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的寵妻(穿書) 第13節
第二十二章 暴利 鄭掌柜乃是云州周氏糧行的總掌柜,一個月前被當家主母周家老夫人一封信便調到了昌平這個小縣,命他全力輔佐寶貝乖孫周達。 旁人知道這個調命后,紛紛對鄭大掌柜掬上一捧同情的淚水。好好的州府大掌柜當著,被調到了一個小縣城,說好聽些是主家信任,說不好聽的,不少人紛紛猜測鄭掌柜是不是做了什么天大的錯事被老夫人給發配了? 鄭掌柜見到這封信時也是云里霧里,但來人很急,根本等不得他瞎想,只給了一天時間就讓他收拾妥當,然后一行人快馬往昌平趕。 鄭掌柜這才發現同行里不僅有他這個掌柜,還有經年的老賬房,幾個看起來就十分機靈的年輕人,以及由三十多位豪奴組成的護衛團。 “這要是發配,這陣仗也未免太大了吧?!编嵳乒裥牡椎凸?。老夫人信里只讓他一切聽七郎行事,旁的不用管。 周達排行老七,是嫡支里最小的男丁,自小養在老夫人跟前,深受老夫人喜愛。幸虧知道這一點,鄭掌柜才不會那般惴惴不安。 一行人好不容易到了昌平,鄭掌柜以為周達會與他長談一番,畢竟他也是周家的老奴了,還帶了這么大陣仗入城,誰料周達只說:“我打算在昌平開一家造紙坊,造紙的法子等會兒有人會告訴你。造紙坊與鋪子都已選好,你們現在就去吧?!敝苓_也忙啊,他的水利工程還在進行著,能抽出這么一會兒時間來見鄭掌柜已經給足面子了。 鄭掌柜一碗茶還沒喝完,就被墨書請到了造紙坊與孫掌柜見面。 等到鄭掌柜見到了白玉紙,差點沒直接跪下:“這這這……這真的紙?!” 孫掌柜自豪的挺腰:“當然。鄭掌柜若無其他事,咱們現在就開始吧?造紙坊的工匠,還有前面的門面都等著人用呢?!?/br> 鄭掌柜也不客氣,只需看一眼便知道白玉紙的價值了,休息什么時候直接忘在腦后,他們這樣的掌柜的,賺到大筆的銀子就是最好的休息了。 那三十位周家豪奴組成的護衛隊也立刻派上了用上,分作三班將整個造紙坊日夜巡查,又養了多只訓練有素的狼狗。 造紙的秘法杜秋蔓已交給周達,周達怕泄露并將具體法子寫在給祖母的信上,只說自己有新的紙想造出來自己寫。周老夫人何等的精明,一看涉及到紙,立刻派了最得力的州府大掌柜前來幫乖孫坐鎮! 鄭大掌柜不負主家信任,收起了一開始的失態,選了四位周家世代家奴去學造紙秘法,其他人若是無故靠近造紙坊,一律關押! 不到三天的功夫,昌平縣便知道縣內要開一家名叫博文堂的紙坊,有消息靈通的人還打聽到這家紙坊的掌柜姓鄭,從云州來的。 柳寶斌聽后,不屑一顧:“他周達以為紙坊是隨隨便便就能開的么,就算他是縣令,背后站著云州周氏,紙不好也是枉然。爺可沒聽過周家會造什么好紙?!?/br> 下面的人紛紛附和:“恐怕是見著君子扇,想來分一杯羹吧。如今市面上不少書坊紙坊,拿著劣等紙也開始造君子扇了,價格壓得只有三百文?!?/br> “嘖嘖……三百文?!绷鴮毐笙氲竭@個價格是怎么來的,就胃疼。嘲諷道“堂堂世家竟然只會造一些劣等紙出去賣,真是笑掉大牙。既然是云州的鄭大掌柜親自來了,去,給爺送五柄一等君子扇給他,就當做是賀禮?!?/br> 鄭掌柜收到這份賀禮是什么心情誰也不知道,大家見到鄭掌柜還是往常那副笑瞇瞇的模樣,一心撲在博文堂。 終于,等到博文堂紙坊開張那日,一些湊熱鬧的還有各懷心思的人涌入,見到長木桌上擺放著的一摞白玉紙,直接嚷了起來。 “天?。?!這是什么紙!這世上竟然有這般雪白顏色的紙嗎?!” 一個學子顧不得讀書人的體面,直接叫了出來。 旁人一個個看著就想上手去摸,機靈的伙計頓時攔住了。