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秦溯沈奕等人人手一個千里望,看著海面上靈活的戰船。 晉少云站在虞琛旁邊,看得激動不已,再次扼腕上次錯過靖國之戰。 不得不說,現在水師的cao練確實是搞出了些名堂符合秦溯的預期,不過她微皺的眉頭還是沒有松開。 “光是這樣不行,還是得從戰船上下手,沒有主力戰船威懾,真勢均力敵地打起來會很被動?!?/br> 秦溯也是經歷過海戰的人,前世的幾次海戰,打得當真是苦不堪言。 聽見秦溯這句話,眾人皆是緘默,說來容易,但做起來卻難,只郡守之女江晟眼睛亮了起來。 “陛下,此事可否交由卑職?一年……不,半年之后,定然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br> 秦溯側頭看了一眼那女子,“好,半年后,朕再來?!?/br> “多謝陛下!” 江晟自己都沒想到會這么順利,陛下竟然連問都沒問一句,直接準了。 又在海邊留了兩天,秦溯和沈奕嘗到了不少新鮮之物,讓沈奕大為心動,頓時便開始想怎么將這些東西引入大雍各地。 水師暫告一段落,秦溯相信崔決和江晟會給她一個滿意的交代。 接下來,便該走陸路了,正好秦溯耶一路回去看看沿途的新政施展如何。 陸路當真沒有水路舒服,不過都有各自的樂趣,行在路上也不得閑,完全沒有枯燥無聊之感。 沈奕還在算計著怎么從東郡多擴條商路出來,秦溯則每天四處轉悠,要么就是在車上總結反思。 東郡的新政效果雖略遜于江南,但還是稱得上的,長期下去,定然可效果顯著。 正當眾人停下歇腳,秦溯敲著頭批折子的時候,沈奕匆匆走了過來。 “子尋你看,從京畿到江南,再從江南到東郡,再由東郡返回京畿,這是我們走過的,一圈下來得月余,但是若是反過來,從靜遠郡到東郡有大河聯通,我們自東往西屬于逆水行舟,極為困難,但是若是從西邊往東,那就是順流而下,勢必快些?!?/br> 沈奕跟秦溯比劃著說道。 秦溯頓時也明白過來,“安平的意思是從京畿到靜遠郡,再到東郡,復抵江南,江南又用運河回京畿,如此一來,一趟不過半月之數,大大方便了不是。*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晚安! 第111章 秋宴在即,備戰 沈奕頷首, 如此循環連通后,四地的商路便暢通無阻,無論再南下還是北上, 皆是便利。 一路獲益匪淺, 等秦溯和沈奕再回到盛京, 已經到了九月金秋, 一入城, 隨處可見的金菊盛開,倒是分外熱鬧的景象。 “秋宴在即, 我們回來得倒是時候?!?/br> 沈奕往外瞧了一眼, 跟秦溯說道。 “那你回宮可有得忙了?!?/br> 秦溯跟著瞧了一眼,這宮中估計又是三天兩頭要設宴了。 沈奕對此倒是沒什么,反正宮中的事務一向都是大同小異,而且了解京中女子的風尚,亦大有益處。 二人一同回宮,這宮中現如今也冷清了許多,在新政推行之后,眾皇子的冊封也在如期進行, 各自設了王府, 搬出了皇宮。 二皇子, 四皇子, 六皇子,九皇子,各封賢王, 武王, 敬王,南湘王, 只有虛名,并無封地,亦無實權,其中南湘王的封地亦被收回,九皇子另封南湘郡守,代管南湘。 若說心有不甘,也就只有四皇子和六皇子,但是現在大勢已定,早已回天乏力,二人就算是不甘也只得認命,更何況比起死了的兄弟還有現在還幽禁皇陵的那倆兄弟,現在的結局已經值得萬幸了。 秦溯和沈奕二人一同回了永安宮,秦溯還沒來得及坐下喝口茶,便被人叫走,只得先去忙。 秦溯到御書房的時候,仇欒正面色凝重地等著,看見秦溯進來,躬身行禮。 “免禮,怎么回事?” 秦溯一看這模樣,就知道可能要大事不好。 “青戟出事了?!?/br> 仇欒將一封帶著血跡的書信遞給秦溯,言簡意賅地稟報。 秦溯心中咯噔一下,遲疑了一瞬,才一把撕開信封。 —— 兩月前,浮梁大都內,一處隱秘宅院中。 金棲梧一身男子裝扮,細一瞧,竟同金烈別無二致,只是那微蹙的長眉能令人一眼便看出她不是金烈。 “青戟?!?/br> 金棲梧低頭看著給自己系上腰帶的青戟,眼中帶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悲傷。 青戟應了一聲,抬起頭來,“公主有何吩咐?” “青戟,此次若能全身而退,我們便能回大雍了嗎?” 金棲梧抬起青戟的手,這一年多來,她們受秦溯之命,潛伏在浮梁大都,掌握著浮梁金烈的任何動向,另外在合適的時機,憑借金棲梧同金烈極為相似的容貌,離間浮梁皇室和金烈的關系。 不得不說,能在最后讓浮梁眾位皇子不惜赴死跟金烈拼個你死我活,其中金棲梧和青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最后依舊未能阻止金烈的上位,但是最起碼內耗了浮梁的國力,幾次內戰,不光是消耗了人力物力,還讓金烈的暴虐之名遠揚,給秦溯造就了極有利的局面。 可惜的是,她們在金烈登基前的過分活躍,同樣也引起了金烈的猜疑,再繼續待下去已經不安全了,更何況在金烈有了防范之后,她們也沒了更大的作用,一個月前曾收到了秦溯的書信,讓她們可以撤回大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