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帝寵 第17節
形勢所迫。 太后不過是識時務罷了。 只可惜,薛家識時務的優點沒延續下來。 薛家姑娘沒有個腦子。 她若在皇上面前閉嘴,少獻殷勤,那便是極好的。 偏仗著太后那點子錦上添花的功勞,竟也敢舔著臉覬覦后位,三番四次去掙雪中送炭的獎賞。 說白了,這也是薛家對年輕帝王的一種軟威脅。 鄭喜兀自搖了搖頭,仁壽宮里的人,實在太不了解皇帝。 皇帝能全須全尾地活到今天,早就軟硬不吃,刀槍不入。 螻蟻還想摸龍須。 不自量力。 這當下。 鄭喜不由得想起了烏雪昭,相較之下,的確是烏姑娘更討喜些。 不怪皇上中意這姑娘。 難得的叫人舒服。 真是越比較,越可喜。 鄭喜真希望,如今在宮中陪在天子身邊的人,是烏雪昭。 龍輦沒回乾清宮,而是去了一趟御花園。 太陽剛剛升起來,找對了納涼的地方,還不算很熱。 桓崇郁下了龍輦,在游廊里信步,忽喊道:“鄭喜?!?/br> 周圍沒有別的宮人。 鄭喜連忙上前一步,欠身應道:“奴婢在?!?/br> 桓崇郁隨意地淡聲問道:“朕是什么時候去的皇莊?” 鄭喜一愣:“前、前天?!?/br> 桓崇郁眼睛一瞇,道:“前天?” 鄭喜很確信:“是,是前天?!?/br> 才過去兩天。 皇上這是又想去了? 鄭喜暗暗大驚。 桓崇郁卻不再問了,走了幾步就又坐龍輦回乾清宮,繼續批折子。 然而今天和他登基之后的每一天,都一樣。 在旁人眼里,桓崇郁仍舊是個勤于政務的帝王。 鄭喜卻有些不安了。 皇上可從未對什么人像這樣上心。 哪怕只是隨口一問。 皇帝多一分惦念,也就多一分陰晴不定。 偏烏姑娘還不能立刻進宮,他這差事可得當的越發小心了。 - 忠勤伯府找不到更好的法子搭上永寧侯府,便決定讓烏婉瑩再回一趟烏家。 烏婉瑩初嫁侯府,和丈夫陳煒峰除了洞房、回門時相處了兩日,夫妻二人幾乎沒有碰過面。 她也不喜夫妻之事,如今也還不愁子嗣,倒樂得娘家、夫家兩頭跑,兩頭都有面子。 這日烏婉瑩又回了烏家,帶了不少禮物過來。 這是她公婆的意思。 烏老夫人本來很高興,但是問及忠勤伯夫人怎么不來時,烏婉瑩臉上藏不住事兒,叫老夫人瞧出些端倪來。 老夫人一下子明白,這門親事原是忠勤伯夫人說給自己庶子的,她本來也不是很上心。 即便現在伯府里有事要烏家幫忙,忠勤伯夫人還是有些瞧不上烏家。 一路撐著烏家走到現在,烏老夫人也算見識過一些風浪,她臉上倒沒什么表情,只是平靜地吩咐丫鬟:“東西都收起來吧?!?/br> 烏婉瑩臉上的尷尬也漸漸褪去。 隨后就說起如何去永寧侯府的事。 成與不成,全看烏雪昭了。 烏老夫人便開口道:“既是求人幫忙,就要有求人的態度?!?/br> 烏婉瑩心知少了烏雪昭,忠勤伯府的人還真不去了,少不得忍下一口氣,乖巧應“是”。 答應親口求烏雪昭。 烏老夫人的丫鬟,去請了烏雪昭過來。 烏雪昭穿著身碧綠的挑線裙,臉頰白潤又透著淡淡的紅,如曬過朝陽的出水芙蓉,清麗又不失艷色。 “老夫人?!?/br> 烏雪昭福身行禮,又喚了荊氏:“大伯母?!?/br> 再和烏婉瑩相互相見禮。 縱然高嫁,烏婉瑩到底沒有誥命在身,兩人還是互行姊妹之禮。 不過烏婉瑩這些日已經不和人同輩人見禮了。 這還是頭一回,瞧著態度就軟了下來。 烏婉瑩臉上堆著笑,做出懇切的樣子,道:“jiejie,這回去永寧侯府,還真少不得你。就煩請你委屈一回,一同去了?!?/br> 烏雪昭抬了抬眼,她眼睛清潤明澈,又有一份天然的靜默在里頭。 她靜靜地看著烏婉瑩。 烏婉瑩繼續咬牙道:“……這幾日都是我的不對,拿喬作怪,忘了往昔咱們的姐妹情分,忘了家里對我的養育之恩,是我薄情寡義、忘根忘本。我這回真知道錯了,jiejie若不高興,打我兩巴掌都成?!?/br> 她罵自己也罵得夠狠,又作勢真要拿烏雪昭的手去掌摑自己。 烏雪昭自然是躲開了烏婉瑩的手。 烏老夫人用溫和的態度勸道:“雪昭,要是有機會,你還是跟著去一趟。你院里人說,你最近在學雙面繡?” 烏雪昭低頭應道:“是?!?/br> 烏老夫人點了點頭,“聽說永寧侯府從蘇州請來了很有名的繡娘阮娘子,她極擅雙面繡,花宴上肯定能讓你一飽眼福,說不定還能同阮娘子探討探討繡技?!?/br> 雙面繡是從蘇州地區先火熱起來,而蘇州雙面繡的集大成者,就是阮娘子。 聽說她早已連關門女弟子都不收了。 烏雪昭著實有些心動,眼睫微微輕顫。 荊氏便跟著接茬:“茵姐兒太頑皮了,永寧侯府多貴人,烏家就去我一個人,我就怕她這性子沖撞了貴人。雪昭你跟著去幫忙照顧照顧這丫頭?!?/br> 烏雪昭仰著臉,淡淡一笑,還是答應了。 沒幾日,永寧侯府還真下了帖子,而且是兩張。 一張給忠勤伯府,一張給烏家,行事十分體面。 烏婉瑩收到帖子,狠狠咽下了一口惡氣。 權等請封的事情有準信了再說,她總不會一直求人受氣。 有的是烏家人求她的時候。 - 永寧侯府的帖子,還下去了薛家。 薛芷語見不著天子,便打算出宮去參加花宴,散散心。 鄭喜知道薛芷語出宮的事,自然就知道了永寧侯府要辦花宴。 跟在桓崇郁身邊多年,他經手的可不光是端茶遞水這種伺候人的雜事。 永寧侯府現在如日中天。 永寧侯鎮守北方戍邊,兒子統領京師衛軍的中堅力量,父子倆合起來掌兵數萬。 七龍奪嫡時,永寧侯府不像薛家是墻頭草。 永寧侯可謂慧眼如炬,及時從北方馳援,助了桓崇郁一臂之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君王臥榻豈容他人鼾睡。 鄭喜同錦衣衛指揮使謝秉期,提了一嘴永寧侯府花宴。 不久后,謝秉期呈了一份名單到桓崇郁跟前。 桓崇郁在批折子,未親自翻動。 只叫鄭喜念名單上的要緊賓客姓名。 鄭喜挑了要緊的一一念出來。 都是些永寧侯府的舊交,也有些新貴,但少位高權重的文臣。 只從賓客名單上看,沒什么過分之處。 桓崇郁至始至終,眼皮子都沒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