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0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騎士們紛紛掏出裝好彈的短火銃,放銃sao擾方陣兩側,令兩側清兵混亂 而正中間,李定國僅用了幾個呼吸,就飛馳出數十步,離清軍方陣不過咫尺之遙!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身后數十騎均為百戰精銳,效仿主帥,緊隨其后 清軍放箭不跌,奈何對方實在太快,幾十騎目標又小,只射了一輪就讓李定國沖到跟前。 面對伸出近丈遠,寒光泠泠的矛頭和密不透風的盾墻 李定國從鞍下抽出一柄匕首,竟是往馬臀上用力一捅! 戰馬吃痛,只得不住往前沖去! 李定國見機直接從馬上滾落下來,任憑戰馬沖入長矛盾陣當中。 上噸的沖擊力頓時將十余名清兵撞散,撕開一個口子,與此同時李定國剛好滾落其中。 其后數十騎有樣學樣,紛紛朝這個突破口而來,一旦遭遇盾陣長矛,便效仿李定國沖陣滾馬。 落地之后,其人抄起腰中佩刀,鋒刃匹連,連斬數人,所遇無一合之敵。 奪得清兵軍官一柄長刃樸刀,又手起刀落,帶著數十甲士,一路朝中軍浴血搏殺過去。 不斷有清兵聚集過來攔截,但一方面方陣兩側明軍騎兵銃聲響徹不絕,還時不時靠近扔掌雷,令清軍指揮混亂,另一方面李定國和身后幾十人,勇猛非常,一路披荊斬棘,斬殺無數,血腥濺了一身,幾乎宛若血人,沖殺數十步而不乏力! 多鐸在后方看得不真切,可就在這邊的清軍總兵和屯濟卻是看傻了,區區幾十個人,壓著五千號清兵,跟揍兒子似的,一路沖殺過來,這tm是什么人形高達? 當然事實沒這么夸張,因為此時清軍剛被明軍方陣挫敗不久,士氣低迷,而且李定國也并非只身一人,外邊三千號騎兵還在sao擾牽制。 但這也還是太猛了吧?當然,他們并不知道李定國當年在西軍中有一個響當當的外號——萬人敵 李定國搏殺數十步后,距離中軍清兵總兵將旗所在不足八十步,清軍總兵強咽下一口氣,才鼓起勇氣,帶領親兵企圖堵住對方。 “李賊!休要猖狂!” 正當其人沖過來十幾步,高喊給自己和士卒打氣時,渾身血污的李定國冷眸一橫,藐了過來。 卻是停下拼殺,將側后交給戰友,從背上取下強弓,抽其幾根散落的箭矢 彎弓盈月,目如鷹隼,只是兩息間 “嗖!” 空弦顫動不絕,其人所用強弓過兩石,力能穿甲 總兵慌亂不及,身前親兵立刻相擋,當即斃命,箭矢貫喉而出。 總兵又往后退卻,以為躲過一劫,對方卻依舊鋒矢不絕,幾乎兩息便能射出一箭,刁鉆至極! “嗖!” 這一箭,卻是從總兵其人后脖頸穿入,透喉而出! 周圍清兵見狀慌亂一團,見主將已死,戰心盡散,指揮失措。 李定國面無表情,一臂高振,身后號角“嗚嗚”傳令 方陣側翼原作sao擾的三千騎兵迅速集結為兩股利劍,穿插而入! 敵陣頓時大潰,狼奔豕突,連帶著周圍總共近萬人,四處奔逃,屯濟見狀不妙,知大勢已去,連忙策馬朝中軍逃跑…… 第85章 越甲鳴君(上) 這下,即使是遠在中軍和潤陂之上的多鐸和朱由榔也看得清楚,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清軍綠營南翼徹底崩潰,于是乎整個戰場形勢陷入一種相當詭異的狀態。 北邊是清軍騎兵按著明軍步兵錘,南邊是明軍騎兵按著清軍步兵錘。 多鐸見狀不得不收起了剛才的輕視之心,此時此刻,明廷天子也好,李定國也好,都必須要他全神貫注以對。 “尚善部不是還有綠營騎兵嗎?