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232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圖??偹闼闪诵闹袎K壘,示意軍佐傳令。 大鼓“咚咚”動地而響,三鎮新軍的馬營,合計八千多騎,逐漸分為數股,運動到明軍三陣的圍攻綠營兵的外圍。 而正在緊張督戰的五名綠營總兵見狀,總算松了一口氣。 “準備,突!” 令旗一揮,也不管前面還有零散友軍步卒,數萬鐵蹄,就直接發動起來! 第61章 疲乏 經過兩個時辰的搏殺,原本氣勢洶洶的三萬多綠營步卒,被身后甲堅矛利的數千八旗以及上萬新軍甲士反復逼迫下,連續沖擊十數輪,傷亡慘重。 僅是高層將領中,五個總兵,兩員掛彩,好幾部已經被完全打散,指揮命令難以下達,只是憑借著身后壓陣兵馬的武力脅迫,不斷機械地往明軍陣前涌去。 多次沖擊無果后,自陣前往外十步之內,都是在火銃硝煙以及長矛、長槊交替格殺之下,散落的殘尸。 明軍雖只有兩萬多,但卻都是光復左軍挑選出的精銳骨干,其中不乏服役多年的老兵,戰力彪悍,憑借著背靠河水車陣的優勢,讓來犯的清軍步卒傷亡近萬。 而自身先后戰隕、負傷,不到兩千。 明軍以隊、哨為基層單位,一隊二十余人駐守一輛大車,后面則配屬一哨過百甲士隨時補充,把大車當做城垣,與清軍近距離接戰。 三十步內,使用火銃、弓弩,十步內,開始豎矛捅刺,若是對方攀上車轅,后方還有十余刀牌手靜候。 雖然沒有取得什么戰果,但近兩個時辰的消耗,還是大大消磨的明軍將士的銳氣,為清軍的下一步動作創造條件。 李定國靜靜望著遠處逐漸靠近的動地煙塵,口中喃喃 “來了!” 那是圖海麾下的八千新軍騎兵。 剛才的三萬多綠營兵,不過只是消耗疲敝明軍的手段,這些騎兵才是真正的手段。 三萬多鐵蹄也顧不得前面的友軍步卒,直接就犁出一條血路,引得那些個剛剛才從前線潰散下來,惶然無措的綠營步卒,腹背受敵,四散奔逃。 八千騎圍繞在陣外四十步左右,卻是不再往前,而是抽出騎弓、火銃,開始憑借機動力,與陣中步卒圍射。 久戰力乏明軍將士,略顯劣勢,便伏低身姿,憑借大車上的盾牌抵擋。 “嗖嗖……” 箭落如雨,稀稀拉拉地釘在盾牌之上,中軍大旗頃刻傳令,大車上已經力盡的甲士被身后早已準備好的戰友接替,如此輪回往復。 “合隊!” 陣容外側,圍繞的八千鐵蹄,在鼓號聲中,分成了六條長龍,分別朝著三個半圓方陣的兩側插去! 隨著明清雙方的戰爭曠日持久,兩邊的軍事技術也在互相追比,比如,原先明軍大規模裝備的掌雷等物,此時在清軍當中也頗為普遍,尤其是綠營新軍,幾乎裝備到了每名將士。 這玩意制作簡單,沒有什么技術難度,而且用料也非常簡易,大規模推廣并不困難。 于是乎,在騎兵與車陣相接觸之時,首先在戰場之上飛騰而起的,是數百串連綿不絕的硝煙,以及耳畔若新年除夕夜一樣響徹不絕的爆炸聲。 “蓬!” 不得不說,雖然卻月陣的確堪稱古代以少勝多、以步制騎的經典戰例,但隨著技術進步,也必須要做出符合時代的改造,才能重新運用于戰場。 比如掌雷和火炮,便是劉裕那時候難以想象的破陣方式。 密集的爆炸,的確給明軍軍陣造成了不小麻煩。 原本賴以為助的車陣頓時間顯得不那么堅固了,不少清軍先鋒從被破開的車陣縫隙中竄入,與陣內步卒廝殺在一塊,利用初次突入的騎兵沖擊力,擾亂對方陣型。 不同于剛才對付綠營步卒那般輕松,此時明軍上下的傷亡數字開始飆升,部分區域發生意料之內的小規模潰散。 只是很快被后方督戰的軍官用武力修正。 時間一點點過去,李定國看著手中巴掌大的懷表分秒走著。 這是之前葡萄牙給朱由榔的禮物,被朱由榔轉手送給了李定國。 “節帥,該動手了吧?” 接戰已經快兩刻鐘,身邊的總兵王光興再次請命 李定國仍然堅定搖頭 “再等,再等兩刻鐘?!?/br> ------------------------------------- “驍騎營也別看著了,一起從后方壓陣,一定要把明軍的鐵烏龜給我砸開!” 圖海在北側高地上觀望局勢,眼看新軍馬營打開了好幾個突破口,逐漸在擴大優勢,又立馬下令,增大兵力投入。 而且也不再藏著掖著了,又轉身向趙良棟、孫思克等人吩咐 “騎兵一旦突破二十步入內,新軍步營立馬給我跟進,把陣面撕開!” 隨后新軍數萬步營,也開始隨著正紅旗驍騎營的騎兵一同運動,向前壓去,支援那八千騎兵的攻勢。 