稚同戚小秋道:“也不知太子殿下會賞什么,不過多半是年大伴來挑選,希望得些實惠東西?!?/br> “銀子要緊,頭面也要緊,”沈輕稚喜上眉梢,“這一趟侍寢簡直賺了,還是皇后娘娘慈悲?!彼诶ず蛯m待了四年,除了第一年年紀太小,后來漸漸長大,成了皇后娘娘身邊的伶俐人,在她身邊伺候的機會越發多起來。 越是跟蘇瑤華相處,沈輕稚便越發欣賞這位皇后娘娘。 除了那一日醉酒,她道出了心底深處的怨恨,但也不過兩三句,待得眼淚擦干,她就又是平日里冷靜自持的皇后娘娘。 她永遠都知道自己要什么。 這一點,沈輕稚同她相仿,所以才明白她下的每一步棋,懂她所有的打算。 在弘治帝重病的情況下,其實太子最好整日里吃齋念佛,忙碌政事,若是能睡在議事堂最好,那般的夙興夜寐,才是那些老閣臣們最喜歡的儲君。 但蘇瑤華偏偏給太子殿下安排了一次侍寢。 這一次侍寢,沈輕稚雖未真的“侍奉”蕭成煜,但母子之間的慈悲和孝順,卻顯露分毫。 她也告訴老臣們,太子雖然年輕,卻有出身氏族的母親,誰都不能輕易拿捏他。 于前朝而言,帝后相合,一家三口和樂融融,皇后同太子如此母慈子孝,卻也讓朝臣放心不少。 這也更意味著,肅王想要起事,大抵不會有太多人支持。 畢竟,蕭成煜除了出身略有些“缺憾”,幾乎是個完美的繼承者了。 思及此,沈輕稚道:“唉,你說我這繡活本就不好,那繡出來的東西我自己都不敢多看,如今卻偏要靠繡活來行事,也不知得罪了哪位神仙?!?/br> 戚小秋有些不明所以,她眨眨眼睛,很直白問:“姑娘,您是何意?” 沈輕稚笑得很是有些苦澀:“我昨日侍奉殿下,并未侍寢,然今日卻得如此珍重,那你說,我們昨日都做了何事?” 宮女妃嬪是否侍寢,起居注都會一字不漏,侍寢就是侍寢,未侍寢就是未侍寢,除非皇帝或太子自行改正,掩蓋事情真相,那么起居注上便就是真相。 她此番是侍夜,并不等同于侍寢,此時也不得侍寢,她這個機緣是皇后給的。 戚小秋只愣了片刻,便立即回過神來,她道:“皇后娘娘!” 沈輕稚笑瞇瞇點頭,伸手在白瓷碟中取了一塊蝴蝶酥,塞進她口中:“孺子可教也?!?/br> “我侍奉殿下,只能認真聆聽殿下對皇后娘娘的孝心,對皇后娘娘鳳體的擔憂,并且適時表示自己會為娘娘虔誠祈禱,如此,殿下才會高看我一眼?!?/br> “我也要感恩娘娘給我這個臉面?!?/br> 所以,沈輕稚剛借著給陛下祈福繡了個荷包,如今,她要再給皇后娘娘繡一個。 這是她虔誠孝心。 戚小秋道:“姑娘想得長遠?!?/br> 沈輕稚眉眼彎彎,眼眸里有著昂揚的斗志和意趣:“這宮里的戲,是一出接著一出的,不到最后,無人知結局?!?/br> “但相對的,也著實精彩絕倫,高潮迭起?!?/br> “你說,豈不有趣?” 戚小秋看著她滿臉興味,不由跟著笑了,她道:“姑娘,瞧著你高興,我也覺得高興?!?/br> 沈輕稚擺弄笸籮里的繡線,道:“日子有盼頭,自然就高興?!?/br> 她選出要給皇后娘娘做的花樣,又挑出繡線,才道:“你且等著,一會兒下了早朝,太子殿下就會立即去看望皇后娘娘,然后母子二人會一起用一頓豐盛午食,再去看望陛下?!?/br> 戚小秋幾乎是她說什么就信什么,因著沈輕稚總是氣定神閑,她對她的信任越發高漲,如今幾乎是沈輕稚一個命令立即行事,從不猶豫。 “姑娘聰慧?!彼蝗绱丝隙ㄕf。 