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女 第73節
皇帝問:“還未婚?” 閔明月誠懇:“尚未婚配?!?/br> 父喪、母改嫁,祖父與祖母和離,上頭竟沒個正經長輩cao持她的婚事,二十九仍未婚。 “有沒有心儀的人選?朕為愛卿保媒啊?!被实酆鋈桓杏X自家人單薄了一些,宗室中竟選不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來配英雌。 閔明月打蛇上棍,叩地請求:“妾軍中軍師楊子青為楊氏罪人之后,懇請陛下賜他一個出身?!?/br> 先帝朝牽連的眾多大族中,楊氏也稱得上是佼佼者了。 皇帝嘆了一口氣,“既也有功,就賜一個昭武校尉吧??赡愕幕槭隆Χ贾羞€有諸多好郎君,不再考慮一下嗎?” 閔明月笑道:“妾是勞碌命,過不得安穩的后宅日子,那些好郎君就留給更有福氣的人吧?!?/br> 皇帝也笑起來,“你都這樣說了,朕也該讓你過一過安穩日子。就賜你一個左羽林軍大將軍,一座將軍府。也好叫你休養生息,繁衍子嗣?!?/br> 左右羽林軍加在一處也只有六千人,與閔明月在北境時手下的人不能同日而語。但大周中央的將領與邊境的將領輪換是常有的事了。 因此閔明月欣然叩謝圣恩。 羽林軍是護衛皇宮周邊,保護皇帝的主力之一。 其中的意味,不得不叫人深思。 楊子青得了昭武校尉的武散官的旨意和賜婚寫在一張紙上,其他同僚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 比起前些年連個明面上的立足之地都沒有的境況,楊子青今年正大光明地跟著閔明月住進新宅,并且很快他就會是這座府邸的男主人。 背后不知道被多少人暗罵狐貍精。 第109章 自女子科舉開始,陸陸續續選出的女進士們,在這些年里成婚者不在少數,并不是所有人都還在朝堂之上堅持任職,每年總有一兩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辭官嫁人。 得了功名在身的女人更能高嫁,也成了許多人家督促自家未婚娘子讀書的緣由。 類似的事情總是難免,只要更多的女人讀書識字、出人頭地,就都是好的。 至少是在慢慢變好,變的比原來要好。 除開三位公主,其他的女人絕大多數是嫁入夫家,再有就是如臨月郡主一般,母家仗著權勢將孩子帶回,隨母姓?;蛘呦袷切√交ㄒη?,淑長公主不愿叫孫女隨駙馬的王氏,硬是叫孫女隨兒媳家姓姚。 但向外堂堂正正地說,我是娶了丈夫入門的女人,也只有閔明月一個。 閔明月是得了皇帝金口玉言,要娶一個男子回來繁衍子嗣的。 本身就是軍功赫赫的將軍,竟擇了一個罪臣之后,傳出去實在是叫人唏噓嘆惋的。 因懷孕帶著駙馬吳小郎一起回京養胎的安圖公主姬嫻,坐在席間與許久未見的阿姊們閑話:“你們竟不勸一勸她?若是喜歡,留在府中做一個隨侍也就罷了,何必正正經經地成婚?!?/br> 半點不記得楊子青算得上自己的表兄,完全不理解閔明月的選擇。 姬羲元心底不贊同的,在外看在閔明月的臉面上沒說什么,“情之一字,誰能說得清楚?” 大約是懷孕的緣故,姬嫻身體不適,說話也較以往刻薄許多:“他也就是好運氣,占了個男人名頭。要是咱們四弟,不,就是普通官宦家的子弟,回家嚷嚷一句我要娶罪臣之女為妻,都要叫人打開他的腦子看看是不是正常?!?/br> 不遠處,聚眾討論女人娶男人有違人倫的老頭被此話嗆住,半晌說不出話來。 “糟糠之夫不可棄,人楊子青陪伴閔將軍小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奔ф馑家馑颊f了句好話,然后將自己面前的一碗櫻桃酪推到姬嫻面前,好叫她順順喉嚨,再多說兩句。 