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書迷正在閱讀:把情敵的崽養歪了、游戲npc哪有什么小心機、退婚后對家祖宗成了我的金手指、掠食(強取豪奪)、舊時綺羅滿庭芳、反派師尊的忠犬又a又奶、與狼為鄰 (狼x兔)、風吹不進(1V2,H)、白桔梗(1v1,青梅竹馬,娛樂圈)、男后,皇上又翻你牌子了
要說太學乙四班與丙四班有什么區別,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簡穆發現乙四班的人更關注政事,就連每日課前的八卦也多是圍繞各種詔令而起。 今日的話題中心就是汴州蝗災——汴州距離京城說近不近,說遠還真不算遠。 簡穆大驚,他可是見過視頻的,那種鋪天蓋地宛如世界末日般的場景即使隔著屏幕也讓人不寒而栗。 簡穆問簡怡:“你和趙晨最近常去郊外農田,可有什么不尋常的?” 簡怡搖頭:“沒感覺,我們的地還沒開始播種呢,蝗蟲來了也沒得吃?!?/br> 簡穆松口氣,又皺起眉,也不知道汴州蝗災如何?不過簡穆再一轉念,祖父沒提起這件事,想來應該也不會很嚴重,不然就不該只有國子監學生關注,風言風語早該吹遍滿京城了。 今日講學的博士果然也提到了蝗蟲,不過博士的重點不在于如何治理蝗災,而是以蝗災為引,訴說官員無德引起的惡劣后果。 簡穆雙眼無神地聽著博士引經據典,為他們講解面臨「天罰」時,官員、百姓該如何反省懺悔,祭祀儀式中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簡穆真是強忍著摔筆的沖動,才精簡著又精簡地記下了筆記。 想來也有人如簡穆這般不耐,舉手后向博士提問:“先生,祭祀后,官員該做些什么來挽回蝗災的損失?” 也有人問:“先生,《小雅》言「秉畀炎火」,此法果真可行?” 講學博士雖然主講禮教,但是也不阻止學生們討論,因此大家的樓漸漸歪到蝗災本身這件事上。 一名親眼見過蝗災的學生談起父親組織當地百姓治理蟲害時的事:“百姓以十人為一隊,挖坑燃起篝火,待到蝗蟲被熏死就坑掩埋?!?/br> 另外一名學生聽了直接反駁:“一蟲雖死百蟲來,滅蝗勞民傷財,且收效甚微,人力不能勝天,不可為。正如先生所言,與其事后諸葛,不如加強對百官的糾察,規范德行以防天災?!?/br> “若如你這般想,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糧食被蝗蟲吃完,那當地百姓的生計如何來?” 簡怡的農課沒白上,舉手道:“可以鼓勵百姓種豆子,《齊民要術》上還記載了多種糧食,書上說蝗蟲不喜食豆苗。而且,大旱后易有蝗災,我認為興修水利比較重要,所以我覺得,鄭明說規范官員德行也說得通,水利農耕本也是一地長官的重要職責?!?/br> 簡穆想起常被網友提起的「鴨子大軍」,也舉手說:“蝗蟲不多時可以讓鴨子去吃,這樣就能節省一部分人力?!?/br> 還有完全沒見過螞蚱的學生提問:“傳說蝗蟲飛入海會化為魚蝦,蝗蟲長得像魚還是像蝦?” 這個簡穆有發言權,回道:“這是說蝗蟲味道鮮美猶如魚蝦,不是說外型的?!?/br> 提問的學生以及其他人:只有簡怡好奇地問簡穆:“哥,蝗蟲好吃嗎?” 簡穆回憶了一下,肯定地點點頭:“油炸應該很好吃?!?/br> 有聽不下去的學生駁斥簡穆:“蝗災乃天罰,蝗蟲乃天蟲,你怎能……不僅毫無敬畏之心,還竟想著吃!” 簡穆還沒說話,簡怡直接開口把人給堵了回去:“為什么不能吃?古人曾經不理解蛇毒為何物便將蛇敬為天神,不僅不允許有人打蛇,甚至以牲畜、活人為祭品進行祭祀。如今又是如何,你見到一條蛇會跪拜嗎?別說跪拜了,百味樓的蛇羹味道不錯是吧?” 說完,簡怡又疑惑起來,問最開始講述滅蝗之事的學生:“為什么不把蝗蟲用作糧食,反而就地掩埋了?” 那學生被問得也是愣怔,片刻后搖搖頭:“不知?!?/br> 一堂課就這么鬧哄哄地過去。 散學后,簡穆遇到了顧銘,這家伙也不知道從哪里聽到了簡穆的「蝗蟲味美」的言論,對著簡穆挑釁:“我要是給你弄來一袋子蝗蟲,你可敢當眾吃下去?!?/br> 簡穆一時間竟然有點兒期待,承諾道:“當然要料理過的,如果你能再給我弄一些蠶蛹過來,我就答應分一點給你?!?/br> 顧銘:也不知道顧銘是覺得簡穆再強辯,還是真就閑得哪兒都疼,兩天后真給簡穆弄來了一籠螞蚱,大概也知道這玩意兒不好帶進監內,顧銘讓自己的小廝一大早就站在國子監門口等著簡穆簡怡。 簡穆看那一籠子螞蚱,少說也得有五六十只,還都是活著的,沒忍住對那小廝說道:“我對你們郎君刮目相看了,言出必行,顧家家風果真不俗?!?/br> 那個小廝十分淡定地表示,之后會向自家少爺轉達的。 何平比較不淡定,平舉著手臂,一臉嫌棄地拎著螞蚱籠子:“少爺,您真要吃???” “自然。不過得先養兩天,別喂東西?!?/br> 油炸螞蚱很好做,將螞蚱用沸水燙了,去掉翅膀和頭再下鍋炸個兩三分鐘就行,不過簡穆只讓劉嬸子做完油炸前的步驟,油炸的步驟要去國子監的食堂完成。 為了這盤菜,簡穆不僅給劉嬸子包了個紅包,還賄賂了國子監幫廚二十文。 喜歡湊熱鬧的人真不少,不僅簡穆班里的人,顧銘班里的人也來了幾個,就為了看簡穆吃蟲子。 簡穆看著那一小盤泛著油光、色澤金黃的螞蚱就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只,輕蘸調料后放入口中。牙齒稍微用力,便傳來酥脆斷裂之聲:“火候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