沈輕稚笑了笑,剛要繼續手里的活計,就聽外面傳來熟悉的熱鬧。 眨眼功夫,簡義公公就領著一群小黃門,滿臉喜意地站在門口,朗聲道:“沈姑娘,毓慶宮有賞?!?/br> 沈輕稚被戚小秋扶著出了門,她在門口向毓慶宮方向行禮,然后才道:“謝太子殿下賞?!?/br> 簡義朗聲道:“春景苑宮女沈氏,孝心可嘉,體貼忠信,著賞銀五十兩,觀音坐蓮碧璽金頂心一支,白玉如意金簪兩對,嵌寶花蝴蝶金簪一支,嵌寶花蝴蝶耳環一對,青瓷茶壺一套,五色絹絲各兩匹,絲綿四匹,御供蘇合香一盒,御供香藥一盒等?!?/br> 這一連串說下來,就連跟著過來捧場的紀言和圓圓都驚訝張了張嘴。 沈輕稚卻淡定自若,又沖毓慶宮屈膝行禮,道:“謝殿下賞賜?!?/br> 簡義并未多言,只笑道:“姑娘昨夜勞累,今日好生歇息,我便不多打擾?!?/br> 待戚小秋把他送走,回來看著擺了一桌的賞賜,不由咋舌:“太子殿下可真大方?!?/br> 這比定例翻了五倍不止,都是蕭成煜的私庫所出。 沈輕稚看著那一套云過天青青瓷茶具,不由笑了:“太子殿下是個好上峰?!?/br> ———— 也不知是否親緣和睦,總之,在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細心關照之下,弘治帝的身體略有些好轉,每日都能見一見朝臣,問一問國事。 雖不能徹底康復,卻也令人心中振奮,把宮中因帝病而遮覆的陰云一徑吹散,宮中上下也終于有了春日生機。 而這生機更因太子妃嬪的入宮而蓬勃喧鬧起來。 三月下旬,帝命后擬懿旨,著請之前封妃諸位千金入宮,令入儲秀宮受訓。 三月底,隨著滿城繽紛花海,四頂青蓋鑾轎順朝華門入宮。 太子良娣蔣蓮清、章婼汐,太子良媛馮盈、張妙歆身穿翟衣,以入宮闈。 四位太子妃嬪入宮之后,并不能直入毓慶宮,要先在儲秀宮受訓一月,待得學成方能侍奉殿下。 然她們的入宮,代表著以門閥蔣氏,勛貴章氏、何氏,文臣張氏,以及外戚馮氏皆領受圣恩,臣服儲君。 待得太子妃嬪入宮這一日,宮中可謂是熱鬧至極,繁華似錦。 皇后娘娘頗有成算,把這入宮禮弄的錦繡非常,堪比當年四妃入宮,如此一來,便給足了四位新妃顏面。 一時之間,儲秀宮風采斐然,而春景苑卻黯然無光。 毓慶宮中無嬪妃時,那春景苑的姑娘們就是貴人,但若有了家世出眾的嬪妃們,那侍寢宮女便立即一文不值。 不過一兩日的光景,待得寒食節時,從膳房送來的冷食點心,便全是上月舊存,瞧著很不像樣了。 純卉自不愿受這份冷待,她在春景苑順風順水五載光景,即便是侍寢宮女也不敢在她面前造次,可先有沈輕稚未做小伏低,又有寒食節膳房陰奉陽違,純卉這口氣怎么都咽不下來。 因著節日,沈輕稚她們今日休沐,因此,沈輕稚便叫戚小秋也閑下來,陪她一起下棋。 戚小秋棋藝不精,毛皮都不通,只能亂七八糟落子,卻不想竟有些奇思妙想,惹得沈輕稚落子時竟是反復盤桓,頗有些棘手之感。 “姑娘,”戚小秋有些好笑,“姑娘,我是隨手下的,亂做一氣,姑娘何妨如此認真行事?!?/br> 沈輕稚也不惱,聞言挑了挑輕眉,道:“下棋如做人,怎么可以敷衍了事?” “再說,如今日子長,無事可做,有了事就好好做,也不枉這棋子擺出來?!?/br> 她總是有些旁人說不出的道理,戚小秋沒勸住,便只得繼續陪著她下棋。 卻不料一局未完,外面卻傳來一道溫婉聲音:“沈姑娘,晨安?!?