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和作者的話
這部的進展我自認為是很慢的,第一章先寫了慕向晚在酒店工作卻對金錢不以為意,這是她從富裕家庭離家出走的暗示,正因為她討厭那些利益和數字,錢對她來說沒有吸引力。接著,羅苡希這個角色沒有臺詞的出場了,她的獨飲和耐人尋味的笑先帶出了個性,而坐在臺下遠望著慕向晚,正是她早就認識慕向晚這個人的暗示。 兩人的交流從慕向晚好心的營救開始,不過這在羅苡希眼里顯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可能會有人疑惑她真的不知道男人加了粉末嗎?這個其實不是很重要,她是經歷風霜的羅苡希,不管有沒有發現、有沒有喝下去,她都自有辦法脫身。所以對她而言,關鍵就只是在于有沒有喝得開心而已。 羅不是不明白慕的好意,可她開口的第一句就是干麻多管間事,在慕那一句帥氣的發言后她的回應仍是不客氣。這里已經側寫了羅害怕受傷所以拒絕所有好意的行為。 經過第一次見面后,慕向孫提起了羅,然而問完話后她卻不告而別,這邊可以說是暗示了慕最后沒有聲響的離開,不過說到結局的話其實還有幾種說法能夠解釋(這個在后文做解析) 淋雨的那章,羅說到的洗滌也就是前面慕說過的自己屬于世界的話,這里應該蠻好理解的,所謂世界的洗滌就是老天傾倒的雨水??梢钥闯鰜?,慕先前屬于世界的這番話已經印在羅腦海里,這細節連結了許多地方的描寫,包括序章那個沒有人署名的獨白。 故事是從慕的角度開始的,但許多人不難看出序章的那些獨白其實是羅寫下的,那朵屬于世界、屬于大自然的花象徵的正是慕。會讓羅用回顧的方式開啟金盞花這部作品,是因為我想呼應最后羅的收尾。金盞花就像一個暗藏在羅心里的故事,由她帶著讀者回顧,也由她劃上句點。 話說回來,「淋雨」正是兩人感情的一大轉折點。 接下來的慕幾乎都住羅那,談天和互動也不斷在拉近距離。在羅送那枚戒指給慕的那處就是一個伏筆,這里有一個細節,在這邊戒指是慕自己戴上的,象徵她主動跳進屬于羅苡希的深淵。結尾的離開前,慕曾來找羅要她替自己摘下那枚戒指,慕不自己摘下的原因很簡單,這份感情她從來都沒想過要結束,她一點也不想摘下戒指,因此她選擇讓主動說出「結束」的羅親自拿下,彷彿兩人關係的結束。 送戒指對用情很深的慕來說不一般,這里也因此出現了慕第一次問羅我們是什么關係,不過卻被羅用玩笑帶過。 第二次提問時到氣氛又不一樣了,晚上的演藝廳很安靜,在她們都醉了的時候慕又提出關係的問題,這次羅卻沒有用醉意掩蓋,她忽然變得異常得清醒,像是有某一刻是真的在思考這問題,然而羅還是不敢說出心里話,話題順著慕的笑結束,沒有答案。 第三次問我們是什么關係,是在兩人情感最脆弱的那一次,親吻讓一切一發不可收拾,也逼著她們面對「關係」這個問題。 那天,羅聽見敲門聲后并沒有馬上走去開門,而是在原地抽了根菸,這一幕乍看之下有點奇怪,其實羅故意延緩了動作,留時間給自己沉淀情緒,因為她明白開門后自己要面對的是什么。這次慕又再一次問了羅,這次羅也不再回避,慕也直接道出羅隱藏的傷痛和對愛情的恐懼,然而對話絲毫沒有改善她們的關係,因為羅親自說出了等同于結束的那句話。 戴上戒指的那晚,慕出門去打電話時在門口和一對男女擦身而過,這對男女很明顯是喝醉來尋歡的,這樣的安排看不出的人會覺得多馀,但其實我是想用金盞花酒店的糜爛去襯托羅和慕單純的愛。 這樣的情節我安排了不只一次,第二次出現在慕和孫聊到金盞花取名的時候,正是接在慕和羅親吻后發生。撞到慕的是兩女一男,和第一次相比更加糜亂,也更加成為映襯。 明明都生活在酒池rou林的酒店里,最親近的她們卻僅有那連傾訴戀慕都小心翼翼的一吻,這正是我想要的安排。 關于羅主動吻慕那邊,不免會讓人覺得有點突然,不過我想傳達的是正是因為慕的情感太過于溫柔和特別,才會讓羅在自己也沒預料時身體先一步淪陷。 不過從前面被人懷疑詐賭毆打卻流著淚點煙,就已經道出了羅覺得自己命運悲慘的想法,整體來說她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痛苦,更受過情傷,這些都足以讓她封閉自我。 