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21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臨近數丈以內,馬寶厲聲喝道 眾人也不再講究什么隱匿,直接抄出腰間雙發燧發短銃 “砰砰砰” 一時間,火光淋漓,在黑夜中閃爍不斷,這東西就是比火繩槍方便,不用提前點燃火繩,以至于清兵都未發現這些人帶有火銃。 就是一波彈雨朝著剛反應過來的五人潑去,瞬時間就成了馬蜂窩。 “锃!” 馬寶迅速重新裝填火藥后,拔刀指向營門之內 “突進去!” 營門這番動靜,哪里還能瞞得住人? 幾乎就是這邊火銃擊發之時,聲音響動就已經傳入營內。 但此時仁和、陽春兩坊只駐守有兩個參佐,合計五百多滿蒙漢兵卒,這倒不是說濟爾哈朗不重視,而是實在無法想象,畢竟這地方是在城內腹地,就算有明軍細作,哪有能這般直接強攻的? 再加上正值深夜凌晨時分,大部分士卒都已經熟睡,唯有每個參佐會挑選二十員兵卒輪值守夜而已,其實這些人的主要任務也不是防范有人襲擊,而是怕天氣轉暖,糧草輜重失火走水而已…… 馬寶挺刀沖在最前,快步數息間,就將阻在門前的鹿角一腳踹倒 “沖!快!” 眾人馳入數十步,也不再掩蓋腳步聲,馬寶和程橫都知道,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速度。 從之前獲取的情報來看,清軍為了儲存大量輜重,就將原本是襄陽游擊將軍衙門駐地所在的仁和坊,與原先屬于城中商鋪聚集所在的陽春坊,進行了改造。 大致就是把兩坊之間的土墻砸倒疏通,連為一體,而后,于兩坊其余出入口用木石堵死,只留下四個出入門口,里面的民房則被改造成了倉庫,用于堆積輜重。 馬寶等人突入的,正是仁和坊西門。 這里距離糧草重地不過百步左右,奮力突入,不過半刻鐘的功夫。 這也是因為襄陽城雖然城防深厚堅固,但規模卻不算大,大抵也就和當年朱由榔守過的桂林差不多。 “何人!止步!” 很快,動靜傳開之后,十多名聞聲而動的八旗兵丁,先是沖過來叫喊,見對方來者不善,干脆張弓。 馬寶等人自然也不會慣著,只要對方一冒頭,便是一陣火銃、鋼弩招呼過去。 “砰砰” “嗖嗖” 夜里慌張反應過來的八旗兵,還尚未來得及列隊,大半甚至都沒有著甲,就被對方一波火力輸出招呼過來,竟是只得埋頭躲避。 但越這般,這邊的動靜也越大,越來越多人被吵醒,不僅是仁和坊這邊,營外,宿營在其他街坊的清兵主力也有被驚醒的。 尤其是駐營的那兩個參佐,被守夜士卒叫醒之后,雖說還未搞清楚發生了什么,但也馬上披甲,叫醒自己的親衛兵馬,往響動處去。 但深夜之間,組織動員得畢竟cao切,雜七雜八的,竟是一時亂了秩序,反而到處都是雜聲。 程橫見狀,也連忙讓手下,將手中準備好的“特殊掌雷”朝兩側木質建筑扔去。 由于仁和、陽春兩坊雖然被清軍改造用于屯糧,但畢竟原本是襄陽城內的市坊,故而兩側多有民房。 那錦衣衛手里的掌雷,竟是與尋常不同,分為內外兩層,內層裝有火藥,而外層則是火油,一旦炸開,火油就會被飛濺出來,沾染一片。 至于猛火油是哪來的?這玩意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運用歷史已經相當長了,早在班固的《漢書》里面就有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高奴指的是今天的延安,而洧水便是石油,經過簡單加工以后,可以作為引火物使用。 明軍光復川陜后,就不缺這東西了。 “蓬!” 果然,數枚黑黝黝的燃燒彈丟在兩側幾處民房上,隨即爆破開來,斑斑點點的液體飛濺四處,隨后竄出火苗,于夜風之中,越吹越大。 很快就延伸到周邊,在夜色之中,尤為顯眼…… ------------------------------------- “王爺!王爺!城中走水!” 濟爾哈朗被明軍多次夜襲驚擾,如今才剛剛睡下一個多時辰,就被吵醒,雙眼血絲泛紅,形容疲憊。 但也值得緩緩起身 “走水?何處?” “仁和坊!” 來報的將佐頗為慌張地道 濟爾哈朗聞言先是愣了愣,而后馬上反應過來,面色一變,仁和坊那不就是糧倉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立即起身,邊將袍服往身上胡亂套上去,邊急忙厲聲問道 “何時的事?怎么回事?” 那將佐乃是今日值夜的參領,匆忙將剛才的事情復述了一遍,濟爾哈朗略作思量,就作了判斷 “定時軍中混入了錦衣衛細作,趁機放火!” 此時濟爾哈朗的想法,也無非是覺得城內的綠營軍中,有錦衣衛細作混了進來,趁機放火作亂。 畢竟二三十號人馬,從城外混進來,實在是有些驚世駭俗。 言罷,直接傳令,檢點親衛兵馬千余,直往仁和坊方向去,還一邊喚起其他將領,前往救火。 