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第11節
章赫搖頭:“聽說全都咬死不說?!?/br> 隨即又問:“有沒有猜到是誰?” 徐海清思考片刻,說:“我的直覺告訴我,是堯哥——如果我是表舅,肇事司機的事我不會就這么算了,但追查要從表面變成地下,堯哥是最適合的人選。而站在堯哥的立場,藥廠被拿走了,他一定很不甘心,他要拿回來的唯一方法就是立功。只是有一點無法解釋,王世川的人為什么咬死不說,幫他隱瞞?” 章赫:“也許是有什么把柄在他手上?!?/br> 徐海清:“哦,那這個把柄一定不小?!?/br> 章赫笑道:“王家表面上是洗白了,可他和手下人撈偏門習慣了,想要完全戒除是不可能過的?!?/br> easy money來得快,就跟狗改不了吃屎一樣。 徐海清:“比如呢,都有什么?” 章赫:“你知不知道什么黑錢利潤最高?” 徐海清脫口而出:“黃賭毒,應該逃不出這三樣?!?/br> 章赫沒有否認,而是一條一條分析:“搞黃色,需要大量的女人。比較笨的做法是在本地建場所,供客人消遣。如果從做生意的角度思考,聰明的供應鏈一定是流動性的,而且要讓人抓不到證據,找不到受害者本人,這案子就很難定罪?!?/br> 難定罪,就意味著風險可以被有效控制。 換做是毒品和賭場,都需要場地,留下大量物證。 徐海清心里過著涼氣,意識到人性的黑洞有多深,絕不是她看的那本《刑法》可以囊括的。 《刑法》規定的是邊界和底線,超出的部分則需要發揮想象力。 徐海清下意識攥緊手,問:“我只知道表舅坐過牢,但不知道這種事他有沒有碰過?!?/br> 章赫搖頭:“姜先生從不拿女人做生意?!?/br> 徐海清心里松了不少。 接著章赫又話鋒一轉:“如果你要接管他的資產,你最大的障礙就是王世川。你可以不屑他的行為,但一定要知道他的手有多黑,才能知己知彼?!?/br> 徐海清跟著點頭。 章赫繼續道:“做生意一定要考慮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說,女人要比毒品安全,不需要技術含量,沒有成本,不容易留下證據,而且毒品只能賣出去一次,女人卻可以反復賣給客戶。最主要的是,在國際上,尤其是一些‘中轉站國家’,對它的打擊力度是最低的。有些國家的政府也在參與?!?/br> 章赫很快提到距離中國最近的幾個中轉站,均在東南亞。 那些被當做生意進行轉賣的女人、兒童,只要有利用價值,就還有一線生機,雖然微乎其微。 可一旦她們之中有些人因為失去利用價值,身患疾病,無法再賣掉,就會被直接摘走器官,掩埋尸體。 器官雖然只能賣一次,但動輒幾十萬,利潤更豐厚。 章赫說:“人到了這種環境,就跟牲口一樣?!?/br> 徐海清沉默許久。 可她不是因為這些事而震驚得說不出話,而是在思考整個事態。 她不是傻白甜,不代表法律,不是警察,也深知口頭上的人性譴責沒有實際意義,所以當知道這些事與王世川有關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康堯。 徐海清:“這就是堯哥手握的把柄?” 章赫:“王世川老jian巨猾,康堯也不像表面上那么簡單,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祱蚋姨翎呁跏来?,王世川卻遲遲沒有反應,這就已經很有趣了?!?/br> 徐海清沒接話,她腦子里還徘徊著一個念頭,既然大家都知道王世川做了什么,那么警方是否也知道,知道多少,掌握了多少證據,是否還在放長線釣大魚? 當然,大魚都是狡猾的。 如果證據比較簡單且不夠深,首腦很容易就能推出幾個嘍啰當替死鬼,這或許就是為什么這么多年,王世川依然“活蹦亂跳”。 ……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結尾做了個小改動 第10章 此后幾天,姜家風平浪靜。 徐海清照常上下學,回到大宅很少說話,經常貓在二樓看書。 她在學校沒什么朋友,但在同學眼中不屬于內向的女生,反而覺得她有些冷漠。 不過她在這里有點名氣,因為有一棟還在建造中的教學樓就是姜林升捐的。 歷城的豪門圈很喜歡玩捐贊助這一套,姜林升發家之后也學了起來。 在這個圈子里,比較重視的孩子都會放在身邊養,家族并不會特別在意他們畢業于哪所學校,只要過得去就行,他們也不會指望學校教的中庸式教育能運用到“商業實戰”中,上大學只是個過場,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學習公司管理上。 