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龍廷 第313節
這種大事并不是什么日常隨處能遇到的。 此時緩不濟及,暫時湊不夠提升境界的龍氣點數,也就只能等,或者說,就是熬。 看清了廣明的目的之后,再看清天策府的真實想法,再看看要不要插手其中。 火中取栗,是有風險。 張坤雖然很想正大光明的占據巴陵一郡,再圖謀八百里洞庭,得到海量的百姓心念,讓龍氣點來得更輕易更豐足一些。 但是,卻不能cao之過急。 有些事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真的做事太過cao切,說不定會引來意想不到的危險。 這么多年過去了。 張坤的天賦“神勇”,已是被生活磨得失去了所有棱角,去了所有煙火氣…… 如果說,以前的勇烈,只是深入骨血,爆裂如火。 現如今,就是勇入心靈,隨勢而行。 平日中,潛藏于九淵之下,一旦爆發,就騰于九霄,銳不可當。 第二百二十八章 如意算盤 “快快,我們的機會來了?!?/br> 趁著天色蒙蒙亮,孫家家主孫崇禮丟了平日里出行的捧場,悄悄開了角門,做賊一般的帶著兩個精悍護衛向縣衙方向摸去。 走不多遠,就碰到了錢家主事人錢耀文大公子。 兩人遠遠看著,好玄才借著微弱天光,看清了對方的身份,全都重重的吐了一口氣。 孫崇禮笑道:“原來是賢侄當面,先前還以為是白龍會幫眾巡視呢,嚇我一跳?!?/br> “可不是嘛,這白龍會只是不入流的泥腿子出身,沒想到竟然成了氣候,前些日子橫行霸道,壓得我等都喘不過氣來。不瞞世叔,我家生意較諸往時,足足少了五成之多,來往各抽三成利,實在是抽骨吸髓啊,真真是豈有此理?!?/br> 錢耀文笑了笑,就嘆氣訴苦。 為這事,他父親已經被氣得病了。 自古以來,就是善財難舍。 他家開當鋪以及售賣珠寶,隨隨便便做成一單生意,就要吃上三年,其中有著海量的財富流入家里,平素用度極其奢華,比之達官貴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家里有錢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招募壯士,聘請好手,勢力也會大起來。 并且,花費一些小小錢財,走通縣令縣尉的門路,并且,巴結上岳州大大小小的幫會,可以說,錢家憑借著這種長袖善舞的手段,混得風生水起。 明面上雖然還是比不上趙家那種背靠京官勢力,又有著子弟在仙山求法的底蘊,暗地里的財產卻是一點也不小。 錢耀文本來以為,自家的風光,可以一直這么延續下去。 甚至,過個十年百年的,還會成為天下有數的大家族,跨過從民到官的巨大鴻溝,有朝一日,正正經經的成為“世家”也不是夢想。 或許,能傳承千載,讓子子孫孫也蒙受福蔭。 可是,希望之所以是希望,就是因為沿路都有著波折,還沒等錢家迎來蛻變,他們的日子漸漸的就變得不太好過起來。 倒不是沒吃沒喝的,錢財仍然沒少掙,但是,這三成商稅,收得讓人頭皮發麻,讓所有錢家主事人,都是心痛得乃子疼。 “憑什么?憑什么一個江湖幫會,胃口大到如此地步,明目張膽的從錢家搶錢。不愿意還直接動手,這豈不是強盜般的所為嗎?” 是的,如果張坤聽到,就會告訴他,這的確是強盜所為。 因為,這些商人,所獲得的錢財,全都是低買高賣,壓榨百姓,暗地里用出種種手段來做事,血腥總是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張坤之所以只是收一收商稅,并沒有直接拉清單,也只是因為初來乍到,并不想打破大唐境內州縣原始的生態圈。 畢竟,從官員到商人,從豪門到百姓,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種生存方式,一旦改變,可能得不到什么好處,甚至,還會引來無邊怨氣也說不定。 就說前段時間吧,張坤下令白龍會收集糧食,開倉放糧,熬粥修路,救濟貧苦。 明面上大家伙兒,都在感激涕零,稱張百齡其人是大善人,是活菩薩。 可是,在暗地議論起來,十個里面有八九人都在暗暗戒懼,聲稱張家張百齡暗地里想要謀反,可能是想害死所有人,拉著大家反抗朝廷。 一邊得了好處,一邊又暗暗咒罵著張百齡不安份,不當人子。 就是這么個現狀了。 這么搞了一段時間,張坤干脆也不放糧了,愛誰誰。 因為,他發現自家所獲得的龍氣點不但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是稀少,經常性的十天半月得不到一點龍氣。 這暗地里是不是有著各大商戶豪門的手段,誰也說不清楚。 白龍會只是一個地方幫會,雖然小鯉魚以自己的“強大”的人格魅力管得很好,但終究是新興的幫會,做不到扎根地方,讓人信服。 他們也探聽不出多少有用的消息來。 經此一事之后,張坤其實也明白了自己做法之中的不妥之處。 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特色。 在這個有著神魔妖仙的奇怪大唐時代,百姓敬畏強者,又不安現狀,心思復雜又多變,完全不能用自己的過往經歷來判斷。 