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第19節
書迷正在閱讀:室友說他是直男、重回十一歲、炮灰進行時、和影帝在戀綜組CP后爆紅了、重生成貓后我踹了影帝、穿書文男主拒絕被攻略、七個渣攻都覺得孩子是他的[穿書]、我在無限流里開安全屋、今天又發現一個穿書者、我靠畫畫被影帝組cp后爆紅了
“成了,這淡黃色的東西就是大蒜素!”宣瑾瑜喜上眉梢。雖然蒸餾環境對比現代過于簡陋,可大蒜素制備簡單,試驗過幾次后,到底還是成功制備出了大蒜素。 一聽見有了治療瘧疾的抗生素,裴佑也含笑舒展了眉頭。旁邊強撐病體來看靈藥的古元朗也松了口氣。 大蒜素很快運到了醫館,分作小碗,依次發給了瘧疾病人。 伍本拿著今天的藥,覺得稀奇。平日里的草藥都是烏漆麻黑,可今天的藥卻是淡淡的黃色,聞著辛辣刺鼻,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大夫連聲催促著他,要他趕緊喝下肚。因為這大蒜素精貴,裴佑要求大夫必須看著所有病人喝下去。 伍本一飲而盡。除了難喝,沒有任何感覺。按照大夫所說,他裹緊身上的棉被,沉沉睡了過去。 一直到了第二天,他才后知后覺,那黃色的藥,也許真的有用!自從得了瘧疾,他腹瀉嚴重,整個人拉肚子拉到脫力,可自從喝了那個黃色藥水,到現在都沒腹瀉。少了腹瀉的困擾,他這才能正經好好吃飯,身體里總算積蓄起了幾分力氣。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瘧疾病人身上。宣瑾瑜暗忖,也許這些人的腹瀉就是由大腸桿菌這類細菌引起,大蒜素作為抗生素殺滅了這些細菌,自然腹瀉也就痊愈了?再加上古人從不打疫苗或者吃抗生素,沒有抗藥性,自然藥效更好。 不管怎么說,這大蒜素有效就是好事!郡廷府的后院廚房加班加點,繼續熬制大蒜素,運送去醫館。 又是幾天黃色藥水灌下去,瘧疾病人已經退去發熱,可以下地走路,想必再休養幾天,就能徹底痊愈。 伍本娘抱著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的兒子,母子倆抱頭痛哭,死亡的陰影這才過去。 伍本娘抹抹眼淚,偷偷說:“兒子,等你好了,我們就去拜拜后土娘娘?!?/br> 伍本納悶,問:“后土娘娘?沒聽說過長都郡還有這個廟呀?” 伍本娘輕咳一聲,說:“哎呀,你最近生病不知道。是從南滄縣那邊傳來的信兒,送糧給長都城、給你發這個神藥的誠郡王是后土娘娘座下的仙童轉世,才有這么大本事!咱長都城這么多人受了郡王的恩惠,不知道是誰在郡城外修了個后土娘娘廟,最近大家都去拜呢!” 伍本平常最不信鬼神之說,但對施藥的誠郡王卻極為感激,聞言立馬說:“行,等我好起來,咱們立刻就去!” 作者有話說: 第32章 拍賣會(三合一) 系統抽出【基礎抗生素制備】幫了大忙。在這個缺醫少藥的年代, 大蒜素可謂良藥。瘧疾治好后,民眾對郡廷府有了空前的信心, 紛紛認為是神靈保佑, 修建水渠的民夫們爆發出了強大的熱情。 是啊,病了有藥,餓了有糧, 還有什么可擔心的?趕緊修好水渠和堤壩,等洪水退去, 又是和往年一樣的和樂日子。懷著希望, 大家埋頭苦干著。每清空一地的淤泥, 便由軍士灑上石灰水消毒。每處臨時的災民聚集地,也出了新的律令, 污物統一置放一地,定期燒毀,又修建了臨時廁所,不可隨處排泄。