在姬嫻懷孕后一直賠小心的吳小郎摸了摸碗沿,確認是溫熱的才遞給姬姝用。 姬嫻屈尊嘗了一口,感覺挺合口味,端起碗吃用見底。 吃飽喝足后,姬姝冷不丁地問駙馬:“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吳小郎心中一凜,可不敢惹怒她,乖順道:“這是當然的?!?/br> 他們小夫妻二人在外逍遙快活的很,吃穿不愁,公主府也有陪侍的女醫,本來是不打算回京的。然而京中的安國公夫婦聽說公主有孕,便寫信給吳小郎說了有的沒的,當晚給姬嫻氣得拍板決定進京。 西北千好萬好,就一點,姬嫻身邊能借助的力量太少。憑她身邊幾個人,與安國公府的人較量太費力氣,還是得回京。 身為公主,姬嫻想回京,即刻就能動身。而吳小郎是以護送回鶻質子的名義回京的。 安圖公主與駙馬朝見皇帝后,也被暫時留在京中?;实鄱鳒识?,等孩子周歲再返西北。 這孩子若是兒子,姬姝也就認了,讓孩子隨吳氏走。但要是女兒,多少得回京才能安心。 懷孕之后,姬嫻才知要受多少辛苦。 一想到自己的孩子,有可能要跟著吳小郎姓,她就看吳小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哪兒哪兒都不順眼。 姬嫻冷哼一聲,“楊子青反正也是個男人,睡了也就睡了。要我說,明月阿姊就是人太好,竟就這么被這個狐貍精套住了?!?/br> 說完,姬嫻又有些后悔,撇開了眼。 吳小郎只當她的話是耳邊風,完全不往心里去,招呼侍女再送一碗櫻桃酪來。 姊妹間,到底比丈夫了解她多。 姬羲元聽明白了,三妹口中是為閔明月抱不平,實則是后悔于自己當時的選擇。 可這后悔又只是一時之氣,仔細想想日子似乎還能過得。 姬嫻當時選擇吳小郎是出于多方的考量,為的是平衡西北局勢。而今,她即便是后悔,三五年里也擺脫不得。 不過,姬羲元的計劃中并無姬嫻、吳小郎回京的安排。 她是盼著姬嫻能過一些安穩日子的。 眼見邊關經此一役又能有十年太平,鼎都內分外熱鬧起來。 姬羲元的影響力在這一年抵達頂峰,內有皇帝的偏愛,外有姊妹好友的相助,公主府開設的文館往來的人絡繹不絕。 因為閔清洙的死,閔家的主事人變成閔清淵,閔家與長善公主府的關系趨于緩和。 無論是朝中還是軍中,大勢之下,人人以長善公主為先,營造出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越王一黨見公主黨勢力龐大,竟也沉住了氣。 姊弟倆相遇,總是越王后退一射之地。 知道姬羲元喜歡自家的女兒,越王連給孩子取大名一事也來問長姊。 姬羲元不客氣地代勞:“‘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铱炊锶∶麨槿裟?,再合適不過了?!?/br> 越王便笑道:“大郎與二娘一母同胞,那大郎就叫若水。也是個好名字?!?/br> 竟就這么認下來了。 越王這樣的表現反而讓姬羲元放下心來,她每每與姬姝談到越發安靜的越王府,嘖嘖稱奇:“有沒有找到是哪一個高人?能壓住我們的好弟弟,似模似樣的?!?/br> 旁邊的周明芹總想嘆氣,笑的無奈:“明明手頭還有諸多的事宜,殿下卻總是想辦法將這些丟給妾等,是什么道理?!?/br> 姬羲元笑瞇瞇的,“你們家中無拖累,辦起事來方便。不像我,公主府中車水馬龍,還有美人在側,蝕人心智。還是交給你們好,交給你們我心里把穩?!?/br> 言下之意是連謝川也不信任了。 姬姝有些心疼長姊,“說起來,最近很少見到姊夫,他都在忙些什么?” 中書舍人的職務早早就被翰林學士分薄了,他還能忙什么? “我向陛下陳情,讓有容去尚書省做了右郎中,最近他該忙于公務吧?!