但此時,仁和坊的火光,已經越來越盛…… 剛才沒放火時,馬寶等人還過于顯眼,但這大火一放,卻是讓城中混亂,只這三十人,如同滄海一粟,江河一葉,哪里容易找到? 馬寶竟是就這般帶著三十人在仁和、陽春兩坊橫沖直撞,一邊跑,一邊放火。 那專門制作的燃燒彈,每人只帶有兩枚,不到兩刻鐘就全部消耗完了,后面干脆就直接用火把,不過效率實在不高,好在,三十人這般到處亂撞,竟是在一處倉房中,找到了清軍囤積用于勞軍和將佐所享的半屋子酒。 這還用想?瞬時間,兩側倉房都被潑了酒,點燃起來。 如是遇到小股,三四十人以下的小隊清兵,二話不說,就是一通火銃過去,這燧發槍擊發快,更重要的是,沒了火繩,之要不擊發,在夜中還真難被發現。 而且又是雙管,六十銃彈潑過去,能把人壓得抬不起頭來。 若是再少,十幾人的隊伍,連火銃都懶得用,直接以鋒刃拼殺過去。 水火無情,越來越大,先只是四五處倉房,而后很快延伸到一整條街,接著是整個仁和坊,然后是旁邊的陽春坊…… 原本馬寶等人只是想燒了清軍輜重而已,但沒成想,這火勢擴張得出人意料。 這也不難想通,別無其他原因,蓋因濟爾哈朗將城中百姓都驅逐了出去,而清兵守城士卒不過三萬多而已,城中大量民房空置,一時間,火情兇猛,卻是沒有足夠人手來參與救火。 只能坐視火勢越來越大。 再加上又是深夜,突然被叫醒,而且經歷了多日血戰,本就神經緊張的清兵,頓時處在驚慌之中,不少漢兵還以為明軍已然攻進了城,直接四處奔逃,甚至有人打算奪取城門外逃…… 好在濟爾哈朗將幾處城門都交給了自己的親信掌管,又配屬有滿蒙精銳,還不至于被這幫子亂兵給奪城。 但城內的亂子,卻是已經止不住了。 一開始清軍還打算救火,但后來,干脆就放棄仁和、陽春兩坊了,只能盡量不讓火勢繼續蔓延。 眼看著,城內囤積的六萬多石糧草都被付之一炬 還有…… “轟??!” 一聲巨響,烈火熊熊的陽春坊中,一處兩層民房轟然爆炸,磚石四濺,正是城中用于囤積數千斤火藥的倉庫,被火勢牽連,轟然殉爆…… 第44章 出城 距離襄陽數里之外的高處,李過通過手中望遠鏡看著遠處火光,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他原本只是計劃讓馬寶等人潛入城中,試圖毀掉濟爾哈朗的輜重,卻沒成想,事情一發,完全不受控制,火勢遠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眼看就要席卷半城…… 一切嘈雜的聲響在這場大火中扭曲著,人們的恐怖感,緊張感被無限放大,封建時代的軍隊中,本就是依靠暴力威懾才能勉強維持秩序,故而日常當中,軍隊內部就會積蓄不少矛盾和情緒,只是在上級的武力彈壓之下,才能鎮住。 若是一旦遇到眼下這種情況,頃刻間就會造成崩潰性混亂,也就是所謂的“炸營”或者說“營嘯”。 鑲藍旗的八旗兵還好,畢竟都是多年老卒,應對能力和承受力遠比一般新卒要強,在如此混亂當中,還能在自家中低層將佐的指揮勒令下,維護秩序,而那些綠營兵,包括所謂綠營新軍,卻都陷入了混亂當中。 畢竟,再怎么“新軍”歸根到底,也就是放下鋤頭的農民而已,論及實戰經驗,恐怕還真不如那些個油滑的降卒。 而此時,寅時已過,天邊竟是泛起了一絲魚肚白。 夜色將盡,太陽,快升起來了。 李過也不是庸人,如此狀況下,如何不知道眼下最該做的事情是什么。 不必管什么先燒輜重,然后再圍城的計策了! 如此良機,豈能放過? 若是天色大亮,濟爾哈朗穩定下秩序,可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了! “傳令!” “胡一青督三千鋒銳,迅速攻城!” “王興督馬營三千精騎,立即往城南去!” “所有炮營,立馬整備,一旦日出,馬上放炮!” 軍令如流水般迅速下達,好在在此之前,明軍就已經有數千精銳準備好了,原本是用來掩護接應馬寶等人撤退的,如今卻是直接投入攻城。 與此同時,正在城中組織救火,彈壓混亂的濟爾哈朗,如何不知道現在的危險性,心中急如火燒。 此時正是襄陽這座堅城最脆弱的時候,全城唯一能夠完全掌握的兵馬,唯有鑲藍旗的幾千步騎而已,以及兩三千距離自己駐地較近,未被波及的綠營新軍。 其余近兩萬人,都還在聯絡當中。 原本固若金湯的襄陽城,沒想到,卻在一把大火中,走向崩潰。 其實倒也不算突然,戰爭當中,最重要的其實并不是什么堅城、兵甲、人馬,而是士氣。 經過近一月的圍城,明軍炮火連連,有攻城夜襲不斷,清軍士卒本就處在高度緊張和恐懼當中,尤其是不久以前,樊城的陷落,那沖天大火,隔著襄陽不到十里,哪里能瞞得??? 只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樊城陷落以后,襄陽就變成了徹底的孤城,這更加劇城中士卒的恐懼與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