幾項措施下來, 長都郡城才算是干凈許多。 而一旦有了充足的錢糧供應,災民迅速轉變成了民夫隊, 即使沒有趁手的工具, 純靠人力也逐漸把修建水渠的進度拉了上去。 也正因為如此, 郡廷府倉庫里的糧食到底還是越吃越少。眼看著坐吃山空,古元朗愁腸滿腹:“現在郡城里, 小一點的糧商已經開始賣糧,可到底這些小糧商的庫存還是太少, 大多數糧食還在那些大糧商們握著。這些人始終不愿意賣糧??ね⒏? 庫房里的糧食沒幾天就要耗個精光, 這可如何是好?” 裴佑卻是老神在在, 說道:“如今郡廷府和這糧商,便如同兩軍對決,勝負只在一念之間,不可輕易泄氣。越往后糧商的壓力越大,我們這邊是水深火熱,糧商那邊又何嘗不是?我看就在這幾日,說不定就能聽見好消息?!?/br> 古元朗雖然心有疑慮,但皇子殿下都開口如此說,他也不好拂了裴佑的面子,只得勉力附和兩句。 宣瑾瑜卻是知道,裴佑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找了古元朗不在的空檔,她問裴佑:“你可是有什么安排,怎么對糧商開倉賣糧之事這么有把握?” 裴佑意味深長說:“我來這望泗關守軍也有快一年日子,這長都郡城就在望泗關腹地,不放幾個探子又如何安心?” 宣瑾瑜聞言,便明白裴佑大抵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且說灑金街里,王金發的脾氣是一日壞過一日。這世間大抵有一種人,不分這銀子從何而來,只要有錢沒賺到便好似剜心挖骨。 壞消息依然一個一個地傳進王家宅邸。 長都郡城里,每日郡廷府救濟災民的糧食是頓頓不落,開挖水道的民工隊也是餐餐管飽,就連剛出的瘧疾也不知道從哪里弄來神藥,竟給治好了!郡廷府更是吸取了經驗,眼下每清理一地,便撒上一種叫生石灰的粉子,說是能隔絕疫病。就拿白末子一樣的東西,就能隔絕疫???王金發不想相信,可自從用了這石灰以后,幾乎沒人生瘧疾。 王金發本來盤算著,最不濟郡廷府也會派個人來,跟他談談價錢,好收購他倉庫里的糧食??勺约覊旱募Z食就好像被郡廷府遺忘一般,再無人提起。難道郡廷府真有辦法弄到糧食,根本不在乎自己家的庫存?未必是朝廷派出的運糧隊已經在路上了? 王金發越想越是焦急心慌。他高價買來的糧食里,有一批是水災前幾日收來的青糧,還未徹底曬干,他也不敢大張旗鼓拿出來曬糧,再說城里也沒有合適的曬谷場,青糧放在倉庫里不見天日,再不賣就要捂爛了! 可眼下郡城里糧價平穩,若是開倉賣糧,怕也只有平價賣出。沒想到自己沒賺到錢,反而要虧錢了! 一想到虧錢,王金發心里似在滴血,府里下人大氣不敢出,走路時都把腳步聲放輕,就怕觸了老爺的霉頭。只王金發的美妾還敢跟他說兩句話。 晚間二人躺在榻上,美妾見王金發愁眉不語言,便輕聲寬慰:“老爺,不如便開倉把糧賣了吧?那姓古的不是說,明年減免商稅嗎?雖說現下賺不了幾個錢,可越壓倉越虧呀?!?/br> 王金發沉默著沒有說話,可也沒有反駁。 美妾明白,王金發其實已經意動,只是一時還難以接受虧錢罷了,美妾就接著說:“老爺,你最懂經商,這里外的買賣,就沒有老爺不懂的!便是一時不順,不還有妾身陪你嗎?我看,這錢遲早還能賺回來?!?/br> 王金發嘆口氣,拍拍美妾的手,到底還是她懂他,即使冷血如他也覺得好受些許?!懊魅站妥屜旅娴娜速u糧吧。你說得對,總比賠得血本無歸好?!?