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8)
廁所里的鏡子忠實地呈現孫熒雙眼瞪大、滿臉驚愕的樣子,一瞬間她還無法從剛剛突如其來的認親中回復正常。 對她來說,穆霖這名字所代表的意義,與其說是一個人,不如說是她人生中最脫軌的那段歲月。 她從小處在藤堂勘優秀光環陰影下的自卑,到了中學叛逆期轉變成憤怒以及反抗,再碰上了因父親工作而轉學至日本的穆霖后更顯得一發不可收拾。 自由不羈的他對她伸出了手,被無形枷鎖箝制的幾乎窒息的她毫不猶豫地緊握。 一個是藤堂集團不成材的大小姐,一個是半途轉入血統不純正的外國人,兩個人在滿是菁英才子、華族之后的國際學校內顯得格格不入。在外人眼里,兩人是所謂的物以類聚。 旁人對他倆的種種行為總是加油添醋,但其實他倆翹課后最常做得事情也不過是坐在隅田川的河堤邊談些對中學生來說仍太過遙遠且言不及義的未來。 十幾歲的學生不過是毛頭小子,但常因父親工作而轉換環境的穆霖卻顯得早熟。 「這個世界太詭異了,從一出生就為每個人設定好框架,每個人就是要乖乖的扮演這個角色,根本也不問你想不想要,也不讓人有其他選擇的權利,但最可怕的是,很多人都還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乖谙﹃栒找挠缣锎ㄅ?,穆霖緩緩地道。 他簡單的幾句話清楚地爬梳了長久以來囤積在她心中的憤怒與反抗,徹底地撼動了她。 出生在藤堂家的這個框架內,從舉止儀容乃至才藝學識就是要符合這個角色架構的人物設定,無法達成的她就是個失敗者,而想逃脫的她更被視為異類。也因此當穆霖的父親結束日本的工作準備搬回臺灣時,面對他的邀約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你在這過得也不開心,不如跟我一起回臺灣?雖然對你來說可能吵了一點、亂了一點,但那里是最自由的,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br> 就因自由兩個字,讓孫熒跟家里吵翻天也要去臺灣,而孫靜初最后也退讓了,親自跟去臺灣為她打點好一切。 這個地方的確一如穆霖說的,雖然亂了點、吵了點,但也的確讓她掙脫了框架,獲得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開心,認同真正的自己,不再是那個應該要符合社會設定的藤堂熒。 回憶一幕幕襲來,讓孫熒百感交集,心疼以前找不到出路的自己,也為現在可以隨心所欲的自己感到慶幸。 再說到這穆霖,雖然要謝謝他替她的人生找到一條出路,但到了臺灣沒多久他又因父親關係移居到美國,這一去從此音訊全無,她還真當這人蒸發了,沒想到又說出現就出現,她可得好好問一下他當初怎么好意思就這樣跟她斷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