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4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諸將見自己的想法暴露,也一時不好說什么。 正當此時,一向為大明天子鐵桿粉絲的王夫之跳了出來,指責剛才的諸將 “昔日陛下和眾位將軍與李都督龍場盟誓時是何言語?難道眾位將軍這就忘了嗎?” “夫之一介書生,雖不通軍事,然也知道,軍國樞機,最忌朝令夕改!當日君臣共同謀劃,已和李都督約定,必守桂林二十日以上,如今不過十二日,如何便能改弦更張?” 這番夾槍帶棍的言語一出,當時在貴州龍場和朱由榔發過誓的高一功、郝搖旗等一時羞愧,低下頭來,不知如何回應。 倒是站在一旁的袁宗第心中還有些不爽,見王夫之如此指責,不忿道 “王舍人既如此說,那定然是有退敵之策咯?” 堂上眾人都轉頭看著王夫之,其中也不乏戲謔之色。 王夫之卻如同沒看到一樣,向著朱由榔,正色拱手稟報。 “臣不通軍略,無退敵之策,不過卻有一議,可為陛下參考?!?/br> “既有良策,還請而農細細說來?!?/br> 朱由榔故意稱呼王夫之的字,就是表示親近和保護。 王夫之接著道 “臣隨陛下入桂林之前,在靈川時曾聽到消息,尼堪未能南下追擊我軍,原是因為在路上遇到了一支明軍阻擊。以臣猜測,這支偏師大概便是昔日布置于堯山一帶的胡一青部?!?/br> “可讓信使偷渡出城,與胡一青部取得聯系,令其出兵從清軍側面相應牽制,以緩解桂林壓力?!?/br> 諸將聞言,都開始思考得失,袁宗第之前便看王夫之不爽,故而繼續刁難到。 “何人出使?若位卑職低,如何讓胡一青相信?若是……呵呵,誰有這個膽子,孤身出城,遇到清軍必然九死無生,屆時……” 還沒等袁宗第說完,王夫之便打斷他 “微臣愿去!” 一眾將領看著王夫之,心中都是驚訝。 這可是賭命的活計啊,王夫之今年不過二十八歲,便已官居中書舍人,天子近臣,正當前途無量,居然有如此勇氣,實在是讓人一時無言。 “而農,你想好了?” 朱由榔倒是沒有太多想法,若只是個只會夸夸其談、舞文弄墨的文士,即使名流千古,朱由榔也不會看重王夫之。 但近半年的相處下來,他知道,這個胸中有著非凡見識的讀書人,只要給他機會,他一定會做出不朽的成就。 王夫之面色肅穆的點頭,而后鄭重向朱由榔下拜。 朱由榔輕嘆一聲 “加封中書舍人王夫之為兵部郎中,賜王命旗牌,受命監軍光復中軍左師副將胡一青部?!?/br> “臣領旨!” ------------------------------------- 胡一青在這片看不到頭的桂北山區已然兜兜轉轉好幾天了,之前千秋峽明軍南撤,途中大量潰軍四散奔逃,胡一青也收攏了兩千多潰軍,并借助地利遲滯了尼堪一天一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但之后他的日子就逐漸不好過了,這兩天隨著軍隊人數增多,從之前三千人變成了五千多,糧食已然快要見底,不是辦法啊。 一名千總建議道 “將軍,要不咱們出去,到地方州縣上征糧?” 胡一青搖了搖頭,且不論此時還能不能征到,你只要征糧,軍隊就得分散開來,屆時一直在旁邊找自己茬的尼堪見機還不得來個狠的。 就在此時,外面一名親兵走了進來,在胡一青耳邊說了幾句。 而后胡一青哈哈大笑起來,對著眾目睽睽的諸將佐喜道 “弟兄們,尼堪走了!” 眾人面面相覷 胡一青解釋 “估計南邊孔有德圍桂林不僅沒討到便宜,還損失慘重,這是召尼堪回去幫忙呢!” 剛才那名千總聞言不僅沒有喜色,還更愁了 “將軍,如此一來,陛下那邊壓力不就更重了嗎?” 胡一青卻咧嘴笑道 “尼堪早晚是要南下的,咱們想要牽制清軍,又不是只有這一個辦法?!?/br> “將軍的意思是?” “既然沒了尼堪威脅,咱們就去吃大戶!” 兩日后的靈川城南,堯山以西,這里是漓江轉入桂林的交通樞紐,一直從湖廣而來的輜重隊和護衛兵馬在此休息,準備把糧食轉移到小船上,以便順漓江南運。 除了桂林城外,桂北的明軍勢力基本都已被肅清,所以眾人并不緊張,護衛雖也有一千多人,但大多也比較放松,畢竟這一路上他們都沒有發現什么威脅。 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叫白石潭的小地方,將成為他們此行的終點。 一群約百人的騎兵從南面過來,看起來估計是哪個將領的親兵。此時明軍大部都被圍在了桂林,眾人也不做他想。 “叫你們管事的過來!