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文對照組 第102節
營外有斥候策馬而入,沙啞的嗓音大吼:“敵夷突襲!馳將軍請求支援?。?!” 話音方落,如驚雷劈下,平靜的軍營頓時吵吵嚷嚷。近兩個月來,以防敵夷來犯,他們一直緊繃著神經,只待某一天觸發,酣暢淋漓的戰一場。 從軍之人,且是戍守邊關之人,皆是把腦袋懸在褲腰帶上,一腔保家衛國的熱血與孤勇,無懼戰爭。 蕭朔不在,帶領三衛四衛巡視邊境去了,九衛十衛十一衛以及崇遠被派往富州,長立長白等其余幾衛也各自領兵巡視去了。 軍營中有將領,卻無那般能主事的人,玉珂命斥候去尋蕭朔。 營中將領軍士快速集結戰備,只待將軍回營,一聲令下奔赴戰場。 馳遠先回來,而后是蕭朔,他風塵仆仆歸來,拎上紅纓□□便帶兵出發。 衍字軍旗飄揚,漸漸遠去。 云皎一直在營帳處,未曾靠近,卻將整個過程收入眼中,憂心的同時更是振奮。 無論何時何地,保家衛國的激情熱血最能震撼人心。 兵馬已先行,糧草藥材跟在其后,軍醫也跟隨前往前往前線。云皎近來處理外傷愈發得心應手,也想去,話才說出口,便被玉珂攔了下來,道前線危險,她的安危最重要。 云皎咬了下舌尖,她若去了還會分散蕭朔的注意力,蕭朔要分心保護她,戰場千變萬化,若因她影響了蕭朔的決策,可萬萬不行。 營中有傷患,留有軍醫值守,云皎想自己不能去前線,也可以在營中多做些事。營中本是留有三位軍醫值守,云皎道自己也能幫忙,便又派出去了兩位。 急行軍至邊境前線,敵夷的突襲已經退去,士兵在清理戰場,地上或躺或趴的傷殘士兵姿態各異,有大衍軍士也有敵夷之人。 大衍軍士拿著□□檢查,身著己方盔甲的士兵,便探是否還有氣息,若還有氣便喚人抬至傷兵營醫治;已經斷氣的,也抬了一列列排放妥當,待清理完戰場后為他們裹尸送行。 若是身著敵夷軟甲的,無論死活,皆□□刺下,已經死了的,死得更透,裝死的,也無逃生的可能。 鮮血浸濕大地,分不清是大衍軍士還是夷榮敵人的血,匯集在低洼處,似血池般。 蕭朔抵達時,吹來的風似乎裹著血腥的氣息。 “將軍!”馳遠幾步走到蕭朔馬前,抱拳拱手,把這場快之又快的突襲頭尾告知蕭朔。 馳遠帶兵巡視,領兵不多,只一千人,而敵襲起碼五千人,還有騎兵,馳遠領兵奮力拼殺,率先趕來的是邊境線的常備軍,兩路人馬加起來愈萬人,才將敵夷逼退。 蕭朔神色嚴肅,他早已料到有那么一天,將敵襲攔在邊境線,已是最好的結果。 士兵抬著擔架自身旁經過,在他看不到的方向,淬了毒的匕首突然刺來。 馳遠眼睛驀地睜大,跨步上前,大喊:“將軍!當心背后??!” 然蕭朔比他想象中的更快,蕭朔側身避開,□□一挑,將其手中匕首挑落在地,而后一橫,幾十斤的□□攜千鈞之力摜其胸膛之上,悶響聲響起,人也隨之倒飛出去摔地上,抽搐嘔血。 有意遮掩的五官也露了出來,是敵夷人的長相。 許是自知受傷了走不了,便換上了死去大衍士兵的盔甲,泥水抹在臉上,假做是大衍士兵,若是成功潛入大衍軍營……其心可誅! 地上的敵夷士兵惡狠狠瞪著蕭朔,他識得蕭朔,去年在戰場上與他打過照面,他命大,死里逃生活了下來。不想今日還是死在他手上。 若能成功潛入大衍軍營,多殺幾人是幾人,若能殺了將領,死也無憾,可一認出蕭朔,他卻只想殺了他。 激勵士氣之時,王曾言蕭朔被逼出走大涼,戍守青夷的人不過酒囊飯袋,無需畏懼。