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第41節
書迷正在閱讀:室友說他是直男、重回十一歲、炮灰進行時、和影帝在戀綜組CP后爆紅了、重生成貓后我踹了影帝、穿書文男主拒絕被攻略、七個渣攻都覺得孩子是他的[穿書]、我在無限流里開安全屋、今天又發現一個穿書者、我靠畫畫被影帝組cp后爆紅了
這價格倒是比預想的低!龐有財想。往日里找鏢師,一個缸子得收他二百五十文,還得包路上食宿費!這么算下來,哪怕自己再雇人從郡城把陶缸運到縣城,也劃算得很!而且自己也不用再找車回家,直接跟船看著貨物到郡城,這樣既簡便又放心,龐有財一口答應下來。 雙方既然講定了價錢,店小二也麻利地寫好了單子,一式兩份,遞給龐有財簽字畫押。那單子上面寫明了寄送人,運費以及運送貨物,從何地到何地,運船何時出發。龐有財仔細核對了單子,按了紅指印,和店小二各留一份,又付了銀錢。 因明日就要開船,龐有財當即回了客棧,雇人把三十個大陶缸送到了青鳥快遞,由青鳥快遞的工人把陶缸裝船。 次日一大早,龐有財收拾了行囊,就來到玉帶河邊的碼頭,遠遠地他就看見一艘高大的三桅帆船。他跟著青鳥快遞的伙計上了船,這才有時間仔細觀察。 船分兩層,底層是貨艙,閑雜人等不得進入,二層則是客艙,放著成排座椅,若是加錢,還可以換張床鋪躺著。船上自帶小廚房,花錢就可以點上熱騰騰的飯食,至于熱水則是免費供應,拿上陶杯自己接就是。船尾還特地隔開了兩個分男女的小房間,放好恭桶供客人如廁。 龐有財做慣多年行商,頭一次覺得行商途中愜意。以往走商路,都只能吃硬邦邦難以下咽的干糧,晚上裹著衣裳在野地里胡亂對付一宿,再不然就是蜷在伸不開腿的硬馬車里睡覺。 可在這青鳥船上,一切都大不相同。船身兩邊清波綠水,是一覽無余的好風景,到了飯點,花上十來文錢,就可以吃上熱騰騰的湯面,另加一條腌魚,雖說比起南安縣城是賣得貴了,可畢竟在船上,什么東西都比岸上金貴不是?到了晚上,再花十文錢,就有船上伙計把座椅撤掉,鋪好被褥枕頭,船身搖搖晃晃,催人入眠,龐有財也能睡個安穩覺。 一天一夜過去,青鳥號就抵達了陽興郡城。船工們齊心協力下好鐵錨,拉緊纜繩,再有條不紊地往外搬貨。青鳥的伙計已經和龐有財熟稔起來,笑著說道:“有財叔,我就先把你的貨給放到我們青鳥在陽興郡城的庫房里去了,你到時候找好去浩山縣的車隊,來拉貨就是?!?/br> 龐有財連連道謝,下了船自去。一轉身,龐有財就站在了陽興郡城碼頭上,聽著熟悉的鄉音,他恍如在夢中。昔年王生上得名山,偶遇仙人被帶上云海翱行,恐怕才會有如此快的速度! 有了青鳥快遞,恐怕以后送貨是越來越快!龐有財很快意識到,這將給他們這樣的行商帶來巨大的商機。 青鳥快遞受到史無前例的歡迎。南安縣來往的有一半都是各地商人,他們在南安買到了心儀的貨物,可運送回去還是費事費力費人費馬,天下苦交通不便久矣。如今有了船運,商人們歡呼雀躍,喜笑顏開,雪花般的訂單堆滿了青鳥快遞的柜臺,掌柜天天催著造船廠趕緊建新船,眼下調撥的這幾艘船完全跟不上需求!掌柜看著那些不得已推掉的訂單,心跟割rou似的疼。 羅南只得派人又去南方挑選現成的船只來改造,再開高價上各地去收購做龍骨的巨木。好在南安縣廷府撥出大筆金銀,造船廠現在財大氣粗,只要能用錢買到的東西,都不叫事兒。 遼成郡邊境,青屏山腳下齊王軍營中,又是另一番景象。 兩日前,左衛將軍尹弘命將尉蕭颯率領先鋒部隊萬人抵達遼成郡,蕭颯領命率步軍出襲。兩軍鏖戰數日,齊王軍險勝,軍營傷亡慘重,帳下將領也各有負傷。 軍醫在火上燎了刀子,小心地切開傷口。