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蔣將軍!” “末將在!” “軍中可有火油?” “尚有……” 還未等蔣挺說完,朱由榔拔起利刃,遙指身后三十多艘在湖邊緊密排列,剛剛卸下了火炮和輜重的大小戰船。 高聲道 “燒了!” 蔣挺當場駭然跪地 “陛下!這是咱們唯一可以突出包圍的希望??!” “朕說得不夠明白嗎?燒了!” 朱由榔劍眉橫立,朗聲決然道 “從即日起,此時,此地,此戰,唯有兩個結果?!?/br> “要么,朕和五萬將士力戰而亡,壯烈此處!要么,斬首多鐸,痛飲黃龍!” “絕無其它!” “我大明有自殺的天子,有絕食的天子,有病亡的天子,還未曾有過戰死的天子?!?/br> “那便從朕而始吧!” “陛下!” 蔣挺流淚下拜,一眾將領也紛紛下拜勸解。 最后,朱由榔看向老將李過 “赤心,你是懂朕的!朕,是真的想打贏這一仗!” 李過默然,最后含淚咬牙喝道 “來人,點火焚舟!” 很快,一朵朵火焰升騰,照耀傍晚暗淡的半邊天空,三十多艘戰船,就算燒,也得燒上一天一夜,這年頭沒有麥克風,朱由榔在眾人面前的那番話并不是所有人都聽得到,但那映紅了半邊天的滔天火焰,卻是隔著十幾里也能看見的。 整個軍營,五萬多將士都看到了這一幕,天子親自下令,燒掉了最后可以用于撤離的戰船。 所有人都沉默了,一時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只有朱由榔站立在熊熊炎光之前,面對密密麻麻擠在一起圍觀的將士,舉起天子劍,用盡渾身力氣高呼 “一同赴死!” “赴死!” “赴死!赴死……” 上萬人的聲音如同海浪般飄蕩開來,五萬顆心臟在此時此刻,跳動出同樣的頻率,異口同聲,山呼海嘯。 聲音飄蕩出十余里外 正在外圍宿營的清軍也被驚動起來,看到對面那滔天的火光和耳畔隱隱傳來的呼喊。 多鐸起身站在高處,遠眺對面湖畔炎炎火焰,心中大致已經猜出了發生何事,對著身后的完顏葉臣道 “這明廷皇帝,還真是有點意思??!” 老將卻是悠悠一嘆 “如此狀況,王爺,老夫倒是覺得,此戰無論如何,哪怕傷亡慘重,哪怕不能全殲明軍,也要把這明廷皇帝留下!否則,放虎歸山,如龍入淵??!” 多鐸肅然凝神道 “那是當然!”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就在軍山湖畔朱由榔破釜沉舟,賭上一切,準備背水一戰之時,百里外的萬年縣外,反攻的號角卻已經提前吹響。 “都督放心,咱們這些日子吃糠咽菜,早就淡得出鳥了!這番一定要拿住多鐸那廝的糧草中樞,來個評書里那怎么說來著,火燒烏巢!對,火燒烏巢!不過咱可舍不得燒啊,哈哈?!?/br> 胡一青拍著胸脯對李定國保證到 李定國心中卻是有些憂慮,就在前兩天,他通過錦衣衛的關系得到了軍山湖方面最新狀況。 知道朱由榔眼下面臨的狀況十分嚴峻,但以他那軍事天才的眼光和頭腦,卻是沒有打算就地去馳援潤陂和軍山湖方向,而是轉頭向北,往饒州府萬年縣而去。 因為他知道,以多鐸的謀略,怎么可能會放任自己這四萬大軍就這般西進支援,路上恐怕早已有重兵等候。相反,原本清軍駐守多日,作為前線大本營的饒州地區此時卻是空虛得很。 一路上,為了隱藏行蹤,李定國將四萬大軍分為十多股,其中一部分也繼續往西邊安仁而去,做出馳援軍山湖的架勢,多鐸早已在安仁留下兩萬多人馬擋著。 而真正的主力則是,迅速急行軍北上萬年! 為什么要去萬年,因為萬年再往北,就是余干縣,而如果從地圖上就能看出來,這里是鄱陽和軍山湖的陸上連接處,此時滿清多鐸大軍的絕大部分糧草都堆積在此處,這里就相當于官渡之戰時,袁紹軍的烏巢…… 此時的余干,由于周圍早已沒了明軍威脅,只有不到四千守軍 “快快開城!耿王正在后面!受豫親王臨時調令,奉命南下支援!” 余干城外,一隊清軍綠營打扮的騎兵行到城門前,厲聲喝道 上面守將有些疑惑 “這幾日并無軍令言道有兵馬要來!你們有書信公文嗎?” 城下距離城樓六十步外的那隊騎兵中,一員小麥色面龐,身姿矯健,二十多歲小校打扮的騎兵上前,目光緊緊鎖住那守將,口中卻是 “有,還需上官派人勘驗!” 那守將便準備用籮筐放人下去查驗,可卻沒發現那小校一只手藏在鞍下,卻是緊握一柄強弓! 