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274節
獎項就是錢。 “說是中一等大獎,能得1萬貫。但只有一人能中?!?/br> “二等獎獎金1000貫,有5人能中?!?/br> “三等獎獎金100貫,有50人能中?!?/br> “紀念獎獎金1貫,有1000人能中?!?/br> “……” “花100文,哪怕就是中了那個最小的獎,獎金也有1貫??!” “這……當官的會不會先把中獎那些……票票,先藏起來,盡把那些沒獎的給咱們?” 讀報先生聽了,歪頭在報紙上看看,道:“這倒不會,說是在彩票發行之前,開封府大堂上會舉行儀式,所有有獎的那些彩票,會由陳府尹親手混入所有彩票中。開封府百姓,都可前往親眼見證?!?/br> “這樣啊……這樣我還能放心點?!?/br> 有人對開封府的做法公開表示信任。 但也有人犯嘀咕:“陳府尹啊……要是包孝肅公在,我恐怕會更放心點?!?/br> 讀報先生盯著報上的字,繼續說:“彩票發行過程完全公開,只要是認識大食數字的,就能成為‘志愿者’,參加清點彩票的工作?!?/br> “每天出售彩票的錢箱都會封存,直接送到界身巷去買米,然后直送北方受災的州縣?!?/br> “……” 坐在“洗面湯”鋪子屋角的蔡京聽了這些,心想:這條例訂得還挺細,是明遠的風格。 這時又有人插嘴問話:“交子能買嗎?” 讀報先生在報上找了找,很快找到答案:“能買……領取獎金也是,交子和銅錢,可以自選?!?/br> 那問話的人頓時伸手拍拍胸:“那我對交子更放心了?!?/br> 敢情這位關心的并不是彩票,而是交子的信用。 這時,“洗面湯”的鋪子里一片議論。 “這真和關撲差不多!” “對啊,這難道不就是100文玩一次的那種轉盤,指針指到哪兒就能兌什么獎的那種?” “對對對——” 一片附和聲傳來。 顯然,對于各種關撲游戲的熟悉,幫助汴京的百姓們很快理解了這“彩票”的本質。 蔡京將自己藏在角落里,沒出聲。 他早年間在杭州聽明遠講解過一次彩票,對此早已不陌生,甚至并不感到太驚訝。 他留意到明遠當初與他提過,這彩票的面值應當盡量小,當初明遠是以1貫為例的,而現在明遠則將這門檻降到了100文。 試想一下,在汴京這樣百萬人口的都市,明遠用這種手段,能夠吸引多少人為這“賑災”心甘情愿地解囊相助。 王安石去職,馮京上臺。 這號稱“金毛鼠”的馮京相公雖然擅長斂財,但好像在賑災之事上也無計可施,只知道給各部壓力。 事到如今,汴京城里動靜鬧得最大的,竟然是明遠張羅的這一出“彩票”。 如果明遠成功了,馮京這樣的人,還有臉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他想到這里,隨手結了賬,撣撣身上已然頗為挺括的衣袍,邁著方步,慢慢走向自己的衙署。 而開封府在大相國寺跟前設立的“彩票發售點”,也已經開放發售彩票了。 剛開始時,百姓們雖然已明白了這“彩票”是怎么回事,多半還有些遲疑—— 畢竟“官辦”關撲,這還是破天荒頭一次。 但也不乏敢吃螃蟹的英雄,有人上前,掏出100文,從來幫忙發售彩票的牙人手中換得了一張彩票,將這印得花花綠綠的桑皮紙張端詳了半天,撕開一看,揮手問那牙人:“這是中獎了嗎?” 牙人看了一眼,便將右手放在心口,向對面鞠了一躬,道:“你付出的100文,可以買一斗米,救活受災的一家三口。受災的百姓向您表示無比感謝?!?/br> “這上面的字樣,就是記錄了您這次的功德。您理應好好保存?!?/br> 這人被牙人的話驚到了,愣了半天,轉回頭向身邊圍觀的同伴們道:“這竟然是功德……雖說花了錢,什么都沒中到,但是這心里……好像挺舒坦?” “也是,比你以前關撲啥都沒撲著氣得罵人要強多了?!?/br> 同伴頓時出聲嘲笑。 “中了,中了!” 不遠處傳來歡呼聲,立即將人們的注意力全引了去。 “恭喜您,這是紀念獎。您將獲得1貫獎金?!?/br> 牙人應當是事先演練過,一番話說得熟練至極。 “花100文換得1貫!凈賺900文!看來我今兒這手氣真是不錯??!” “請問您要交子還是要銅錢?” 牙人就如《汴梁日報》中所報道的那樣,向中獎者詢問想要什么形式的獎金。 