江鳴悶哼一聲,額頭上滾滾落汗。這枚箭頭制有倒刺,咬住血rou,軍醫不得已,只能將傷口深深隔開,血流滿胸膛,這才能把箭頭取出來。旁邊備有燒開又放涼的溫水,軍醫一把箭頭取出,就用水洗去血污,這才小心敷上藥膏,拿白布巾包好傷口。 “把這個青霉素丸藥吃了?!迸嵊诱f道,他拿出一只隨身的小瓷瓶,從中倒出藥丸遞過去。上次宣瑾瑜讓徐福捎來的小木箱里,還放了一些藥物和高度酒精,是專門留給裴佑急救用的傷藥。 江鳴卻猶豫起來。他聽說過這個青霉素的神奇藥效,也知道這個東西珍貴,聽說那南安大學要提取這青霉素也不容易,戰場上刀劍無眼,不如還是留給齊王? 裴佑皺眉:“怎么?不接?” 見齊王沉下面色,江鳴渾身一激靈,趕緊接下丸藥,就著溫水吞進肚里。 裴佑這才滿意點頭,溫言撫慰江鳴好好養傷。見過受傷最嚴重的江鳴,他又去看了其他受傷將領,這才回到自己軍帳中。軍師許寧已經在此等候。 許寧是文職,一身本事全在腦子里,上戰場搏殺是對他才智的浪費,因此只在后方。不過每日里行軍出兵,車馬糧草,軍營后勤,都是許寧一手cao辦,眼皮底下也是青黑一片。 許寧倒出兩盞釅茶,一盞遞給齊王,一盞留給自己。 裴佑一仰脖子喝下,說:“這只是先鋒軍,后面的主力部隊不日就到,軍師有何妙計?” 許寧干脆說道:“建營壘,打持久戰?!饼R王軍連日奔戰,剛抵達遼成郡邊境,離都城不過數縣之距,許寧就建議就地駐扎,以逸待勞,等新帝大軍開拔,再倚仗營地對抗。不過這段時間以來,許寧雖然帶著軍士開始挖渠修營,但到底時日太短,今日修建的土壘又被敵軍沖擊。 “按照我和徐福上次說的,下次船只會全部運送水泥,若是順利,說不得明后日就能到,這樣趕在新帝大軍抵達之前,就可以修好?!痹S寧說。 裴佑聞言精神一振。許寧此言有理,越臨近都城,面臨的新帝軍力越盛,還需有個穩固軍營,才好應對之后苦戰。 作者有話說: 第76章 木桶 如許寧所言, 青鳥船隊在第二日就抵達遼成郡。成箱的貨物再次從三桅帆船上卸下,緊接著運往了齊王軍的營地, 其中最多的便是水泥。這般沉重的水泥, 也只有水運才能這樣快運來。隨船到來的還有一批水泥匠人,負責現場配制水泥。許寧帶領著軍士,爭分奪秒地用水泥修建營壘。 運來的貨物里, 還有一批意想不到的物資,是三十個看似平平無奇的木桶, 用油紙密密地包裹著。 “隨船運來火藥桶三十枚, 每桶填塞十斤□□, 威力甚大,小心保存, 愿君早日結束戰事,匡平亂世?!贝狀I頭帶來了宣瑾瑜的手信,信中如是說。 “□□?是何物事?”許寧聽說后只覺得一頭霧水。 裴佑卻覺得肩膀上壓著沉甸甸的擔子。他當然知道□□是什么。他心里清楚,若將這火藥投入到戰場, 引起的將是劃時代的變革,就猶如凡人盜取天火, 此后是福是禍, 難以預料。不過火藥始終會發明出來, 也許現在用這些□□盡快結束戰事,能犧牲更少吧。 在裴佑的吩咐下, 一場小型的試爆會立即展開。 軍營外清出了一片空地,其間依距離列出十個木質人形靶, 然后綁縛了兩頭活羊, 裴佑帶著人停留在三十丈開外, 傳信兵上前點燃了長長引線, 策馬離開和眾人匯合。 齊王帳下軍尉都在琢磨,這新式武器是何方神圣?看著灰頭土臉的樣子,也不如何厲害?還不如連弩威風?,F在也沒有任何動靜??? 就在這時,爆炸聲轟然而起,塵土激揚,火光迸發,耳聞盡是雷霆一般的怒響! 眾將倒抽一口涼氣,這新式武器是裝了雷霆在其中?怎的這般威力?等塵土泥沙和火光徹底散去,裴佑才帶著人小心接近。 傳信兵上前察看標靶,回來后一行禮:“報!兩丈內標靶盡毀,三丈內標靶損傷嚴重,兩只活耙徹底死去!” 眾將面色凝重,這等武器,簡直是聞所未聞!