笑道:“諸位想要試紙,可以到這邊來?!?/br> 鄭掌柜忍著rou疼,特地拿出了三尺紙,給大家……摸。 坐在對面茶社里的杜秋蔓,就看見這樣一番景象——整個昌平的學子們紛紛排隊,就為了摸一摸博文堂的白紙,摸到了后還要分享摸紙感受。 到后來,不知真相的路人也加入了排隊的隊伍中。 時常有這樣的對話:“你來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啊,看著這里排了這么長的隊伍,大概是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吧,就排著唄,反正也沒事做?!?/br> 杜秋蔓:“……”排隊的樂趣真是從古到今從未變過啊。 白玉紙售價達到了一刀一百兩!這是個什么概念呢,世人常說只要有十兩銀子,就能作為發家的本錢了。 暴利! 真真正正的暴利! 然而就是這樣的高價,依舊止不住人們的熱情。大商販們有自己的消息來源,鄭掌柜在云州也是個人物了,他的調動自然瞞不住。當初還為鄭掌柜調到一個小縣城而撒了或同情或幸災樂禍淚水的同行們,紛紛垂頭頓足?!锵€屁啊,老鄭這是煥發了第二春??! “給我來三百刀!”一個商販沖到書坊,“白玉紙!” 周圍之人倒吸一口涼氣,這可是三萬兩白銀! 誰料這人話音未落,又重來一個人直接喊道:“五百刀!用銀票結算!” 鄭掌柜見著幾個老熟人,嘴角的笑意更濃了:“喲,老幾位,怎么也跑到小小的昌平來了?” “老哥哥發財也不帶著我們,也太不夠意思了?!币晃幌嗍斓恼乒竦?,“若不是咱們想著來昌平看看你,怕是不知道你這里竟有這樣的寶貝?!?/br> 白玉紙在昌平是一百兩一刀,到了外面,賣到兩百兩都會有人搶著要。這樣的紙已經不僅僅是用來書寫的,更是用來彰顯身份的,是奢侈品系列! 黃刺吏看著手里的白玉紙,臉色陰晴不定:“這就是博文堂賣出來的紙?你瑞寶堂養了那么多人,鉆研了這么多年,竟然還只能造出黃麻那樣的紙?!一幫廢物!沒用的東西!” 柳寶斌彎著腰,絲毫沒有平常耀武揚威的模樣,恭敬道:“姐夫,我打聽清楚了,博文堂背后的東家乃是云州周氏?!?/br> 黃刺吏冷哼了聲,“百年世家的確有這樣的底蘊。只是怎么以前沒聽說周家會造紙?” 柳寶斌頭低的更厲害了:“在昌平的這位一心想要干番事業,剛到縣里便開始著手興水利,只可惜昌平的富戶們見沒什么油水可撈的,只是嘴上附和。這位縣太爺八成也是沒錢了,這才想著賣紙籌錢?!?/br> 黃刺吏聽到白玉紙竟然只是被幾個視短的小地主們逼出來面世的,一時間更心塞了。雖然白玉紙在哪里賣都是暴利,但在別的地方售賣,至少不會對自家的造紙產業帶來這么大的沖擊啊。如今白玉紙面世后,瑞寶堂的一等紙基本賣不出去了,那幾家不差錢的主兒,紛紛轉向了白玉紙。 事兒還沒完。 白玉紙面世后,以白玉紙為原材料的君子扇也隨之而來。 “這么好的紙,竟然拿來做扇子!”不少書生看著擺在知行書坊里的君子扇,紛紛惋惜,可又舍不得離開。 經過數月的市場轟炸,現在金州四縣最喜歡追趕潮流的那一撥學子們都很樂意去買一柄君子扇以示時尚,但這不代表他們會花三十兩銀子去買??!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孫掌柜不得已將一柄特制的——周達親筆題字的特等君子扇擺在最顯眼的地方供大家觀賞——只許看,不許摸——大小姐特地吩咐的。 若是有意要買的,則帶去專門陳列特等君子扇的雅間內。 