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29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這是范德林喜聞樂見的 但在他原先的料想中,事情的結果大概應當和前些年的料羅灣之戰差不多,臺灣的揆一帶著那點人手,去大明沿海找麻煩,然后被人家一頓胖揍。 自己就可以趁此機會上報,把之前和大明交惡的責任全部甩給揆一 荷蘭本土那邊,議會派立即就有向?;庶h放炮的時機,壓住越來越囂張的荷蘭執政威廉二世。 但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乎了他原先料想 臺灣居然就這樣丟了! 雖然十七世紀荷蘭人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 但臺灣的地位并不低 確切的說,荷蘭殖民者早在幾十年前,東印度公司剛剛跑到遠東時,就已經開始覬覦臺灣了。 因為臺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后世,這里是美帝第一島鏈最前線,封鎖亞歐大陸東岸的鎖匙,西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 而現在,它也是大明前出東南亞的海軍基地,西方殖民者進入東亞的戰略支點。 如果大明只是像過去那樣的陸權國家,那臺灣只是不值一提的海外孤島。 可現在,當明廷有意于遼闊的東南亞群島,乃至于馬六甲以西的世界。 那么臺灣便是無法忽略的前沿支點。 范德林是真的恐慌了 當消息傳過來,他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這不是過去他所了解的明廷政府作風 可逃亡而來的白鷺號傷痕累累的船體不會騙人 種種消息都能印證 明軍不僅對臺灣下手了,而且動手的人,絕非過去鄭芝龍那種只是和官方不清不楚的海商集團。 而是正兒八經的大明官軍,也就是說 大明政府,向東印度公司,宣戰了 那一瞬間,范德林只覺得天都快塌了 過去的范德林和巴達維亞的一眾高官們,還沒有這種感受 那時候,在他們嚴重,明朝是一個“龐大而遲緩的巨人”。 明朝強大嗎?當然強大!當初只是一個福建巡撫衙門,一個在明政府眼里毫無地位的海商,就能對付東印度公司遠東力量。 如果這個巨人將全部力量動員起來,那得多恐怖? 但他們卻也發現 這個巨人,是個漸凍癥患者 他們內部的矛盾與問題,遠遠要比對外擴張的興趣要大,而且在種種利益鎖鏈之下,根本就沒有進行遠征動員的能力。 可現在,不一樣了 范德林頭痛于兩件事 其一是如何向voc的十七人委員會交代 臺灣對于東印度公司十分重要,當年主持了殖民臺灣的巴達維亞總督科恩,一度被視為荷蘭的“民族英雄”。 更何況,不僅僅是荷蘭的丟失,大明的決然態度才是事情的關鍵 如果喪失了從東方市場進口奢侈品的資格 那么東印度公司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可以說整個荷蘭的殖民體系,都得垮塌一半(另一半是美洲的白銀)。 因為整個地理大發現和十七世紀的遠洋和殖民貿易,幾乎都是由這個“東方帝國”,所產出的奢侈品所支撐的。 ------------------------------------- “先生們,沉默和爭吵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必須要拿出一個決議!” 巴達維亞的議事廳中 范德林看著眼前吵成一團的議員們,終于忍不住大聲出言維持秩序 按照荷蘭以及voc法律,殖民地總督是由公司直接任命的 但各個殖民地也有所屬市議會,議會雖然不能任命總督,但卻可以約束對方的權力。 當然,更重要的是,議會的議員,基本上都是遠東地區荷蘭海商中的大佬,范德林就算想做什么事,也肯定要獲得這些人的支持。 voc不是政府,他的武裝力量本來就是由這些海商組成的 明廷向荷蘭動手的消息,很快在這些人當中引發恐慌 他們不在乎什么臺灣不臺灣 他們在乎的事情只有一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自己的生意可能做不下去了! 大家萬里迢迢、背井離鄉跑到這是為了啥?不就是為了錢嗎? 一名中年議員直接拍案而起,他是這里實力最雄厚的海商之一 “無論如何,都不應當與明政府交惡!諸位,我們不是政客,這里也不是立法會!我們是商人,利潤才是一切!” “我認為,應當立即派遣使者向明政府和皇帝賠罪,提供交涉,表達我們的友善態度,盡量避免長期的貿易損失!” 他的觀點獲得部分議員的認同,但當然也不乏反對者 馬上便有年輕議員駁斥 “你這是投降!今天我們就這樣讓了臺灣,以后明人要菲律賓,要東印度群島,我們也要讓出去嗎?” “費德勒,我知道你那三艘裝茶葉的船,現在還扣在廣州港,但你這是在用你個人利益,綁架整個voc同伴!” 費德勒聞言不屑嗤笑 “那能怎么樣?不向明人和解,你拿什么運回阿姆斯特丹?怎么,卡林,你小子在銀行貸的那五萬,還清了?” 兩派人唇槍舌劍 激進派認為應該給予明軍還擊,逼迫明廷表態 緩和派認為應當主動向明廷和解,釋放善意,盡快恢復貿易。 “別吵了!” 范德林再次大聲打斷 所有人這才停下言語和唾沫,轉頭看向對方 “這樣,按照老規矩,舉手表決,如果支持強硬對應此事的通過,那便開始商議軍事部署,如果主動和解通過,那就馬上派人北上!” 眾人面面相覷,很快齊刷刷開始表決 市議會共二十七人,十六票對十一票 主戰派獲勝 “一群瘋子,你們會為今天的魯莽付出代價的!” 費德勒怒道 范德林緩緩道 “費德勒先生,這是大多數人的意見,你有權保留自己的觀點” 費德勒環顧四周,包括得意洋洋仿佛斗勝公雞的卡林,看向范德林 “總督閣下,我知道,你想保全自己的位子,所以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向公司高層證明自己維持遠東局勢的能力?!?/br> “但是,這樣的魯莽,只會造成更大的災難!我去過廣州,現在的明政府,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br> 范德林不置可否,費德勒說得不錯 臺灣丟失超過了他的預料,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全自己的位置,所以需要一場勝利,扭轉現在voc對明政府貿易中的弱勢地位。 至于費德勒的擔憂 其實對于范德林而言,根本不重要 原因很簡單,臺灣丟失的消息傳回國內,至少需要半年多的時間 那時候自己肯定會被免職,而自己在此之前,挽回損失,自然能改變,就算失敗,大不了同樣是免職嘛。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試試呢? 費德勒言罷之后,主動辭去了自己身上的市議會議員頭銜,離開會場。 而接下來的巴達維亞,迅速開始了戰爭的準備。 首先明確了戰爭目的 荷蘭人還沒有狂妄到認為自己有侵略大明本土的能力,他們的戰略目標大約是兩項 其一是擊敗明軍主力艦隊,從而逼迫明政府表態 其二是奪回臺灣,加強對東亞殖民地的控制權 其次便是兵力調動 來自東印度群島和錫蘭、科羅曼德爾(緬甸港口)的艦隊,將在南海海域聚集。 當然,從這次臺灣戰役中,范德林已經體會到了明朝海軍今非昔比的戰斗力,所以他并沒有選擇孤軍奮戰。 而是通告了同樣“唇亡齒寒”的西班牙殖民者,希望和對方達成合作。 第42章 荷西聯軍(下) 西班牙殖民者,此時在世界范圍內的殖民地,主要都集中在美洲和非洲,于亞洲地區,菲律賓算是為數不多的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