奔嗽Φ?,“十五年前我就答應過,不會耽誤他的前程。自然要說到做到?!?/br> 她僅僅只是不想用男人而已。 姬羲元看著面前或坐或臥的好友、下屬們,向她們認真道:“最后一著,我摒棄了男人。這并非是我對歸順我的臣子們的不信任,而是我清楚地知道,越深入權力與野心的人,對一些事情心中多多少少會有些明悟?!?/br> “我要的從來不是某個人的性命,那毫無意義。太陽還是會升起,孩子依然會落地,男人們終究會長成惡心的樣子。而我一日不停的所求、一刻不歇的努力,要的從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地位,我想要的是整個天下因我改變,讓月升日落,讓江河逆流,要讓這世間今后再無隨父之人,要讓世間女人席地可為家?!?/br> 十幾年中姬羲元用盡能想到的方式,可大部分的安排只能付之東流。 姬羲元直起身,擲地有聲:“最開始,我想的是給你們一個安穩的未來,能讓你們擺脫束縛,都能向上走??珊髞砦野l現,即使是我,即使是陛下,能改變的也只有腳下一片地方。終我一生,也未必能解脫僅僅一個鼎都中的女人?,F在,我要做的是讓你們都能昂首挺胸地回到自己的家中去,成為家族的繼承人、成為家族的主事人。你們會成為最末的一代,也會是最初的一代?!?/br> “從你們開始,你們的女兒會繼承你們的全部,延續你們的血脈和姓氏,誕下女兒是弄璋,生下兒子才是弄瓦。姓是女人所生,嫁是以女人為家,娶是女人選取……這些年受到的不公與欺侮,都該原原本本地奉還?!?/br> “自男人上位以來,就是將家財資以外人,也不留親女,是因為他們重視男女之別更甚于血脈之親。而一代代女人被不同的姓氏分割,最親近的人因外力生疏?!奔嗽崎_桌面上的卷軸,上面寫有一列列的姓名。 上面是姬羲元從各個渠道打聽到的越王往來密切的人。 其中包含的人,多得讓人無法相信。 他們既不言語,也無大動作,但早早的、默默地站在了越王的身后。 準確的說是,站在了男人壓迫女人的那一方。 “如果誰還包含有天真的、期待共存的想法,我們的下場可好不到哪里去?!奔嗽斡伤齻內タ淳砻?,去尋找她們各自熟悉的人。 里面有安國公,有常霆,李千,甚至有安圖公主的駙馬…… 很多表面對皇帝忠心耿耿的人,心底向往的立一位新帝,一位男皇帝。 姬姝手指輕點吳小郎的名字,“我原以為,阿姊沒叫上三妹是期望她好好養胎不要cao勞,結果是她身在虎xue,不如不知啊?!?/br> 更難聽的話,姬姝沒有說。 如果安國公上下心有二意,那在其中生活數年的姬姝,已經不能信任了。 “于公于私,我都不愿打擾阿嫻?!奔嗽嗔巳囝~角,一錘定音,“總之,她若能發覺異樣,自會來投。否則,就當她一無所知吧?!?/br> 作者有話說:這就是賽前動員吧…… 如果,我是說如果,明天能萬更的話,就可以飛進結局了。 第110章 對于張實留下的一紙批文,越王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與幕僚們商討時,也以為假仙不可信。 不料,謝祭酒和李萬都對此表示支持。 越王雖然不太愿意,但他習慣于聽從老師和謀臣的意見,半推半就地從了。 當他向心腹們宣布時,心下是相當不安的。 他除了規制下的一千府兵以外,并無兵馬,又怎么能起兵謀權篡位? 謀士們卻紛紛大喜過望,一副大王放下顧慮,我們終身有望的表現。 之后的事情順利地讓越王自我懷疑。 在京中安養的安國公與李千來投靠時,接見他們之前,越王不禁私下問謝祭酒:“我記得二人都是先帝留給陛下的人手,怎么會輕易投效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