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他們這話,雖然遠遠沒達到安氏族人的期待,但也無法。 他們這些庶人還能給王爺施壓不成? 安氏族人這邊才安撫好,季氏族人也找了過來。 季羽對這些人沒印象,根本不想理睬,可也知道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是那句話:“季氏族人無論是讀書還是從軍,我們都會資助,但有一條,必須得是品性良善之人。至于往后能不能出人頭地,我們只提供機會,不會任人唯親?!?/br> 他倒是大度,可季氏族人想的可不想寒窗苦讀從軍打仗,他們只想享福。 “你看睿王爺康王爺房里還空著,族里這么多姑娘哥兒,你給兩位王爺挑幾個,替你分擔分擔?!?/br> 這是要挖他墻角?季羽差點沒氣笑。 分擔什么?撬墻角竟然撬得這般理直氣壯? 真是一如既往地堅持不懈地打著四哥小五的主意??! 他還未發作,醋壇子童景元先發作了,直接將人打出去,還將此事上報給了皇上。 敢打子硯小五的主意,定讓這些爛人好看。 柳夫郎更是氣得放出狠話:“羽哥兒早被你們除族,跟你們季家再無干系,若再敢上門生事,上衙門理論?!?/br> 季氏自然不敢上衙門,只能私下里敗壞季羽的名聲,說他善妒說他六親不認…… 可未曾想,污蔑之言流傳得正盛時,突然一道驚天霹靂。 皇上來了道圣旨:超品親王妃季氏聰慧仁孝舉世無雙,深得朕意。如今無端被人污蔑,朕深感痛心,令青城知縣務必要嚴懲相關人等。 皇上都這么說了,官府的人自然是要奉旨辦事,將季氏那些帶頭鬧事誹謗王妃的族人全抓了。 打板子的打板子,流放的流放。 有了這殺雞儆猴之舉,季氏再無人敢鬧事作妖了。 處理完季氏族人這事,安四季羽夫夫回了一趟桃花村,重溫了一把昔日的溫情后,立馬啟程回了京城。 以前在京城時總想著回青城,可如今回了青城才知道他們早回不去了。 麻煩事比在京城還要多。 各種流言滿天飛不說,還總會跑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想從他們這里求官求財。 比如說,云哥兒的家人。 他們才到桃花村,便被云哥兒的父親阿母兄嫂攔著,哭哭啼啼請求云哥兒原諒,又訴苦說日子過得如何艱難,反正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要銀子。 云哥兒哥倆跟楊家之前的糾葛,季羽懶得管。 云哥兒如今也長大了,見過那么多世面,自然知道如何行事。 回了京城,日子又照舊,安家兄弟或是去兵部,或是去軍營。 季羽要么寫話本,要么琢磨一些他那個世界的好東西。 而童景元仍是掙銀子掙銀子。 日子一晃便等到了三胞胎十三歲時,皇上終于顯出老態了,是時候立儲了。 可出人意料的是,他沒選老大,而是老三。 “老三這孩子類朕,深藏不露胸有溝壑,做皇帝合適?!?/br> 這倒是實情。季羽這三個孩子,老二隨了童景元,只對經商掙銀子感興趣。老大像四哥,寡言寡語身手不凡心懷天下。而老三總是一臉的笑,謙遜有禮。 季羽剛開始還有些擔心老大老三會因為儲君一事生出嫌隙,未曾想,老三拉著老大的手道:“父親阿母,你們放心,我們兄弟三人永遠也不會自相殘殺?!?/br> 老大點頭道:“父親阿母,孩兒從未想過做儲君,孩兒只想陪著父親阿母,孩兒只想做個鎮守邊疆的大將軍?!?/br> 安四季羽夫夫對視一眼,放了心。兄友弟恭自然最好。 老三被立為儲君那一日,睿王府賓客盈門,熱鬧非凡。 有那貴婦人湊在一起羨慕地議論著季羽。 “王妃命可真好,一個庶出的鄉下哥兒,竟成了王妃?;噬峡粗厮?,王爺獨寵他一個,小皇孫也懂事孝順有出息,老三還是儲君,這一輩子享不完的福??!” 童景元哼了一聲:“外人只看到嫂夫郎光鮮的一面,他曾經吃過的苦遭過的罪他們怎么不說?嫂夫郎能有如今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拼來的。他值得擁有最美好的一切?!?/br> 安四看向正和莊姑娘說話的季羽,眼中的愛意都要溢出來了。 景元說得太對了,羽哥兒值得這世間所有美好的一切。 完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