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的寵妻(穿書) 第46節
杜英搖搖頭:“我只是讓你虛虛心!自古慈母多敗兒,我這個當父親的再不嚴厲下,嬌兒能這么懂事?!” 米氏差點沒被杜英這話被氣背過去。合著女兒好都是因為他,女兒有個什么不好的就怪她這個慈母了。 杜英意猶未盡一樣,繼續道:“蔓姐兒也不過只比嬌兒大兩歲,都能在老宅給咱們杜府置辦族田了,蔓姐兒有巴巴上趕著讓人夸嗎?這夸,也要看是什么人夸。你交好的那些個夫人太太們,哪個不是求著咱們杜府辦事,你把嬌兒領出去,他們看著我這個工部侍郎的面子上也要夸你們兩句?!?/br> 一句話功夫,將米氏這么多年管家之功摸的一干二凈,要不是米氏深知杜英為人,這會兒已經要被氣死了。她家老爺就是個官迷,肯定又是杜秋蔓那個小賤人又作什么幺蛾子了!聽聽,還置辦族田,誰給她的銀子?! 米氏還真就將這話給問出來了。 杜英還真不怕她問,就怕她不問。這個消息他一個人偷著樂了好幾天,好不容易遇到個上趕著來的,立刻顯擺道:“蔓姐兒心善又孝順啊,她說遠在昌平無法在父親跟前盡孝,很是過意不去。想著我們杜家能供出讀書人不容易,我在京城時還陸續有老家人來送些土儀來,如今她既然在老宅,就幫我這個當父親的給老家做些善事,便做主買了兩畝田做族田。昌平的周縣令知道后,為表彰她孝心可嘉,那兩畝田都是低于市價賣給她的,攏共也沒廢多少銀子。你看看,這才是夸獎!能讓一地縣令都夸獎的,比起后宅的夫人太太們說一百句都強!” 米氏:“……”這種世家是瞎了眼嗎?到底看中杜秋蔓哪一點了?! 昌平老宅,杜秋蔓翻看著手里的地契,來到這里一年半,除了青州的五十畝田外,她在昌平重新置辦了一百多畝地。 江氏清點府里財物時嚇了一跳,趕緊將這些田都歸在蔓姐兒嫁妝里。比起剛來那陣子,江氏臉上的愁容少多了,便提點道:“原先咱們來的時候不好聲張。這會子緩過來了,你身為小輩也要去杜氏老家看看。若是郎君的話,少不得還要回去瞧,但女兒家也不好出門……”這話說的自己都心虛。整個昌平,怕是找不出比蔓姐兒能容易出門的小娘子了。哪怕是小郎君都比不上,畢竟別人還得去書院呢…… 但面子情還是要做的。 “不如捐些族田吧?!苯系?,“也算是為整個杜氏做些善事。當初老太爺在世的時候,雖然也沒靠族里,但去京城的時候,族里還是出了二十兩銀子當盤纏。老爺中了進士后,族里也有人去慶賀。多少也是有些人情來往的?!?/br> 經過米氏手上討生活后,江氏懂得名聲的重要性。蔓姐兒在昌平率先施粥,贏了不少贊譽。后來推出了君子扇,讀書人對知行書坊也多了不少好感。如今世人又推崇讀書人,他們都說好,那自然就是好的。比起在京城受人白眼的日子,現在不知道要好過多少倍。就連她自己,原先在京城只是一個小小姨娘,哪里有交際。但現在,她雖然沒有瞞著自己姨娘的身份,但那些后宅的太太們,卻對她釋放出善意,這些都是京城里沒有的。 杜秋蔓手里銀子多,對多買良畝田當族田也沒甚在意。后來聽說族田竟然可以不納稅后,還震驚了一下。江氏小聲道:“像周大人,楚小娘子那樣的世家,他們的族田都是不可估量的?!?/br> 一個家族是否繁榮與族田密不可分。族田越多,家族內可以獲得的資源也就越多,可以分配給族人,使得一個家族更具有凝聚力。 杜秋蔓想了想,原本只打算給族里買兩畝地做個樣子的,最后直接買了五畝。 杜家村在昌平都只是一個小村落,不過是二十多戶人家罷了。族里出的最大的官兒也就是杜秋蔓她爹,但杜英對自家這種窮親戚一向是看不上的。親戚們去京城,也被米氏當做是打秋風的。 