那人眼珠一轉,道:“當然是要銅錢!” 一貫錢,交子只有飄乎乎的一張,哪里及得上銅錢在手里,沉甸甸的,多實在? “好嘞!” 來幫忙發行彩票的人立即去賬房那里支了一貫銅錢現錢。 誰知那人卻突然改了主意,大聲道:“不,我不要這些銅錢了。再給我換十張‘彩票’?!?/br> “許是下一次能中得更多了呢?” 不少汴京人賭性重,這種cao作更是司空見慣。 只是他轉眼又將剛剛到手的一貫銅錢都換成了十張“功德”。卻見這人從人群中走出來,瀟灑地拍拍雙手,道:“100文,換來這么多的‘功德’,一點都不虧?!?/br> 在這大相國寺外的彩票發售點,剛開始發售一個時辰,就有人中了1000貫的,喜得當街狂笑,引來羨慕又嫉妒的目光無數。 牙人恭賀之余,又問中獎的“幸運者”,要交子還是要銅錢。 “交子,當然要交子!” 那人狂笑之余,頭腦還頗為清醒。 “要是1000貫的銅錢,老子回家還得雇一頭驢?!?/br> 周圍人聽他如此說,一時間笑成一片。 如今交子在京中的地位已經穩固,而開封府坦坦蕩蕩地“交子也可以、銅錢也可以”,這種“任君挑選”的態度,更令百姓們認定了,交子是和銅錢完全一樣的貨幣。 到了下午,天色未暗的時候,彩票發售點已經宣布發售結束,建議各位還在排隊的不用再等,盡早回家,明日再來。 卻還有人異常激動:“一萬貫的大獎還未出,我等明天就還有希望!” 牙人們卻也不再理會這些旁觀者,而是聚在一起對賬,賬算過一遍,又和今日收到的錢實數再對一遍。 隨后就有開封府的衙役,給錢箱貼了封條,浩浩蕩蕩地押著,前往界身巷。 在那里,已經有糧商等著,錢一到,立即訂立契約,購買糧米,一箱箱地裝車,送往河北受災的州縣。 有好事的百姓跟著過去見了,不由連聲感嘆:“這是真的功德唉!” 一時間,就算是白白花錢,什么都沒中的百姓,也生出些與有榮焉的自豪之心,挺胸凸肚地跟在押往河北的糧車之后,送出城門。 * 明遠這天破天荒地坐在金融司衙署里,沒有早早下班,而是等待著各處匯總來的數字。 沈括趕來時,明遠已經將幾個“彩票發售點”報來的數字匯總起來:彩票發行的首日,扣除兌獎的金額,已經籌集到了27096萬貫。 沈括看到明遠寫在紙上的五位大食數字,驚得說不出話來。 他哪里能想到,這種薄薄的,彩色的,用桑皮紙粘起來的“彩票”,竟能換來汴京城這么多的百姓“做功德”? 明遠卻趕忙起身,道:“不妙——” 沈括:什么?……什么不妙? 明遠一邊走一邊道:“看情形這彩票要至少發上三期,我得通知刻印作坊趕緊加印去?!?/br> 第260章 億萬貫 “賑災彩票”發行到第三天上, 終于發生了一件被明遠早早料到的“小事故”。 有人不知從哪里尋來已經兌過獎的彩票存根,將其重新粘起,偽裝是新買來的彩票, 要求兌獎。被專門負責核驗的賬房先生發現, 立即被揪出來, 送往開封府。 這偽造彩票與偽造交子一樣,也是能入刑的罪行。 這一下, 頓時將市井之間那蠢蠢欲動,想要無本萬利,大占便宜的那些不法之徒都給嚇了回去。 然而這天彩票發行只進行了半天,各彩票發售點就全部告售罄。 那價值一萬貫的頭獎也已兌出,是叫一名在魚市販魚的婦人得了。 據說那名婦人得知自己中了一萬貫的巨獎時, 完全震驚了,竟久久沒能說出話來。 后來她自稱年幼時曾受人周濟,而這次聽了各處關于“賑災彩票”的宣傳, 便也想著, 要拿一斗米的錢出來, 換一張“功德”, 算是還了當年得到的恩惠。 這件事可以算作是汴京市井中的最大新聞。 《汴梁日報》的記者馬上就去跟進采訪了, 第二天這位賣魚婦的故事就見了報。 最出奇的是, 即便如此, 人們第二天還是看見這位賣魚婦沒事人一樣在魚市賣魚。 汴京城中百姓, 對她自然是嫉妒之中又夾雜著羨慕, 便有不少人跑到魚市去圍觀她賣魚的, 連帶魚市的生意也好了不少。 待到這一期彩票全部發行完畢之后, 開封府尹陳繹、三司使沈括, 連同明遠一道, 檢查了彩票發行的賬目。 三天里,整個汴京城中,總共售出了一百萬張彩票,相當于平均每個人都買了一張。 陳繹見了便咋舌:“老夫也沒想到,開封府偶然一次開放‘關撲’……哦,不,‘彩票’,竟然能人手一張地全都賣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