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34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你回去時,告訴他們” 朱由榔沉默良久,突然道 “榮華富貴,只要有朕,有朱明皇室的一天,就絕對有他們的一分!我內帑每年進項不下數百萬,有海務公司,有銀行,皇室集團航運、地產、出版、貿易,以后還會有金融、期貨、股市?!?/br> “都說我是勤勉之君,殊不知朕恰恰是這大明最富有的人!” 這也是光烈朝皇室從來不需要征收金花銀作為內帑的原因,在從光烈初年開始的市場浪潮中,皇室本身就是佼佼者??v使朱由榔本人并不貪婪,對于財富也無所謂渴望。但為了有力量做成一些事情,為了成為經濟轉型的榜樣?;适冶旧?,就成為了整個大明資本市場中,天字第一號的大資本集團。 皇室占股的海務公司,是整個亞洲地區最大的海洋商貿集團;皇家銀行每年的利潤,可以和一省商稅媲美;曾經只是為了普及教材和降低印刷成本,啟發民智的啟民書社,現在是全國最大的印刷出版商,控股《啟民報》,還有全國的教材出版。 除此之外,皇室在市舶司自貿區的房地產和土地買賣;呂宋、中南半島的殖民地莊園、礦產,也各有不小財產。 根據大管家皇后王芷統計,僅是光烈十四年,皇室一年的利潤分紅就高達三百八十萬。 這還只是利潤,如果算資產總數,大概是利潤的十倍以上。 而在支出方面,除了每年固定的教育投資和獎學金外,皇室成員的消耗,滿打滿算還不到二十萬。 “可我這個皇帝,本來就人丁單薄,除了太后,還有老婆孩子,其實花不了多少。我也定了規矩,從我這代起,凡宗室出三代五服者,不記族譜,自力更生?!?/br> 朱由榔看著那鐵畫銀鉤的碑文,緩緩道 “他們如果想坐吃山空,我分一份股份出來便是,不說世世代代永享富貴,保他子孫衣食無憂斷然沒問題。想要個長遠行當的,皇室給投資,給貸款,只要說一聲,這么多年的交情,有什么不能給的?” “但只有一點,不要想著那些人一樣,兼土蓄奴,貪贓枉法,欺上瞞下,靠著刮地皮養自家富貴!” “誰要是跨過這條紅線,就不要怪朕無情!” 李定國聞言默然,隨后稱是。 第104章 大江東去(結局下) 光烈十五年晚夏,天子終于回到了南京 距離那場政治風暴,已經過去了一年半。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無論國內外,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外部,準噶爾的覆滅,漠北臣服,和碩特進貢,大明在邊疆地區的外部威脅,已經被全部蕩平。 在內部,新法改革跨步前進,二次度田,廢除奴籍、賤籍,限制兼并,打擊豪強地主,都引發了軒然大波,在全國各地,尤其是長江以南,引發巨大社會沖突。 部分地區甚至發展為內戰性質的群體械斗,在審查、沖突以及其他運動中死傷人數,合計恐怕不下十萬。 短短一年半內,南京城中的人心可謂是如同坐過山車般,時上時下。 現在,天子總算是回來了。 人心這種東西,總是奇妙,靜極思動,動極思靜 到了現在這一步,所有人的想法大概都是——無論如何,總算是有個結尾了。 在南京城郊,首相陳子壯帶領文武百官,恭賀陛下凱旋。 而在朱由榔親自攜著這一年半來,最為辛苦的首相一同登車后,在車上,陳子壯卻是再也無法掩蓋疲憊,向朱由榔請辭。 “還請陳相公為朕站完這最后一班吧!” 朱由榔握住對方的手,懇切道 他知道,陳子壯本來就是比較傳統的士大夫,能夠為他做到今天這個地步,真可謂是把君臣之義看得極重了。 陳子壯明白天子的意思,鄭重稱是,無論如何,他要干完自己這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首相的五年任期。 朝陽緩緩而升,兩側的官吏、市民宛若浪潮般,一眼望不到頭,南京人口已破百萬,這沒什么稀奇的,朱由榔見過不止一次。 自肇慶起兵以來,已經快十六年了,朱由榔有時候,都有些難以分辨自己,忘了自己原來還是一個后世的靈魂?;蛘哒f兩個身份早已經融洽,在無數血與火的考驗中,他已然找到了自己人生追逐的事業、伙伴和理想。 光烈十六年,或者說公元1662年初 奉天殿大朝會,丹陛之下,許多面孔都已經改變。 去年秋闈以后,將在今年初進行新一屆科舉 而從光烈十六年的科舉開始,隨著十三年的教育改革逐漸取得成果。 將正式進行積分制,取消新學進士和經義進士的區分,從此以后,科舉就分為五科,即經義、歷史、策論、格物、數學。 之所以敢這樣做,是因為到了光烈十五年,全國范圍內的皇家小學堂已經超過四千所,保證每縣至少有兩所及以上。中學堂五百余所,保證每府至少有兩所以上。 