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31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這看似是一種“優待”,是對朝鮮幫助從后方對付滿清的獎賞,事實上,其實暗含著對朝鮮內政的干涉。 也就是說,過去的朝鮮王位承襲,是國內新王登基以后,再派人入朝請封。 而現在卻不同了,朝鮮王既然位同大明親王,那么承襲體制也就和親王相同,在冊立世子時,就必須先向南京請封。 一旦南京方面冊立世子以后,除非降旨廢除,否則王位就只能由南京冊立的世子承襲,朝鮮國內無法干涉。 更別說,此時朝鮮王世子,剛滿十四歲的李棩,正在江寧中學念書,還是皇長子燕王朱慈煊的同學呢。 這次對待安南的處置,則是相當于朝鮮的加強控制版,不僅主導了其王位承襲,而且還合法化駐軍。 當然,不同于立下大功的朝鮮李氏,安南這邊只是郡王爵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除此之外,雖然安南內政,還名義上由交趾郡王與陳桂等人控制。 但實際上,既然成為了大明的王爵,南京方面任命了交趾郡王長史,來“輔助”國政。 同時,正式任命焦璉為安南都督府都督,負責駐軍中南半島,不僅僅是越南,未來的瀾滄、柬埔寨、暹羅等地,都會逐漸劃入安南都督府轄區。 和漠南的安北都督府一樣,雖然名義上是軍事機構,但在這種邊疆地帶,事實上還兼顧部分行政職能。 至此,安南內附,以一種避免了劇烈沖突的情況下基本完成。 當然,安南和內地還是不一樣的,并不是直接置布政使司管轄,而是在一個所謂的“交趾郡王府”下,進行半自治的特別行政區。 不過基本的政權交接進行的同時,并不意味著焦璉的任務就完成了。 仗還有得打呢 無論是從西邊撲過來的瀾滄,還是南面的柬埔寨、暹羅等等,都還有待一一收拾。 只不過安南南邊世仇的廣南國阮氏倒是識相,只是聽聞了升龍府被占領的消息后,就立刻派人入朝請封。 廣南國此番沒有參與聯軍,也沒有聽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言語,在戰爭中保持中立。 朱由榔也樂得保持越南的南北分裂狀態,冊封阮氏國主為“廣南國公”。 看似讓阮氏爵位比安南這邊低了一等,只是國公,但事實上,其實是承認了廣南分裂獨立的地位。 從此之后,越南南北就再也難以一統了。 當然廣南國也屬于安南都督府的軍事轄制范圍 就在這一番嘴皮和書面功夫進行著的同時,焦璉大軍并未得閑。 兩個師的御前中軍,在奠邊府與瀾滄援軍遇上。 比起胡一青那邊,焦璉麾下的騎兵更多,畢竟是御前軍的正經精銳,每個師都轄有馬營。 四千騎兵分居兩翼,三個步兵標擺開架勢,帶刺的燧發槍,野戰炮,一同招呼,然后兩翼騎兵呼嘯而至。 不過兩個時辰,數萬大軍就如同砧板上的魚rou,被斷成數節,頃刻潰敗。 仗打到這個份上,硬骨頭都已經沒了,接下來就是擴大戰果而已。 武德恭被提攜成了安南都督府左路兵馬使,兼任交趾郡王府都監,所領人馬,也俱皆變成了大明安南都督府的“明協軍”。 幫助焦璉,繼續接管升龍府以南的其他郡縣。 這些許多地方都還被鄭氏余孽控制,接管起來并不容易,當然,焦璉讓他去也是目的不純。 因為這是一個得罪人的差事,以武德恭手下的軍紀,外加鄭氏專政安南已有近百年,威望還是不小的,此番接收郡縣,必然要殺不少人,結不少仇怨。 甚至包括日后鎮壓不聽話的其他勢力或是動亂,也是這些“明協軍”的用武之地。 這種臟活,讓武德恭去干,最合適不過。 當然,他們的規模和武備,必須在嚴格控制當中,而且不能失去制衡,日后,安南都督府下,也不會只有他一路兵馬使。 而大明,永遠都要保持一個“置身事外”的政治姿態 “喏,這都是你們人干得,我大明只是幫你們主持公道而已,其他可沒關系?!?/br> 第68章 分割緬甸 蒙樂山被圍近月 莽白先是惱怒,多次勒令麾下派兵出戰,想打出一條通路來 其下左蘊紀欽吳、右蘊紀拓丹等人,先后率數千人,下山與明軍搏殺,企圖突圍。 但明軍還是那一套,火銃、輕型野炮,和騎兵交相配合的法子,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將緬軍擊潰,還俘虜不少。 但在明軍強勢兵力的阻擊下,屢屢失敗 而被圍困以后,其心態也從惱怒逐漸變成了恐慌 隨即派人下山,企圖向胡一青乞和 按他的說法 自己都是被西洋紅毛番人蠱惑挑唆,本無敢凌犯天威的打算,此番兵敗,實在已經受了刻骨教訓,希望胡一青能放開一條生路,讓他南撤。 