里長杜水恩聽說杜家老宅的人要給村里捐族田,驚訝了一番:“頭兩年咱們栓子去京城時,不還說是熱臉貼他們冷屁股嗎,這就又給村子里捐田了?” 村子里的老人杜三叔磕巴下旱煙管,緩緩道:“管他們心里想的什么,反正村里得了實惠就行。那些個官兒,哪怕心里看不起你,但為了名聲,還不是得做幾份樣子出來?!?/br> 杜水恩:“還是三叔看得明白?!?/br> 杜家村的人對杜府老宅那起子人感官都不怎么樣。卻不曾想,來的是一個小丫頭片子。不等他們想明白,杜秋蔓實話實說:“我娘葬在老宅這邊,入了杜家祖墳。今兒我捐了這些族田,也算是給我娘做些功德,望她早登極樂?!?/br> 陪著她一并來的亭長本來些官樣話要說,聽杜秋蔓這通糙話,差點兒沒驚掉下巴。這小丫頭真的是來送族田的?她怕不是來砸場子的吧??! 對面的杜家幾位老人聽了后一愣,隨機竟然哈哈大笑。為首的杜三叔走來重重拍了拍杜秋蔓的肩膀:“好丫頭!你三爺就喜歡你這實誠勁兒!” 亭長:“……”這特么都是什么迷幻杜家人?! 杜水恩也釋然了。他還真擔心是杜英回來給自己刷名聲呢,雖然族里的確得了實惠,但也太惡心了,拿他們當叫花子來施舍么? 如今來了這個小丫頭,嘿,雖然說話直了些,但人實在??!這族田小閨女捐的,目的是給自家老娘祈福用的!就算承情,他們也是承的杜秋蔓的情,跟杜秋有個毛關系哦! 遠在京城的杜英還不知道,在被他夸贊的蔓姐兒一通cao作下,他在老家人的印象里又壞了幾分?!饲槭拦蔬B閨女都比不過,嘖嘖…… 作者有話要說: 接檔文:《當王爺綁定了好感度系統》,戳到我的專欄里就能看到啦,歡迎收藏喲。 新文預收每漲10個,這邊就加更一章喲~還等什么呢,性-感作者,在線碼字~(づ ̄3 ̄)づ么~ 《當王爺綁定了好感度系統》 安親王身份貴重,相貌俊美,京中不少貴女愛極了他。 直到有一天,安親王能看到不同人對他的好感度…… 那些美人好感度不高也就算了,口口聲聲稱沒了他就不能活的相府嫡女竟然還是負的! 不,還有一個是例外。 表妹一直表里如一,維持在零。 安親王:“果然還是表妹對本王最真心!”qaq 表妹:????? 備注:主角無真血緣關系/甜文。 第六十四章 寒冬 春去冬來, 今年的昌平比往年格外冷,已經落了兩場雪。杜秋蔓吐了白氣從屋外走進, 帶來一身風雪。 小桃趕緊遞上熱帕子,細細擦著她發鬢間的落雪:“明兒您可不要再出去了。我聽蔣老叔說,他在昌平過了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大的雪。幸好您之前趁著夏秋兩季, 給莊子上所有人的屋子都翻新了一遍, 不然這個冬天還真不好過?!?/br> 杜秋蔓伸手在炭盆上暖了暖,又扒拉出幾個烤栗子出來,屋里頓時一陣香氣, 不等放涼就剝開吃了幾個。小桃看著心疼:“我去廚房端個暖鍋來, 您可不能只吃這些東西?!?/br> 杜秋蔓拉著她,連忙道:“別忙活了。等會兒我還要出去?!?/br> 小桃震驚:“您還去?!” 杜秋蔓道:“前年和去年縣里再南城門旁都設了粥棚, 這事兒許多人都知道了。今年風雪大,許多地方找不到吃的人都往昌平涌過來了。我們與衙門一道都施了兩年粥, 總不能今年就不做了?!?/br> 小桃勸道:“蔣叔還有王大成他們都在那邊,您就別cao心了?!?/br> 杜秋蔓站起身,望著窗外的大雪, 眉頭緊蹙:“今年來的人太多了, 有些事不是他們能做的,他們也沒法拿主意,到時候王大成還要來府里請示我又要跑回去,一來一回太浪費功夫?!?/br> 知道勸不住,小桃只好道:“那您也得在府里吃了東西再去。