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收斂起一切掙扎,凌煙毅然決絕地割舍掉自己的情感。 只要能一直陪著顧重就好,其余的,她都不會再去奢求。 邁出房門,她又是那個端方優雅、進退有節、為臣忠謹的太傅大人。 第17章 帝師與太女(十六) ============================ “殿下···” 翌日下朝后,凌煙本想暫時避開顧重 奈何天不隨人愿,小殿下卻邁步直直走來,她也只好硬著頭皮彎腰行禮。 “先生!這么慌張是要去何處?” 顧重定定看著她,話語中帶著不易察覺的不滿。 “臣昨日宿醉未醒,便想著早些回去休息。聽宮人說,昨夜是殿下將臣送回屋的,實在是讓殿下見笑了?!?/br> 凌煙低垂著頭,不愿看顧重那雙恍若能洞察一切的眼睛。 “先生…不記得昨日酒醉之事了么?” 敏銳地察覺到凌煙話語中暗含的含義,顧重聲音不由得冷了幾度。 “說來慚愧,臣醉酒后向來會斷片,不記得醉后之事,可是有冒犯殿下的地方?” 凌煙裝好了一片無辜的神色,頗有些惴惴不安。 “……沒有?!?/br> 沉默了半晌,顧重方才艱難生澀地從嘴里吐出兩個字來。 “既然先生身體不爽利,合該好好休息,孤便不叨擾了?!?/br> 凌煙拱手謝罪道別,恍恍惚惚地回到了長離宮,突如其來地生了一場大病,連告了半月的病假。 這半月,顧重徘徊在長離宮門口,視線穿過重重宮門望向寢殿,卻一步也沒有踏進去。 殿內的人懷抱著愧疚與希冀,日日看向殿外,好像下一刻會有一抹雀躍的身影翩然而入,言笑晏晏。 誰也不曾低頭,也不知這是一場對誰的折磨。 凌煙病愈后,便以太女已議政、教無可教,外臣不便長留宮中的理由向顧帝自請出宮。 顧重知曉了這件事,捧著手中的奏章渾噩了半日,卻也未曾來勸。 接下來的時日忙忙碌碌。 凌煙按著點每日上朝,到東宮點卯。與顧重論述政見,出謀劃策。兩人如同以往一般談論公事,卻不再有任何出格舉動。 好像什么都沒改變,又好像什么都變了。 顧帝下令廷尉署專設有司追查太女遇刺之事,一群探案能手卻如同無頭蒼蠅,線索斷的實在是太徹底,一場北陵大火將所有線索付之一炬,只余下左氏一族這明晃晃看上去不對勁的存在。 左氏一族被押至西京后,就一直被軟禁在宮外行院。 無數人想從他們口中探得消息,無論是用金銀財寶還是前途引誘,卻都未得其果,人人都道不清楚。 總不能將那些世家都下了大獄嚴刑拷問,就算是與前朝或者蠻族有所牽扯,在未掌握實質性證據前,若是顧帝敢這樣做,天下士林只怕要群起而攻之了。 至此或許這起刺殺案只能成為一樁懸案。 暫且將刺殺案放于一旁,借著顧帝為自己選夫的東風,顧重也算是找到了對世家下手的時機,按照凌煙的布局謀劃,一步步徐徐圖之。 細細將這些世家扒清楚,鮮少有真正干凈的,單是圈地為霸、仗勢欺人的劣跡就撂了一整間屋子。 以此發難,顧重可勁減了世家的不少土地限額,又限制了他們的儀制,削了一些邊緣子弟不大不小的官位。 諸位世家縱使有些怨言,此時卻都因著攀上皇家,做著下一任帝王出在自家的美夢,對她的小動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總之不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權當討太女殿下的歡心罷了。 除卻折騰世家,顧重本還想請顧帝下令限制巫教傳播,卻被顧帝駁了回去,總感覺顧帝是在忌憚什么。 無奈之下顧重只能公開表現出自己對于巫教的不喜,希望下面的官員能領會此意圖,別再搞出另一個國中之國來。 北陵的宗教問題至今都沒能解決,令新到任的郡守很是頭疼。 至于選夫,顧重除了偶爾應下那些世家子弟的邀約一同出游,就好像忘了這件事情,拖了半年有余,顧帝卻也不催她,直到御史丞再提此事。 世家看不明白,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顧帝和顧重都不會真的選擇一個世家子作為皇家夫婿。 所謂選夫不過是吊在世家面前的胡羅卜,引誘著他們割舍一些看上去無關緊要的利益。 “凌大人…” 這日下朝,凌煙卻被人攔住了,正是陳默賢,他依舊帶著溫文爾雅的面具。 自從北境之事過后,先是被擢升中尉署中丞,隨后被廷尉署調走,不過半年又升了一級,現在已然是廷尉丞。 此人不愧是被精心培養的前朝皇子,能力的確是強過許多人。 “廷尉丞,有何事?” 只每次他主動出現在凌煙面前,就讓她總有種不得安寧之感。 陳默賢先是作了一揖,“今日凌大人也聽到了,殿下的婚事已然拖了許久還沒有消息,想必那些世家子都未曾入得殿下眼…” “那是殿下的私事,我等臣下怎好置喙?”凌煙冷冷道。 “說來有些難以啟齒…下官對殿下傾心已久…” 陳默賢像是沒有察覺她的不耐,繼續說道。 “此話你當與殿下去說…” 凌煙此時覺得他在炫耀,只因他能夠光明正大地表達對顧重的喜愛,不管是虛情還是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