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書迷正在閱讀:良森好景成真【GL】、【華文】拂曉之刻(ABO)、夜晚有三年、千年、結局不是你、這Omega又兇又野[全息]、她好像有點甜、莫非定律(NPH 產乳)、頭頂馬化云光環去致富、清冷學神最后要成為我的狗
顯然是陶迪已經和文亦斌杠上了。 文亦斌到底還是吃準了這事兒沒有真憑實據直指文煦,倒把陶迪噎得無言以對了。 二人繼續掰扯,已經逐漸從上升到辯證論道的高度了,白晝聽得直皺眉掏耳朵,抬眼見王爺站在門口,向他招手道:過來,坐。 說罷,他轉向那喋喋不休的二位:行了,也別爭了,掃視一眾臣子,道,這事兒該如何才是呢? 眾人一時無人吱聲事涉外戚文家和那倒霉催的馬家,行刺圣上、黑市賣藥、還出了謀害朝廷命官的事 這山芋太燙,沒人吃得下去。 白晝突然笑了,道:既然沒人應這差事,便由朕,親自去查問明白了吧。 這事兒放從前,皇上肯定懶得管,頂多是下旨禁藥,封館,然后派幾個人去查,問出個什么差不多的結果,不了了之。 如今卻是,出乎預料的意料之中。 再沒人露出聽見皇上要御駕親征時的表情了。 諸臣整齊跪下,直呼陛下英明。 場面話之后,陶迪道:陛下,馬家的案子已經交代清楚了,是依律處置,還是 皇上捻了捻眉心,道:馬承揚倒是孝心一片,留個全尸吧,馬巽,他削官發配。 陶迪剛要領旨,大理寺卿出列上前,道:陛下仁善,蒼生之福,但若有歹人見馬家行刺王殺駕之實,卻依舊這般發落,難以震懾人心,請陛下三思。 白晝嘆氣,露出一副為難的神色,似有似無的看了文亦斌一眼,才道:馬巽是有他保命的資本的。 說罷,不愿再和眾臣啰嗦,道一聲散了吧,一眾官員都轟出去了。 御書房的溫度這才終于降下來些,白晝打著扇,似笑非笑的看著王爺。 遠寧王道:什么路數? 白晝笑道:前幾天說的方案一呀,反正都不是什么好東西,釣魚要有餌,窩里斗也需要給他們個打架的由頭,說著,他笑得更開了,要不是還顧念著輿情言論被你那便宜爹利用,就一個個都套了麻袋直接扔護城河里去。 這是皇上么? 簡直是混黑1道的。 他從來就是這么個風格,倒一直沒變。 那封密折,八成也是出自他手。 王爺笑得很縱容,走到白晝御書案前咫尺距離,才低聲道:你最近,藥癮還有犯嗎? 白晝直言道:犯了兩次,沒有很難挨,撐一會兒就好了。 他說得大大咧咧不在意,也還是攔不住有人會心疼。 遠寧王看著他,半晌也不知該說什么,終于伸手理順了他散碎搭在肩上的幾綹烏發,手撫在他頭頂,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你呀 白晝非常厚臉皮的一笑,道:你猜,文亦斌會不會第一時間跟兒子斷了往來,先把自己摘干凈? 遠寧王認真的想過,搖了搖頭。 文亦斌和文煦的關系,有點微妙,王爺猜不透。 細論文亦斌,就連白晝,也沒抓住他什么十分巨大的錯處,只覺得這人沒有表面看上去那樣簡單,他對文煦的作為,不可能毫不知情。 父親不加干涉的任兒子折騰,八成是像小說里寫的,文亦斌希望兒子的外場做大。 交換情報、買賣藥物、控制堯國重臣。 但他不知道,自己這寶貝兒子青出于藍,一上來的目標不是那些臣子,而是皇上。 遠寧王看白晝沉思不語,問他道:現在準備去做什么? 白晝笑道:睡覺去。 皇上要親自查問案件的消息,那么多臣子都聽見了,總要給那些想做小動作的人些許時間。 可直到陶迪一套公務文書走完,白晝也沒等到文亦斌對馬家父子有任何動作。 樂兮堂,更是平靜極了。 草打了,蛇沒驚? 發配的圣旨傳到馬巽府上的時候,馬巽重重的舒出一口氣,這些年他已經疲沓了,早就想要一個結果。 以遠寧王之能,保他一條命,更沒鬧出抄斬三六九族的慘事,他已經很知足了。 至于馬承揚,刑部的白紙黑字的文書畫押他都認了,是無論如何都跑不掉了。 哀嘆這個傻兒子,被人利用了還不自知。 枉費自己在府里忍辱憋屈多年。 可馬巽終歸也是人,馬承揚骨rou至親,他還是忍不住想,不知是否有來生,也不知這小子還愿不愿意再做自己的孩子 事已至此,只怕自己也是命不久矣。 發配。 幽遠之地,一路上,有人想要他的命,多的是機會。 黃泉之下、望鄉臺邊,若是還能相見,就問他一句吧。 負責押解的差官,是兵部尚書岑憐的兒子岑齊,位居龍武軍右衛中郎將,官居四品,是負責都城城防要務的。 皇上派他來押送,倒是難得的重視。 馬巽見到岑齊,也暗自松一口氣岑憐和他私交尚可,想來小岑大人,這一路上也不會太作為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