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可笑
書迷正在閱讀:【說愛前,先分手】和吸血鬼分手的正確方式、【HP】心動的瞬間/SSOC、天上花飛、與浪之間、我對你的愛至死不渝〈渣攻賤受〉、晝與夜、思淺星沉、一杯心靈蜜茶,謝謝、大理寺考公寶典、香徑徘徊
17. 「我們在該嫌犯的家中發現錄有囚禁少年過程的監視器畫面,已呈供為關鍵性證據?!?/br> 「能找到我寶貝兒子就好了,沒有你,mama也活不下去了。在這里謝謝警察的協助,謝謝所有人的關心?!?/br> 「聽說這次是班導師你報的案子,請問一下你是從什么時候發現周姓少年失蹤了呢?」 「身為老師的義務就是照顧好每個孩子,所以在他一直沒來上課時,我便察覺了事情的不對勁,通知校方后就報警了,只可惜若是在早一點點,那孩子受的苦就會少一點了?!?/br> 「從現場連線就看的出來,老師與被害者的家屬是多么的高興能找到這名被囚禁將近一百二十天的少年。很多網友也紛紛辱罵那名舅舅是個噁心的戀童人渣,但是很多人也好奇,明明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卻說得出『愛』這個字,到底為什么?而我們也針對此項問題與t大心理學教授做過聯系,他表示這個心理現象是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癥候群』(stosyndrome),又稱為人質情結……」 新聞臺的主播字正腔圓的播報著最近在論壇上引起軒然大波的囚禁案,他們藉由這波熱度製作深度探討此事件的專題報導,標榜著用最客觀的資訊,帶您抽絲剝繭瞭解事情的真相。 「欸,你看!這不是上次在柑仔店出現的小男生嗎?」阿嬤拍了拍坐在一旁吃飯的阿公,嚷嚷著。 「嘖,還真的被隔壁老王說中,果然也是腦子有問題的人?!拱⒐ь^瞄了眼電視后用著嫌棄的口吻說著。 「乖孫啊,以后看到這種奇怪的人記得別跟他靠太近,很危險的,知道嗎?」阿嬤拿著梳子順了順孫女剛洗完頭濕潤的發絲,低頭在她耳邊叮嚀著。 「好!」孫女盯著電視,視線久久沒有移轉。 end 補充: 篇名叫《囚礙》,音同求愛,是以囚禁與精神障礙為基礎而衍生出的故事,也包含著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流動。 藍厭癥是很字面上的blue和厭世,多少有參採一些病癥,但不想造成偏見或刻板印象,所以選擇用自創病癥替代。 斯德哥爾摩癥候群又稱為人質情結,是一種心理學現象,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創傷羈絆,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斯德哥爾摩癥候群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當受害者相信加害者的想法時,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脅。斯德哥爾摩癥候群并非正式精神疾病名詞。斯德哥爾摩癥候群更傾向是人們用來掩蓋不想討論問題的假想狀態。(來自維基百科) 我希望呈現出來周烊的心路歷程是: 這個世界很爛→雖然有了點希望,但是我還是想逃離這個不正常的人→我們都不正常,那就試著接受你→一起生活后,卻對那份感受感到疑惑,是愛?是恨?→聽完故事后,想恨也不知道該恨誰,但愛應該是不允許的呀→等到最后,曉得因為愛所以才不想分開 但是那真的是愛?還是一種依賴? 在這復雜的情感里,誰對誰錯? 愛到底是什么? 相關細節歡迎去主頁上的ig帳號的精選動態里的“detail”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