/br> 金發商行開門賣糧了!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長都郡城上下。金發商行是郡城最大的糧油鋪子,這一開門,剩下幾個大糧商也明白過來抬價無望,全部都開始賣糧,生怕晚了一步,不僅賺不到高價,還白白壓了一批糧食在手里。 王金發終日打雁,卻被雁琢了眼睛,這次不僅沒賺到錢,還倒賠了收糧的高價,抑郁在心,病倒在床。美妾卻趁他不注意,偷偷找了心腹遮掩,自己悄悄溜出后院。 她今日也不再涂脂抹粉,釵環全都除下,穿著普通,拿頭巾掩了臉面,一路避開行人,走進一處不起眼的小院。 里面坐著一個不起眼的男子,是那種一進入人堆就會被忘記的長相。 “你要我辦的事情,我已經辦妥了?!泵梨f道。這個男子大約半年前找到她,只讓她提供一些王金發的消息,就給大筆銀錢,最近為了讓她吹枕頭風,在關鍵時刻勸告王金發賣糧,更是給出了十兩黃金的高價。 男子似乎也不意外她來,只遞給她一個小木匣,美妾打開,里面是黃澄澄的金條,她點了點數,這才小心離開。 這個男子,美妾不在乎他是什么人,什么目的,只要能給錢就行。她冷酷地想,王金發賺錢了又如何?還不是摳門鬼,對她只給些中看不中用的東西。她只想自己過點好日子,攢點錢,以后年老色衰,王金發厭棄了,她能帶著自己攢下的私房去過點安樂生活。 ------------------------------------- “這些糧商,終于是放糧了!”宣瑾瑜興奮地說。 此刻她正坐在屋頂上,旁邊坐著裴佑。得知糧食危機終于解除,她興奮了一整天,裴佑見她沒有睡意,干脆拉著她上屋頂聊天。 郡城里水災的臟污還沒有褪去,有不少屋子已是廢墟??刹还艿厣隙嗌俦瘹g離合,天空的明月和朗星卻依舊潔凈如新,銀河恍若一匹白紗,在幽藍夜幕里蕩漾著鋪開。 裴佑也微笑起來:“是啊,現在可以放心了?!?/br> “嗯?!毙し潘傻卣f:“我一直擔心,要是糧食不夠該怎么辦?!?/br> “總是有辦法的?!迸嵊诱f。他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如果真的沒糧,那就直接就地征收,哪怕不惜把糧商抄家,也要過去眼下訛危機。至于后面的風波,后面再想辦法。不過像現在這樣不流血地解決,自然最好不過。 饒是宣瑾瑜再遲鈍,也看出今天的裴佑有點不對勁兒,總是流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澳阍趺戳??你是不是說有什么事要跟我說?”宣瑾瑜主動問道。 “嗯,有件事,我想說挺久了……”裴佑突然低沉了嗓子,眼底是深不可測的一片漆黑,月光照在他俊美的臉上,如同玉石一樣又堅硬又脆弱。 被他這樣看著,宣瑾瑜突然有點扭捏。 “明日我就回望泗關,匈奴已經打過來,只是我下令封鎖了這消息,你是長都郡第一個知道的人。不過,這消息也瞞不了多久?!迸嵊酉乱痪湓?,卻猶如驚雷。 “什么!匈奴人已經打過來了!你怎么……你怎么到現在才說!”宣瑾瑜臉色煞白。 “說了也沒有意義。長都郡水災還未退去,我如果立刻就走,我不放心?!迸嵊诱f。 “匈奴打過來,到底是怎么回事???”宣瑾瑜急急追問。 裴佑這才給她講起:“三天前,望泗關的哨兵就已經發現匈奴先頭部隊的蹤跡,而就在昨日,第一批匈奴兵已經抵達望泗關沖鋒,也就三千人馬,望泗關已經擋了下來。