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第38節
她算是他半個學生,他的教導和指引,就像是開啟寶盒的條件之一,當然前提是這個盒子里本身就裝著寶物。 徐海清的確青出于藍,現在連他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前些日子他還十分仔細篤定,能看得明白她,相信她相信自己的每一句說辭。 然而轉了一圈才發現,他是被自己的“相信”欺騙了。 再次見到徐海清時,她已經從房間出來,來到二樓角落的休息處。 章赫坐在這里有幾分鐘了,他還在愣神,同時收拾著心情。 徐海清只捕捉到他有一絲恍惚,很快便消失不見。 章赫的疑惑解開,并且接受了事實,甚至覺得有些啼笑皆非——他在教徐海清的時候,徐海清也用自身行動給他上了一課。 章赫坦然問:“下面你打算怎么做?” 徐海清自然不知道章赫經歷了什么樣的心理過程,她只覺得章赫和之前不太一樣,但這種變化她并不排斥。 徐海清說:“什么都不做,看康堯怎么做?!?/br> 哦是了,今天她大張旗鼓的去找王世川,消息必然會傳到康堯那里。 之前康堯已經越發急迫,因急迫而露出更多馬腳,如今得知她和王世川單獨聊了十幾分鐘,心里有鬼的人怎么會踏實呢? 王世川可是知道康堯秘密的人啊。 這一次情急之下,康堯又會犯什么錯呢? …… 徐海清的等待沒有白費。 康堯因藥廠某項合作的關系,出差去了外埠。 徐海清本沒有在意出差地點,只想著他出差的用意。 直到她從章赫那里得知,康堯去了江城。 徐海清愣住了。 江城,那是她的出生地,她一直在那里生活到十六歲。 徐海震,她毫無血緣關系的哥哥,現在已經進入了刑警隊,雖然在隊里是新人,卻已經立了功。 有人說他是運氣好,事實上他是能力不俗。 有些消息還是方振新帶給她的,說是那邊刑偵大隊的隊長親口告訴他的,徐海震是天生當刑警的料,他有敏銳的直覺,和對細節非常過人的觀察力,別人忽略掉的東西,往往被他抓住不放,成為破案關鍵。 徐海清表面上什么都不說話,心里卻有些驕傲。 她哥哥的本事她能不知道嗎,連教她擒拿術都透著許多心眼,還叫她怎么找時機,怎么制造敵人的漏洞,怎么逼得對手自亂陣腳。 只要對手亂了,自己就有機會。 話說回來,徐海清也知道這些消息是江城那邊故意帶給她的,以徐海震的角度,他希望她能堅守本心,不要誤入歧途。 而站在方振新的立場,他一定不希望姜家能給警方省點心。 姜林升這些年十分約束手下,在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幫忙”維護治安。 反過來如果姜家也跟王家一樣胡作非為,一來這不是警方愿意看到的,二來姜家的下場早晚也會跟王家一樣,逍遙得了一時,那是因為證據不足以及時機不成熟,一旦走向末路,那就是樹倒猢猻散,無論是警力還是圈子里的勁敵,都不會放過姜家。 這樣生動的課程,不只是王家以身試法,親自演繹,也多虧了章赫的科普。 為什么一些“地方勢力”會做大,難道官方看不見么? 有的是看見了,但因為各種利益糾葛,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或是事情鬧大了,驚動督導組再說。 還有的是要放長線釣大魚,證據不足,動的就是蝦兵蟹將,要撼動幕后boss非得有點耐心和整套部署。 再說回康堯去江城出差一事。 徐海清是這樣問章赫的:“江城有人接應他么?” 章赫說:“聽說是姓顧?!?/br> 顧? 徐海清說:“能接應康堯的,一定是那邊有頭有臉的人物??祱蜃钜孀?,他不會跟比自己低階的人混?!?/br> 章赫:“雖然還沒有確切消息,但江城確實有位姓顧的商人,這幾年起來很快,是做房地產發家的?!?/br> 九十年代執行房改新政策之后,便有一批人下海經商,專攻房地產投資,江城姓顧的商人就是其中之一。 徐海清:“既然是做房地產,怎么會和康堯有牽扯?” 章赫:“應該是對藥廠生意感興趣?!?/br> 徐海清不禁冷笑:“是對原材料感興趣吧?!?/br> 但無論如何,這并不關她的事,她懶得多費心,再說江城太遠,她的手也伸不過去,還是先把眼前姜家的事處理妥當。 章赫問:“江城應該是他安排的退路,如果能用上的話。你打算怎么做?” 是放,還是留。 徐海清安靜片刻,說:“我個人的意思,不能放虎歸山,他最好的歸宿應該是法律的制裁,但這件事我說了也不算……” 這話倒是不假,姜家的人她是可以差遣,包括已經逐漸復原,如今正在休養身體的賀銘遠,以及在臺前忙碌媒體工作,對王家的“黑歷史”進行推波助瀾的羅珺,他們也會聽她的。 但這種“聽”全是建立在姜林升的授意上,他們都是他養大的,只要他一句話,他們就不會動康堯。 