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33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不過這些民眾這一兩月以來倒也是有些習慣的敢怒不敢言了 而再往北,就是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漠 誰都沒有注意 一串隱約可見的黑點,已經開始向著白玉河畔涌來 “有人從塔里木沙漠里出來?” 扎那聞言時才剛剛捆著幾十頭牛羊和幾個搶掠來的婦人準備回于闐城,一時有些茫然。 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古代當地的維吾爾族口中,喚作“死亡之?!?/br> 由此可見其可怕之處 所以當聽聞有人從沙漠里出來,扎那第一反應是荒謬,緊接著才有所猜度。 “大概是從和田河那邊回來的牧民” 和田河作為季節河,兩岸的稀少的民眾大多都是季節性搬遷,流量充沛時去那邊,秋冬以后又南下。 緊接著稍稍頓了會兒又道 “也不管他是從哪來的,帶幾個人過去問問,順便再帶幾頭牛羊回來!” 扎那讓幾個親信看住牛羊婦女,自己領著七騎打馬來到距離于闐北面的沙漠邊緣。 遠遠看到一串黑影,一開始還沒什么反應 但緊接著,那沙丘后方的黑影越來越多,以及耳畔隱約可聞的嘈雜聲,面色卻是突然大變! “快!跑!”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扎那直接一鞭子打在馬屁股上,回身邊跑 身側的其他人還有楞,卻來不及反應,便聞一聲聲“嗖嗖”作響,數十支羽箭朝此處飛馳而來! 其他人也就罷了,見多識廣,當年跟陜甘方面的漢商做過茶馬生意的扎那,在剛才就隱約可聞。 那些嘈雜聲中,分明就是漢話! 兩刻鐘之后,滿面淡黃色風塵,原本華麗赤紅色袍服甲胄早已難見模樣,宛如乞丐頭領般打扮的王愬和岳鎮邦翻身下馬。 身前連忙有官佐上前稟報 “二位將軍,剛剛斥候抓了幾個過來觀望的游騎,審問出一個懂漢話的,是準噶爾人?!?/br> 由于近月未打理,胡子拉碴的王愬只是微微頷首,接著道 “盡快拷問出于闐城現狀!” 隨后又對岳鎮邦詢問 “定寰(岳字)以為如何?” 岳鎮邦當即沉聲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管他是虛是實,現在要盡快發兵奪城!” 王愬頷首 隨后全軍才剛剛走出沙漠,連洗把臉的功夫都沒有,立即揀選出一千匹狀態最好的戰馬和一千將士,當即翻身上馬,只是在白玉河畔痛飲幾口后,就當即策馬出發! 和二位主將一樣,這些剛剛完成了一個軍事奇跡的將士們同樣年輕,剛剛經歷完艱苦跋涉,就立即轉入戰斗,卻是渾然無懼,興奮異常! 漢元朔六年,衛青率軍北伐匈奴,在定襄城北與匈奴決戰,是役,年僅十八的霍去病僅帥八百騎,脫離主力部隊,深入大漠數百里,遭遇匈奴主力,斬首兩千,冠絕諸軍。 唐貞觀四年,李靖受太宗命討東突厥,年方三十的蘇定方領二百精騎,乘霧秘密行進百里,突襲十數萬人的突厥汗庭,頡利可汗僅以身免,北逃后被擒。 而如今,三千明騎,同樣是在兩位年未而立的青年將領指揮下,自嘉峪關一路奔馳數千里,過草原,穿沙漠,神兵天降,直抵敵軍數萬側后! 只能說,這般cao作對于岳鎮邦而言還是頭次,但當年領著數百騎縱橫北直隸的王愬卻是已經不陌生了。 千余精騎一日奔襲三十里,至于闐城外 城中準噶爾軍反應不及,才剛剛聚集人手,這邊明騎就已經集群沖殺破城門。 西域不是關內,大城很少,哪怕如葉爾羌那種難得的堅城,也不過就是內陸一個府治而已,如于闐這種落寞已久的邊鎮,城垣不過丈余,還多為土筑,在明軍的技術兵器面前根本就是紙糊。 近千剛剛從混亂中組織起來的準噶爾騎兵,只是一個照面,就被明軍精騎的長槊馬刀擊潰,斬首四百,隨后明軍分散搜捕截殺。 直至傍晚,遂斬首六百有奇,俘虜一千二百余,并繳獲戰馬九百,物資無算。 次日,剛剛入城不久的王愬下令,將所有俘虜押到城外,拔完甲胄外衣后,魁首當場斬殺梟首,剩下千余,全部斬去手腳大拇指,命其朝葉爾羌城方向逃散。 他就是要以此種方式,向僧格和整個西域戰場宣告自己這三千人的到來! 第88章 黑水營血戰 “漢人難道還長了翅膀不成!” 僧格最初聽聞于闐的消息,首先就是不可置信 怎么可能! 明軍難道修了仙法不成,怎么從甘肅直接變到數千里之外的于闐? 何況兩者之間還隔著河曲、土魯番、天山南簏和瀚海沙漠 但那好幾百逃難回來的俘虜(由于被砍去了手腳大拇指又剝了甲胄,只回來了不足一半)顯然并沒有說謊,而這些俘虜被明軍擊潰,又殘忍處置后,其恐慌情緒也在軍中播散開來。 這是僧格所不能容忍的 自古用兵,都是有一個期限的,尤其是外出異地,一旦曠日持久,很容易生變。 準噶爾將士出身漠西,距離這天山、沙漠以南的葉爾羌城千里之遙,而部落中的老幼都還在漠西草原,如今舉族而出已經超過兩月。 