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書迷正在閱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豪門后爸擺爛后爆紅了、[歷史同人]大明預備天子、重生后我被叔寵壞了、[排球同人]和研磨貓貓的戀愛日常、[綜漫]退休警犬的不柯學日常、[綜漫]我靠馬甲當反派boss、[綜漫]我被最強詛咒了
“19世紀初通過的《廢奴宣告》第一條:即本宣告公布之日起,丘涅全境內徹底廢除奴隸制度,禁止奴隸交易,取消貴、平、奴三籍制度。無論民族,曾經國籍,性別年齡,身體狀況,只要種族為人,且長期定居在丘涅境內,皆為丘涅公民?!?/br> “17世紀修訂后的《皇位繼承法》第4條和《貴族繼承法》第5條里均規定了女性繼承者次序排在男性繼承者之后,而《議會選舉法》第34條,規定女性需要一定條件要求才可參與選舉,包括但不限于:已婚、一定的財富、貴族身份地位?!?/br> “《公民權利法》屬于基本法,現優先級高于《王位繼承法》《貴族繼承法》《議會選舉法》,其中法條沖突,應以基本法為準。女性公民也從屬于公民,部分法條限制了大部分女性公民的參政權利,有失公允,采納了廣大公民的建議,因此提出修正議案,具體修訂方案已經備好,盡請閱覽?!?/br> 艾利克斯清晰而沉緩的聲音暫時結束之后,會場內又是一片寂靜。 他所說的,怎么可能有人不知道?只是這么多年來,沒人把這件事拿到明面上來講而已。 果然有參議員忍不住站出來回答了:“繼承法的使用時間比公民權利法要長多了,是從建國時代就適用的法案,怎么可能進行如此大的改動?” 英格爾又被逗笑了。 雖然他知道因為時代的局限,他們這些人總會有一些可笑的發言,總不可能人人都如同主角一般,擁有超越時代的思想。 艾利克斯淡淡地回答道:“建國至今修改的法案有145個,廢除的有23個,修訂總次數在236次以上。其中皇位繼承法和貴族繼承法就修改了8次之多。法律是人指定的,也應當由人去修改,法律是維持秩序的工具,不能成為失序的源頭。既然現行法條不適用于當下社會,就必須進行修改,哪怕那是基本法也沒有任何區別?!?/br> 語調沒有太大的起伏,卻字字句句充滿了力量。 那位參議員悻悻地退回座位。 最后方的記者席上,人人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記生怕錯過任何一句話。 埃里克·布萊亞飛速揮筆,時不時抬起的眼中頻頻閃過異彩。 又有參議員站了出來,“女性…公民,已經負擔著生育的家庭職責,這是否對她們來說,是另一種負擔和有失公允?” 不少人甚至眾議員里的人也點起了頭。眾議院當中當然也有黨派之分,不可能一心同體。 奧拉聞言冷笑了一下。 英格爾聽到這個話題覺得有些新奇,因為他所在的2060年因為人口全面進入負增長和經濟社會高度發展,此類話題已經是幾十年前才會討論的了。 艾利克斯笑容更深了:“那請問您是默認男性沒有生育責任嗎?還是說您認為女性承擔所有的生育責任是理所應當的?” “………呃這……” “《公民權利法》第7條中規定了我國公民擁有婚姻自由和生育自由的權利,也就是說所有公民都有生育自由與不生育的自由,此為權利而非義務。依上述,女性公民也是公民?!?/br> “………” 那議員當然不能在身為女性且已經沒辦法生育的奧拉大皇女面前說出他認為理所應當的事實。 艾利克斯接著道:“在這個議會大廳里面,參議員有561名,眾議員有488名,其中女性代表,參議院僅10名,眾議院為零,這個數字還不能說明什么嗎?” “………” 記者當中,尤其是女性記者紛紛抬起了頭,情況果然如他所說。 “女性公民同樣參與了社會生產活動,騎士,巫師,士兵,工人,農民,研究者,記者,發明家,商店老板,企業家………各行各業都有她們的身影,我們的人口有半數是女性公民,為什么您要說,給予本就屬于她們的參政權利是對她們來說有失公允的事情呢?街頭巷尾高喊了這么多天的聲音,您是沒有聽到嗎?” 艾利克斯的嗓音溫柔卻刺耳,笑容將某些人扎得難受。 奧拉把視線在議員們身上掃了一圈,又回到艾利克斯身上。 他現在是相當于代替她在這個位置發言。 而她本人如果站在哪里的說這些話,一定沒有本身身為男性皇子的艾利克斯說出這些話更有震撼力,這也證明了很多。 接下來又是十幾個辯論的回合,艾利克斯每次都用平靜又禮貌的話語將對方堵得啞口無言。 那些法條和法規,哪怕是英格爾擁有超憶癥這樣的特殊能力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全記下來。更別說一一對應??梢姲怂棺鲎懔斯φn。 而面對參議員一群老油條們的賴皮話術,步步經營,不落陷阱還能反追一步,這是需要對政局足夠熟悉,對語言足夠敏銳的人才能做到的。 英格爾看著在臺上氣度如云,波瀾不驚的艾利克斯,眼睛一瞬都移不開。 他腦海里閃過了許多漫畫的頁面,然而,這段時間,這些畫面逐漸被真實的場景所代替。 呈現在紙面上的東西與他所經歷的現實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他也注意到,16歲的艾利克斯與36歲的艾利克斯是真的不一樣了,16歲的艾利克斯也閃耀,只是他還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 這也是看漫畫比較有趣的一點。 但是看著已經沉淀了二十年的艾利克斯回到16歲,用更加穩妥的方式去處置同一件事又是另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