按以前匈奴進攻的老路子,這只是他們的先頭部隊,后面緊跟著的才是大軍?,F在要做的,就是抵御接下來的匈奴主軍進犯?!?/br> 原來就在自己還在為長都郡城的糧食擔憂時,裴佑還在cao心匈奴進犯的事情……宣瑾瑜只覺得憂心起來,裴佑之前生活在平安的現代,在這個冷兵器交戰的年代,刀劍無眼,他會不會受傷,能不能守住望泗關…… “別想這些了,我自有辦法,倒是你,等我明日去了望泗關,你要不就回南滄縣吧?”裴佑好像猜出了宣瑾瑜的想法,反問道。 宣瑾瑜搖搖頭,冷靜說:“水災還未過去,這幾日好不容易上游終于不再下雨,但主渠的水位依舊太高,如果長都城的水災不能解決,望泗關豈不是既有外患,又有內憂?南滄縣又如何能獨善其身?我還是留在長都郡城,和古郡守一起救災?!?/br> “好吧,那夏三和衛隊你一定要帶著?!迸嵊訃@道。他在收到軍師許寧傳信時,便是因為憂心宣瑾瑜,而沒有立刻離開。眼下糧商既已放糧,長都郡城最大的危機解除,又有夏三和衛隊隨侍,他也能勉強放心,必須速速回去望泗關了。 ???夏三和衛隊還是留給她?宣瑾瑜立馬說:“你都要上戰場了!你還是帶上你自己的親衛隊吧!” 裴佑哭笑不得:“我是主將,不到萬不得已,那都是在中軍帳里,你以為跟影視劇一樣嗎?何況如果要被匈奴人殺到身邊,那親衛隊帶不帶也沒什么意義?!?/br> 宣瑾瑜說不過裴佑,又隱約覺得他說得沒道理,只得氣悶閉嘴。 裴佑卻低聲說:“生什么氣?我明天都要走了。你看星星,多漂亮?!?/br> 宣瑾瑜不吭聲。 裴佑無法,只好沒話找話:“嗯,說起來,等我從戰場回來,我還有話跟你說……” “別別別,你可別再叨叨了!”宣瑾瑜大驚失色,裴佑這說話可太不吉利了。 裴佑見她睜著大大的眼睛,小臉上滿是驚恐,只覺得她分外可愛?!白甙?,天晚了,送你回屋睡覺?!?/br> 兩人一路無言,短短幾步路,很快也就走到。宣瑾瑜正要踏進自己屋門,一轉身,發現裴佑還在外面站著,似乎是打算她進屋后才走。她恍然覺得這個場景好熟悉:似乎有很多次,不管是在現代,還是來到古代,裴佑好像總是在默默關注著她,用一種欲言又止的眼光看著她。 難道他真有話跟自己說?宣瑾瑜突然想道。抱著這種念頭,她久久不曾入睡。 ------------------------------------- “郡王爺,這么做可妥當?”古元朗小心問道。 “哦,什么事來著?”宣瑾瑜聞聽此言,才回過神來。裴佑跟她說過匈奴入侵之后,當晚就連夜離開。宣瑾瑜醒來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不知為何,這幾日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 “郡廷府的銀兩快花去大半,按現在賑災的花銷看,遲早不夠,我想著,不如把治下的田地賣出數千畝地,收回些銀兩?!惫旁收f。 “等災后,沒了田地的百姓若是想要賃田勞作,又該如何是好?”宣瑾瑜卻是有些遲疑,委婉地提點古元朗。 這次受災,不少百姓都失了田地,就算災后取回田地,洪水沖刷的土地今年肯定是也種不了。要想盡快安定人心,郡廷府就需要有田地來讓百姓或賃租、或置買。如果郡廷府沒地,那百姓就只能賣身給大地主做佃農?,F在郡廷府賣地籌銀,雖能解決眼前問題,可后患無窮。 古元朗也明白這樣做的害處,無異于飲鴆止渴。他嘆氣道:“那若是現下銀兩不夠,又該如何是好?” 