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書迷正在閱讀:良森好景成真【GL】、【華文】拂曉之刻(ABO)、夜晚有三年、千年、結局不是你、這Omega又兇又野[全息]、她好像有點甜、莫非定律(NPH 產乳)、頭頂馬化云光環去致富、清冷學神最后要成為我的狗
禮官在他身旁低聲翻譯那咒文,臺上是在祭祀火神祭文的大意無非是感謝火神給予世界光明、溫暖與美味的食物,希望自此之后,神明依舊眷顧。 只見臺上祭司咒文頌念完畢,從身后的火盆里拿起火把,這火把很特別,是用一根一根的細松枝扎成的,油潤的枝條帶著點翠的針葉,并非枯枝,枝頭的火焰卻燒得旺盛。 那祭司畢恭畢敬把松枝遞到王上手中,李鴆雙手擎著枝桿,向日出東方跪下來。 一邊侍儀的侍從端上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一柄銀質小刀。 再看祭司,一刀割在左掌心,用力一擠,血頓時出來了。 他把血手伸向李鴆高舉過頭頂的松枝火焰上,血液滴下,激發了火焰色狂性,火苗忽而騰跳起來,像是貪婪的想要汲取他傷口的血。 觀禮的臣子和百姓忍不住竊竊私語,但這還沒完,更驚人的一幕緊接著便發生了,祭司雙手合十,將手掌直接放在火焰上烘烤起來。 火焰包裹著他的雙手,祭司卻毫不覺得疼,閉上眼睛,又唱起祭歌。 禮官向白晝解釋道:大祭司在向火神獻上最誠意的供養。 白晝點頭,表示明白,心里在想,八成是手上涂了蜂蠟。 祭歌唱罷,祭司抽回雙手,用沾滿了鮮血的左手,按在李鴆的額頭上,頂禮受過圣火的鮮血,是祭司對王上最高的敬意。 受過撫頂禮,李鴆恭恭敬敬的起身,走到祭臺邊上早就架好的火神盞前。 火神盞,是一只巨大的淺盞型容器,李鴆用松枝引燃里面的燃料,火光頓時燃起來,不知里面加了什么,火焰五彩斑斕的好看。 接下來便是祭祀水神,依舊是祭歌和儀式。白晝坐在席位上裝作饒有興致,其實百無聊賴的看著。 好不容易盼到整場祭祀的最后一個環節,便是需要占環王拿起圣水,熄滅火神盞里的神火,意在祈求占環陰陽調和,風調雨順。 李鴆在火神盞前站定,神盞的高度到他腰間,大小類似個馬車轱轆,要想熄滅這樣一盆火焰,水少不了。 果不其然,只見四名侍儀抬過來一只和火神盞大小相似的銀鼎,一人托著一腳,把鼎緩緩抬至神盞的高度。李鴆在一側,手扶著鼎身,口中頌念出一長串的祝禱文,五人合力將銀鼎口緩緩傾斜。 隨著李鴆一聲令下,鼎里的清泉涌出,澆在神盞里的圣火上。 誰知,本該熄滅的圣火反倒像是被火上澆了油。 火苗子一下子騰起來一丈余,火光一盛,緊接著向四周炸裂開來。 沒人想到發生這樣的變故 李鴆的腰封直接燎了火,他腰封和腰飾的流蘇料子都像是易燃的。 火活過來了,瞬間圍繞在他腰間。 饒是他身為一國王上,氣度非凡,該處變不驚,也嚇到了。更何況,他衣衫單薄,熾烈的火焰頃刻間就能把他的皮rou烤熟。 身邊伺候的侍從即刻拿起身邊能用的東西來撲打他腰間的火龍??赡腔鸷孟裾娴谋换鹕褓x予了神力,怎么撲打都不滅。 白晝向一直站在他身邊的陳星寧急道:快!快去救駕! 陳星寧領命,四下環視一番,抽起鋪在地上的墊子,一躍上了祭壇,低聲道:王上得罪了。話音落,把墊子裹在他身上,抱住他在祭壇地上就地一滾。 宛如地獄魔火的圣火才被壓滅了。 再看李鴆腰間衣裳已經被燒爛,皮rou衣裳狼藉一片。蜷縮在地上,也不知神志是否還清醒。 臺子上占環的祭司和侍從跪了一地,李雪兒慌亂間讓侍衛火速清場,把看熱鬧的百姓疏散了,找馮祭一來現場給李鴆醫治。 事情消停,已經過午。 別看李雪兒清場神速,這場神祭的亂子,占環的百姓也都看見了。 坊間傳起流言,如雨后春筍,先說這是水火之神提點占環,陰陽失調,將生禍亂。 輿情只要一起,一兩日的功夫便傳得難以控制,說李鴆至今無后,其實是心念堯國君主白景,自納王妃以來,根本碰都沒碰過她。更說堯國君主其實是禍亂占環的妖孽。 再沒幾天,又有人給加了料,說堯國妖君暗地慫恿王上與扶南為敵,其實是想要兩國斗得兩敗俱傷,一舉制衡。 當年,他年幼善良的模樣來到占環,兵行險著,豁出半條命去,折了先王看重的小王子,在李鴆心里埋下迷惑的種子,如今卷土重來,種子破土而發。 水火之神不忍見占環蒙難,才借祭祀提點李鴆劫數。 李鴆因為燒傷休息了五六日,傷勢稍緩第一天上朝,便被幾位重臣聯合上奏此事,氣得在朝上拍案而起,破口大罵,說要徹查流言始于何人之口。 幾位重臣跪在殿下看著自家王上發脾氣,待到他稍微消停了,輔國左丞才叩頭,道:王上息怒,如今輿情已使,王上若是追根溯源,即便斬殺了那始作俑者,也只會讓無知百姓覺得王上是以暴平輿論,有礙萬民之心,更有礙王上的身后名 李鴆依舊氣得在殿上踱步,像一頭困獸在籠子里發瘋。 他是喜歡白景的,當年也確實算計了自己的弟弟李鳩。 可其實,若說是與白景合謀,還不如說是小白景的隨機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