快!給我壓過去!” 多鐸連聲下令,讓尚善部還有的近四千綠營騎兵前往攔截李定國,這些騎兵雖然遠不如八旗悍勇,但起碼比沒有好,如今南側清軍綠營已然陷入全面崩潰當中,再不干預挽回,潰兵就會往后沖擊中軍。 李過見狀大松一口氣 按照戰前時的安排,戰役開始后,李定國、趙印選等部應當及時趕到支援,兩軍早在三日前就已經開始動作,只不過李定國考慮到這邊明軍兵力劣勢,毅然決定自己先帶三千騎兵奔馳而來,胡一青等將率兩萬精銳趕后,其余兩萬人留守余干,防備北面譚泰、耿仲明南下支援。 趙印選這邊就要輕松多了,何洛會撤回鄱陽后,江西中部基本上就沒有清軍力量了,趙印選迅速北上,估計一二日之內便能抵達。 朱由榔看著一路突飆猛進,將清軍南側陣地直接殺穿的李定國,心情有些復雜,他都有點嫉妒這位和自己差不多年輕的將帥了,大家都是人,怎么就你開高達呢? 但此時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朱由榔又把目光投向了戰場北側,那里的明軍,已然岌岌可?!?/br> 完顏葉臣的精騎如入無人之境,在明軍陣列當中反復沖殺。 好在馬進忠不是什么庸碌之將,明軍各部也絕非綠營那些拉起來沒多久的青壯可比,他親自讓自己親信,同時也是自己妹夫的參將帶領一千精銳壓陣,便是凡退過其后者,無論上下將佐兵卒,一律當場格殺! 硬生生斬落上百顆向后逃竄的人頭,把瀕臨潰散的大軍逼回去! 至于馬進忠自己,則干脆和陣鋒甲士站在一起,朝著突入而來的清軍八旗正面相抗。 “后退者斬!” 馬進忠沖在陣列最前面,此時明軍方陣早就七零八落,看不出形態來,馬進忠就讓他們盡量往自己所部將佐身邊聚集,而后就這般從原本的方陣變成了大大小小散落的步兵集團。 “砰砰砰” 在督戰隊刀鋒之下,重新恢復秩序的明軍,火銃又再次開始爆發出它的威力,硝煙重新有節奏地吞吐起來,竟是讓八旗騎兵的傷亡陡然增加。 完顏葉臣大為皺眉 “這明將還真是堅韌!” 馬進忠緊咬牙關,和身旁甲士一起,手挺長矛,準備和沖鋒而來的騎兵決一死戰。 他可不是順軍余部那些個轉戰多年,早就是一人餓死全家不餓的獨身漢,他投明得早,后來也沒那么多顛簸,家中妻兒尚在,若是轉身逃跑,身后天子蒙難,那是何等大干系?就算清兵放過他,明廷會放過他家人嗎? 所以他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戰死此處,要么活著取勝。 與此同時,何洛會的八旗步卒也開始逐漸朝北側靠攏,逼壓馬進忠所部。 “頂??!” 馬進忠率眾前突,和一個鑲白旗牛錄站在一起,奮勇無比,身上血跡斑斑,已中兩矢,長矛直刺,連殺兩騎,身側士卒倒下數十,依舊和主將緊密聚攏,堅韌耐戰。 完顏葉臣沉聲勒馬 “待何洛會部接敵后,眾騎隨我一沖!” 很快,何洛會數千八旗精銳從中軍穿殺而來,與馬進忠部左側接戰,相較于騎兵,八旗步卒雖然兇悍,但機動力不足,雙方廝殺在一起,明軍雖未崩潰,但卻也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來牽制。 一時間,馬進忠這里兵力捉襟見肘,防御疏松,完顏葉臣見狀,鞭馬而出,身后千騎相隨,勢如奔雷,所向無匹。 “舉矛!” 馬進忠見狀大驚,連忙將周邊所有能轄制到的步卒都收縮作一團,以長矛鋒銳抵擋,內部火銃手開始輪射 “砰砰砰” 清軍騎兵當中頓時應聲而倒十數騎,但更多的人馬卻沒有反應,其軍甲胄嚴實,四十步外火銃很難致命。 