若是讓裴佑補貼,倒也算是辦法,裴佑曾經跟她說過他如今身家,著實豐厚,不過他眼下畢竟還是皇子,地方治理總是依賴他出錢,對他未必是一件好事。聽說現在的皇帝,疑心病極重……宣瑾瑜陷入沉思,冥思苦想,若是救災時沒了銀錢,該如何是好呢?突然間靈光一閃,她脫口而出:“不如……我們來辦一場慈善拍賣會!” “慈善拍賣會?”古元朗重復道,只覺得疑惑重重。這一刻他倒是跟南滄縣廷府不少人有了共鳴:怎么郡王說的東西,從來都沒有聽過? “這慈善拍賣會,便是先向貴族和富商募集物品,再舉辦一場宴請,當場拍賣物品,宴會中人皆可出價,價高者得,整場拍賣會所得銀錢全部用于救災?!毙そ忉屨f。 那這慈善拍賣會,聽上去好像對捐物、買物之人沒有任何利益???古元朗猶豫著開口:“若照郡王爺所言,此事怕是要由人自愿參加,可大家伙為何愿意來做此事?” 宣瑾瑜明白,古元朗是在擔心無人參加,到時候成了冷場。她便說道:“倒也有法子。世人所求無非名利二字,這慈善拍賣會既然無法給人財帛,便只能在‘名’上做文章。我看,咱們不如請一位有名的文章大家,為這慈善拍賣會專寫一篇記文,寫明此事始末。再立一碑石,正面刻這記文,背面刻捐物、買物之人姓名。長都郡城受災之民眾多,自然有人感恩傳誦。想必有了這名氣做引子,就不愁沒人來了?!?/br> 宣瑾瑜卻是成竹在胸,畢竟在后世,她也親眼見過好幾次慈善拍賣會不是?多少也能籌點銀錢。 古元朗一聽卻是心動,按照郡王爺這個法子辦,確是可行!他問道:“郡王爺這法子甚妙!我看,擇日不如撞日,不如便立刻cao辦?” “成。那現下要緊的,就是先找出這寫文的大家,再找幾個領頭人物,先做表率捐出一批物品來!”宣瑾瑜說。 “寫文……”古元朗琢磨起來:“豐永郡的葉離文章寫得好,字也漂亮,也頗有聲名,倒是不錯的人選。不過要說起來,舉賢不避親,我老師寧青乃是為陛下起草詔書的文官,文采風流,可惜他老人家在都城,現在修書一封,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宣瑾瑜啞然失笑,說道:“舉賢不避親,我倒認為,古郡守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郡王爺,你是說我?”古元朗驚訝地說。 “正是。古郡守書畫雙絕,在都城時多少人千金求畫,我在南滄縣都時常聽人說起。對這水災始末,古郡守最為清楚,親眼目睹,不比旁人。其他人遠在天邊,書信往來不知費多少時間,古郡守近在眼前,隨時可以潑墨成文,如何就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呢?”宣瑾瑜笑著說,言辭懇切又句句在理。 古元朗聽得此言,也不好推托,且他也頗為心動,赫顏道:“古某不才,便事急從權,且領了這個差事吧!” 現在寫文的人已經找到,接下來便是找幾個領頭人先為這慈善拍賣會捐物表率。 古元朗是長都郡守,當仁不讓,自言捐贈一件,宣瑾瑜也是如此,裴佑眼下不在,宣瑾瑜也不欲為這事修書去前線打擾他,便說裴佑那兒她去告知,實際打算自己再出一件,補上裴佑的空。古元朗對郡王和皇子的相處看在眼里,以為他二人是知交好友,自是一口答應。 剩下的還有霍將軍府,長都郡內幾支豪族,都由古元朗寫信告知,想來也不會拂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