只要這些精干的有生力量,從這些已經獲得戰果的突破口涌進去,再死死纏住明軍,此戰就勝了一半。 雖然這樣的勝利是建立在空前巨大的犧牲之上,但圖海認為值得。 畢竟這幾年來,清軍對明都沒有取得過太多戰果,就算偶有小勝,給對方造成的傷亡打擊也十分有些。 此番其他不說,只要能把李定國留在這,就算自己身后的九萬大軍死光了都值得! “節帥,半個時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王光興頭上淋漓汗水,再次請示 隨著清軍搬出自己的全部家底,戰斗激烈程度空前擴大,全體明軍將士都被繃在弦上,傷亡雖然沒法統計,但恐怕大概率已經超過兩成,再怎么下去,一不小心,陣型潰散,就萬事皆休。 李定國瞥了眼手中懷表,而后又舉起望遠鏡看了看 “再等半刻鐘!” …… “蓬!” 一聲爆炸凄厲,數名剛剛突入已然變成廢墟的車陣一腳后,突然被幾枚掌雷襲擊,慌亂之下,和襲來的數名明軍甲士搏殺。 很快,反撲而來的明軍甲士身后,竟是豎起一面將旗,乃是有明軍將領親自帶兵來堵缺口,倒也引起了清軍這邊的注意,馬上派出更多兵力往這個缺口涌來,雙方數百士卒,在陣前反復搏殺,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血流漂杵。 此處為左軍總兵譚文部。 譚文是夔州地區的土豪士紳,在當初文安之經略川東之際,投了明軍,并混得參將職銜,后來又在川陜戰役中立下功勞被提拔為副將,三年后轉為總兵。 故而所部算是左軍當中新兵較多的一部,這次河畔列陣,都是挑選軍中驍勇,譚文所部只有一個營中選,調來參戰,其余都在都督劉文秀處。 不過所部的錄事參軍卻頗為不服,覺得這是小瞧了自己部隊,便讓譚文親自領兵在劉文秀那兒,自己親自帶著這個營跑來河畔參戰。 而這個新部隊的年輕錄事參軍,倒也是熟人,名喚瞿昌文,乃是首輔瞿式耜的大公子。 將旗之下,正是貫甲執刃的瞿昌文 朱由榔一向致力于平衡文武集團之間的隔閡,瞿式耜當然也全力支持,早在光烈元年時,就把自家兒子作為第一批教導師學員送進了部隊。 七年以來,櫛風沐雨,倒也算鍛煉出眾了,從最基層的政宣參事干起,年初剛剛升任錄事參軍,步入高級軍官的行列。 “參軍,傷亡太大了!要不同知總兵一聲,先讓我們營輪休一陣吧?” 身側該營參將渾身是血,顯然剛剛搏殺完而來,跪地向瞿昌文請命。 “還有多少人可用?” “能拿動刀槍的,大約一千八,其中只有六個哨,人員比較完備,其余諸哨大多死傷頗重!” 瞿昌文咬牙 “那就再頂一陣!” “參軍,我就不明白了,那陣后明明就有好幾個營的甲士沒動,這么久只讓我們這些前線兵馬搏殺?莫不是欺總兵未在此處,故以與我好看?” “住嘴!再言此語,我立斬爾頭!” 瞿昌文厲聲 那參將也只得退下,繼續組織人填補缺口 不過他到也沒說錯,戰事打到這個份上,一直都是車陣外圍,負責看顧車陣的那幾個營在廝殺,而三個半月陣中心,主將大旗處,都有一個營的機動兵力,至今未動…… “時間到了!” 李定國突然放下鏡筒,厲聲道。 第62章 武威郡王向前百步! “殺!” 就在最中間的半月形陣列外,經過大半個時辰的奮力搏殺,清軍數萬步騎,終于撕開了一個十余丈的縱深突破口,近千士卒從這里涌入,眼看就要波及到整個陣型。 其他兩陣的戰況也基本相仿,最前線的各營傷亡均已超過三成,逼近四成,處在崩潰邊緣,只差些許契機,便是全軍潰散。 忽然,正當親自沖殺在第一線的清軍總兵孫思克,手擎長刃,帶著親衛突入陣內二十余步時,聽聞陣后一陣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 那一直按捺在陣中不動的一營甲士,于令旗揮舞,鼓角爭鳴下,齊齊向前一步 “锃!” 整齊的甲片碰撞聲讓人駭然。 這一個營的士卒,竟是效仿了海軍步師劉國軒所領鐵人軍一般,全員鐵甲! 李定國凝神看著這一幕。 這就是他自西軍以來,征戰十余載,積攢下的全部精干班底了。 這三陣將士,后面保留的三個步營,均是光復左軍中,最為精華的,其中不少,都是李定國專門調來的各總兵麾下親衛! 全員著雙層甲胄,長槊、弓弩、火銃,而后結為緊密隊形。 這樣的百戰精銳,清軍當中并非沒有,但卻無法像這般集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