朱由榔所期待的,嶄新的知識分子階層,正在自己的努力下,緩緩成型。 大朝會上,中書舍人持禮,首相陳子壯帶頭山呼萬歲,百官參拜 緊接著就宣讀了有關將在光烈十六年,繼續試行新法,《大明律》修訂案的《商律》、《軍律》兩部,加上前年開始試行的《民律》、《刑律》,至此大明律全面修訂基本完成,后面就是逐漸根據實際反映的情況不斷完善和修改,直至適應。 宣讀完后,陳子壯再次上了請辭奏章,這是第三次了。 但天子依舊婉拒,不過所有人都知道,內閣改選在即,這回陳相公是真要退了。 歷史上的永歷皇帝,只在位了十六年,正是在這一年,李定國在磨盤山惜敗后,南明小朝廷喪失了最后一點翻盤的機會。 哪怕不惜萬里,去尋求所謂虛無縹緲的羅馬教廷幫助,也無濟于事。 正如傳教士給永歷取得教名,君士坦丁,可謂恰如其分。 或者說,被背叛后,屈辱而死的永歷帝,還不如拜占庭末代帝王,君士坦丁十一世那般壯烈。 而現在,同樣是十六年 朝霞陽光映射在朱紅色丹陛之上,在京畿六品以上所有文武,一千人,全部在列,以文武分派兩班,肅穆不敢言語。 殿前司執戟甲士自殿前,依次矗立。 自從光烈十三年到十五年的風波以后,這位天子的威勢日加沉重,讓人不敢仰視。 朱由榔的面孔,擋在琉璃珠之后,看不清楚。 但位于所有人之上的他,端坐在那里,宛若一個時代的巨人。 ------------------------------------- 雪花飄落在南京紫禁城,那明黃色的琉璃瓦上,漸漸附起一層白霜 光烈三十六年的冬天,悄然而至 紫禁城中,原本的奉先殿后,另外新起了一座規模不小,瓊樓玉宇的三層閣樓。 朝內朝外都知道,當今天子節儉是出了名的,在位近三十七載,南北兩京宮城,只是修繕,從未新添殿宇,唯獨修建的兩座宮外別苑,北京北巡時居住的中南海別苑,南京避暑的幕府山別苑,都是各自花了十幾年慢慢湊出來的。 但從前年開始,宮中卻突然大興土木,尋求能工巧匠,耗費內帑三十余萬,修了這一座奉烈閣。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紫禁城外,西華門,一架騾子套住,看起來質樸無華,和京中行腳客店里代步無二的小車停在宮門外。 冬日已近,車里支著小爐,是一家四口,一對兒女,還有年過三十的夫妻兩人。 一家人衣著樸素,不著重彩,與京中尋常中產之家無二。 只是夫婦二人,男的器宇軒昂,英氣難掩,一看就是在軍中打拼過,婦人言貌溫柔,頗有大家閨秀的風范。 車馬停步,男子稍稍安慰妻兒后,掀開門簾,緩步下車,走向西華門。 守門的殿前司軍士自然要盤問 那男子只是遞出一個折子,軍士拆開一看,瞬間肅穆,隨后通知守門軍將和值班的中書署郎中。 待核驗無誤,一眾官吏、軍士當即大禮參拜 “臣等拜見燕王殿下!” …… 奉烈閣內,被燭光照得敞亮,已經五十九歲的朱由榔,頭發稍顯花白,視力有些下降,戴上了格物院光學所孫云球院士,專門為他打造的水晶眼鏡。 正就這燭光,一一打量著眼前,剛剛成品沒多久的數十幅畫像。 “父皇!” 年輕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朱由榔笑著轉身 “煊兒你來啦” 朱由榔先不待自家兒子出聲,仔細按著對方肩膀,打量良久 父子二人又是快三年未見了 這些年,朱慈煊可謂履歷豐富 十五歲從中學畢業后,就被安排進了兵學苑學習,化名王宣。 十七歲畢業,授從八品果武郎,入御前左軍,為隊正。 一年后,遷為哨副,卻是直接被調到新疆的安西都督府。 然后在帝國西陲,一待,就是七年。 不過他也一步步,從帶領百來人的哨副,變成了安西都督府北道安撫副使,兼領安西邊軍第三協第一標統領官,正六品武職。 除了少部分核心人物,以及暗中交代保護的人外,身邊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只知道是皇后族中,遠房族侄,雖然也算富貴人家,但也就僅此而已。 所以要說朱慈煊在軍中不受照顧,那是假的,但也就是保護他少受生命威脅罷了。 軍中八年,若加上軍校,便是十年軍旅,他在安西都督府期間,多次和東進的哥薩克人交手,屢建功勛。 可就當他在軍中漸漸如魚得水之時,京里一封書信到來,又不得不闊別歷經十年的軍營,以“退伍轉文職”的名義,又改到廣西,從知縣干起。 接著六年間,歷任靈川知縣、廉州通判、廣州市舶司提舉僉事,從五品文職。 直到今年冬天,他突然收到南京來信,讓他辭去職務,回到京城。 從信里,他隱約能看出自己父親的意思 恐怕這回,就不會再出京了…… 父子時隔兩年再見,先是一陣沉默 “小月和孩子們呢?去看你娘了吧?” 朱慈煊頷首 “女官帶著去坤寧宮了,母親兩年沒見兩小家伙,催好幾次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