對于這樣一對一服務,權貴階級見怪不怪,但以往都是古玩店,或者夫人小姐們逛得綢緞莊首飾樓里才有,書坊這樣的還是頭一遭見。 三十兩銀子對于普通學子而言是天價,對于有錢有勢的人家來說也不過是一天的生活費罷了。他們還嫌這價錢太低,送禮拿不出手呢。杜秋蔓在知道客戶們有這樣的需求后,果斷推出了定制服務??梢宰尶蛻魝冏约禾峁┗ㄐ秃椭付ǖ牟馁|,這樣的君子扇造出來的價錢不一,但最低也沒有少于一百兩! 孫掌柜是徹底驚呆了,在他以為一柄扇子能賣三十兩已經很冤大頭了,沒想到世界上的冤大頭們的境界遠比他想的更可怕。 “哎……活了這么一大把年紀,到頭來還沒有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娃娃看得多?!睂O掌柜一邊數銀子一邊嘆氣。鄭掌柜那邊的每日流水高達數千兩,還得向老鄭多多學習啊。 特等君子扇已經成了書坊最大的收入來源,僅靠魯家兄弟二人是遠遠供不應求。不少聞名白玉紙的商販們紛紛涌入昌平城,哪怕是再定制價的基礎上再多加幾十兩銀子,也希望能早些拿到自己定制的扇子。 都說文人樸實,文人去當官也都是兩袖清風,沒看見各地的大人們從來都不收什么黃白之物么??稍僮屑毧纯创笕藗冇玫墓P墨紙硯,一個比一個價值千金。如今有了新的風雅之物——君子扇,白玉紙,這可都是送禮良品。 如今造紙的秘方捏在杜秋蔓與周達手里,只要有白玉紙,知行書坊的特等折扇就無法被世人模仿,乃是徹徹底底的壟斷行業。 柳寶斌終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進退維谷。當初他下令斷掉知行書坊的全部供紙,就想著將這個第一個研究出君子扇的書坊給擠兌垮,沒想到如今高端君子扇市場徹底被知行書坊壟斷,中低端君子扇市場則被小作坊們沖擊的不成樣子…… 杜秋蔓與周達默契的沒有說明知行書坊與博文閣之間的關系,越是這樣,旁人就越腦補兩家之間的關系。而腦補出來的比事實更甚,礙著云州周氏,看著知行書坊賺錢眼熱,柳寶斌恨得咬牙切齒:“且跟爺等著!” 聽得底下的人來報,杜家老宅現在住的乃是京城杜侍郎的嫡女,柳寶斌笑的邪性:“京城來的大家閨秀么,有意思?!?/br> 作者有話要說: 來呀~ 第二十三章 聽話 白玉紙全部交給博文閣,杜秋蔓只需要每年年底拿分紅即可,完全隱藏在了幕后。 低調,安全,不用擔心產業被京城杜家分走,杜秋蔓非常滿意。 目前只有云州當地幾位盯著鄭掌柜的大商行掌柜們聞風而動,在缺少傳播途徑的古代,白玉紙在要再整個大梁掀起風波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就那幾位大掌柜們的訂單,已經讓杜秋蔓大賺了一筆,如今只算君子扇的收入,就高達千兩。 看著賬面上的銀子,杜秋蔓大手一揮,老宅上下換夏裝,主子們一人做八套,下人則做兩套。江氏拿著新衣又歡喜又有些不安:“這太多了,在府里時一季也只裁四身衣裳罷了?!?/br> 杜秋蔓道:“書坊孫掌柜是個能耐人,如今咱們家的君子扇賣的很好,您不用擔心銀錢的事?,F在咱們不在府里,也松快些?!?/br> 江氏道:“好。既然有了余錢,不如多買幾身布料,我見昌平雖小,但布料樣式也十分別致?!?/br> 杜秋蔓覺得這都是小事,當即道:“姨娘若是看中什么,便去賬上支?!?/br> 江氏見她這模樣,便曉得她什么都不明白。罷了,攢嫁妝什么的,還是她來吧。大戶人家的嫡女都是從小就開始攢嫁妝。蔓姐兒虛歲都十歲了,米氏是不會cao這個心的,到時候八成給個面上光的嫁妝糊弄過去便是。夫人就留下蔓姐兒這一根苗苗,可不能就這樣被打發。