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羸弱不可欺 第175節
獨孤不求眼里閃過一絲陰霾,最終低了頭:“行吧,誰讓我想成親呢?!?/br> 他耷拉著肩頭,搖搖晃晃地離開大門,慢吞吞地往后面去。 他走了沒多久,大門里走出一個三十左右的男人。 高個子,大長腿,白皮膚,眉眼深邃,只輪廓比獨孤不求更為凌厲,目光銳利,看起來十分不好相與。 “他走了?”男人嚴厲地看著門房問道,“和你說了什么沒有?” 門房恭敬地低頭行禮:“回三郎的話,六郎就是說,想念主母,想和主母說說話,其他什么都沒說?!?/br> 獨孤不忮(zhi,四聲)冷笑一聲:“他若真有孝道,又怎會做那些混賬事!” 言罷一甩袖子,走了回去。 獨孤不求從后門進去,跟著婢女走進一間空置的屋子。 屋里只有一個坐榻,一個案幾。 坐榻上端坐著一個頭發花白、衣飾簡樸的婦人,看見他就顫巍巍地站起來,朝他伸開手臂:“六兒!” 獨孤不求撲過去,跪倒在婦人面前,以頭觸地:“阿娘,孩兒不孝?!?/br> 柳氏一把抱住他,哭了起來。 “狠心腸的混賬兒,你回洛陽這么久,也不回來看看我,突如其來讓人送了一匣子錢,嚇得我半死,以為你……” 話未說完,就抓住他使勁捶打。 獨孤不求低著頭任由她捶打。 柳氏打了幾下也就舍不得了,把他拉起來坐在身邊,仔仔細細地查看,就生恐他少了一塊。 獨孤不求紅著眼睛,笑嘻嘻的:“我沒事,我好得很,還長胖了呢,您瞧?!?/br> 他把自己的胳膊肌rou鼓起來亮給柳氏看:“您摸?!?/br> 柳氏捏了捏,然后含著眼淚笑了:“是挺壯實的,這一身衣裳也好看,你這一向吃了不少苦頭吧?” 獨孤不求語氣輕松:“并沒有,兒子運氣特別好,在長安遇到一位熱心腸的大哥,把我舉薦給朝廷。 我原本想著自己犯了錯,怕是不能翻身,沒想到運氣特別好,一不小心就立了個大功勞。 不但得以覲見圣人,還封了官,如今在廬陵王府做兵曹,正七品下呢!” 柳氏深信不疑,十分為他高興:“好,好,好!我兒出息?!?/br> 母子訴說一歇,獨孤不求小聲道:“阿娘,我年紀不小了?!?/br> “是啊,都二十三了呢?!绷贤蝗幻靼走^來:“你這……” 獨孤不求紅著臉道:“我看上了一位淑女?!?/br> 柳氏吃了一驚,隨即笑起來:“是誰家的???家住哪里?姓甚名誰?父母是誰?” 獨孤不求笑瞇瞇地道:“是京兆杜氏之女,她幾次救了我的命。她家的人特別特別好,她自己也是賢良淑德?!?/br> 柳氏笑道:“這么好!快告訴我她家父母的情況,我這就托人去提親?!?/br> 獨孤不求如愿以償,小聲道:“她家父母過世了。是跟著伯母、堂弟一起過活?!?/br> 柳氏微微皺眉,孤女,并不是太好,不過想想自家也是寡母孤兒,就道:“只要人好就行?!?/br> 獨孤不求又道:“她是個熱心腸有本事的良善人?!?/br> 柳氏見他一點不爽快,也知道沒那么簡單了,索性道:“你一次說完吧?!?/br> “她在太醫署?!?/br> 獨孤不求覷著柳氏的神色:“圣人遴選了一批食醫,準備應選入宮,會有官職?!?/br> 柳氏的神色嚴肅起來:“食醫倒也罷了,只是,你說她要入宮?” “對??!”獨孤不求語氣輕松:“咱們家還沒有女官嫁進來呢!這是獨一份!您高不高興?” 柳氏高興不起來:“一入宮門深似海,她固然很好,那她不能出來,你怎么辦?” “我等她??!” 獨孤不求理所當然地道:“反正我本來打算孤獨終老的,也是遇到她,這才改了主意?!?/br> 柳氏就瞪著他,說不出話了。 就在這時,門口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獨孤不忮大步走了進來,厲聲道:“誰許你進來的?你不是發誓只要有我在,就永遠不回家嗎? 食醫,孤女,入宮,女官,你也配!想孤獨終老就對了!