當他看見蕭朔,腦海中的震驚與各種考量一閃而過,便拔刀刺了去。 有蕭朔在,他又有多少族人同伴會前仆后繼的來送死?! 只有蕭朔死了,他們才有機會! 可惜…… 他未能得手。 “拖下去?!笔捤贰酢趿⒃谏砼?,“傷兵仔細辨認?!?/br> “是!” 地上抽搐如爛泥的夷榮士兵被拖走,蕭朔大步往營帳而去,馳遠連忙跟上。 邊境線廣而大,巡視和戍守的兵力分散,比之突襲的兵力稍顯弱勢,若沒能守住讓其突破了防線,在他們身后的村鎮百姓則將遭到屠殺。 蕭朔不是坐以待斃之人,與其敵夷不知何時何地的突襲,不若他們主動出擊,讓敵夷騰不出手來搞小動作。 一次突襲得手,敵夷定然知道他們會有所防備,第二次襲擊,趕早不趕晚。他們或許已經潛伏在某處,伺機而動。 斥候探來敵夷扎營的位置,蕭朔定好進攻路線,在半個時辰后,由三衛四衛以及馳遠一同,帶兵圍攻。 他隨行在后方坐鎮,卻不上陣拼殺。 敵夷識得他的人太多,只肖一露面,定能被認出。敵夷與京中之人勾結,他若被認出,不肖幾日,京中的人便會知曉。 他不能那么快暴露,能拖則拖。 凌晨,是戒備最嚴也最容易進攻的時候。巡視站崗的人盡力打起十二分精神,但效果不佳,作戰勞累了一日的士兵,在爭分奪秒的休養生息。 蕭朔遠遠望著遠處駐扎營帳處閃耀的火光,抬手比了個手勢,馳遠點頭,領人慢慢摸近。 三衛扛著一把巨弓,身后跟著二十人與他同樣挎著巨弓的弓箭手,他們速度比馳遠快,他們快一步靠近,選擇絕佳的位置射出箭矢。 箭矢之上裹了紗布,浸潤了火油,點燃了火,沾著什么便立馬燒了起來。 箭矢從各個刁鉆的方位落下,瞬間點燃了營帳,敵營亂做一團。 不知是誰運氣好,箭矢射出,竟然落到了糧草倉,頓時熊熊大火升起,借風勢,燒得愈發快。 “糧倉燒起來了!” “救火!快救火!” “水??!” 馳遠帶領將士突入,殺得人猝不及防,快戰快決,雖有人逃跑,但大多被俘虜。 糧草燒了大半,還剩下的部分,馳遠命人拉回營地,營中戰馬兵器等,也一同帶走。 他們攻得快,去得也快,竟比敵夷突襲還來得快。 此處是夷榮重要的駐扎點之一,天亮后,此處被攻之事便傳到了夷榮王耳中。 夷榮王贊禮怒不可遏,摔了酒杯。 這是報復。 勝敗乃兵家常事,贊禮領兵多年,自是明白,很快便調整好,謀劃進攻。 不過半月,兩方交手大大小小十十余次,夷榮節節敗退,損傷慘重,初期高昂的士氣消失,變得頹廢喪氣。 贊禮不禁懷疑大衍京中之人給他訊息的真實性,蕭朔當真被逼走大涼?!青夷城中的主帥真不是蕭朔? 念頭一起,贊禮想得愈發多。前些年蕭朔雖攆著他們打,但伸入夷榮腹地的地方,大衍士兵進不去,水土不服,追進去便反應劇烈,他們只肖往腹地走,蕭朔便拿他們沒辦法。 換位思考,于大衍而言,他們終究是隱患,若他是當朝皇帝,無論用何方法,也想將他們除之而后快。 謊稱蕭朔判敵,放松他們的戒備心,又恰好選在寒冬結束后的時間點,讓他們為了生存傾巢而出,然后再一網打盡。 在兵法中,這招被稱之為引蛇出洞? 換作他,僅引蛇出洞那一招就能將夷榮打散打怕,他也用。 贊禮神情陰狠,生生掰斷了書案案角,詭計多端的大衍人! 詭計多端的蕭朔??! 贊禮恨不得能生啖其rou。 又一次交手后,贊禮幾乎確信了自己的懷疑。對戰多次,夷榮的兒郎未曾見過也未曾聽說敵方主帥是誰,而見過敵方主帥的人無一存活,還有這熟悉的調兵遣將的風格……不是蕭朔還能是誰?! 贊禮自覺摸到了關鍵,按兵不動,修書一封,秘密送往大衍。 