/br> 沈輕稚抬起頭,穿過明間和次間之間的珠簾,一眼便看到外面站著的紀言。 紀言沖沈輕稚屈膝福了福,溫言一笑:“姑娘,剛坤和宮來了人,道娘娘招您過去?!?/br> 自打來了春景苑,沈輕稚已大半月未見皇后娘娘,卻不料今日過節,皇后娘娘卻想起了她。 沈輕稚聞言并未驚訝,她淡然一笑:“是,我這就準備,立即前去?!?/br> 紀言頓了頓,道:“姑娘辛苦了?!?/br> 沈輕稚沒同她多言,只讓戚小秋給自己換了一身新絹衫,淡雅的竹綠絹絲衫子上繡了層層疊疊的竹葉,下裳的長裙暈染漸開,一路由淺至深,最終堆疊到繡花鞋邊的翠竹襕紋。 這身衣裳一穿,立即便有了世家千金的素雅靜謐。 沈輕稚重新梳了頭,只在發間簪了一支碧玉簪,然后便領著戚小秋出了門。 從春景苑去坤和宮,一路怎么也要行兩刻有余,今日天氣晴好,沈輕稚一路行來心情也是極好的。 她年輕貌美,衣著素雅,同旁的宮女皆不相同,一路行來,路過的宮女皆是沖她頷首素禮,沈輕稚也回以微笑。 春日爛漫,姹紫嫣紅,晴空萬里。 沈輕稚仰頭看著狹長宮巷上方的晴天,同戚小秋笑道:“今日是個好天氣?!?/br> 戚小秋也跟著笑,她未問沈輕稚皇后娘娘為何喚了她去,只道:“下午若是日頭也好,姑娘便在院中投壺吧?!?/br> 皇子們的侍寢宮女身份特殊,她們除了春景苑,其余之處皆不可四處走動,說起來,還不如在坤和宮時自在。 但沈輕稚卻仿佛早就習慣,今日難得得召出門,也是滿心歡喜,很是知道如何讓自己知足。 “好啊,”她道,“我手很穩,到時候輸了你別哭鼻子?!?/br> 主仆兩人一路說說笑笑,待到了坤和宮,守門的小黃門老遠就瞧見她,立即喊:“哎呦是沈姑娘,快請進,剛春溪jiejie來問過一回了,只等您來?!?/br> 沈輕稚沖他和氣一笑,寒暄一句,這才進了坤和宮。 她一進去,便瞧見幾個眼熟的小宮女守在前院中,立即便知道皇后此刻在前殿暖閣。 沈輕稚也不用人領路,自己便來到暖閣前,站在外面對張春溪點點頭。 張春溪留在坤和宮,成了沐芳姑姑身邊的一等宮女,也算是有了好去處。 她年輕稚嫩,臉蛋圓圓,瞧見沈輕稚來了,立即便瞇眼睛笑起來,小聲說:“jiejie可來了?!?/br> 她同沈輕稚見過禮,又笑著同戚小秋點頭,然后才道:“jiejie稍等,我進去通傳?!?/br> 不多時,張春溪便從里面傳來,很規矩對沈輕稚去了屈膝:“沈姑娘,皇后娘娘宣召,請進?!?/br> 沈輕稚道:“多謝?!?/br> 然后便輕手輕腳進了暖閣。 穿過仙鶴青松門扉,穿過小雅室,再繞過山河永安屏風,才來到皇后經常待的暖閣。 如此春日時節,整個盛京都暖和起來,溫柔的風吹過盛京大街小巷,自也不會忘了正中央雕梁畫柱的長信宮。 但此刻暖閣中卻還燒了炭盆,顯得有些悶熱。 沈輕稚半垂著頭,她不抬頭張望,也不好奇打量,就這么小碎步來到貴妃榻前,在蘇瑤華前兩步之處站定。 “奴婢見過娘娘,娘娘萬福金安?!?/br> 沈輕稚輕聲說著,屈膝行禮,儀態端方,整個人的氣度與之前相比似別無二致,若仔細去品,卻能感出三分區別。 到底不同了。 蘇瑤華很是親切,她斜靠在貴妃榻上,膝上搭了條羊絨毯子,正捧著熱滾滾的紅棗茶慢慢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