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升職記 第7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他心上撒野(久別重逢H)、奴隸母狗的調教、紅墻下的南風(校園)、那條錯誤的路、二次融化 (1v1,破鏡重圓)、妻心如刀(NTR)、掌心梅、成了陰陽宗小師妹后(修仙np)、【五月天夢文】也曾寂寥、胭脂旗袍
紅芹微微皺了皺眉頭:“都沒聽到我說話?” 宮女們便異口同聲道:“奴婢知道了,姑姑?!?/br> 紅芹點了點頭,這才道:“我這儲秀宮不留不懂規矩的人,皇后娘娘也不喜搬弄是非者,但只要你們踏實勤勉,忠心為主,就能飛黃騰達?!?/br> “明日起,你們都不用再去浣衣局,都來這里學宮規,誰學的好,誰就能留下來?!?/br> 儲秀宮的日子單調,卻又不輕松。 他們每日都要跟著紅芹身邊的大宮女學習宮規,行走坐臥都要有規矩,除此之外,宮女們還需要熟記宮里所有的宮所、貴人、宮人司職等事,不能出去一問三不知。 也就是通過學習,沈輕稚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她重生之所并非其他的大千世界,而是同夏國并立的另一個國家——楚國。 她所在之處便是長信宮,位于楚國京師盛京,是楚國的皇宮內苑。 而今剛好是弘治二十年,沈輕稚簡單一算,便知現在是夏正史十三年。 她死后的第二年。 兜兜轉轉,她還在這片中原大地上。 沈輕稚聽著聽著,忍不住輕輕勾起唇角。 真是……太妙了。 第7章 沈輕稚當真沒想到,自己居然重生到了楚國。 夏楚兩國并居在廣袤中原大地上,夏國居西北,毗鄰荒漠、北齊及其他異族;楚國居東南,沿海有河,只臨北齊。 而以強悍騎兵奪取阿木達草原的北齊同兩國呈鼎力之姿。 在這片廣袤中原大地上,最強大的國家便是楚、夏、齊。 沈輕稚曾是大夏書香門第之后,她是嫡長女,父親是當朝第一宰相,母親是豪門氏族的千金,從小便跟隨大夏最有名的先生讀書,學識可過普通男兒。 大夏立國晚于楚幾十年,而大楚立國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四載。大楚立國之前,北方草原的坦木族亂世,大楚蕭氏在一片混亂中奪取天下,定都盛京,不料坦木族被驅趕至中原西北,在幾十年的繁衍生息后又不斷戰亂摩擦,后當地厲氏族人率領西北被坦木族欺壓百姓奮起反抗,立國夏。 恰逢大楚宏太子崩殂,國祚動亂,厲氏趁機占領大楚西北函谷關、華陽關在內的幽云三州,從此奠定了大夏國域。 即便如此,無論國土、朝政和民生,大夏都遜于大楚。 但夏人好戰,幾十年來一直sao擾大楚邊境,而大楚又接連遭逢水患、雪災和地動,便沒有同夏人大動干戈。 所以,才有了現在這個“平和”的局面。 但沈輕稚卻知道,大夏當今的皇帝厲銘浩是個好大喜功的主,他早就存了滅齊楚,統一天下的心,若非她父親一直勸著,才按捺下來沒有動武。 現在…… 她一家被人陷害叛國,滿門抄斬,就連母親、祖母一族也盡數斬殺,雁澤寧天門外赤黑的地,是被她親人的血染紅的。 厲銘浩就連她還在襁褓中的外甥女都沒有放過,叫人扔在地上活活摔死。 想到這里,沈輕稚滿心都是怨恨。 今日學習一整日,又跟著大宮女們當差,學著怎么跪在地上擦洗地磚,她本應該勞累的。 可夏楚兩個國名一出,她心里便如同火燒,再也睡不著了。 沈輕稚睡在大通鋪的最里側,她側躺著對著斑駁的墻紙,睜大著眼睛,似想要穿透千百里的距離,去看看那冷血冷心的厲鬼還活沒活著。 