羅和慕對彼此都存在著愛戀,只是這份情感還不夠深刻到足以讓羅敞開心房。她們并不是無法有成果的,而是現實給的時間太短暫,若相處得再長一些,也許慕真的能一步步走進羅心里。 時間的倉促主要來自于慕的家庭,在打電話那里可以得知家里還有個四姐慕朝天能夠繼承家業,但對兒女要求極高的父母早早就為五個女兒安排好了路,個性沉穩的慕向晚無疑是繼承的第一候選人。 本來還抱有一絲希望的慕在聽見方叔和家里多年來都沒有任何改變的想法后,決心絕對不妥協并且再也不回去??涩F實哪有如此簡單?家父病危最終成為了慕選擇返家的原因。 也許有人會說信里不是就寫下幾天后會派人來接嗎,慕哪里有選擇的馀地?我想說的是,離家這么多年哪有什么攔得住她的,若慕不想回去,逃離的方法多得是,信中留下那樣的訊息不過是給讀者們一個期限的預告。 慕選擇回家這件事和她前面自己屬于世界的話相比,聽起來有些諷刺,也許「家」就是她的世界,她一心想著自由,現實卻無論如何都會讓她回歸最初的起點。 結束關係后,劇情馬上接到羅和小姐上床這邊,從來將所有人都視為過客的羅轉眼又和另一人沉淪,沒有慕的生活回到最初那樣糜爛,她變成最初在金盞花酒店和酒客做著一樣事情的人。 在那一夜沉淪的隔天早晨,羅神色黯然的低頭盯著手里的玉戒看,彷彿慕還在心上徘徊,然而一切都無法再回溯。 「再見,金盞花?!惯@句是慕最后的臺詞。這句話可以解釋成和有兩年半感情的金盞花酒店道別,同時也可以是慕在和羅說出沒能在羅面前說出口的再見(原因是當初羅送慕的玉戒上刻有金盞花) 故事的最后,我讓羅又登場,呼應了序章的獨白?!附鸨K花會枯萎嗎?」這問句有些沒頭沒尾,為甚么會有人向羅提起的問題?原因有很多種可以自行想像,你若覺得慕對于羅來說只是個過客,那這句話就變成一個恰好而已;若解讀成慕一直留在羅心上,那就是羅總是戴著那枚玉戒,因此接觸的人多半會注意到上頭的金盞花所以才變成頻繁出現的問題。 而文中最后的羅仍不改以往的模樣,還是那樣抽著菸玩世不恭,前幾句寫說羅答不出問題,最后羅卻開口了一句「所有花都會枯萎?!?/br> 她在花枯萎前就將她歸還給世界,理所當然見證不了枯萎的那一刻。也許那朵象徵慕向晚的花可以綻放很久,像金盞花一樣永遠留在春天里,但那朵花早在離開羅身邊時,就已經枯萎了。 ############ 最一開始寫這部時,我毫不猶豫地決定塑造一個內斂含蓄和一個外放張揚的角色,她們兩個在性格上有著極大的差異,也讓后期的劇情變得更有起伏。 寫《金盞花》時我幾乎是無法自拔地沉醉在文字營造的氣氛里,也許是生活讓我太壓抑,讓我也想像故事里的人們一樣沉淪于糜爛的金盞花酒店。 絢爛的街燈渲染整個街道、滂沱大雨下的奔放、還有夜晚放松身心的菸酒,這些住在腦海里的畫面全傾注于筆下。 雖然說是一種一時興起的靈感,但這部同樣讓我思考了蠻多描寫的技巧。當初在寫的時候,我曾有一個「我覺得這是我有史以來下過最多功夫的文章」的念頭,這個念頭我自己是覺得沒有答案的,因為每部作品在寫的當下都會投注所有心力。 不過會這樣認為是因為我真的花了蠻多心思在創造兩個角色相處上的細節,要如何安排動作去呈現兩人的性格這件事實在是蠻燒腦的。不但是動作,情節安排也與這些有關,劇情的環環相扣讓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馬虎。 寫到最后時,我本來是停在「再見,金盞花?!?,但一直覺得哪里怪怪的,就這樣放著隔了好幾天,直到發文的前一天,也就是4/21的晚上,我才決定加上讀者們現在看到的最后一段。這樣寫為的是讓前后呼應,我會在整理文章細節時統一解說。 寫完這部對我來說是另一個類型的挑戰,又是一個嘗試這樣,不過發現自己真的蠻喜歡寫這種著重氣氛的劇情,有點像抒發,是難以言喻的靈感。 《金盞花》并不是慢熱唯美的愛情故事,也不是追求刺激的故事,只是一個存在于筆下的小世界。里頭發生著無數個像主角們一樣的情節,在金盞花酒店里不斷重復。未來也有在計畫繼續以金盞花酒店里的角色們發展劇情,不過都還在構想中,等我空間下來再動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