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8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此戰斬首達一千二百級,明軍傷亡卻也不輕,焦璉所部陣亡、重傷四百余,輕傷近八百,教導師陣亡、重傷百余,輕傷三百,總計傷亡達一千六百余,其中大部分傷亡是和三百正黃旗精銳交戰中付出的。 雖然損失慘重,但戰果依舊輝煌,九江和南昌之間的聯系被徹底切斷,完全變成孤城。 第52章 南昌(上) 朱由榔對于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他倒是沒覺得拿下山寨有什么難度,就算沒有教導師,以焦璉的本事,最多也就是再拖兩天而已。 真正令他欣喜的是教導師表現出來的戰斗力,說明自己搞的軍事改革方向并沒有出錯。 經過近代化訓練,以文化和民族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從組織度上就勝過封建軍隊,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新軍隊更容易被他朱由榔掌握,從而削弱軍頭們的影響力。 不然什么扣軍餉養親兵、養選鋒的事情難道朱由榔不知道嗎,知道又如何?慣例罷了,只要不過分,還不是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只能用培養新式軍官的方法,溫水煮青蛙,慢慢改變風氣。 故而對于此次立下首功的教導師將士,朱由榔大為慷慨,親自表彰,眾臣都知道朱由榔這是表明態度,這教導師就是天子親軍,日后必然前途遠大。 斬殺了賊首的馬萬春、沐顯亮被提了軍階,說起來之前朱由榔還想過把后世的軍銜弄過來,在教導師中應用,但等他一番描述,朝瞿式耜等人講明白了軍銜是啥,迎接他的卻是內閣大臣無語的目光。 這玩意,不就是大明武將的散階嘛,還用得著另搞一套? 再次頓覺自己是小丑的朱由榔一番詢問才知道,古代本來就有自己的“軍銜”,那就是武將散階,只不過沒有覆蓋住底層士兵,只有有品級的軍官才有,比如當年大明建州左衛指揮使努爾哈赤的散階就是龍虎將軍。 只需要那一套系統精簡一點,再延伸到普通士兵,就完全和后世軍銜沒啥區別…… 明朝武將散階最低只有從六品,也就是百戶、把總一級,朱由榔繼續往下延伸,也不需要他“發明創造”,歷史上有過類似事件,唐朝的散階制度就相當完善,朱由榔直接照抄就是。 九江城南的三個營寨,數日之間被陸續拔除,九江城從此被徹底孤立。 朱由榔終于放心地直接四面圍困九江,準備強攻,而九江城中,譚泰卻是差點氣炸了。 “南昌那幫奴才干什么吃的!” 之前他布置城南三個營寨就是為了溝通和南昌聯系,避免被徹底孤立圍困,他并不傻,當然想到明軍必然會先攻擊拔除這三個營寨。 所以通知了南昌方面,一旦九江城南營寨被攻,南昌方面就北上策應,以保證兩地聯系暢通。 結果,焦璉前后五六日,連克三寨,南昌方面居然毫無動作! 發完了火,譚泰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派人偷偷出城,嘗試聯系,讓南昌方面立即北上奪回三寨。 可譚泰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南昌府,已經天翻地覆…… 時間回到四天前。 “將軍,章于天今天又下命令催了,讓我們馬上開拔,北上和明軍接戰?!?