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301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但總要試探一下不是?先看看明軍的戰斗力到底是個什么層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但沒想到,崔慶宇三萬大軍居然敗得如此干脆 不過也值得慶幸的是,正是因為敗得干脆,所以細細算來,越軍損失也不算大。 當場被殺傷的不過兩三千,后面被明軍追擊俘虜了數千,又潰散了不少 待崔慶宇在諒山山區重新組織防御,竟然還有一萬三四 鄭祚接連又派出升龍府的預備兵馬,全部在諒山一帶 只要能緊守這片深山老林,就能把明軍拒于河內平原以北 若是明軍一旦突破諒山,那就難辦了 河內平原無險可守,明軍步騎混合大兵團長驅直入,越軍再無地理優勢,更是要一敗涂地。 焦璉主力度過鎮南關,南下以后,觀察完諒山地形,嘉獎了沒有擅自繼續追擊的白貴。 明軍現在的軍事架構,都是基于大兵團正面作戰設立的 比如線列步兵,極高的火器配備率,和炮兵下放至協、標等 但面對眼前這種深山老林,一旦擅自把軍隊拆分,很容易出問題 線列步槍陣型,以數百上千的陣列攻擊,自然無往不利,但在這種十幾、幾十人的狹隘戰場中,未必能占便宜。 焦璉觀摩良久 隨軍的樞密參謀處,立即綜合情報信息,拿出方案 很快做出決策 其一,全軍偵察營、特務標都聚集起來,重新編隊,兩個師的特務兵員加起來,大概能湊出三千人左右。 這些特務標、偵察營,是現在明軍編制內還保留刀牌、弓弩之類傳統兵種的部隊,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 而且能被選入這些單位的,均是軍中近戰搏殺的好手 三千人重新分隊為三十個哨,每哨百人,攜帶各式武器,往諒山山區搜索敵軍主力。 其二,立即聯系正在海防港登陸的海軍步師友軍 讓他們從海防港,經由河內平原,直接穿插越軍后方,切斷升龍府到諒山前線的補給。 焦璉就不信了,越軍能在諒山山區里守一輩子! 而且若是真要守一輩子,焦璉也不怕,反正諒山只是戰場之一 海防港那邊登陸的明軍越來越多,而越軍主力又被吸引在諒山 屆時海軍步師直搗黃龍,啊不對,直搗升龍府,勒馬河內 偵察營均是明軍步卒精銳,他們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和越軍對戰,而是搜索對方主力,三十支隊伍在諒山之中,一旦遇到越軍主力,便立即派人回去報信。 而明軍偵察部隊傳信的方式也很特別 煙花 一旦發現越軍主力聚集 便向天上放煙火 隨即周圍的部隊均能察覺,向后傳遞信息,主力部隊立即合攏圍上 而面對那些地勢險要的山林地帶,只要知道越軍聚集于此,焦璉也不強攻 而是干脆放火 諒山基本都是密林地帶,雖然這種熱帶季風雨林,其實很難點燃,但那是自然條件下難點燃,對于軍隊而言,有的是辦法。 尤其明軍還有猛火油 中國人對于石油的軍事化應用,大概能追溯至宋朝 熱帶雨林雖然相較于亞熱帶和溫帶林木,不太易燃,但一旦起火,燒起來反而更加夸張。 至于諒山地區并非無人區,其中有大量村落和山寨 可那關焦璉屁事? 第48章 誘敵深入 相較于焦璉這邊,邊戰斗,邊摸索學習 胡一青那邊,戰斗懸念更加多些 畢竟雖然緬甸和瀾滄軍隊的戰斗力,比起安南還要不如 但奈何,緬甸的地形,比安南更加惡劣,尤其是中緬邊界的山區 如果說贛南、閩南就叫“窮山惡水”了,那這地方,才是真正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瘴氣、毒蟲、蛇鼠、野獸,遠比兵刃和刀槍的殺傷力強 這對習慣了大兵團作戰的明軍,才是真正的考驗 不過胡一青出身云南,常年任職于廣西,也算是懂行的 在當初被朱由榔分配組建云南邊軍都督府后,他便一直把緬甸等國當成假想敵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明幾個邊防都督府,唯有云南都督設在南面,想要對付誰,一望便知。 