幾乎就是守將探頭的一瞬間,強弓忽得掏出,腰間箭囊一羽迅速搭上,還未等對方反應過來 形如皎月,鋒矢爍爍 “嗖!” 的一聲,隔著六十多步遠,還是城上城下,依舊霹靂閃電,直奔面門而去! “??!” 守將慘叫不及,卻見那箭雨直接從眼眶射入,貫腦而出,當場就咽了氣。 小校揚弓勒馬,一聲呼喝 “攻城!” 四萬大軍頓時動地而來 其人正是光復左軍都督,大明齊郡公,太子少保,李定國。 第78章 士為知己者死(上) 李定國知道,攻城這種事情,最重要的便是給對方心理壓力,必須趁對方指揮中樞短暫癱瘓之時,迅速掩殺,擴大心理壓力,如果反而停下來,慢吞吞打造器械攻城,對方喘過這口氣,就沒這么簡單了。 歷史上,李世民破薛仁杲時,攻重兵防守的涇州城,就是巧妙運用心理壓力,野戰時堅守不出,不與對方交戰,等對方士氣空耗,然后在果斷出擊,把對方敗軍一路追殺入城,而后大軍迅速包圍攻克。 軍中部將問他為何野戰時堅守不出,而追擊攻城時卻又不管不顧呢?李世民的答案很簡單,戰爭,尤其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最重要的就是軍心士氣,野戰時對方士氣高,自然不可直接爭鋒,追擊時,對方風聲鶴唳、疑慮重重就要一鼓作氣,避免敵人反應過來騰出手布防。 李定國文化水平不高,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不懂這些道理,事實上,其人學習速度很快,從歷史記載上看,李定國的性格是明末眾多軍閥中,少有的謙遜好學,恭敬禮士,成為大西軍主要領導人之一后,他便開始有意的向軍中文士學習。 而后來和福建巡撫張家玉共事,兩人雖然也有過沖突,但總的而言,張家玉對于這個在一眾粗鄙跋扈的武將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將帥還是頗有好感。 明軍大部合圍都還沒有完成,就已經派出五千精銳開始攻城,余干本來就是個縣城,城墻夯土還不到兩丈高,明軍士卒也沒啥攻城器械,只有十幾具簡易竹梯,但奈何實在太快了,剛剛死了主將的清軍都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然沖到城前。 與此同時,由馬拉著的一個營野戰炮停了下來,開始校對位置。 李定國真是愛死這種新式火炮和炮車,三匹馬拉著,便能跟上步兵急行軍速度,而且炮車很方便,兩大輪子停下,馬繩解開,立刻就能就地裝填射擊。 從贛州到這的一路上,李定國靠這玩意攻破了三四個縣城,所向披靡。 “通通通……” 一波彈雨飛馳過去,將夯土城墻上砸了個稀巴爛,火光硝煙吞吐不絕。 “沖!” 胡一青帶頭攻城,身披雙層重甲,一手持盾,嘴中銜刀,不到兩丈的距離,幾乎數息之間,就被他攀援而上。 城頭慌亂的清兵連忙抵擋,可哪里是胡一青的對手,不到半刻鐘,竟是左劈右砍,橫挑豎砸,結果了三四人,身后明軍選鋒將士魚貫而上。 戰斗只持續了一個時辰就基本結束,都等不到城外看戲的其它三萬多明軍動手,只憑這攻城的五千精銳,就將守城綠營清軍打到崩潰。 最后殘余的千余人只得高呼投降,開門獻城。 ------------------------------------- “李定國,又是李定國!” 多鐸看著眼前快馬加鞭從鄱陽方面傳來的情報,差點被氣出血來 正當明清兩軍決戰在即,對面明廷皇帝被自己逼到了絕地之時,后面卻出了天大的幺蛾子。 余干丟了,而且還沒來得及將李定國北上的消息傳過來就丟了,據說只守了一個時辰。 “飯桶!這幫漢軍一群飯桶!” 多鐸憤憤將情報擲出。 完顏葉臣在旁勸諫道 “眼下關鍵在于,我軍大半糧草都囤積于余干,如今余干丟失,我軍糧道斷絕,如何補給?” 多鐸終于再三平息了心中怒火,沉吟片刻后道 “余干被李定國所奪,我軍與鄱陽路上交通被斷絕,為今之計,也只有學明軍之前那番,將糧道置于水路之上,用船只轉運了?!?/br> 想到這里,多鐸不禁慶幸,好在之前靠策反趙任奪得了軍山湖水域的控制權,否則如今被逼入絕境的可就不是明軍,而是他多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