/br> “他還說,明日之內,必須開拔,否則就會上報南京,彈劾將軍?!?/br> 南昌城郊,清軍綠營大帳內,金聲桓陰沉著臉,聽完身前將佐的匯報。 “你有說了軍餉的事情嗎?” 面對章于天這兩天的催逼,金聲桓拿出了明軍的老傳統——開拔費。 是的,因為明末軍隊廢弛,餉銀克扣嚴重,近乎沒有,所以鬧餉是家常便飯,作戰之前的開拔費就是其一。 雖說相較而言,清軍入關后,收編綠營兵馬的軍餉比起原來的明軍,可以說是豐厚及時多了,但章于天一向排擠金聲桓,對其部多有克扣,再加上金聲桓自己也不干凈,喝兵血也不少,故而麾下將士過得并不比當年好多少。 如今金聲桓再將屎盆子全扣在章于天身上,煽動士卒,要軍餉、開拔費,從而達到拒絕出兵的目的。 章于天當然不將金聲桓放在眼里,一直逼催。 金聲桓揮了揮手,讓將佐下去。 而后大帳背后一名低調的年輕人快步走入 “金將軍,是時候做決斷了!” 正是錦衣衛探馬司的一名千戶,為了此次金、王反正,錦衣衛先后向南昌派出了兩名千戶,探馬司和執行司聯手,探馬司負責和反正將領聯絡,提供情報支持,執行司負責配合探馬司搞一些破壞、刺殺之類。 金聲桓有些皺眉 “本官不是不想,而是有些麻煩啊,那章于天實在是油滑得很,自從之前我和他吵了幾句,他就警惕起來,從來不讓我麾下入城,城防都由他手下的四千多人掌握?!?/br> “王得仁帶了一半人馬南下贛州,我現在手上不過萬余人,南昌乃雄城,就算七八萬人恐怕都得碰釘子,何況這點人手?” 那探馬司千戶聽完金聲桓言語,只是微笑 “將軍放心,錦衣衛自有辦法,屆時只需等信號一起,將軍帶兵入城即可!” “哦?你們有何辦法?” 千戶雖然對于金聲桓反正的決心沒什么懷疑,但卻相當懷疑對方的保密能力,所以含糊過去并不多言。 第二日傍晚 一處南昌城內大戶的后院,這家主人原本是崇禎朝南京六部的一名員外郎,錦衣衛通過姜曰廣的關系,成功聯系獲得支持,作為活動中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這些個原東林黨、江南士人們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沒啥行動能力,但大多都是地方豪族出身,為抗清勢力提供一些便利和資助還是可以的。 “卯隊準備得如何了?” 為首院中家仆打扮的中年人對身前一眾部下詢問吩咐布置工作。 他是執行司的千戶,隨著錦衣衛逐漸完善擴張,執行司的執行隊擴大到十二隊,以十二地支命名,每隊百人左右,負責執行各種破壞、刺殺任務。 “臨著城外校場的永和門那邊已經打點好了,八十多人以幫工雜役名義在幾家搬運行會里藏起來了?!?/br> “寅隊呢?” “我們打點了惠民門的幾個兵將,把火藥藏在船底,從水門運了五六艘,現在已經有四百多斤了?!?/br> 中年人點頭,吩咐道 “明日做好萬全準備,后日傍晚,寅隊先點火炸橋,在府衙附近點火,卯隊和辰隊準備和探馬司那邊聯絡的守城士卒奪下永和門,放金聲桓所部入城!” “諾!” 后日傍晚 明代的南昌城,被贛江一條小支流從西南邊惠民門方向穿入,把整座城分為兩半,府衙在河西邊,而面臨城外校場的永和門在河東邊。 中間由一座換做寶盈橋的石橋連接(筆者實在是沒找到這座石橋的名字,姑且自己取吧),今日傍晚,一條烏蓬小船從惠民門方向緩緩駛過來。 船夫戴著斗笠,就如同以往河上送貨的那些船只一樣,沒什么不同。 船只駛入橋下,卻是用撐桿慢慢抵停下來,岸上急忙回家的商販、行人并沒有什么驚詫,也許只是這船只出了什么問題而已。 倒是后面還沒有通過的船只,有些焦急,正準備上來讓這船趕緊走,別擋路。 