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秦溯一句句說著,看著始終沉默不語的沈家人,“前朝已過百年,當年太祖皇帝既然連前朝的嫡系子孫也留下,就證明大雍是有容人之量,現如今若是再趕盡殺絕,豈不是荒唐? 父皇這些年之所以對前朝之人仇視,大部分原因來自于十幾年前的舊事,現在舊事已往,該付出代價的人也已經付出了該有的代價,不該再遷怒于旁人?!?/br> 永樂帝這些年之所以嚴查前朝之人,其實大部分原因都是對人不對事,當年德仁皇后心系沈敬言,又是因沈敬言而死,永樂帝自然因此遷怒前朝之人,不過這么多年了,也該結束了。 秦溯的話說完,沈夫人看了一眼沈丞相,才又看向秦溯,“臣婦知殿下寬慰我等之心,多謝殿下處處維護之情,只是大雍律法不可觸犯,雖并非前朝之人皆有罪,但是前朝之人并未科考資格乃是實情,這沈安隱瞞身世,欺君罔上這么多年,若就此了之,他如何對得起大雍?如何對得起如此信任他的朝廷?如何對得起百姓?” 秦溯也是才知道沈夫人性子竟如此之剛直,亦險些被問得啞口無言。 “沈夫人,此事開始,確實是沈大人之過,但是這么多年,沈大人為了大雍,也是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已是功大于過,若是旁人有沈大人之才,有沈大人之cao行品德,本宮認為,亦能擔當大任,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但知錯能改,才是善莫大焉,臣婦知道殿下心善仁慈,亦多謝殿下給我沈家一條生路,但是這眾臣之首,丞相之位,不該是他沈安所能擔當?!?/br> 沈夫人說這話的時候,聲音都在微微發抖,這已經是她背棄心中的堅守,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當這一切的存在都是在虛假謊言的基礎上,那謊言被拆穿的時候,一切也將煙消云散。 沈丞相看了一眼自己的夫人,“罪臣亦是如此想的,謝殿下給我沈家一條生路,罪臣愿辭官歸隱,捐盡家財,以此贖罪?!?/br> 看著這一家子倔得像頭牛一樣,秦溯扶額,為何這世界參差竟如此之大,有人心安理得地搜刮民脂民膏,只為一己私欲,有人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卻要因隱瞞身份這點小事痛悔不已,當真是令秦溯開了眼界。 “現在我大雍正是用人之際,像沈大人這樣的棟梁之材實是難得,若是沈大人此時辭官歸隱,豈不是我大雍之難也? 若是沈大人沈夫人心中實在難受,覺得過不去這道坎,不如再等等,等父皇回來,本宮勸說父皇撤銷關于前朝之人相關法令,到時沈大人便是名正言順,如何?” 秦溯這也實在是沒招了,誰讓這沈家人一個比一個倔,非得鉆牛角尖,把她這個日常大逆不道的都影響得想要反思反思自己這么多年來的惡劣行徑,再以死謝罪了。 “這可如何使得?萬萬不可!” 聽秦溯竟要去勸說永樂帝改法令,那沈丞相和沈夫人更是連連勸阻,這可如何使得? “法令不合理,就應當整改,若是父皇能點頭,此條律法修改能得百官認同,那沈大人和沈夫人也萬萬莫要再因此事糾結,畢竟當年沈大人還是幾歲娃娃的時候就已經被那道長收養,后來又被一農戶夫妻收養,這按哪朝律法算,也不該將沈丞相牽扯進去不是?” 秦溯只覺得說服這一家四口,比在朝堂上跟那一群老古董吵架都累,這事自己就用了一眨眼的功夫就想明白了,怎么到他們自己了,反而非不放過自己呢? 難不成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秦溯胡思亂想著,不過好說歹說,總算是將沈夫人先安撫下了,畢竟家中還有一雙兒女是無辜的,不管怎么樣,在有一線生機的情況下,也不能拽著兒女去送死。 跟沈丞相夫婦說完后,秦溯也不久留,剩下的還得他們自己相通,當即便起身告辭。 “此事暫且如此,先將傳出此事之人揪出來再說,此人應當是想對沈家不利,不管如何,沈夫人,不能遂了他人的意,本宮先告辭了,沈大人,沈夫人留步,不必相送?!?/br> 秦溯說完要走,沈丞相和沈夫人等人站起身來,將秦溯送出主院門外,沈丞相讓沈奕和沈清替他和沈夫人送秦溯出門。 “平兒,清兒,去送送殿下?!?/br> 這回秦溯倒是沒推拒,讓沈奕和沈清將她送到沈府門外,秦溯看著沈清。 “沈少爺,莫要拘泥于一格,也萬萬莫要鉆牛角尖,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有其能,擔其職,無愧于天,無愧于地,便是對得起這天地百姓?!?/br> 從頭到尾一言不發的沈清聽見秦溯這句話,抬起頭來,“殿下當真如此認為?” 秦溯點頭,“本宮從來都如此認為?!?/br> 沉默班上,沈清緊緊抓著自己的袖子,重重點頭,“謝殿下提點?!?/br> “小事,”秦溯笑著揉了揉沈清的腦袋,“回去跟你爹爹娘親說一聲,本宮同你長姐出去一趟?!?/br> 沈清硬著頭點點頭,裝出一副大人的模樣,“殿下慢走?!?/br> 牽起沈奕,秦溯將人帶著上了馬車,離了丞相府。 一上馬車,沈奕便從秦溯手中抽回手,縮在馬車的角落中,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樣看著秦溯。 這倒是讓秦溯摸不著頭腦了,“安平這是怎么了?我可還是有做的不到的地方?” “并無不到之處,只是太過周到了,殿下于我沈家如此大恩,沈家無以為報?!?/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