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0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陛下!小人在漳州還有兵馬!小人能把漳州獻給陛下??!陛下我……” “李成棟!朕就問你一句!” 朱由榔一聲呵斥,打斷了李成棟喋喋不休的求饒 李成棟怔怔看著他,不知所措 “當初揚州、嘉定屠城之時,爾可料到過今日?!” 朱由榔手指著李成棟,高聲喝道 李成棟聞言猶如晴天霹靂,張嘴顫抖訥訥不言,面色慘白如紙 “拖下去!明正典刑!以告江南士民冤魂!” 身旁明軍小校也不再遲疑,拖著李成棟便要出帳行刑。 “陛下饒命??!饒命??!小人還能……” 隨著一番嘈雜,慘叫一聲,終歸沉寂。 帳外紅日西落,兵士們扎營休息 左右兩山披著紅光,靜靜肅穆 山下,是剛剛經歷一番血戰,猩紅未去的戰場 風中龍纛在落日余暉下獵獵招展 隱隱傳來士卒笑罵言語聲 朱由榔看著這番景象,深嘆了口氣 歷史的車輪,總算被自己微微轉動了 第10章 兵逼閩南,江南震動 廣東省肇慶府 “大捷!大捷!” 年方二十出頭便從翰林庶吉士被朱由榔簡拔為中書舍人的王夫之大步流星,叫嚷著跑進府衙。 “瞿公!呂公!陳公!諸位同僚!” “惠州大捷!” 府衙兩邊廂房、門房里辦公的中樞要員們無不放下手中工作,探頭而出。 自前幾日皇上在殿前與諸臣工言語激烈對峙之后,皇上不與眾人商議,獨自領軍東去。 所有人心中都無不高高懸起 一方面是對皇帝這種不講理的“小孩子習氣”、“正德作風”感到氣悶;另一方面也確實擔心這九五之尊有個三長兩短,短短三年之內大明就要死第四個天子了。 此時忽聞捷報,眾臣心情頗為復雜 一方面總算是塵埃落定、未有意外,甚至士氣也為之一振;可另一方面皇上畢竟是繞過了自己這幫“國之肱骨”,直領大軍獲此殊功。 “而農且坐下細說” 還是瞿式耜先鎮定了下來,將王夫之帶入大廳,坐下之后再一一說來。 “陛下親率五千……” “此戰計俘敵五千余,斬首近萬,其中韃虜八旗部近四千眾,虜將李成棟、佟養甲具授首?!?/br> 三位閣臣聞言撫須長嘆 門外一眾圍著的大小官員無不目瞪口呆 明軍崩潰之際,大明天子親率數百騎兵,帶著龍纛沖鋒陷陣、收攏潰兵、斬將奪旗! 這是嘉靖、萬歷的子孫? 他以為他是李世民還是劉秀? 可無論有再多的腹誹,他們也已經明白了一個基本事實 從這一刻開始,這位年方弱冠少年天子的皇位就已然固若金湯。 經此一役,這位新君證明了自己抗戰的決心,如果說之前各路抗清力量對于這個偏居兩廣的殘余小朝廷更多只是觀望的話。 那現在,無論是西南、湖廣的農民軍殘部還是浙東、福建的魯王、鄭成功至少都不得不對肇慶朝廷報以表面上的尊敬。 就憑羅浮山下鐵馬金戈、親冒矢石的奮力一沖;就憑亂軍叢中、巋然不動的風卷龍纛。 那些尚在各地苦苦支撐的諸路兵馬,無論是否遵從明廷號令,都得對這位少年天子頭上的“天下大義”尊重三分。 “陛下現在何處?何時班師回來???” 陳子壯開口問 “據來人說,陛下戰后并未班師,而是率大軍直奔漳州?!蓖醴蛑又鸬?/br> 瞿式耜聞言皺眉,此戰兇險萬分,已是將圣躬置于險地,漳州位于福建乃是清軍控制地界,若是深入太多,未免恐有所不測。 …… 福建省,漳州府城下 無數明字大旗沿著城外軍陣獵獵招展,簇擁著中間高聳的金黃龍纛。 黑壓壓三萬多大軍壓地而來,大軍前面是三千被押著的李成棟部戰俘。 推肩撞背,吵吵嚷嚷的一眾俘虜在鋒利的刀矛下,被推攘向城池之下。 廣州總兵余龍下馬跪地,對著龍纛下騎著戰馬,身罩金甲黃袍、按劍遠眺的朱由榔請示 “陛下,贖罪營三千人已驅至城下,是否開始攻城?!?