我乃耿王帳下親兵,前來傳令!” 哨兵見帶頭的一個大胡子言語神態囂張至極,也不敢拖延,回去稟報。 主管當然不可能這么輕易的出來,只有負責警戒的把總出來詢問,但這就夠了。 “大胡子”胡一青迅速一刀結果了其人,待對面還在驚駭之時,百余輕騎已經突入營中! 隨后離這邊不遠處的堯山山腳下,數千明軍嗷嗷叫,直沖而來。 清軍本就松懈,而且隊伍當中除了一千護衛士卒外,其余還有好幾千民夫。 這些民夫都是從湖廣征發而來,本就早思歸心,見此情狀,直接四下奔逃,將原本企圖組織抵御的清軍沖的七零八落…… 大明光復中軍左師副將胡一青就這樣開始了他“游擊大師”的第一戰。 第63章 “抗清民族統一戰線” “怎么被劫的?” 孔有德心中實在有些惱火,桂林這邊總算取得了大的突破,擺平了三道城外防線,開始真正地攻城戰,結果后方又出幺蛾子了。 兩天前,從后方湖廣轉運而來的一批糧草輜重,在白石潭被一伙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明軍給劫了。收到逃出來的潰兵消息后,清軍也趕忙派了幾千人去查看情況,不過顯然人早就跑了。 “從人員數量估計,大概就是之前阻擊了敬謹郡王的那伙明軍?!?/br> 前來議事的尚可喜道 “胡一青?” 孔有德皺眉 ------------------------------------- 王夫之這兩日可算是歷經艱險了。 為了掩護他出城,郝搖旗帶著幾百精銳夜襲城外清軍駐營,引發混亂。而王夫之則在十幾名軍士護衛下,從伏波門外出,坐上三葉小舟,順漓水抵達東岸,而后打著火把連夜北上,一口氣走到了拂曉。途中兩次差點遇上清軍哨騎,好在他們目標小,躲起來容易,再加上桂林地區水田、山林、丘陵遍布,一支十來人的小隊也很難被發現。 只是休息了一會,一隊人又開始向北摸索進發,直到在堯山以南碰到了瑤族人的寨子。 本來是擔心被搶,不過這些個瑤族人之前和胡一青所部明軍有過交往,畢竟胡一青等人窩在堯山里,各種生活物資的需要,自然要和當地各族百姓產生貿易。 聽說他們是朝廷使者,便上報給了留守在堯山的殘余明軍。 胡一青一看到王夫之,差點都沒認出來,那鮮艷的朝服王夫之自然是不敢穿出來的,太顯眼,但即使這樣,身上的布衣也在行進程中刮得七零八落,為了躲清軍哨騎,他們還經常躲在水田里,下身全是污泥,頭發也亂蓬蓬的,滿臉臟垢。 胡一青確定果然是他后,不禁心起敬意,他之前護衛朱由榔去貴州時,是與王夫之見過的,但印象也不過就是普通舞文弄墨的士子文官而已。如今卻能只身出城,繞過清軍重重封鎖,兩天兩夜行進上百里,確實非凡。 “王舍人此來可是有旨意?” 胡一青問道 王夫之聞言微微搖頭,而后從一名護衛手上取來王命旗牌。其實就是一桿藍色令旗,上面有一個大大的令字,一般用于賜予欽差大臣或是地方督撫,表明其具有便宜行事之權。 而后開口道 “我奉皇命,來此監軍?!?/br> 胡一青面色嚴肅 “可是桂林那邊出了狀況?” 王夫之點頭 “清軍已經盡奪外圍陣地,此時已然開始蟻附攻城了,孔賊不顧傷亡,狗急跳墻,城中壓力是一日大過一日?!?/br> “陛下的意思是?” “讓你出擊清虜外圍,牽制一二?!?/br> 胡一青鄭重頷首 “我現在手下還有五千人,不過……” 胡一青接著將之前劫了清軍輜重的事也講了出來。 王夫之聽完后卻是眼神閃爍,這似乎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孔有德此行十萬大軍,當然不可能只靠搶掠來維持補給,故而清軍開辟了一條從湖廣衡州到靈川的后勤線路。 這么多人,每天人吃馬嚼也是天文數字,若是明軍能夠將這條補給線切斷,一方面可以讓清軍陷入無糧困境,另一方面,就算不能,清軍為了保護后勤運輸也得要抽出兵馬來護衛沿線,同樣能取到牽制清軍的作用。 “此事可行??!昔日《史記》有載,‘李廣善游擊’,這回咱們也做一回‘游擊將軍’!” 胡一青卻是有些遲疑 “眼下我手里只有五千人,之前偷襲清虜也算是出其不意,以后他們必然要增強防備,恐怕力有不逮啊?!?/br> 王夫之聞言也陷入沉思,兩人一時沒什么好辦法,胡一青讓人帶他去沐浴休息。 兩天兩夜沒怎么合眼的王夫之好好睡了一覺,第二天起來看到營中有些熱鬧。 胡一青此戰繳獲了不少東西,尤其是糧食,恐怕吃上一年也吃不完,故而便拿出一些,與當地的山民交易rou食和其它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