我這就去廚房給你煮個暖鍋, 等會兒出去您可不能再騎馬了,必須坐馬車出去,晚上回來風更大!”說完,匆匆忙忙去了廚房。 剛撩開厚厚的門簾,小桃就被迎面的冷風刺的一個激靈。跺了跺腳,打著傘一路小跑去廚房。冬天廚房是個好活計,府里的使粗的下人們做完活兒后都喜歡在廚房里烤火聊天。見到是小桃來,聊天的人連忙站起身來,廚娘殷勤道:“小桃姑娘來了啊,趕緊進來暖暖,爐子里有紅薯正烤著呢,等會兒你帶幾個回去吃?!?/br> 小桃抖了抖傘上的雪,靠在門旁,趕緊道:“大小姐剛回來了,還沒吃飯。你們這邊趕緊做些我好端過去。等會兒大小姐要出門,晚上也就不回來吃了。你們看著這個天能做些什么帶出去?!?/br> 廚娘墊腳望了望外面的大雪,嘆道:“這個時候無論是飯還是面餅子,帶出去放一盞茶的時間都冷了。這樣吧,我準備個小爐子,備足三個時辰用的碳火,再帶上一小鍋羊rou湯,將rou給的足足的,鍋就放在爐子上,只要馬車架的穩就成。再拿一盒軟餅,哪怕是冷了也能在爐子上烤著吃,或掰碎了扔鍋里一起煮煮也成?!?/br> “今兒還燉了雞湯,大小姐一向愛吃雞湯小餛飩,我這就下一碗,下面墊著碳,你等會兒拿過去就成?!?/br> 小桃點頭:“那就這樣!” 廚房里瞬間忙碌起來。挑碳的挑碳,洗碗的洗碗。到了冬天,羊rou湯是常備的,倒不用現做,廚娘從今兒一早就開始煮了,現在rou已吸滿了汁水,味道正好。雞湯是天未亮就開始熬得,掀開鍋蓋,一股子香氣就往鼻子里鉆。 一刻鐘的功夫,東西都已備好。 小桃拎著食盒便走了。 看著小桃來去匆匆,幾個使粗小丫鬟忐忑不安問:“我們不用出去干活嗎?” 廚娘:“那路不是已經掃了,水也都打上來,衣服也都洗完了么。大妞姑娘可還安排你們做什么事了?” 小丫鬟們連忙道:“都做完了,沒旁的事了?!?/br> “這就得了。安心在這邊烤火吧?!睆N娘放下門簾,將風雪都擋在門外,“咱們伺候的主子與別家的不同,不興做那些折騰下人的事兒。有事兒會吩咐你們的?!?/br> 小丫鬟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開開心心坐在灶臺旁,暗自慶幸當初是被杜家買進來的。 杜秋蔓吃了一碗雞湯餛飩,又吃了兩個rou包子,在府里歇息了半個時辰,又出門了。城南處又聚集了不少人。 吳大全早早就在這里,拿著一面銅鑼,敲打道:“都排隊!每個人都有吃的,誰要是搶了吃食,直接趕出城門!” 銅鑼一聲接著一聲。 只是當初那個敲鑼施粥的少年卻換了一個。 杜秋蔓沉默了會兒,一陣寒風夾雜著雪花吹來,讓她頓時回了神:“這樣不行啊,今年雪太大了,只在城門口這里扎幾個棚子怕是要凍死不少人?!?/br> 周達也來了,也是一身的風雪,墨書跟在后面打著傘一路小跑:“大人,您走慢些?。?!” 周達搓著手:“南門這邊有好幾處民宅屋頂被雪壓塌了,少說也有三十來戶人,本官勉強將他們安排在慈兒院里,好歹那邊蓋得是瓦房,能避寒。但慈兒院現在也住不下了?!?/br> “若是夏天還好辦,縣里的富戶們能開莊子讓他們進去,但如今過冬,莊子里堆著糧食,誰也不敢開口子放流民們進去。本官也沒法擔保不會出個萬一?!?/br> 刺耳的銅鑼聲依舊不斷,吳大全喊得嗓子都快啞了,但還有些刺頭想要插隊。周達搖搖頭低聲嘆道:“原先看昭哥兒做這活兒的時候還以為是個簡單事呢……” “寺廟!”杜秋蔓眼前一亮,“對??!可以讓他們住在寺廟里??!” 周達:“這……?” 杜秋蔓:“還是您提醒了我。當初昭哥兒能夠將秩序維持好,乃是特地去請了清泉寺的大師與佛像過來!