當然,除了姜家還有姚家。 康堯將消息出賣給王世川,因此導致賀銘遠遇襲,歸根究底康堯也有份。 但姚寫意并不會聽她的建議去對康堯出手,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再說姚寫意來歷城的主要目的是對付王家,如今事情算是完成了七八成。 想到此處,徐海清的思路頓住了。 她又一次想到了那個疑點,那個多次出現,每次都是一閃而過的疑點。 而第一次閃現則是因為被她看出來姚寫意在撒謊。 徐海清忽然問:“你還記不記得姚寫意一開始為什么來歷城?” 章赫不疑有他:“記得,來談生意?!?/br> 徐海清又問:“談什么生意,跟誰談?” 章赫:“東南亞生意,跟王家談?!?/br> 徐海清:“但這件事已經證實了,她是為了她meimei姚思月被綁架一事,來跟王世川談條件的?!?/br> 結果條件談攏了,姚思月也在王世川的“幫助”之下被營救出來,回到姚家。 徐海清:“也就是說,姚思月失蹤在前,姚寫意計劃來歷城再后,表面上她是來談合作的,事實上卻是為了對付王家,這是大前提?!?/br> 章赫點頭:“確實如此,你想說什么?” 徐海清卻搖了搖頭,笑道:“沒什么,只是確認一下?!?/br> 接著她又問:“還有那個鄭云,就是近來跟珺姐走得很近的港商,他又為什么來歷城?” 章赫:“聽說是定居,也有意投資北方幾個城市?!?/br> 徐海清:“可是過去兩年他好像沒什么動作,直到前陣子珺姐安排他上媒體節目,他才算在政府面前露了幾次臉。和王家一同競標政府項目,好像也是最近的事?!?/br> 這部分不只是徐海清,章赫也有疑惑,只不過鄭云對他們現在接觸的事情來說,實在是八桿子打不著的人,他并未多想。 然而徐海清的思路卻和章赫相反,既然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那為什么又會在這件事里“出鏡”? 鄭云不僅出鏡了,還提供了非常關鍵的線索——羅珺一開始得到袁峰的消息,就是因為鄭云。 盡管鄭云還做了隱瞞,沒有透露袁峰的全名,聽羅珺的意思是,鄭云并不想牽扯姜家的事,再說透露的再多對他也沒好處。 然而就是因為這恰到好處的隱瞞,令鄭云的透露聽上去非常真。 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人懷疑,甚至表示要再找其他渠道證實一次。 其實徐海清幾乎都要忘記鄭云是誰了。 要不是他頻頻出現在歷城幾個主要的訪談節目中,她的記憶也不會被再三喚醒。 或者這樣說,當第一個猜測和疑點浮現,它后面引發的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個推動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以此類推,所有疑點都會逐漸暴露。 小春失蹤制后,康堯、賀銘遠、羅珺三人,就分別從康堯妻子、姚寫意、鄭云處得知關于袁峰的消息。 現在徐海清已經完全肯定姚寫意有隱瞞,并且在關鍵點上撒謊,那么余下的兩個消息透露者呢? 一個謊言,很容易被拆穿——假設康堯妻子和鄭云都說了真話,那么姚寫意撒謊根本立不住。 可她立住了,那就說明另外兩人的消息也有問題,三個人的消息在互相幫忙,這才令整件事看上去那樣真。 可是…… 可是康堯妻子怎么會撒謊呢,她有什么動機這樣做? 哦,是了。 徐海清仔細回想一下那天在車里的情景,似乎是康堯妻子透過電話跟康堯提供的消息,而那些消息并非她親眼所見,而是她從大洪妻子的口中得知的。 也就是說,大洪妻子也有問題。 …… 徐海清忽然說要出門,而且沒有隱瞞章赫,還說讓章赫開車送她去。 只是一直到目的地之前,徐海清都沒說自己要見誰,只說約了個人。 章赫沒有多問,如果是和姜林升談話之前,他可能要刨根問底,再多囑咐幾句。 但現在他已經知道了,徐海清一肚子心眼,她是膽子很大,但也非常心細,她不是莽撞的人,不會在毫無把握的前提下去冒險。 章赫也很期待,他想知道徐海清到底“看”到了什么,是他忽略掉的。 要說智商,他不低。 但人性就是如此,總會被自己自信、篤定的優點所懵逼,“聰明”是把雙刃劍,會引導人走出困局,也會令人陷入迷霧。 第一個撥開迷霧走出去的人,往往不是那個最聰明的,而是那個從不自詡聰明,自認能力不足,足夠虛心,反復反省,主動回頭檢查漏洞的人。 而打開迷霧的鑰匙,通常都藏在漏洞中。 直到章赫按照徐海清報出的地址,將車停在目的地的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