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畫師的古代科舉日常(穿書) 第5節
三房妾室之女,哪里比得過整個伯府的前程。 她弱小,不過就是“我為魚rou你為刀俎”。 幸而,這其中還有一絲機會——三房“庶長女”變為“庶長子”,男孩兒無法成為“籌碼”,她的孩子就不會被利用。 可這辦法卻實為不得已而為之的下下之策。 倘若能有其他的法子,姚芷嫻又怎么可能舍得她的玉兒從此以后無法用真實的身份示人呢。 姚芷嫻伸手撫著慕書玉白皙圓潤的小臉蛋,輕嘆一聲繼續說道:“娘要與你約定的事情,就是玉兒決不能將你是女孩兒之事告知他人?!?/br> “此事只能我知,魏嬤嬤和冬蕙知曉,即便是玉兒的父親,也不能知道?!?/br> 說到最后一句話時,姚芷嫻觀察女兒的神情,想她會不會問‘為什么不能讓父親知道?’‘父親喜歡男孩兒多過女孩兒嗎?’ 然而女兒的表情卻絲毫未變。 慕書玉道:“好,娘,玉兒絕對不會亂說話,就算是父親,玉兒也不告訴他?!?/br> “我們不是拉鉤了么,既然做好約定,玉兒肯定言行一致?!?/br> 慕書玉拍著小胸脯做擔保。 可可愛愛的模樣不由得令屋內的其她三人俱都眼神溫和、面容控制不住地越發柔軟起來。 明明還是稚嫩不已的嗓音,可說出的話卻不由自主的讓人信服。 三歲的年齡到底還是太小了。 她女扮男裝的原因目前只揭開了其一,并沒有說其二其三。 慕書玉估計她娘也不會再往后繼續說了,畢竟大概會涉及到更加復雜的人和事,說了,她一三歲小孩兒又怎么會理解。 因此只解答她有關于是“男孩兒”“女孩兒”的問題就好,并讓她知曉利害。 慕書玉從其中獲得的信息也暫時足夠。 不急,慢慢來。 她想要知道的消息也不一定非得要從娘的話語里得到。 半年后,系統的能量蓄滿,可以查看原書劇情,一些事情必然會比現在更加清楚。 想到這里,慕書玉微微晃動著小身體要自姚芷嫻的腿上下去。 姚芷嫻依她的動作,扶著她站好。 慕書玉一邊給娘親捏捏腿,一邊抬起頭說道:“娘,你每次喝的藥都好苦哦,玉兒不想你再生病了?!?/br> “娘之后會注意身體的,讓玉兒擔心了?!?/br> 姚芷嫻又想對她的寶貝女兒親親抱抱了,此刻她的心都快要化作一灘蜜水。 慕書玉給娘捏完腿,小手一伸,抱著她娘的胳膊倚靠過去,一側圓潤的臉蛋被擠得嘟起,漆黑明亮的眼睛眨了下,嗓音軟甜道:“娘,玉兒想買菜種?!?/br> ——像極了小孩兒想要什么先賣萌的樣子。 姚芷嫻:“玉兒買菜種做什么?” “種地玩?!?/br> 慕書玉心里有個打算。 她娘有心事,而且郁結于胸。 身體柔弱是一方面,可多思多慮、精神狀況不好也是極為容易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她娘就是如此。 身體不好怎么辦?多鍛煉! 精神不好怎么辦?多開解! 當有很多事情來占用時間后,就沒有其余精力來胡思亂想了。 姚芷嫻大多數時間都耗在莊子里,除卻在屋內看書、偶爾練練字、畫一幅畫以外,竟然幾乎沒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了。 這不行,她娘本來就眉間時常染上憂思。 長此以往下去,若郁結越來越深,豈不是要向郁郁寡歡發展。 沒有娛樂,怎么放松精神? 哦不對,看書練字畫畫也算是一種“娛樂活動”,但這一“些”可不夠,都沒有占用她娘多少的時間。 況且,即使有她常伴身邊,能讓娘開懷很多,但如今系統上線,她有任務了,要準備、要計劃…… 想要做的事情有太多,日后說不準有疏忽之處。 在莊子里能干什么? 慕書玉思來想去,唯有種地。 種點簡單的,莊子里有下人,太過勞累的農活不用非要去做,莊園野趣、陶冶情cao,怡然自得。 多動動,身體素質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但她娘一看就沒有下過地、種過莊稼。 慕書玉要是直白點和她娘說——“娘,你去種地吧,既有事情可做,還可以鍛煉身體?!?