裴佑卻不管他們心中所想,只說:“此物名為天火雷,你等且一起商討如何運用于戰場,今晚在我軍帳中議事?!?/br> 眾人應諾而去,只覺得戰勝的把握又大了幾分。 □□研發非一日之功。一開始開采礦物之時,宣瑾瑜就猶豫著是否要用火藥開山采礦,如此一來可以節省人力,可到底還是擔心火藥這種武器對時代的改變,她便壓住了這個想法??勺詮呐狎E弒父登基,裴佑討逆后,她便明白,自己不研制武器是沒有意義的慈悲。為自保計,她也需要研制武器。 宣瑾瑜決心一下,南安大學已經成型的科研力量迅速運轉起來?!酢踉舷跏?、硫磺、木炭容易制備,火藥最佳配比也在宣瑾瑜腦子里,無需反復實驗,唯一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就是將火藥制作成細微顆粒,以及制作引線,但有了宣瑾瑜提供的思路也不難。 眼下運送給裴佑的就是第一批□□成品。這些日子以來,雖說南安還算太平,可也涌入了許多難民,宣瑾瑜聽說,南方也有將領起義勤王,新帝裴駿出兵鎮壓,南方數郡黎民哀嚎,白骨千里。她希望這批火藥能讓裴佑盡快贏下戰局,結束這天下混亂局面。 不過南安大學的成品還并非僅有這些,最新研發出來的還有溫度計。 不是玻璃溫度計,而是金屬溫度計。只有金屬才扛得住爐窯的高溫。即使有宣瑾瑜從系統中抽出的技術圖紙,制作這種精密儀器也依然耗費了許多功夫。先找巧匠用圖把鉛和金做成緊貼的兩支金屬桿,因這兩種金屬受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膨脹,于是兩支金屬桿就各自扭曲產生出扭力來,金屬桿再連著指針,隨著扭力不同,指針便指向鐵制表盤的不同角度。 如此一來,只還需要劃分刻度,這熱力該如何來分呢?南安大學諸位老師正在爭吵不休,宣瑾瑜一錘定音,送來正確答案:事物有多熱就叫溫度,冰水混合物為零度,水蒸發則為百度,在表盤上取出零度和百度后,中間則按份劃分。 金屬溫度計只是一個巴掌大的小物件,卻代表了目前南安縣的最佳工藝水平。宣瑾瑜只頭疼這東西造價有點高,現代制作金屬溫度計是用的便宜合金,以方便量產,不過此時哪有合金?最適合的兩種金屬片便是鉛和黃金,連材料帶手工,造一個金屬溫度計是真貴??! 好在瓷器作坊對于此物是歡迎之至。測試溫度,哎呀,這簡直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沒有之一!瓷工們直呼神物耶! 平日里瓷工燒瓷,最頭疼就是測爐窯溫度,也沒個辦法,每次燒瓷只能靠感覺,燒到什么火候能出什么瓷,全憑經驗和運氣。如今有了這金屬溫度計,瓷工們立馬就開始測試起來,什么火候能出好瓷,什么火候又能出好釉色。 瓷器作坊掌柜斬釘截鐵表態,甭管這金屬溫度計多少錢一個,我們先訂上十個,知道這東西用了黃金來做,誰還使不起了?小看咱了不是。 得了大金主瓷器作坊的支持,南安大學金屬溫度計科研小組的諸位老師生員也揚眉吐氣起來。無他,南安大學里大大小小有五十來個科研組,誰不希望自家的科研成果能拔個頭籌,證明自身價值?遠的就不說了,就說那羅南,一個做木頭船的匠人,以前在南邊都快餓死的貨,最近自打做出那三桅帆船,連郡王都和顏悅色見了好幾次!校長許由見著他也客客氣氣。 科研人員也有攀比心。 不過金屬溫度計用在瓷器燒制上只是意外之喜,宣瑾瑜要研發這金屬溫度計,卻是為了石油分餾。自從南安成為西域貿易重鎮,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都帶著奇特的貨物來此處交易。