流民們住在其他地方或許還敢做些什么,但寺廟里到處都有佛祖看著,大多數人都是心存敬畏的,就算想做什么也不敢在佛祖眼睛底下做!集中到了寺廟,衙門也可以集中派衙役守在哪里,也不用分散力量?!?/br> “這倒是一個辦法!” 周達說干就干。 清泉寺在本地名聲極好,主持也經常下山施,聽說衙門要借他們的齋舍,想了想,到底還是答應了,但這些流民的吃食,衣物,碳火等物,寺廟卻是承擔不起的。 周達咬牙,直接將昌平的地主和大戶們都召集了起來。 杜秋蔓坐在衙門后院大堂內,見顏庭萱來了還挺驚訝:“怎么是你來?” 顏庭萱挑眉:“我就來不得了?” “我只是以為會你是父親來呢?!倍徘锫?。 顏庭萱:“你能來,我難道就不可以,還非要勞煩他?父親年事已高,我那幾個兄弟也不中用,我若不出門,難道還得年邁的祖母出面嗎?這也太不像樣了?!?/br> 杜秋蔓:“……”得,看來顏府內部斗爭還沒結束,不過勝利的一方已經開始顯露了。 除了她們兩個稍顯另外,隨后來的人就正常多了。 清溪書院的楊山長,瑞寶堂的東家柳寶斌,林子祺、路敬元竟然都代替老爹們來了,看來考上秀才后在府里的話語權也變重了,馮小胖府里倒是他爹娘一并來了,又有幾家在縣里舉足輕重的人也陸陸續續來了幾位。 見人差不多都到齊了,周達道:“如今縣里的情況想必諸位也都知道了。南城那邊聚集的流民已高達一百二十人,今兒請大家來也是想與諸位商量個對策?!?/br> 在座諸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當出頭鳥。作為周縣令的鐵桿的支持者,杜秋蔓只好率先說道:“早前各家捐了近一千斤糧食,混著水,能夠撐一個多月。周大人還缺什么,只要我杜府也有的,定不會推辭?!?/br> 顏庭萱正要給杜秋蔓捧個場,被林子祺與路敬元兩個插了一嘴,不滿地朝那邊橫了一眼。林子祺毫無知覺,爽快道:“若是還缺糧食,我們林府還能再捐點?!?/br> 路敬元:“路府也是的?!?/br> 顏庭萱品了口茶,慢悠悠道:“顏府再捐三百斤糧食?!?/br> 在座眾人紛紛側目——都知道顏府有錢,沒想到竟然這么豪氣! 柳寶斌呵了一聲:“顏府果然是大手筆啊,不愧是被圣上都嘉獎過得。府里老夫人近來可好?” 顏庭萱淡淡道:“祖母一切都好,多謝柳東家關心?!?/br> 柳寶斌:“我們瑞寶堂這兩年生意慘淡……”說著,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杜秋蔓與周達,“自從有了那白玉紙,還有誰會來買我這小門臉的紙呢。我這小本買賣可沒有顏府那樣的魄力,之前已經捐了一百斤糧了,如今若是再捐,那我也只能把自家的口糧拿出來了?!?/br> 柳寶斌起了個頭,馬上又有幾人跟著表示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這幾年收成一直不好,家家戶戶也只是勉強維持個收支平衡。 又人道:“要我說,周大人就是太心善了。遠的不說,遷淮縣來與咱們不過是一日的路程,他們直接關了城門,不許流民入城?!?/br> “你這樣說就沒意思了?,F在流民已經涌來了,難道還能把人趕走?” “旁的地方都能趕了,咱們怎么就不行了?若是擔心餓死,大不了給他們送上三天口糧,省著點吃,怎么著也能讓他們走到下個城了?!?/br> 此話一出,不少人紛紛點頭,覺得這個主意可行!讓那群流民多找幾個地方化緣,他們昌平又不是冤大頭,憑什么一直訛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