馬進忠也立刻從慌亂中反應過來,嚴格約束士卒,不得放銃,任憑對方飛速靠近。 煙塵四起,一蓬箭雨“嗖嗖嗖” 從騎兵集團中升騰而出,若冰雹般砸向明軍不足,雖有大盾相擋,但也很快倒下一片哀嚎之聲,此時全軍陣型都混亂不堪,也沒有什么救死扶傷的護兵民夫,有些帶著急救筒的還能簡單包扎下,更多就只能抱著傷口哀嚎了。 “準備!” 清軍牛角號“嗚嗚”作響,所有前排騎兵把手中丈余長的騎矛遠遠伸出,中后方騎兵則抄起短矛、短斧,準備投擲,其間還有不少使用簡易火銃和三眼銃。 而雙方最后一波齊射幾乎同時響起,卻是明軍這邊憋了許久的齊射聲響更大些,近千支火銃同時開火,二十步的距離內,甲胄基本形同虛設,近百騎頓時中彈,如雨后莊稼般傾倒一片,或是從馬背上滾落下來,或是連人帶馬摔倒在地。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終于,兩軍相距不足十步,清軍迅速把短斧、短矛擲出! “??!” 這玩意破甲能力極強,即使是前排陣鋒也無法相抗,原本緊密的陣型中,短時內傷亡過百,稍顯松散。 明軍卻也不含糊,很快用掌雷回擊,但這回的清兵沒有像之前那些綠營一樣馬上作鳥獸散,幾乎雷打不動,任憑炸彈在自己身側爆炸,任憑自己的戰友倒地,任憑鮮血和碎rou飛濺到自己臉上,依舊毫無改變地沖馳而來! 騎矛和長矛在剎那間交錯,一陣人喊馬嘶,硬生生鑿出了一個突破口 完顏葉臣六旬老將,依舊悍勇當前,先是以騎矛刺死一卒,而后又拔出佩刀斬殺一卒,身側白甲精銳護佑左右,竟是突入到距離馬進忠不足數步。 馬進忠長矛格住一名白甲兵,身前很快又是一白甲兵刺來,迎接不及,竟是被傷了臂膀,若非甲胄護身,差點見骨。 手中兵刃脫力,有些支應不住 正當此時,外圍卻是有明軍殺來支援,旌旗揚起,正是原本突入到清軍中軍跟前的王興、焦璉等部,前來救場。 因為李過見這邊恐怕有傾覆之危,害怕北線崩潰后,潰卒沖擊中軍,清軍騎兵趁機繞后掩殺,屆時連鎖反應,明軍可就徹底玩完了。 只得讓本就突入乏力的王興等部掉頭往北側去救場,緩解北側壓力。 完顏葉臣拼殺之余,聽聞明軍王興部從后方趕來包抄消息,卻是沒有沮喪,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大破明軍,生擒明帝,就在今日!” 中軍處的多鐸同樣大為興奮 “中軍各部準備與本王來!” 隨后親自翻身上馬,節制各部,向戰場中部而去! 此時從上空看去,整個戰場被分為兩個正在混戰的集團,雙方幾乎所有兵力都在南北兩處交錯一起,而隨著王興等部的北上,中間竟是空了出來! 如果用象棋來比喻,此時就是快到了帥將相見的地步! 而這正是多鐸一直想創造出來的條件,在他看來,只要把明軍大部全部牽制住,自己中軍突然全出,要么直接拿下對面潤陂上的朱由榔,就算不行,趁機深入南北兩側戰場背后,圍殲一部,也輕而易舉。 多鐸的中軍,由七個親信牛錄和三百親兵還有三千綠營騎兵構成,合計約五千多人,人數雖然不多,卻都是騎兵,還有兩千八旗精銳,而且還是那種真正護衛主帥的精銳。 “眾將士隨我只取潤陂!生擒朱由榔者賞萬兩,封侯!” “生擒明帝!生擒朱由榔!” 一陣陣叫囂喊聲傳遍四野,在南北一片喊殺聲中凸顯出來,多鐸一騎絕塵,帶著親兵縱馬當前,身后無數騎兵呼嘯跟隨,排山倒海,力倒乾坤。 潤陂之上,原本見戰局逐漸穩定,安坐下來的朱由榔突地驚起,望著對面中軍處目不轉睛,心跳“咚咚”聲依稀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