書坊的銀子不花,遲早也會被京里搜去,還不如在昌平為蔓姐兒多置辦些布匹綢緞,存著當嫁妝。 不得不說離京城遠了,上頭沒人管著,江氏這樣柔弱性子的人也有了幾分主見。 到了六月,院試已放榜。 清溪書院有兩名童生考中秀才,官學則是顆粒無收。不管怎樣,眾學子們均可緩口氣,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光,楊明昭也到了入學的時候。 杜府現在沒有長輩,唯一的大人是姨娘出身,無法去拜訪山長。杜秋蔓一事不煩二主,拜托周達領著楊明昭去清溪書院。 周達這段日子有了錢,官田里的那道水渠修的如火如荼,再有半個月就能收尾了,正好得了幾分空閑。見到楊明昭,就知道他當初粥棚里那個機靈的小郎君,便問道:“你可知天下學子到底為何讀書?” 楊明昭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br> 周達一愣,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回答。通常小郎君難道不應是報效朝廷么,雖然昭哥兒這么說也不錯,但也太直白了。 嗯……果然不能再讓蔓姐兒教了。 周達語重心長道:“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眾多學子們為何寒窗苦讀,孜孜不倦的原因。什么貨與帝王家,這般市儈,與商戶何異?學子們追隨先賢,聽圣人言,學圣人事,可不是讓你像市井小販那般蠅營狗茍?!?/br> 楊明昭:……跟我有說的有什么區別么? 雖然還未去書院,但楊小正太發現士大夫身上的一大特點——裝。 太實誠會收貨一大堆“金玉良言”。 周達說了一盞茶的時間,見楊明昭垂首認真,這才住了嘴:“你如今年紀雖小,但入蒙學算是大齡,去了書院要敬愛師長,友愛同窗,知道了嗎?” “學生明白?!睏蠲髡研睦镩L呼一口氣,可算是念叨完了。以后若是再讓他發表意見,他絕對也要繞著圈子來說,楊明昭暗自發誓。 杜秋蔓見到楊明昭出來,向他招了招手,二人一起坐上馬車。 周達騎著馬走在最前面。 四周仆從向車夫示意,一行人朝著清溪書院而去。 “周大人都囑咐你什么了?”杜秋蔓好奇問道。 “他問我天下學子為何讀書?” 杜秋蔓翻了個白眼:“嘖,還能為什么,無非是光宗耀祖,升官發財?!笔兰覚M行的時代,光宗耀祖絕對是讀書人的主流,畢竟國家這個概念還沒有那么深入人心。 楊明昭:“……”蔓姐兒說的有道理! “你不會這樣說的吧?!倍徘锫剡^神,緊張問道。 “沒有?!睏蠲髡严肓讼?,還是把自己的回答一五一十說了,順便還把周達的教誨也一并說了。 杜秋蔓聽后蹙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名逐利并非是什么不可言說之事。只要手段正當,每個人都可以追逐屬于自己的東西。更何況,我也并不認為市井小販就低人一等,圣人學子就是高高在上。就拿咱們家的那幾個商鋪來說,正是因為有孫掌柜他們兢兢業業去賺錢,我們才會有銀子去念書,去裁制新衣,去收留那些乞兒?!?/br> 見到楊明昭陷入沉思,杜秋蔓伸手捏了捏他的包子臉,笑道:“周大人也是為你好,這些話我們放在心里就好,在面上就不必說了。等以后咱們昭哥兒當了大官,對市井小販們好些,自然也會有更多的官吏效仿,有些事說一萬遍不如親自去做一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