認賊作父,野心勃勃,為虎作倀,快別害人!” 獨孤不求猛地站起身來,惡狠狠地瞪著獨孤不忮,雙手緊握成拳。 獨孤不忮冷笑著朝他走進一步:“想打我嗎?獨孤兵曹?好大威風!” “吵什么?是我讓六郎進來的!” 柳氏忙著上去分開兄弟二人,哭道:“你們父親早亡,兄弟本該手足相親,卻鬧成這樣……” 獨孤不忮冷笑道:“阿娘疼他,卻沒有疼在實處,這才把他慣成這樣?!?/br> 獨孤不求轉身就走。 “六兒,你要去哪里?” 柳氏追出去拉住他,央求道:“你不是喜歡那杜家小娘子嗎?想提親就去,娘給你安排!” “讓他走!提什么親!別害了人家小娘子!” 獨孤不忮跟出來冷笑道:“要想家里給你提親,除非你辭官,老老實實回家?!?/br> 獨孤不求一言不發,大步離去。 柳氏大哭起來:“六兒!六兒!” 獨孤不求紅著眼眶,埋著頭往前狂走。 一只鞋子扔了過來,獨孤不忮大聲道:“有本事永遠別回來!” 第231章 打聽 太醫署中也設得有診室,專為求醫之人看診。 署中眾人考績,也要計入診治病人數目,以及痊愈數。 經過小兒夜啼事件,杜清檀等人又被編入了診室,參與學習普通的問診。 目的是為了在實踐中驗證、考察她們對病癥到底有多少了解,以及掌握情況如何。 用李岱的話來說,他之前認為,簡單的根據藥性和癥狀作出判斷就可以食醫了。 但經過這件事,他深受啟發,認為好的食醫,精通醫理、藥理,懂得對癥施方才是關鍵。 杜清檀被一群婦人圍住,熱情地邀請她給自家的孩子看診。 這群孩子要么就是積食發熱,要么就是夜驚,要么就是外感風寒的小毛病。 都是些不太能吃藥的小嬰兒,杜清檀如魚得水,言笑晏晏,開的方子都很簡單易尋,效果顯著。 許多百姓慕名而來,不過短短幾天,小杜大夫之名又開始響亮起來。 劉魚娘等人都是從最底層開始做起的,臟臭亂都不怕,普通的診療也還能做,還懂得許多民間秘法。 因而也有專信民間秘法的病患請她們診治,她們各人看診都有自己的一套,病人是不缺的。 唯有蕭三娘不同。 她被彭三娘抓爛了臉,不得不戴上面紗遮丑。 加上出自高門,從前過的也是富貴日子,雖然也懂得民間秘法,卻是很少給普通百姓看病。 她衣飾華貴,戴著面紗,往那兒一坐,不像是大夫,反倒像是個貴婦。 普通百姓誰敢請她瞧病呀,都有意識地繞開她,去尋別人。 這就導致她很尷尬——所有人面前都有病人求醫,只有她面前空蕩蕩的。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三天,饒是她背景深厚,太醫署中也是流言紛紛。 話說得非常難聽,只是不敢當著她的面說而已。 她自己也知道,便換了一身簡單樸實的粗布衣裙,陪著笑,主動想給一個孩童瞧病。 人家勉為其難讓她看了,她也終于松了一口氣,準備去尋下一個病人。 不想旁邊傳來一聲呼喝:“蕭如月,過來幫忙!” 叫她的是醫博士王博士,他正給一個生了瘡的病人治療,其余人都在忙,唯有蕭三娘一人閑著。 蕭三娘想要討好王博士,趕緊地走過去:“博士需要學生做什么?” 王博士道:“把瘡里的膿血和蛆蟲清理干凈,我去配藥?!?/br> 蕭三娘一看,差點吐出來。 病人的腿上生了很大一個毒瘡,散發著惡臭,又有膿血,白色的蛆蟲在里頭蠕動不休。 她下意識地后退了幾步,只想逃走。 王博士臭著臉道:“你不想做?” 蕭三娘默了片刻,強忍下來:“學生能做?!?/br> 王博士這才轉身走了。 蕭三娘沉默地替病人清理著病瘡,目光看向其他食醫。 然后看到劉魚娘在糞罐里扒著查看患者的大便,面不改色,又看到申小紅在耐心地哄一個臟兮兮的患兒不要哭。 雷燕娘在給一個女病患查看頭蘚,岳麗娘在搗藥,宋大娘在給人看鼻衄,被弄了一身的血。 至于杜清檀,仿佛永不知疲倦,送走一個病人又一個病人,始終保持笑容。 她轉過目光,在門邊看到了一個長得特別漂亮的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