/br> 朱由榔微微點頭 “嗯,開始吧” 之前惠州博羅一戰中俘虜了四千清軍漢卒,這些人中除去一小部分后來依附于李成棟的新兵外,剩下三千余人具是李成棟部的老卒了。 這些人跟隨李成棟從揚州打到廣東,手上或多或少都是犯下罪孽的。 戰勝之后,如何處理他們就成了一個問題,最終朱由榔決定學習前蘇聯在二戰時的政策,把這些“問題士兵”統一編為“贖罪營”,讓督戰隊押著應用于攻城時打前鋒。 雖然蟻附攻城在這年頭兇險萬分,但朱由榔也承諾,只要參與過三次攻城,或者在某次戰役中表現突出,便可既往不咎,當場釋放。 朱由榔事實上也有著另一翻番計較,據他所知,這時候的清軍中真正的滿蒙漢八旗其實沒有多少,滿打滿算能有個十一二萬就頂天了,其中滿八旗也就五六萬上下。清軍主力事實上是以投降歸附的漢軍為主,比如李成棟部。 以這些投降被俘的李成棟殘部先登攻城,可以有效瓦解動搖城中同樣大多出于李成棟部的漢軍士氣。 “攻城!” “攻城!” 青紅兩色的三角令旗前后揮動,千余督戰隊抬矛揚刀,隨著整個陣列向前擠壓,“贖罪營”的三千多士兵只得提著簡單武器,扛著木梯如浪潮般向城墻移動。 城墻上嚴陣以待的清軍步卒們見到這場面卻是手腳慌亂。 從墻上可以清晰看到,這些攻城士兵裝束與自己相差不大,不少人還發現了與自己相熟的鄉黨、戰友。 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人就是過去的同袍。 就在清軍猶豫時,城墻下方數百被安排過的贖罪營士卒已經開始叫喊 “兄弟們!大明皇帝的十萬大軍已經把漳州圍了!快開城降了吧!” “大明天子說了!只誅首惡!主動投降的可以既往不咎!” “李成棟已經死了!大家還打個什么勁??!”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除了心理攻勢外,其它士卒也沒閑著,擺開架勢,開始登城。 “愣著干什么?給我放箭!點炮!” 城樓上身著棉甲,腦后甩著豬尾巴的滿洲軍官揮動著刀鋒,大聲命令。 “砰!砰!” 墻上陳列的各類炮口吞吐火舌,無數彈丸、石子向城下撲去。 “??!” 一片片攻城士卒哀嚎倒地,血流如注。 但明軍也并未靜等,拉到陣列前排的佛郎機炮被點燃引信。 轟隆聲中炮彈從十幾門大小不一的弗朗機咆哮而出,對城墻上清軍發起報復。 “砰!砰!” 在炮火的彼此轟擊的火光中,贖罪營士卒背著小盾、手銜腰刀,順著構架起來的簡陋木梯,緩緩向上挪動。 隨著炮火漸漸停息,明軍已然登城而上,與清軍短刃相接,血光飛濺! 在城樓上持刀督戰的滿洲八旗軍官譚克格不得不斬殺了好幾個臨陣脫逃的士卒和軍官。 “穩??!不的后退!把明軍頂下去!” 譚克格面露青筋,揮刀斥吼 一旁城內漢軍將領趙任深深皺眉,他原是李闖軍白旺部一名裨將,后來白旺死后,年前隨金聲桓降了清軍,又輾轉成了李成棟麾下副將。 由于并非是跟隨李成棟降清的舊部,所以當李成棟決定偷襲廣州時并未帶上他,而是讓其帶著余下近萬弱卒留守漳州。 當然漳州城內也不是他一人說了算,還有作為督軍,滿洲正藍旗出身的譚克格。 “趙將軍!你的督戰隊呢?那兩個千戶為何不斬?” 譚克格晃動著小辮子,尖聲惡氣地對趙任呼喝。 這譚克格本是佟養甲副將,本來被留在漳州就十分不滿,不過一個副參領,平時卻對自己呼來喝去,動不動就以“軍法”懲處漢軍軍官,很是招恨。 趙任目光凌厲,咧嘴呵呵冷笑一聲,若是佟養甲的八旗軍還在也就罷了,如今佟養甲、李成棟具死,譚克格居然還敢如此囂張。 城外明軍看起來不下四萬,城中不過**千殘兵弱卒,就算守住了漳州又能剩下幾人?屆時無兵可用的自己又能在清軍有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