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總而言之,這場盛大的熱鬧還沒落下帷幕,有人已經悄然地提前離場。 榮興電影節后,平臺媒體幾乎都在做總結。 其中,不乏一些自帶立場的煞有其事地猜測: 是否這四五年里上映的電影都要活在怒云的陰影之中;怒云是否透支了國語電影市場的活力和新鮮感;是否這幾年里想要冒頭的生花會比以往更難出頭;是否往后的劇集和片子想做到準確意義上的「爆」,各項成績都要和之前的雙劇王、怒云進行對標;是否應該在爆劇之上再樹立一個現象級? 這話看似在夸在捧,實則在譴責所謂的寡頭傾軋。 陳丹生本人很看不慣這種陰陽怪氣,某次采訪接了媒體的麥克風就開始輸出: 我本人是無比支持華語電影的進步和突破,無論是對外揚名還是對內市場的開拓,我也一直將這份信念牢記在心、視作己任。如今的渠道不比從前單一,傳統的院線之外還有市場同樣寬闊的網絡平臺,國內電影圈的天使基金如今更大層面地鋪開了受惠面,幫助到了更多剛剛起步、又或者筑夢無門的電影人,他們也在努力向大眾呈現自己的作品。反倒是一些好高騖遠的人,永遠在嫉妒別人的收獲,而從不去檢討自己的落后 不嫌事兒大的電影人已經瘋狂點贊了陳導的采訪。 伴隨著榮興電影節徹底告一段落,有兩個獨立電影的小導演發文@了熱心市民燕先生,感謝他的介紹和幫助,使他們獲得了關鍵的引薦和投資,這才有機會登陸內地,將自己準備多年的作品搬上大熒幕。 燕綏有些無措地轉發了一個笑臉,然后飛速下線! 他向來是不太能接受別人蓬勃而狂放的熱情,那兩部電影他在電影節觀影期看了,和鐘情、陳丹生也做過溝通,對別人而言要賣房賣車貸款湊的資金,燕綏之前的DVD分紅拿出一些來就足夠他們渡過難關。 何況,陳丹生也的確起了愛才之心,有意接觸,這才順水推舟給了推薦。 的確,有了陳丹生和燕綏的加持,那兩部獨立電影仿佛被金手指點撥了一般,自帶光環,并在極短的時間內受到了大量電影圈內外的關注,接下來的審核、談判等等流程,仿佛一切都開通了綠燈,順利地不可思議 第二次收到對方長長一篇的感謝短信時,燕綏正和鐘情出發,準備去參加一個飯局。 由國內影視實業巨頭小周總和卓信影視小王總牽頭,盤了半桌娛圈大佬,剩下半桌則是怒云的主創主演代表,一半是金光閃閃,一半是星光閃閃,大家齊聚在周總自家的酒店,進行著一筆保底60億的大生意的商談。 3月下旬的天氣已經沒那么冷了,偶爾還不錯。 在場眾人都穿的休閑,燕綏也不例外。他走進來時,室內都安靜了一瞬:白底靛藍鑲邊的單衣,配了條的藍到發黑的褲子,戴著一頂鴨舌帽、單衣后面的帽子又蓋了一層。他這身裝扮,叫人一時想不起紅毯上那副禁欲冷冽的樣子 來人一一握手打招呼,坐滿整整一圈。 大家各有各的架子,兩相抵消就相當于什么都沒有,開場照例互夸,夸到燕綏這兒,他是小輩,哪怕穿的冷淡架不住形貌昳麗,場上似乎也就是調侃他最無壓力,也不知道是場上誰開的頭,越說越來勁,小周總直言再給他投個項目,后邊半句還沒接上,叫他弟弟給搶了話:別來你哄女人那套行不行?人家好好拍戲你別瞎攪和! 燕綏倒沒覺得很受冒犯,但也感謝了這位小少爺的維護,遙遙敬了一杯。 鐘情湊近咬耳朵,綏綏想演,我也能投! 他出道快十二年,到底不是白混的,手頭的資金和投資都頗有些規模。不說自建一個完完整整的班底給燕綏,但大致的架子還是能支楞起來的 燕綏好笑地瞥了他一眼:得了吧! 整場飯局的過程,倒也不是什么唇槍舌戰的商務談判,事情到這一步,基本就是最后一小點兒的數值拉鋸,極小的改變放大到將來,可能就是幾千萬、甚至好幾億的差別!所以酒里菜里,吃的的都是人情,氣氛到位了之后,一切才能塵埃落定。 在這之中,鐘情偶爾還會說一些,燕綏就是純純一個吉祥物了。 他代表的只是怒云方的真誠態度,好讓院線這邊看清楚:喏,我們續篇的主演擺在這兒,什么條件什么資質你們自己看得一清二楚,私底下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怎么樣,都心里有數,不會耽誤大家賺錢的! 事實上,燕綏的這種不是不會來事兒、只是懶得來事兒的態度,臺上臺下、鏡頭里鏡頭外的反差,的確把小周總一行人看得愣愣的。 說他不在乎吧,你和人搭話,他也認真回。 說他在乎吧,瞄他十次,八次在埋頭吃東西。 看著像個很會運動很是活潑的大學生樣兒,但那雙目光漫不經心掃過來的時候,心里跟羽毛撓癢癢似得,仿佛他的目光自帶溫度,多看一眼都能讓人心里忍不住想:他在看我,我現在狀態還可以吧? 這難道就是網友粉絲所說的:勁勁兒的感覺? 后半場,就是純純的品煙品酒環節。 燕綏喝是不太能喝的,抽煙也是當時拍戲需要,別人猛吸猛吐丟了兩個煙蒂了,燕綏指間還夾著半截。偏偏他架子擺得好、很像那么回事,臉微微紅,一副不能再喝的表情,其他人也不太好意思灌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