/br> 雖然姚芷嫻肯定會因為乖乖女兒的賣萌懇求而同意下來,不過,做到哪種程度、重不重視就兩說了。 三歲小孩兒的童稚之語,側重點必然會在“我女兒真關心我、乖巧又孝順”上面,而不是“我去種地,堅持鍛煉、養好身體”上面。 意思都會錯了,還怎么去達成目標呢? 所以,這就要分如何去做了。 慕書玉想種地玩,可她一個小孩子又怎么會懂得種地,因此得去請教娘,再拉著娘與女兒一起快樂的經營小菜地、以后再大一點就是小園子、莊子。 回想現代,有人覺得城市里生活又累人又累心,節奏還快,無法適應,于是包袱款款的回歸農村田園生活。 什么改造小院、自建房之類的,全都是親自動手。 等成果出來后,花香滿園,蔬菜瓜果自摘,還有養魚養鴨子、貓狗雙全的……絕對成就感滿滿,精神氣那是蹭蹭上漲。 而現今,擺在她們眼前的可不就是一個正在等待改造、裝點的“桃源”地方么。 這可是一個莊子,在棲山村、背靠棲山,有水有山呢。 慕書玉決定親自帶動她娘,體驗一把農趣、經營、改造的快樂。 首先,就先從一份小小的菜種開始吧。 對于慕書玉的“撒嬌”,姚芷嫻當然是好好好。 不過就是一點小事,菜種不用買,莊子里就有,魏嬤嬤馬上就能給她找到送來。 得到回答,慕書玉心滿意足地瞇眼笑起。 姚芷嫻則伸手點了點她挺翹的小鼻尖,輕笑著問道:“乖玉兒,你那小肚子里還有多少故事可講?” “先前聽來的,難不成都記得清清楚楚?” 有關于慕書玉在莊子外面大榕樹下講故事的事情,講的都是什么故事,姚芷嫻又怎么會不知道呢。 最開始,冬蕙還跟著去了兩回榕樹下面。 后來,是看慕書玉一個人做事也有條不紊,姚芷嫻便發話,讓冬蕙不用去跟著了,只令莊子的護院待在門口,看著點榕樹下面的情況。 說起這事,就要提到講故事之前的一段時日。 第5章 棲山村因為棲山而得名。 在青州縣內,棲山是個挺適合登高望遠、抒發情懷的地方。 雖達不到奇峰峻嶺、壁立千仞的地步,可山上卻也芳草青碧、翠林如海,可謂蒼黛凝重。 尤其有時恰逢適當的天氣,山峰云霧繚繞、霧氣緩緩游動,似是潑墨丹青一般有獨特的韻味。 而棲山里曾經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古寺廟。 不知傳承了多久,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如今早已僧去寺空,徒留殘敗破落的古寺仍然坐落在棲山幽深的林間處,成了烏鴉歸巢的居所。 登棲山,就是有那種“此情此景抒情懷、解煩悶,應吟詩一首”的感覺。 ——較如“深山藏古寺,云里聽梵音”,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詩句場景。 青州縣的學子們也的確最愛來棲山上游玩。 因為青州縣學子作的“棲山詩”,外地人有時也會過來登山一觀。 登棲山有兩條線路,一條平緩熱鬧、可馬車替行一段距離的大眾路線,一條崎嶇冷清,可體驗登山難的小眾路線。 棲山村和莊子就在小眾路線之上再偏一點的位置。 前段時日,有個身穿灰色布衣、發須皆白的老者來到棲山村,年紀雖大,可身體卻健朗得很。 他花錢借住在了棲山村里的一戶人家內,每天一大清早就去爬棲山,臨近太陽高升就下來。 這位老者隨身攜帶一份在布上面畫好的棋盤,兩盒棋子,不爬山就隨便找處地方席地而坐,要與人下棋。 言明下一次棋,他若是輸了就給對方棋手錢。 可對方要是輸了,就要管他一頓午飯和晚飯,且必須兩菜一湯。 這種比較新鮮奇怪的要求在初時吸引來了不少棲山村的村民。 有人圍觀、有人想贏錢。 畢竟輸了的話也就是兩頓飯而已,不然他們每天也是要吃飯的,不過多加一人。 但是,這老者最先擺的是圍棋。 圍棋下法高雅復雜,在大盛朝,多是權貴富人之間的娛樂,平民百姓根本不太容易接觸到。 就是身邊有圍棋,可圍棋不好學、難理解,在平民百姓之間無法推廣、百姓也更加沒有時間去下一盤復雜風雅的圍棋。 他們多是玩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