厲銘浩是她父親的弟子,自幼被她父親教導長大,本應如同先太子那般,學成宅心仁厚的治世明君,可他的心從生來就是黑的,到底沒有學到一星半點仁義。 太子故去,作為三皇子的厲銘浩卻仿佛對皇位絲毫不感興趣,他每日都在沈家的閱苑里的讀書,醉心于詩詞歌賦,順便……追求沈家剛剛及笄的自己。 這些事,在冷宮里的那些日子,沈輕稚已經都想明白了。 厲銘浩在沈家結交了一批能人志士,他的“風采”吸引了這些人,也讓百姓們漸漸知道了文采出眾的三皇子。 一來二去,先帝便動了心腸,廢掉了“沉湎酒色”的二皇子,直接立三皇子厲銘浩為太子。 這一段籌謀,厲銘浩整整用了三年。 這三年里,沈輕稚被他感動,終于動了心,而她父親也覺得三皇子是個仁厚青年,可安邦定國,也可托付終身。 誰能想到,當厲銘浩被立為太子,卻是求娶的兵馬大元帥庶女顧婉憐為太子妃。 沈輕稚當時很是錯愕,她父親也怒不可遏,但厲銘浩直接負荊請罪,滿身都是荊條割出來的血痕,跪在他們面前懇切道:“恩師,沈姑娘,我是真信愛慕沈姑娘,對她只有一片真心,從沒有半分虛假,可是……” 他一邊說著,熱淚便滾滾而下,顯得分外可憐。 “可是我母妃病了……”厲銘浩哭得泣不成聲,“她一直瞞著我,同顧家做了交易,許諾的就是太子妃之位,她這樣的身體出身,卻一直為我籌謀,護我平安長大,我不能不念母親恩慈,只為自己而活?!?/br> 厲銘浩說著,幾乎聲淚俱下,感天動地。 厲銘浩的母親連宮女都不是,她是北齊的舞伎,被擄到了大夏雁澤城,因美貌不凡,舞姿若仙,進入了官樂館。 官樂館經常入宮為皇家表演,一來二去,這位西域舞伎便入了夏明帝的眼,成了宮里的容華。 大夏無論是官場還是后宮,制度一直都雜亂不堪,他們連年征戰,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卻因和西域、北齊和其他異族的紛爭一直沒有停下戰爭。 更不用說有幽云三州之爭的大楚了。 這種情況下,國祚尚淺的夏國皇帝自然沒什么心思整頓吏治后宮。 大夏的后宮什么妃嬪位份都有,甚至皇帝心血來潮起個新位份,立即就能被冊封,所以一個舞伎出身的容華并沒有被那么多人注意。 夏明帝是個貪戀酒色之人,他沒什么主見,身邊的大臣說什么是什么,后宮的宮妃們也是寵過幾日便忘記,但這位西域舞伎是個例外。 她入宮一年便誕下了厲銘浩,被晉升為昭容,后又誕育長公主,升為麗妃,幾來年榮寵不斷。 若是如此,倒也罷了。 夏明帝皇后突然病逝,后宮便由辰貴妃代為主持,她同這位麗妃一向不對付,處處打壓欺辱,又扶持了許多年輕貌美的小妃子,麗妃便逐漸失寵。 這種情況下,只有四五歲的厲銘浩能過什么好日子? 他的心性不可能如外人見到的那般溫文爾雅,端方有禮。 若是當年太子還在,說不得現在的大夏是另一般局面,只可惜,太子年輕力壯便“病死”,在無人可選的情況下,便由民意極高的厲銘浩當了新太子。 沈輕稚當年真是太年輕,看不到背后的深意,只看到表象。而她父親也實在找不出比厲銘浩更適合的儲君,便只能咬牙接受。 麗妃這些年過的什么日子,宮外的人都有所耳聞,她會尋求大將軍的協助,也在情理之中。 而厲銘浩是個極為孝順的,聽聞這些時候一直都在宮中伺候重病的麗妃,衣不解帶,親嘗湯藥,可謂是母子情深。 他拿孝字說事,沈父再不滿,便也無可奈何,只說:“既然如此,那便祝太子同太子妃伉儷情深,百年好合,我們沈家便另尋佳婿,不能再如過去那般含糊不清?!?/br> 沈輕稚想,若是當時真按父親那般決定,是否能改變后來的一切??