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嗨,我是以沫,好久不見。 這個故事我大概從去年十一月底寫到今年六月初,算算也應該是我目前寫最久的故事吧,雖然字數不是我所有故事中最多的,但這陣子忙著考研,就拖了那么久才慢慢寫完。 寫完的當下有點恍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故事寫太久的關係,我其實不太記得前面寫什么了,是每次在后臺放了故事每章的內文后,我才想起來:「噢,原來我寫了這些、發生了這些事啊?!?/br> 這本比其他本寫得還要開心、痛快的地方在于,我終于寫了兩個都是音樂系的男女主了!以往都只有男女其中一人學音樂,而另一人幾乎不懂,所以沒什么快感,這次男女主都是學音樂的,能彼此互相了解對方的工作、討論音樂、一起四手聯彈真的超開心??! 我自己滿喜歡成宇光寫曲子給黎心潔,一起四手聯彈的部分,那時候也狂看了許多四手聯彈的影片,想著要怎樣彈才會讓人有曖昧、害羞的感覺,希望有成功,大家也喜歡哈哈。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是五年一度的鋼琴比賽,但因為疫情所以這次延到去年比賽,在寫這個故事時,這個比賽也正在決賽、公布得獎者,很開心能在這次比賽時同時寫了這個故事,讓我覺得黎心潔似乎就像是現實中參加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那位優秀、天資聰穎的參賽者,挺振奮我的心的。 我滿喜歡成宇光是指揮和作曲家這個職業的,在他寫給心潔生日曲那邊我寫得很開心,但我朋友說那樣的告白實在是太隱晦,一直被吐槽哈哈哈哈,希望我寫的有能讓大家看懂就好了。 寫古典音樂其實有點膩了,之后想寫流行音樂,未來如果有機會應該會再看到成宇光的! 說一下靈感來源吧,其實最一開始只是想要寫個比較少見、有點酷的職業,剛好那時候有接觸到音樂導聆相關的課,就先決定黎心潔跟成宇光的職業,再開始想劇情的。 在寫這個故事的期間我的心情真的是大起大落,不是因為故事劇情的關係,而是我現實中的情緒大起大落,有一陣子真是討厭古典音樂到不行,但是在寫這個故事又不得不聽古典音樂(故事都寫過半了,也來不及回頭了),所以那段期間我是抱著有點厭世的心態在寫的。 同時我也被這個故事給療癒到了,看著黎心潔如此熱愛著鋼琴,但最后卻不得不放棄演奏之路,想想覺得自己滿幸福的,雖然我那時對古典音樂厭世到很麻木,但我至少還能彈琴,把這份曾經的喜愛移到故事里,以另外一個形式表達我對它的喜歡,延續了我的音樂生命,讓我覺得不枉此生走過這遭。 其實我在寫高中篇時一直猶豫要不要寫他們兩個睡在同一張床上,但什么關係都沒有確認,只是朋友的關係,我自己覺得如果喜歡看校愛的人可能會有點無法接受,覺得怎么會這樣? 但后來還是寫了,這種比較界線模糊、曖昧不清的感情關係好像只有都愛才能寫,如果這是校愛的話我想黎心潔應該會被討厭吧? 我覺得無論是哪種情感都會有模糊、不確定、無法界定的時候,當然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樣的,人的心本來就是偏的,沒有一個人能做到完全的公平、明確的界線,黎心潔也當然會陷入迷惘,也會有自私的時候。 但也幸好他們沒有錯過彼此,要是心潔最后沒有選擇勇敢的話,就不會有今天這個結局了。 總之,這個故事有些東西都是我的新嘗試、接觸的,雖然還有些可能寫不夠好的地方,但也謝謝大家愿意閱讀這個故事、喜歡這個故事,在寫完故事后的這段期間,我一直想起我很喜歡的作者——李穆梅在《誕降師:爾穆月篇》一開頭的簽名頁給讀者們的話:「因為有你們,一個創作者的生命,得以被拯救,謝謝你們?!?/br> 看到這句真的唏哩嘩啦地哭了出來,我知道我仍然不夠好,但還是好謝謝愿意將這個故事從頭看到尾的大家,如果沒有人閱讀的話,我覺得我也沒有創作的動力了吧。 謝謝大家的閱讀,也期待我們在下一個故事的見面。 以沫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