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64節
到這里,下面的工序王雱就都能看懂了——負責印刷的匠人在排好的版上刷墨,鋪紙,一軋,一揭,一頁書頁就印刷完成了。 王雱觀看了整個制版與印刷的過程,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這和他所熟知的木雕版印刷工藝的效率天差地別。 普通刻印坊印制一本小冊子,可能需要雕刻工人刻上幾十片木雕版,堆在屋子里都能堆老高。 而這里,制一片印版竟只是一次撿出百十枚單字的工夫。 難怪明遠可以夸口,說是能夠在一個白天之內,將通常需要十天印刷的書冊一口氣印完。 他確實能做到。 看完這一切,王雱低頭沉思,終于又問了明遠一個問題:“遠之賢弟,方才愚兄進來的時候,始終聽見有打鐵的叮當之聲,敢問也是這作坊里傳出來的嗎?” 明遠笑著頷首:“元澤兄好耳力?!?/br> 他隨即將王雱帶到另一進作坊里,并且微笑著告訴王雱:“卻不是打鐵,而是銅匠?!?/br> 果然,王雱見到銅匠將冶煉提純過的黃銅在窯爐里融成銅水,灌入事先準備好的陶模里。 另有銅匠將已經鑄成的銅單字從陶模里取出來,進行修飾,或挫或磨,將銅單字完全打造成為同樣規格,再將單字的邊緣打磨清晰。 最終王雱拿了一枚成品,舉在手里端詳了半天,突然問:“這就是在排版作坊里使用的那些單字?” 明遠點頭:“正是!” 王雱想象了一下漢字的博大精深——所有的單字都要一一鑄就,這份工,還有這花費……王雱此刻有點理解起汴京新近賦予明遠的一個稱呼:他這哪里是“橫渠弟子”,他是“財神弟子”還差不多??! “想不到,”王雱輕輕地搖頭說道。 “想不到遠之賢弟為了這樣一件可以迅速印制書冊的刻印坊上投入如此之多?!?/br> 他就差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了:其實有些時候,也不需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印書,十天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誰知明遠只是看了王雱一眼,就淡然道:“元澤兄若是有興趣,不妨看看那本學刊里呂師兄所寫的那一篇‘論生產力’?!?/br> “讓兩名工匠,在一天之內,做完以前需要在十天之內做完的事,這就是單位勞動時間內產出的提升,這就是‘生產力’的提升?!?/br> 明遠說的話,令王雱瞬間頓在原地,陷入沉思。 這個年輕人蒼白的面頰上陡然浮起了紅云,看起來像是想到了什么令他激動不已的重要事情。 突然,王雱拱起雙手,向明遠長長一揖,道:“遠之兄,王雱受教了——” 他一轉身,腳下飛快,迅速向作坊門外走去。 還沒走出幾步,又轉過身來,似乎是遺忘了什么。 明遠卻早已想到,雙手捧著一本薄薄的書冊,正是那份學刊,奉給王雱。 “元澤兄,請——” 第60章 百萬貫 王雱離開刻印社的時候, 種建中剛好從門外進來,好奇地望著王雱急匆匆離開的背影。 “小遠,怎么了?那是什么人?” 明遠頓時很想翻白眼:“人家宰相家的衙內, 都稱呼我‘遠之賢弟’?!?/br> 種建中哈哈一笑, 露出一排整齊潔白的牙齒,伸手揉揉明遠的腦袋, 說:“小遠跟我就不會這么見外!” 明遠捂著腦袋跑開:鬼才跟你不見外呢! 今日旬休,種建中也同樣不用去軍器監報到。但他有幾個之前在京中認識的武職朋友,邀他去小聚。種建中就跟明遠打了招呼,說晚些再來找他。 “這不, 來觀摩你的新刻印坊了嗎?” 種建中一眼瞥見了刻印社最外面一間擺放著的《橫渠學刊》,忍不住愛不釋手,將書冊拿起來,展開一頁,將張載的《西銘》又輕輕念誦起來。 “你給我那幾冊,我都送出去了?!?/br> 念完那篇幾百字的《西銘》,種建中意猶未盡,用一雙略顯粗糙的大手輕輕摩挲著學刊的書皮, 流露出無比珍視的表情。 用這種方式, 在京城傳播張載和“關學”的學說, 他們這兩個弟子, 應該能算是盡心盡責了吧! “對了, 今日說好的, 要來參觀你的新刻印社?!?/br> 種建中露出一副“我來捧場”的表情。 “可怎么竟讓王相公家的衙內搶了先?” “那自然是因為——元澤兄來得比你早??!” 明遠將種建中帶進刻印坊,一道道工序地為他講解。 種建中很熟悉明遠, 曉得他有各種奇思妙想, 因此看了整個“活字印刷”的全過程, 雖然贊嘆,卻沒有表現得像王雱那樣激動與興奮。 但他想到一個問題,連忙問明遠:“小遠……遠之,你為何要將這些原原本本地都告訴我?告訴王衙內?你難道不怕……有人把這法子學了去?” 明遠回頭看他一眼,見他問得認真,忍不住嗤的一聲笑,道:“他們學不去的?!?/br> 他說著,隨手抓起一枚“銅活字”:“有這個在我手里,旁人就學不去這種印刷法?!?/br> 種建中恍然大悟。 整個“活字印刷術”的核心就是“活字”。 活字的選擇很多,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 畢昇當年排除掉了木活字,采用了泥活字。