信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以及對對方欺騙自己的怒火,順帶著還威脅了一番,讓其想方設法撼動蕭朔的兵權,讓其不能再追著夷榮窮追猛打,如若不然,就將他通敵之事暴露出來。 通敵,在大衍是株連九族的大罪,能做出通敵之事的人,還有什么德行可言,為了自己的性命,那人只能按他所說的做。 贊禮連日來升起的火氣散去許多,尚不知他一封書信,在大衍會掀起什么樣的軒然大波。 作者有話說: 第90章 夷榮按兵不動, 往夷榮腹地龜縮,接連征戰的青夷軍士終于有了喘息的時間。 連續大半月,共十八次戰斗,雖都勝了, 但傷員并不少。邊境營地中條件不大好, 藥物雖已送來, 但場地有限,傷員太多無暇顧及,不能繼續征戰的傷兵,能送往后方營地的皆送了回去。 云皎負責在后方幫忙醫治傷員,送來的傷員已經處理過了, 她和留在營中的軍醫, 只需進行后續的換藥及傷口清洗,云皎做習慣了, 也能應付過來。 她是將軍夫人,雖已經在營中住了兩月,營中士兵也尋著各式各樣的借口來瞧將軍夫人是誰,認得她,但在她為他們換藥時, 反應不一。 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驚惶,“不行不行,夫人怎能做這事!”, 亦有受寵若驚的,夫人替他們包扎上藥, 以后也能好好說道一番。 刀傷最怕感染發炎, 云皎做事細心, 替他們換藥時傷口清理的十分干凈, 而后仔細包扎,也不吝惜藥材的使用。 清熱解毒的藥材備得足夠,外洗內服,許多傷情嚴重,換作以往不一定能救得回來的士兵救了回來。 半月來,傷兵不斷從前線送回,從他們各式各樣嚴重的傷中,云皎窺見了前線征戰的慘烈,對蕭朔安危的擔憂漸漸加深。 每日替傷兵清創換藥已經占據云皎全部的心神,天不亮就起,深夜才得以休息,累了一日后手都快抬不起來,上床便睡,也沒有空閑思慮蕭朔。玉珂營地與前線來回跑,若蕭朔出事,玉珂定會第一時間告知她,對云皎而言,沒有消息也算是好消息。 送傷員回來的士兵,只見云皎幫忙醫治換藥,回到前線,就已經將她夸出了花。在前線,將軍帶領他們沖鋒陷陣,而在后方營地,夫人同死神搶人。 有個肚皮嚯了口的士兵,腸子都流出來了,前線軍醫將他腸子塞了回去,給用了藥,便讓人送回后方營地,他雖什么都沒說,但大伙都明白,這就是送回去等死罷了。 哪曾想幾日過去,送傷兵回營的士兵回來說,他熬過去了!死里逃生! 是將軍夫人將他肚皮縫了起來,仔細用藥照料,才讓他得以活下來。 此時如長了翅膀一般傳遍軍營。 待到后期,最開始受傷之人康復回到前線,各種傷兵營中的細節傳開。 對于拼殺的士兵而言,要么馬革裹尸英勇還鄉,要么奮力拼殺掙得戰功,他們不怕死,他們怕的是,受傷后只能等死。 但有人能盡心盡力救治他們,心底深處那叫囂的恐懼似被撫平,愈發英勇無所畏懼。 越是戰至后期,士兵拼殺已經麻木,再想調動士氣,比初始更難。以往蕭朔帶兵,為激勵士氣會想各種辦法,不想這次卻不同。 蕭朔隱隱知道是為何,心中脹鼓鼓的,娶妻如此夫復何求。分離半月,蕭朔思及云皎,想念再也遏制不住,可是不知敵夷何時會進攻,他需守在此,不能離開。 十二衛就沒幾個安分的人,稍微得了閑,便跑到蕭朔眼前晃。 長立嘆氣,“哎,將軍真是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