剛開始,通過掠奪地方,就如同于闐守軍一樣,還能穩定乃至激勵軍心,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對葉爾羌城久攻不下,大家心思未免有些微妙。 圍城長達兩月,反復拉鋸,先后死傷不下數千,卻并沒有得到什么明顯結果。 雖然在這個年代,攻防圍城持續幾月,甚至一兩年都并非什么稀奇事,但若說軍心毫無動搖,那是不可能的。 而從戰略上而言,于闐的失陷,也相當于將正在葉爾羌城外的圍城部隊側后翼完全暴露在了敵人的兵鋒之下,這是僧格所不能容忍的。 眼下準噶爾的主力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自然是葉爾羌城下圍困的四萬左右準噶爾步騎大軍,另外兩股,則分別是派往奪下哈實哈兒(即疏勒城)的阿濟格、滿達海數千人,以及分兵在牙兒干河上游防范明軍主力東進的清軍殘部和準噶爾軍合計萬人。 至于葉爾羌國內的叛軍,也就是堯勒瓦斯那個“兄友弟恭”的老弟,司馬依,手中攏共也有兩三萬,則位于北面,距離戰場尚有數百里。 出自多方面考慮,僧格最后還是從圍城主力中分出了一個鄂托克,約六千余人,企圖奪回于闐。 可就在僧格這邊人馬剛剛出發時,卻是又收到了新消息 那于闐的明軍,居然直接放棄了城池,傾巢而出,主動朝著葉爾羌這邊涌過來! ------------------------------------- 王愬和岳鎮邦等人攻下于闐后,第一件事就是好好休整了幾日 全軍輪流在白玉河邊洗了個干凈,然后生火飽餐一頓。 但只是過了不到三日,猜度葉爾羌那邊已經收到消息,在城內又再次強征、掠奪不少馬匹、補給之后,緊接著就放棄了于闐,繼續往西邊葉爾羌方面去。 關于這一步行動,軍中將佐也是商議了挺久 之所以選擇放棄于闐,一則是因為于闐雖然在葉爾羌側后,但兩邊相隔還是有近兩百里,如果僧格能主動分出一部幾千人來對付,便可遙遙監控住他們,讓其無法影響大局。 與其如此,還不如離得更近些,說不得還能做些sao擾游擊 另一方面,于闐城根本就沒有守的價值,城墻低矮孱弱,之前明軍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能破開,準噶爾軍也有火器,沒道理就能添麻煩,何況城中還無法施展開明軍精銳騎兵的威力。 只是挺進到哪里駐營,倒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王愬和岳鎮邦二人根據錦衣衛提供的地理信息,最終做出了決斷 在那幅錦衣衛與沈平鴻等人花了好幾年才探查大概的葉爾羌地圖上,王愬用馬鞭指向一處。 葉爾羌城南約三十至四十里,英額棋盤山以北,這里有一條葉爾羌河的支流,同時也是塔里木河的源頭。 他們決定挺近在此面水盤山,卻距離葉爾羌不過半日路程的要害之地 這條河也頗有說法,雖是葉爾羌河的支流,但由于其水來自喀喇昆侖山融雪,顏色稍深。 故而當地人常稱之為——黑水河 既然做出決定,那自然就要立刻執行 當天凌晨,全軍就備好輜重,每人備二十日之食,魚貫出城 三千修養了三日的精騎,約四千匹戰馬,快速機動,不過兩日夜間,就到了目的地。 當然,準噶爾軍近四萬,肯定已經有所察覺,但主力畢竟還在圍城,途中只是遭遇了幾股斥候而已。 雖然沒必要再收復于闐了,但僧格還是把那支鄂托克騎兵派了出來,企圖路中截殺明騎。 但沒想到明軍行動速度頗快,等對面追上來時,都已經抵達了宿營地,黑水河畔。 這里本來就有以前葉爾羌軍隊留下的一片廢棄營地,稍加修繕,基本就可以繼續使用。 在黑水營駐扎同時,為了鞏固形勢,王愬二人又分兵,讓岳鎮邦另領一千騎分駐于英額棋盤山側,如此山水形勝,牢不可破。 明軍停駐黑水河畔后,伐木建營,由于背靠英額棋盤山,這地方倒是不缺林木。 但只是兩日后,追擊而來的準噶爾軍就抵達了 乃是由僧格親信,昔日衛拉特蒙古臺吉(宰相)墨爾根代青之后,阿拉布坦領軍,六千騎隔著黑水河而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此時正是枯水期,雖然黑水河并非季節河,故而并未斷流,但流量顯然并不足以阻攔數千大軍過河。 阿拉布坦見對方已經開始扎營,但尚未全功,當機立斷,命千騎過河試探虛實,此時準噶爾方面還不知道這股明軍究竟有多少人馬呢。 千余騎當即涉水過河為戰,王愬當然不會給他這個機會,親帥一千二百騎擊其半渡。 雙方再次交手,只是這一回并非像上次那般出其不意,乃是正面相對 黑水河邊,一時人喊馬嘶,槍聲不絕,明軍下馬以火銃列陣為戰,對著渡河的準噶爾軍輪射,阿拉布坦命眾還擊,雙方交火近半個時辰,難分勝負,最后準噶爾這邊丟下一百多具尸體,撤回河畔。 年僅二十五的阿拉布坦也并非軟柿子,后世他和他的兒子都是噶爾丹麾下悍將,只是交火之后,猜度對面約在一千到一千五百人左右,再加上遠遠望去,能見未出戰留守大營的,便可估算,此股明軍,絕不下兩千。 而且精銳異常,至少自從他交戰的這些明軍看,幾乎人人都裝配有那種點火無需火繩的自生火銃,均是騎兵,且全部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