久而久之,南安主人宣瑾瑜的脾氣也宣揚出去——聽說誠郡王就愛搜集些奇怪的、沒人見過的東西。 于是就有大月氏的商人帶來了本地特產黑油,獻給了南安縣廷府,南安縣廷府則照例一律轉給郡王府。 宣瑾瑜一眼認出,這黑油不就是石油嗎! 這可是好東西!宣瑾瑜大喜,讓宋冬前去談價,多多地采購黑油回來。宋冬雖不解其意,但還是依令購買——反正這玩意兒便宜,買買也不心疼,就是要建防火的庫房來存,有點愁人。 就這樣,成桶的黑油從大月氏運入了南安縣,一直到金屬溫度計制成,才終于可以開始分餾。 首批分餾出來的產品是煤油。有了金屬溫度計,將石油分餾成煤油就變得十分容易,溫度控制在兩百度上下,便可以分餾出煤油來。至于分餾技術,在生產香水和面脂的南安縣已經十分發達。 宣瑾瑜將家里的燈油換成了煤油。 春香好奇地看著新的油燈。精致的銅盞里,燈芯燃燒起亮光?!巴鯛?,這光比平常亮!還沒有黑煙!”春香興奮地說,對著煤油燈瞅個不停。 “對,這煤油比起豆油、豬油都更耐燒不說,而且燒得干凈,所以就沒有黑煙?!毙ばχ忉?。 “那這樣豈不是能剩下很多錢來?”春香不愧是王府的大丫鬟,心中自有成算:“府上每月光是點燈的油錢,就要花去不少呢!豆油不好燒,府上一直用的羊油,可貴!王府都是如此,府外的百姓能用起油燈的,就沒有幾家?!?/br> “以后就不會如此了?!毙ぽp聲說道。自從來到古代,她便覺得夜里極其不便,哪怕是用的羊油燈,燈光依舊微弱如豆,頂多照亮三尺。至于點燈夜讀,那用不了多久便會患上眼疾,還有那燃燈的黑煙,也是嗆人地很。 春香聽聞宣瑾瑜此言,自是深信不疑,她對郡王爺有種盲目的信任,立馬就開始想象起了即使在夜晚,也燈火通明的景象,不過她此生都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因此怎么想也想不太出來。 宣瑾瑜想要的不僅僅是這種銅盞煤油燈。如果是這樣銅碗里擱油,點上燈芯就燒的油燈,她又何必大費周章來制備煤油?還不如湊合用得了。 她想要的是制作出玻璃煤油燈。前世的時候,宣瑾瑜在看老電影時,就會看見主人公們提著煤油燈在夜里走路,那煤油燈制作精美,用玻璃做成葫蘆形狀的擋風罩,底座上還有控制燈芯長短進而調節亮度的開關,上面還安裝有提手,既可擺放在桌上使用,也可提在手中趕路。 也不知道還需要多久,自己才能用上這樣的煤油燈?燒制玻璃,應該不算難事吧?宣瑾瑜想。畢竟現在有了蜂窩煤,要提高燒制溫度比以前簡單不少呢。 作者有話說: 第77章 煤油燈 一盞煤油燈放在了桌上。 只見鐵做的底座上, 是一個細腰肚大的玻璃瓶,上面還配了可提起的把手。別的工藝都不稀奇, 最稀奇的就是這玻璃。按照宣瑾瑜的吩咐, 是用了最純最白的石英細砂來燒制的玻璃,因為原料含鐵質就燒,因此這玻璃幾乎接近于透明, 在旁觀人的眼中,就猶如最玲瓏剔透的水晶一般。 這是南岸大學送給宣瑾瑜的第一只煤油燈成品。宣瑾瑜先送給了李氏。 這次成功燒制出玻璃的是一個喚作陳二的小瓷匠, 他二十出頭, 之前本是個編曹蚱蜢的手藝人, 見著什么東西,都能自己想辦法編出來, 因著手巧,就被招進了瓷器作坊,很快又升成了匠人中的領隊。 沒有溫度計之前,陳二對燒瓷火候把握得最好, 也許真有點玄之又玄的天賦,也正因為如此, 當南安大學找到瓷器作坊, 想讓他們出一個指導燒玻璃的匠人時, 作坊掌柜立馬就推薦了陳二過來。 陳二不負眾望,很快就在窯爐里燒制出了玻璃。 “這不咋難, 比燒瓷還簡單,只要火候到了就能出玻璃, 不像燒瓷, 差一點顏色就不對?!标惗┖┑卣f?!熬褪呛竺娲挡A? 得使點兒巧勁兒?!?