神魔妖仙手段層出不窮,所有百姓,都已經學會了偷偷暢想未來,幻想著有朝一日青云直上,又不得不忍受著現實的苦難,默默煎熬著日子,只能期待著來生。 這是一種想反抗,又不敢,心存希望,而又深藏絕望的奇特心境。 或許,他們甚至還在想著,是不是有大妖滅城,把那些達官貴人,富商豪門一口生吞,至于自己會不會一齊死掉,有些人,真的不會想得這么遠。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 但凡任何一點對百姓表達的善意,讓他們心里想要改變,都是對大戶和商人的一種傷害。 問題很簡單了。 百姓不挨饑受凍了,不擔驚受怕了,不絕望于未來了,那還怎么壓榨? 百姓都懂得思考,懂得追求,有了選擇,那還是百姓嗎? 所以,張坤雖然收的只是商稅,只是讓百姓生活間接性的過得好一點,對于商人和大戶來說,這已是徹頭徹尾的掘了他們的根基,傷害到他們的根本利益。 于是,聽到菩提院的高僧來到縣衙,縣令召令安民之后,但凡有點想法的商人,全都一窩蜂的往縣衙聚集。 在此途中,還生怕遇到白龍會的人,生怕受到攔截。 聽到錢耀文激憤話語,孫崇禮就微微搖頭,心想年輕人還是有些沉不住氣。 就算心里想什么,也不要直接說出來。 除了讓人看出自身淺薄,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反倒是錢家生病的那位家主,不但懂得放權,還懂得避禍,才是真正的智慧。 可惜,他因為病體,并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縣衙,卻是失了先機,所能得到的好處,比起自家來,可能就要少上許多了。 孫崇禮家中經營織繡布匹生意,攤子鋪得很大,靠的不是某一位兩位貴人,靠的就是所有貴人,他奉行的原則就是與人為善,多多送禮。 寧愿自己家小掙一點,也要把大老爺們伺候飽了。 這種伺候當然不是沒有原則,他可以供奉資財給大大小小的官員,卻絕不愿意供奉給一個土里八嘰,憑著勇力亂來的庶民。 他不配。 這就是孫崇禮的想法,平生最想要的,就是獲得一官半職,好讓孫家得到階層的躍進,有錢并不算什么,有權才是大爺,這就是他的想法。 因此,得到縣衙動靜的同時,他第一時間,就想投奔靜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先把禍害巴陵的什么白龍會,什么張百齡,清除掉這種害群之馬,才是一等一的要務。 “是的,對此等大盜,絕不能姑息養jian,以往縣尊大人勢單力薄,受人要挾,現如今有菩提院的高僧前來相助,實力大增,必可畢其功于一役,我等且且不可一旁觀望,還得多多相助才是?!?/br> 他話音一落。 前方轉角處,有人輕笑出聲:“孫兄高見,王某不如遠矣?!?/br> 說話的是一個五短身財,身寬體胖的中年,此時天色漸白,就可看到他臉上堆起的笑意。 這人是王有財,他家是真的有錢,經營大半個城池的糧食生意。 能做這等關系到民生的大生意,王有財當然不是什么沒有根基的普通貨色。 傳聞他與州刺史有著姻親關系,這只是傳聞,具體也沒人深究。 但是,王胖子的糧食生意遍布五縣,觸角由南至北,這些年家族越發興旺,風生水起的,讓人不得不對他高看幾眼。 王、孫、錢三家,與以往的趙家,這就是巴陵縣內赫赫有名的大家族了。 他們四家聯手起來,隨便弄出什么動靜,巴陵縣就要抖上三抖。 如今趙家已經沒落,王孫錢三家也被白龍會的各種規矩,鬧得灰頭土臉的,想想也能明白他們心中的怨氣。 沒有找到靠山倒也罷了,一旦看到機會,那是第一時間,就會行動起來。 除了王、孫、錢三家巨商之外,今日的巴陵清晨格外喧囂。 跟著這三家商人之后,陸陸續續的又有三十家商人和大戶主事人,趕到了縣衙,這是借著菩提院高僧進城的余威,前來向文縣令表忠心了。 …… “好,很好,你們的心意本縣已然盡知,許下的金銀財物,那就不客氣了。對了,廣明大師許下大愿,要普渡眾生,聽聞各家妻女都算嬌美,不如全都喚來縣衙,助大師修成歡喜禪功,練成金剛法身,異日,爾等妻女少不得一個天女職位,眾家全都雞犬升天,飛升極樂,豈不是好?!?/br> 文縣令滿臉和氣,義正辭嚴的說著荒唐的話,如同一盆冷水般澆在眾商人大戶的頭頂。 所有人都差點被這一棒子給打懵了。 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聽錯了縣尊大人的話 “奉上……妻女?”錢耀文年輕氣盛,當場就沒忍住,質問出聲。 “這個,那個,縣尊大人是說請大師教我們修行之法還是?” “你沒聽錯,就是修歡喜禪功,大師心情好了,說不定,還能讓你們家女卷珠胎暗結,這是多大的福份啊,且不可見了機緣不知惜福,日后可能會后悔莫及?!?/br> 文仲光有些不滿意了。 自己都說得這么明確了。 這些人怎么腦子如此笨拙呢?理解能力太差。 也難怪,畢竟都是一些不學無術,追逐銅臭的無良商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