徐海清想,或許這一套姜林升也學了起來,還在她這里活學活用。 再說姜林升,他雖然沒念過幾天書,卻很會搞權術平衡。 他這些年生意做得大,早年累積下來的人脈開始發揮作用,其他企業家族遇到難擺平的事,也會找他出面。 徐海清沒有細究她和姜林升到底有沒有血緣關系,她不關心那些,只知道他們之間的親情薄如紙,就算姜林升是她親生父親又如何,她不會因此就牽腸掛肚。 但因為有章赫的提點,徐海清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過去她多少有些排斥姜林升,始終認為自己是暫時“寄人籬下”,這層排斥反倒成了障礙。 如今她抽離出來,倒是比較客觀的審視姜林升的為人處世和手段。 即便是姜林升在家養病,大宅也不乏客人拜訪。 徐海清時常坐在二樓的拐角處,這里有遮擋,但不會阻礙聽覺,樓下廳里的言談都能聽到一些。 以前她并不太當回事,只覺得是虛偽寒暄、迎來送往,如今大約是看的書多了,加上有章赫的知識灌輸,反倒聽出不少門道。 無論是政圈還是商圈都有明話、暗話,說出來的是“遮擋”,沒說出來的才是“真章”,但這都得品。 至于姜林升那幾個養子、養女,其中兩個常年在外埠,只在姜林升出院后匆匆趕過來看他一眼,不到一天便回了。 本地的三個徐海清也從旁觀察過。 智商方面,似乎能跟上姜林升老jian巨猾的,也就只有賀銘遠。 有時候家里來客,賀銘遠會被叫過來。 康堯和羅珺通常不會用在這里。 康堯最近行蹤神秘,來去匆匆,多半還在為調查肇事司機一事奔波。 羅珺么,媒體方面她比較拿手,無論是多大的公開場合都游刃有余,是個善于統籌管理的公關人才。 隔三差五,賀銘遠會主動來一次大宅,匯報和姚家合作的進展。 但徐海清心里一直有個問號。 按理說,這件差事應該是羅珺更擅長,如今卻落到賀銘遠手里。 哦,是了,好像是因為姚家的姚寫意初來乍到,因緣巧合先一步結實賀銘遠,姜林升便順水推舟將事情交給他——這件事羅珺是有過意見的。 不過在徐海清看來,讓賀銘遠這個“sao包”去招呼姚寫意,的確更為高明。 只是那所謂的“因緣巧合”,是否真是巧合,徐海清可不信。 因為這些觀察和思考,徐海清的性子越發沉靜,這就令大宅里來往的人越發吃不準她的想法,畢竟原來“乖巧”的刻板印象已經被大洪事件徹底顛覆。 徐海清自覺這種讓人看不透的感覺還不壞。 不過這樣平靜自在的日子,很快就被另一場意外打碎。 …… 事發那天,徐海清就和平時一樣,放學后不緊不慢地走到校門口上車。 上車后,她就開始翻書。 不過這本書內容有點深,她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看幾行,累了就看著窗外放空。 老張的行車路線和過去一樣,途中會有一段比較堵車,因為要經過一所小學校和一家幼兒園。 平時這段高峰會錯過,但今天徐海清下課早,剛好撞到一起。 小學校門口的街上到處都是孩子和家長,他們也不急著回家,就站在路當間和其他同學家長聊天說笑。 徐海清聽到孩子們哇啦哇啦的聲音,便放下書,漫無目的地看向路邊。 那里臨時停了幾輛私家車,應該都是家長的,一群戴著小黃帽的小學生在車前追跑打鬧。 家長們有站在一旁說話的,也有呵斥孩子的。 這時,迎面的人行道上,有個男人健步穿過。 他一邊走一邊躲避小黃帽們,懷里還抱著一個小女孩,身上沒有書包和小黃帽,女孩年紀太小,不像小學生,應該剛從幼兒園接出來。 相比周圍溜溜達達的其他人,男人似乎更專注于趕路。 他越走越近,徐海清的視線也跟著轉移,快到平行線時,這才看清男人的裝束和女孩的模樣。 男人一身休閑西裝,牌子不便宜。 女孩則穿著深藍色的棉布裙,外面是一件米白色短外套,頭上扎著兩個小辮子,還戴著彩色幾何圖案的發卡,腳上是一雙紅色瑪麗珍皮鞋。 而女孩就趴在男人肩頭熟睡,臉蛋rou圓,嘴巴嘟著。 男人很快越過姜家的車,消失在徐海清的視線里。 她沒有轉頭繼續追看,又將手里的書打開,找到剛才讀到的段落。 幾分鐘后,車子終于離開小學校,又來到幼兒園的范圍。 幸好已經過了下學高峰,家長走了大半。 這時,老張破天荒地開口了:“小姐?!?/br> 徐海清抬眼,剛要問什么事,就見老張側頭朝車子的側前方抬了下下巴。 徐海清看過去,只見幼兒園門口一輛熟悉的私家車,還有個男人站在車前、 男人神色肅穆,眉頭緊張,一手拿著手機,另一手插在腰上,一臉火急火燎的模樣。 正是康堯。 康堯也看到了他們的車,抬了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