負責看守橋的幾名兵丁,也有些不耐煩,跑到岸邊,向下面呵斥。 船中毫無動靜 正當兵丁都打算撐著竹排上去盤問時,只聽到船中幾聲呼喊 “全部都離開橋面!” “快離開橋面!” 隨后撲通幾聲,船上幾人全部跳下水來,往東岸游去。 好在時間已經到了傍晚,橋上也沒什么行人,兵丁見對方如此囂張,氣沖沖劃著竹排登上船,這船真是有些奇怪,上面的屋棚設計的頗高,都已經頂住了橋身,怕不是卡住了? 掀開布簾一看,已經一人都沒有了,只有滿屋棚的布袋子。 帶頭兵丁聳了聳鼻子 “這味兒怎么有點……” “轟??!” 一聲巨響,石橋中段炸裂開來! 第53章 南昌(下) 整艘烏篷船被塞入了將近四百斤火藥,如果用于火炮,足以發射上百發炮彈,寶盈橋并不長,也就不足百米,橋梁中段轟然崩塌,磚石飛濺數十米開外,煙塵四起,猶如地震一般,久久難靜。 這聲巨響,足以把半個南昌城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 兩岸無數百姓擠了過來看熱鬧,熙熙攘攘有幾千人,把岸邊堵了個嚴實,倒是讓反應過來的兵丁難以行動。 與此同時,西岸的府衙周邊,早已埋伏好的錦衣衛執行隊沖了出來,他們都做了偽裝,或是小商小販,或是力夫幫工,傍晚時悄悄聚聚在府衙周圍。 炸橋成功的消息傳來后,立刻開始行動,內容也非常簡單——放火。 油罐、火藥、酒精制作的簡易燃燒彈非常高效,不一會兒就把府衙周邊街道點了起來。 毫無疑問,這很有可能會引起大火,甚至讓不少許多百姓財產損失,甚至傷亡。 但又能如何呢?這就是戰爭。 府衙內,章于天聽聞外面火起,一開始還只是叫人組織救火,但等到東邊寶盈橋爆炸的消息傳來,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迅速讓人通知守城將佐,加強戒備。 可惜,錦衣衛的行動遠遠要比清軍反應來得快。 永和門后,脫去了偽裝,從隱藏院落里抄出兵器的執行隊已經開始搶奪城門。 守城士卒當中本就有內應,所以過程并不艱難,兩軍迅速進入短兵相接。 這些執行隊戰士都是專門從軍中和社會上挑選招募而來,相較于光復軍對于紀律和陣型的硬性要求,他們更偏向于個人戰斗力的培養,尤其是短兵搏殺。 當然,必要時各種武器都是要運用起來的。 一名錦衣衛執行隊員率先從內梯登上城樓,手中是武備局專門制造的近戰短刀,除此外,他們還隨身攜帶小型掌雷,這種小掌雷殺傷力不高,但爆炸時卻會散出大量石灰煙塵,用于掩護。 “開城!” 一丈多寬的城墻上,鮮血和尸體遍地都是,在夕陽的余暉下,顯現出殘酷的美感,就在剛剛,在內應發難,外邊錦衣衛猛攻的情況下,永和門迅速失守,領頭百戶瞥了眼城內,見清軍還沒有過來支援,立即讓人打開城門。 城內東西兩邊溝通,主要就是依靠三座石橋,其中距離永和門最近的寶盈門已經被炸毀,其余府衙方面清軍就算想過來,也得從南邊繞遠路。 再加上府衙周邊眼下情況也相當堪憂,四處火起,清軍又不傻,當然知道必定有內應作祟,但錦衣衛狡猾得緊,難以捕捉。 城東校場,金聲桓其人雖然貪婪,但也知道此時是搏后半生富貴的關鍵時刻,一咬牙,從自家私藏里拿出四萬兩白銀,十幾箱白花花擺在校場上。 金聲桓之前參與過清軍攻略江西諸府縣的戰爭,積累了大量財富,不然也不會招來巡撫章于天和巡按董學成的覬覦和排擠。 金聲桓一陣rou疼,但依舊扯著嗓子叫喊道 “諸位弟兄看好了!我金某人這半輩子積蓄都在這了!先發一半,等拿下南昌城之后,剩下一半也是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