他沒有選擇銅活字,多半是因為造價太高,而且他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匠人。 而明遠現在主動選擇銅活字,一來是為了多多的把錢花出去,另外也是因為金屬活字易于保存,不太容易被損壞。 至于鉛活字,如今的冶煉金屬鉛的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明遠退而求其次,選了銅活字。 他確實不怕別人從他手里學走這套“活字印刷”,如果尋??逃》辉诘弥怂淖龇ㄖ?,能觸類旁通,再撿起畢昇當年的“泥活字”,他也只有喜聞樂見,拍雙手贊成。 至于不厭其煩地讓王雱和種建中知道這“活字印刷”的訣竅,也是希望在這個時空里,活字印刷術不至于像畢昇的技術一樣,人一走茶就涼,沒辦法傳承下去。 萬一他哪天花完了一千億,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呢? 種建中點點頭:“難怪啊,小遠,果然你是最合適做這刻印坊東家的?!?/br> 明遠一臉驕傲:“那是自然?!?/br> 銅活字印刷術,前期投入決定了一切。 在這個“初創企業”很難存活的古代,沒有天使投資人,沒有a輪b輪融資,沒有公開發行股票——明遠就干脆自己給自己當“天使投資”。 “遠之,”種建中將軍器監中的進展告訴明遠,“曾孝寬公已經準了‘外包’的設想,如今各司都在梳理一些工藝簡單、民間也能做的物品,打算外包出去?!?/br> 明遠微笑點頭:這是國家機構提高效率的必經之路,沒準還能通過民間來倒逼軍器監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但是你上次說的,專門設一個‘研發司’,上峰卻沒應允?!?/br> “曾公說是以前設過這樣的職司,但是設了之后,工藝沒能改進多少,衙門反倒是多了一個。后來改制的時候就干脆撤去了?,F在再提這件事,上峰卻只覺得沒有必要?!?/br> 明遠想了想,覺得這事有點不可理喻。 明明后世大公司里都有研發部門,甚至有很多產業都是靠研發部門驅動的。為什么到了北宋,這樣的做法就行不通了呢? 思考了片刻之后明遠開口:“這‘研發司’,其實就像我的刻印作坊一樣,初期需要很多投入,是需要專門的錢供花銷的,而不止是在職人員的薪俸?!?/br> 種建中連連點頭,表示他理解:“確實,上峰也曾提過,當初專設的軍器監下改進司時,確實得了一大筆錢,據說還是官家親自從皇家內庫里撥的。但是久而久之,上面一直都沒看到成績,漸漸便不過問了,錢也沒了,衙門里的官員和工匠就只混日子……” 明遠:原來如此。 “這簡單!讓‘研發司’先做可行性報告與預算?!?/br> 種建中:什么什么什么…… “小遠,說句人話聽聽!” 明遠只能逐字逐句地將可行性報告和預算的意思講給種建中聽。 “要先設好目標,選取幾個研發項目,給上峰們畫出大餅……額,就是讓他們能夠看到研發成功之后的好處?!?/br> “然后要將大概要花的成本告知上峰,比如說,需要多少名工匠,在這件事上花多少個工時。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大概估計,可以給一個范圍,給自己要估計得寬松一些,千萬不能把自己逼死……” “最好同時選取好幾個項目,讓上峰來排出優先級,通常他們最喜歡干這事!” 種建中聽到這里,想象著曾孝寬平素的言行,忍不住哈哈一笑。 “還有啊,你們可千萬別想著搗騰出什么新兵器才是功績,如果能將原有兵器改造得更為精良,或者降低成本,縮減人工……這些都是可以作為項目報上去的哈!” 明遠將他所了解到的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一股腦兒都倒給了種建中。 種建中一面聽一面用贊賞的眼光望著明遠:“小遠,你哪里來這么多好點子?” 明遠露出驕傲臉。 種建中:“一定都是在京兆府時從師長那里學來的吧!” 明遠頓時有要吐血的感覺。 種建中開過玩笑,低頭將明遠的建議從頭至尾想了一遍,終于還是沒忍住,問:“小遠,如果我引薦你與曾公認識,你愿不愿意,幫我向曾公解釋一番?” 與此同時,明遠也聽見了1127的聲音。 “親愛的宿主,您如果需要,可以考慮使用‘以理服人’道具卡,到時您可以毫不費力地將您的觀點傳達給對方,令對方印象深刻,并迅速說服對方?!?/br> 明遠:這回不是“舌戰群儒”卡啦? 他略一沉吟:“不必了?!?/br> 種建中:失望! 1127:好失望! 明遠拒絕,主要是因為他不想出面,在師兄的上司面前出風頭,這樣對種建中的前途會有影響。 再說了,軍器監的機構改革,這關他什么事? 他又不能投資軍器監。 要是真的讓民間資本滲透進了軍器監這種機構,且看那大宋官家睡得著睡不著。 種建中是個聰明人,只稍許失望了片刻,便也想通了明遠的心意,當下暗暗感激,表面上卻不再多說,又問明遠:“你今日說要帶我去一個有趣的所在。是哪里?” 明遠仰頭看了看天色:“時辰差不多了,我們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