稍诠录爬鋵m的那些日夜,沈輕稚卻全都想明白了。 即便她沒有嫁入宮中,厲銘浩也不會放過沈家,他是靠沈家復起,沈父又是他的老師,在朝中舉足輕重,他想要獨立主持朝政,必須要甩開已位極人臣的老師。 無論如何,沈家都留不住。 后來的事,其實很簡單。 厲銘浩直接說大將軍的女兒顧婉憐體弱多病,他只承諾大將軍好好照顧顧小姐,把她當成親meimei,給她一個容身之所,他心底里真正在乎的還是沈輕稚,他只愛她。 這種說辭,感動了當時只有十六歲的沈輕稚。 但她到底沒有沖動,也未曾同父親爭執,只是老老實實在家里讀書刺繡,享受最后的閨閣時光。 沒過多久,太子和太子妃大婚,大婚之后一月,夏明帝便突然殯天,于是厲銘浩便順利登基。 從他訂婚到登基,不過只有三個月。 這三個月里,沈家還沒來得及給沈輕稚選定夫婿,便接到了朝廷圣旨,立沈輕稚為貴妃,以全禮嫁入宮中。 所謂全禮,便是只有皇后嫁入宮中時才有的體面。 即便夏人并不如何講究男女大防,也沒什么一女不事二夫的古板教條,但到底妻妾有別。 沈輕稚并非作為皇后入宮,她以貴妃的身份入宮,卻享受皇后的禮儀,怎么看都說不過去。 當時,也不知怎么的,雁澤大街小巷都是他們二人“愛情佳話”,百姓們忽略了那個從未露過面的皇后娘娘,只說新帝不忘舊恩,顧念舊情,對沈小姐一往情深,感天動地。 這種情況下,沈父也不能抗旨拒婚了。 沈輕稚就這么以皇后禮儀嫁入后宮,成為了榮寵至極的“貴妃娘娘”。 她入宮之后,厲銘浩雖也寵幸其他妃嬪,卻最尊重她,因皇后娘娘重病,宮中大小事務,都由她“協理”。 一時之間,后宮中只聞貴妃,不見皇后。 沈輕稚當年畢竟年輕,沒有經歷過風吹雨打,被厲銘浩這番“鐘愛”感動,便也一心撲在他身上,努力想做好這個貴妃,努力為他分憂解難。 宮里事多,她漸少歸家,不知家中到底如何。 那些年里,她每日都徜徉在富貴榮華的假象里,宮妃們對她謹小慎微,病重的皇后娘娘也都客客氣氣,她除了苦惱沒辦法誕育兩個人的兒女,便一點煩心事都沒有。 畢竟,因厲銘浩的態度,她是貴妃還是皇后,都沒什么區別。 如此一晃,十年過去了。 歲月能改變許多事。 她一開始還會問一問宮外的事,聽聽政局,見見父親母親,后來便只偏安一隅,縮在她的貴妃寢殿里,被人眾星捧月那般生活。 這十年里,厲銘浩越來越忙,顯少來后宮,而她也漸漸沒有了當年愛情上頭的沖動,沉迷于治理六宮,覺得如此平淡生活也挺好。 她父親母親便是那般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她沒覺得厲銘浩有什么問題。 只是宮里的皇子公主越來越多,妃嬪也越來越多,她逐漸繁忙,有時候甚至一兩個月都見不到厲銘浩一面。 沈輕稚得承認,她那時候沒有意識到,比起花前月下,情愛綿綿,她更喜歡執掌六宮那種揮斥方遒的滋味。 她甚至從來都沒嫉妒過那些年輕貌美的妃子。 她喜歡把亂七八糟的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喜歡給妃子們排憂解難,甚至費心安排老師,想讓她們好好教導皇子公主。 如此忙忙碌碌,十年很快就過去了。 直到大將軍在同楚國的邊境“爭執”中殞命,沈家被發現通敵叛國,沈輕稚的美好夢境一夕化為烏有。 沈家是雁澤本地氏族,當年厲氏定都雁澤,沈家是出過力的,因此,沈家有一塊保命的免死金牌。 沈家還未出事,沈父就把金牌給了她,她那時以為只是替父保管,誰知道那是父母留給她最后的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