/br> 對于這種隨手編草兔子、草狗的天賦藝人來說, 吹個玻璃瓶兒只用費點勁兒摸索,很快也就吹出形狀來了,不服不行。 出來的第一盞樣品送到了宣瑾瑜屋中,宣瑾瑜摘去玻璃瓶,打開油蓋子,往里加了點煤油,又點燃燈芯,這就蓋上了玻璃罩。 溫暖的燈光立刻散開來,即使是在白天,也能感覺到亮度。李氏看著這煤油燈,猶如看著什么稀奇物事:“哎喲,這光可亮!這油燈我看也漂亮,你不說是家用物件兒,我還覺得像是個什么庫房里傳承的珍寶呢!” 宣瑾瑜笑著說:“阿娘,這是拿來用的東西,這玻璃你們初看稀奇,以后看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彼S即吩咐下去,旁邊仆婦婆子連忙關上大門,又拿棉被掩蓋住了窗戶透進來的光亮,這下沒有了外面照進來的日光,就更能看出來這油燈的亮度了。 以前的老油燈可謂是一等如豆,只得黃豆大的一點光珠在燈芯上跳躍,只有一點光亮的意思,可現在這煤油燈的光卻盈盈如火,溫暖的照耀開來。李氏讓人拿過一卷書,上面的文字在燈下看得清清楚楚,又拿過針線篦子讓丫頭們做,也能看清楚。 李氏房中的仆婦丫鬟們興奮地討論起來,滿屋子嘰嘰喳喳的聲音,李氏自己也覺得歡喜異常?!鞍?,沒想到到老,還能見著這么多沒見過的東西!我也是有福氣了?!?/br> 宣瑾瑜說:“這是送來的第一盞煤油燈,等回來再送來,我再給阿娘送幾盞來?!?/br> 李氏連連搖頭:“阿娘一個老婆子,要這些干嘛?你拿去,要是晚上有什么公務,你就用這個燈,對眼睛好?!?/br> 宣瑾瑜卻板起臉來:“阿娘說什么話?你忘了去歲冬天,起夜的時候怎么摔跤的?這油燈阿娘且留著用,我日后自有?!?/br> 旁邊嬤嬤立刻勸李氏:“是王爺的一片孝心呢,有兒奉養,太妃好福氣呢!” 李氏這才收下。她心里喜歡這油燈得緊,干脆又按宣瑾瑜的話,提上那油燈,在屋子里晃了兩圈,果然燈隨人走,十分便利。因為這新式樣的煤油燈有把手提著,下面的鐵座又做得沉,比以前在手里掌著銅盞油燈照明要方便多了,一點兒不礙著走路。 李氏感慨說:“哎喲,要是這種油燈,我看以后起夜也不必叫這些人,讓他們多睡會兒,我自去便行?!?/br> 嬤嬤和丫鬟們立馬說道:“好太妃,也讓我們拎拎這沒見過的油燈,以后回家探親也好跟親戚說嘴,也是在王府里見著些稀罕東西的人!”一幫子人只把李氏哄得眉開眼笑。 南安縣現在的工業已經非常發達,一旦生產出樣品,馬上就會著手建工坊量產,煤油燈也不例外。只要有了玻璃和煤油,制作這個東西其實很簡單。至于玻璃,那種能燒透明玻璃的、不含鐵質的石英砂著實稀少,要從外面的石英礦里運來,不過拿普通砂子也能燒制出玻璃,只是因為里面的鐵質不曾剔除,燒出來的都是綠色玻璃,但也能做煤油燈。這種綠色玻璃的煤油燈,造價也相對低廉,適合普羅大眾。 宣瑾瑜決心把煤油燈推廣開來。前世里老百姓一直把煤油燈用到了四十年代,多少人就是用的油燈考學、工作、做家務? 南安縣廷府旁邊,之前賣油、醋、香皂、腌菜的鋪子,早已經改名叫南安超市,雖說沒人知道什么叫超市,但這稱呼早就流傳開來,聽縣廷府的人說,這超市,便是一個極其厲害的雜貨鋪的意思。 好吧,那南安超市當得起這個名字,畢竟所有的新東西,都是從這里流出去不是嗎?今日里,南安超市門口的牌子上,靜靜貼出告示來:“新品到店,煤油燈出售?!?/br> 第一個見到這牌子的路人立馬轉了腳步,進了南安超市的大門?!罢乒竦?,啥是煤油燈?”南安超市的新貨,永遠都是南安縣最新的潮流,買一個,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