而且朱由榔對于緬甸的印象不大好,也是眾所皆知的事情了 當初北伐之際,緬甸借口國內災患,不僅斷了對明廷例行上供,還禁止明商入境收購糧食,甚至還鼓動了廣南等國 朱由榔對此一直沒忘 北伐之時沒說什么,但戰勝以后,就立馬下旨申斥 緬甸那邊聽聞北邊戰事一了,又立馬屁顛屁顛跑過來上供討好 但隨著緬甸國王被其弟莽白架空,這種叛離趨勢又再次彰顯 胡一青擔任都督后,組建云南邊防軍,均挑選云南、廣西、貴州三地士卒,蓋因這些地方的青壯,最為適應山地作戰。 而且在裝備和編制上,云南邊防軍也與御前軍大為不同 簡單來說,滇軍幾乎沒有保留太多中型和重型火炮,而是將大量輕型火炮下放至營一級。 這里說的輕型,可以輕到什么程度呢? 胡一青專門委托工部武備局,改良和制作了一批在明軍中,很少見的“舊式武器” 虎蹲炮 這款戚繼光首創的早期迫擊炮,首尾不過兩尺多,全重三十六斤,兩個人可以左右抬著滿山亂跑 炮頭由兩只鐵爪架起,每次發射可裝填5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個重30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壓頂,發射時大小子彈齊飛出去,轟聲如雷。 射程雖然相當可憐,只有不到一里 但在緬甸、云南這種深山老林,再合適不過 最重要的是,這玩意它不占太多編制和后勤壓力啊,每個哨、隊都能裝備,哪怕明軍分散成百人左右的小隊,也能保證有火力覆蓋能力。 緬甸不同于安南 安南雖然也是東南亞,熱帶國家 但畢竟從漢代就已經開始開發,尤其還有河內平原,只要拿下諒山,大軍抵近升龍府,還是很好對付的,后勤補給也不難維持,從海陸,自廣州起運,到海防港靠岸,甚至比陸路運輸還要方便得多,也不費人力。 可緬甸就大不相同了 這里開發程度更低,直到二戰都還是一片深山老林 地形也更為崎嶇,基本沒有大的平原地帶 明軍想大舉深入,難度實在太大 所以胡一青并沒有像焦璉那樣主動出擊,而是在云南坐等對方先動手 不過胡一青的這策略也算簡單有效 莽白其人,志大才疏,貪利狠毒 在和瀾滄合作,又成功逼迫幾個小國出兵,加上暹羅方面的一萬援兵 緬甸先王他隆是個明主,致力于國內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分配土地給無地農民,并對國內做了第一次人口和土地統計。 給莽白遺留下一個國力還算強盛的東吁王朝 多方聯合,硬生生湊出了“十萬大軍” 當然,以緬甸和瀾滄軍制,這十萬大軍可能不比昔日明軍潰爛的衛所兵強,基本都是每家每戶抽丁組建的。 不過起碼還是給莽白壯了膽子 對于云南的明軍狀況,莽白并非一無所知 此時的明緬邊境,都是土司山寨地帶 這些土司,很多難以區分出到底是明人,還是緬人,或者說既是明人,也是緬人,他們自己都未必清楚。 故而雙方情報不難交通 據莽白了解,對面的明軍主將胡一青手中,最多也就三四萬常備軍 當然,他的情報還算準確 所以,莽白選擇了主動出擊。 聯軍兵鋒越過隴川宣慰司,朝滇西進發 而胡一青卻沒有直接和聯軍交戰,而是大步后退,吸引對方深入 ------------------------------------- “閣下,恐怕東南亞那邊,并沒有牽制明軍太多注意力啊” 荷西聯軍,任命范德林為司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