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書迷正在閱讀:良森好景成真【GL】、【華文】拂曉之刻(ABO)、夜晚有三年、千年、結局不是你、這Omega又兇又野[全息]、她好像有點甜、莫非定律(NPH 產乳)、頭頂馬化云光環去致富、清冷學神最后要成為我的狗
王爺道:你想怎么個出門法? 白晝笑道:比如去城郊。 遠寧王不明所以,按住他的手,回頭看他。 白晝居高臨下的眨巴兩下眼睛,瞟了一眼門口,才笑著悄悄的道:朕有兩套方案,需得見雀張羅,不然等馬家那一對兒說實話,只怕是難。 作者有話要說: ※改自西夏襄宗李安全與桓宗母親羅氏合謀,廢桓宗自立的雙頭豬傳言。 第80章 我倒怕了。 這些日子,白晝雖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遠寧王也沒跟他過多的交代前朝政務和那些陰謀。 但并不代表白晝真的不想這些。 畢竟,他大半年來在朝里培養出來的眼線除了陳星寧之流,還有其他的官員。 這些天,白晝一直在想,若是王爺背后的勢力算計他對藥物上癮,而后為何在這月余的光景內,又突然按兵不動了呢? 他上次明明把狀態極為明顯的透露給文亦斌了。 難道說文亦斌、馬家并非和彭奇之流是一丘之貉? 深知實踐出真知的白晝,在王爺從馬府回宮那夜,見了他的疲憊之色,便決定不坐在屋里空想了。 結果朝里又出了新的亂子,橫插一杠。 這一日上朝,太常寺卿突然出列,說是太醫令有事奏報,關乎龍體國運。 太醫令隸屬太常寺下轄的太醫堂,在大堯是四品官階,只能殿外聽政。 在大朝會上要求入殿,想來該是緊要的事情。 但白晝不想節外生枝,有心不見,卻見太醫令已經到殿門前候旨。 微一遲疑,被左都御史接了話:陛下,太醫令田大人是侍奉過先皇龍體的老醫師,醫術精湛,為人克儉,朝會上能如此鄭重的參奏,必是要事,還請陛下聽一聽吧。 隨之,數名官員附議。 無奈,白晝只得招招手,道:田老曾經兩次把先皇從鬼門關拉回來,朕如何不知? 上殿的小老頭精神得緊,白晝記得他該是耄耋之年了,卻能步履生風,腰桿兒倍兒直,花白的頭發反倒襯得面色紅潤有光澤。 用鶴發童顏來形容,毫不為過。 太醫令面君禮數周全,不卑不亢,直言道:陛下身體得遠寧王爺看顧,老臣倍感輕松,只是近日,老臣有一發現,本不該在陛下龍體欠安時擾亂您的心思,但若是讓事態恣意,恐成我大堯滅頂災禍。 說著,他從懷里摸出一只織錦小盒子,呈到御前,繼續道:微臣近來得到一種丹藥,更發現數位官員親眷,因服用此藥出現了不同的失神癥狀,若是有通醫術者,以求仙問道為誘餌,控制我大堯官宦,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 白晝略驚。 他未曾想到,文煦的初衷,會被一名太醫一言戳穿。 他早就悉知文煦建設樂兮堂,又偷偷煉藥散出去的初衷,但他沒太管。 主要是因為,現階段被文煦拉下水的,還都是些經不住酒□□惑的官員,本就不是什么心思堅韌之人,不必冒著風險,取小放大。 但如今朝堂上,太醫令當著眾臣把事情叫破了,白晝便問道:這樣的藥物,倒是有意思,源于何處? 太醫令拱手答:微臣尚且不知,丸藥是微臣的一位藥材商朋友偶然得來,覺得事有蹊蹺,才拿給微臣的。微臣查驗出這藥丸中兩位藥材,量小止痛清熱祛毒,量大卻致幻上癮,恰巧和幾位官員親眷癥狀相似。陛下若要細查,只需派人去查驗都城里的藥坊,自然能順藤摸瓜,頓了頓,他又道,微臣聽聞冬日時,有位方士前來覲丹,當時丹藥查驗確實無毒,但其中也含了一味鼠尾艾玉草,不知此人與這事是否有關。 呵,說得是尚宇炎。 何止有關,命都沒了。 白晝漫不經心的捻起那顆丹藥看,烏黑的丹丸里,隱隱透出些散碎的金色,確實是文煦那兒的好東西。 看來無論何事,有人糊涂便有人清醒。 他轉向刑部尚書陶迪,見他畢恭畢敬的站在殿下,道:陶愛卿,此事交由你去查實一二,能制出這么神奇丹藥的人,是個人才,若是能查到,可別弄死了,朕想見見。至于田老,用心赤誠,當賞。說完,哈哈一笑,站起身來,甩著袍子退朝了。 這就完了。 不咸不淡的。 直接把還要進一步慷慨陳詞的太醫令晾在殿上了。 太醫令滿心話噎在嗓子眼,終而化為一聲輕嘆皇上這般不當回事,大堯危矣。 他當然不知道,皇上這般,是不愿打草驚蛇,也是不愿讓心懷叵測之人視他為眼中釘。 下朝后,白晝用著午膳,思來想去覺得不妥,招陳星寧入宮,問他道:夏姑娘近來如何? 陳星寧知道皇上的醉翁之意,不是關心姑娘,行禮答道:文煦小心謹慎得緊,自從尚宇炎出事,他就把司星好好的供養著,只讓她教授些琴曲給富戶公子,藥的事兒,半顆都沒經過她手。但她有一次偷偷看到方妙兒非常小心的進了地下的密道。 鼉龍湖下的密道,只剩下一間石屋,還下去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