他愿意向大明稱臣,納貢并向南京上國書,永為明廷藩籬。 甚至讓出昔日萬歷明緬戰爭所得的全部關隘、城寨。 若是他早兩年有著覺悟,即使朱由榔心中再怎么忌憚和惡心,也找不到理由來收拾。 可惜,如今這個狀況下,卻是晚了 他莽白也不是什么漢高祖劉邦,來個“白登之圍”,還想逃出去。 緬軍也絕非漢軍那般雖然處于弱勢,畢竟有一拼之力。 很快,當得不到外邊明軍的答復后,緬軍士氣迅速低迷下來 逐漸出現成規模逃兵,屢禁不止。 緬軍軍紀本就連安南的越軍都不如,如此情態下,自然更加渙散。 而明軍這邊,隨著時間推移,除了云南都督府的本部人馬和民兵外,能從周邊土司聚集的人手也越來越多。 登高望去,披甲執刀的步卒,縱馬挺槊的騎兵,如林的刺刀和火銃,以及那填滿山間谷地的土司青壯,都讓人喪膽。 就算莽白不怕,也足以讓麾下的各部頭領們心中驚駭了。 明軍的炮營構筑完陣地后,近百門火炮就不間斷的向蒙樂山連續射擊。 那每一聲回蕩山谷的轟隆炮火聲,都砸在緬軍士卒的心頭。 而后,焦璉派數百土司士卒和緬軍俘虜,以緬語在外疾呼 “擒莽白來降者,留用賞賜!” 很快,當天夜里,蒙樂山中就爆發了動亂 火光和喊殺聲一片,莽白花了好大力氣,還沒平息,明軍數千精銳就立刻發起襲擊。 內外相攻之下,整個蒙樂山頓時亂成一片,緬軍各部也找不到指揮,本來他們的指揮體系就相當原始和混亂,此番更是一盤散沙,明軍不過幾千精銳,就足以殺入核心營地。 見大勢已去,莽白可不比鄭祚,甚至連死社稷的勇氣都沒有,連忙帶著親信千余人,丟下大軍,企圖從南面趁亂突圍。 左蘊紀欽吳,也想跟著逃跑,但莽白怕其數千人跟著過來,目標太大,反而被明軍的追兵咬傷。 居然讓人命令他就地依山堅守,給自己斷后 是人都想活命,尤其是緬甸這種“部落諸侯”的體制下,誰比誰高貴??? 憤怒之下,欽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兵攔截,莽白猝不及防,被欽吳給生擒了 天色剛亮,就見東吁王朝的左蘊紀,欽吳帶著數百人,和被捆得嚴實的莽白,下山請降。 除了這二人以外,右蘊紀拓丹,在亂軍之中身死,其部也大多潰散。 天色大白以后,明軍的任務就變成了漫山遍野的搜山抓俘虜。 至于最后斬殺和俘虜了多少人,都難以統計。 反正僅以俘虜而言,就不下三四萬。 此戰,也徹底讓胡一青將手伸進了滇緬邊境的諸多土司當中,為了追擊和圍殲緬軍,明軍進入土司駐軍,并且還征發了大量土司青壯丁口。 而在此之前,莽白北上,也侵吞和消滅了不少實力較強的土司。 這些地方現在又被明軍給打了回來,從此以后,土司們再想保持昔日那種獨立地位恐怕就不太可能了。 最起碼,云南都督府的命令,是不得不聽了。 當然,明軍兵鋒不可能止步于此。 胡一青領軍繼續南下,野人山太過兇險,不能輕易從此跨過,但并不是說從云南到緬甸就無路可走,否則他莽白是怎么過來的? 繞開滇西,從滇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帶南下,這里處于河谷地帶,道路就要好走得多。 當然,即使如此,胡一青也不打算動用太多兵力,只是挑選了由云貴、湘西、川南、廣西出身的云南都督府下八營將士,和五營民兵,合計四萬余,緩緩南下。 同時還押著一眾被俘的緬甸達官顯貴們 至于莽白本人,已經被押送著向南京報捷,估計要被獻俘太廟了。 大明對于周邊藩屬國,或者說殖民地的控制,是由近到遠依次改變的。 對于安南和朝鮮這種靠近核心地區,又受文化影響較大,甚至可以說同文同種的國家而言,除了在名號上保持部分尊重,行政上稍顯獨立,其余已經和領土無二了。 而緬甸就比較山高皇帝遠了 其中靠近云南的那一部分地區,干脆就被直接劃歸到云南布政使司名下,設立土司官職,由云南都督府協助轄制,成為領土的一部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可緬甸并不小 再往南,大部分地區都還是深山老林,緬中、緬南的沿河、沿海平原,又距離云南這邊太遠,交通不便,難以直接統治。 就算派兵駐守,都顯得有些對軍士不近人情,搞得像流放邊陲一樣。 而且這些地區開發相當落后,許多部落都還是刀耕火種,連郡縣化都沒有完成,文盲率怕得有百分之九十九,和安南、朝鮮那種科舉都搞了幾百年的“小中華”完全沒得比。 所以,對待緬甸,又不能像對待安南一樣了。 安南除了北邊涼山地區以外,核心地帶是紅河平原,開發時間早,農業發展程度高,和內地無異,早就完成了封建社會化。 而緬甸,大多數都還處于奴隸社會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