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明天恢復12點整存稿箱更新 第83章 橄欖枝 陳丹生的大紅包, 是在年底跨年時給的。 燕綏當時在鐘情鼓勵的眼神下收了,回家之后他打開一看,禮盒里面除了用絲絨錦盒額外包裝的一塊腕表, 還有一張卡。 腕表燕綏不敢帶,他搜了一下,不便宜。 至于那張卡, 燕綏猜想不會少到哪兒去。 這個紅包,如果是《怒云之上》的票房獎勵, 燕綏一時半會兒也用不到。但如果它代表的正如陳丹生當時飽含深意的眼神一樣,具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那燕綏只能先想辦法把回禮也準備起來。 畢竟,沒道理鐘情家給了,自己家不給吧? 如今鐘情的話肯定了陳丹生那份禮物的含義,燕綏越發覺得這回禮的事情需要盡快提上日程。雖然回什么鐘情必然都是不缺的,但那至少代表自己的心意。 想通了這件事情, 那就沒什么好猶豫了。 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二, 整整兩天,燕綏和鐘情都呆在家里休息,初三, 鐘情還沒完全開工, 但已經和蔣磬開了會商量后續的通告行程。在怒云續集啟動之前, 他雖然不會急著再進組,但《通天眼》那頭的事情仍然不少。 初五,鐘情正式開工, 燕綏也即將收假。 蔣磬風風火火地通知老板和老板娘:今年的寒梅獎頒獎典禮定在月底, 如果天氣預報不會騙人的話, H市那天天氣還不錯, 出大太陽。怎么說,你們倆這次也都穿黑色? 鐘情才剛掃了眼第一套造型方案,就聽見一旁的燕綏道:我去不了。 蔣磬沒說話,鐘情猛地扭頭問道,為什么? 燕綏握住他的手,聲音如常,但堅定地不容拒絕,那天,我要去拜訪一個比較重要的人。他將決心傳達過去,既是表態,也希望能安撫住鐘情,我去不去頒獎典禮現場不重要的,你在那里也是一樣的。 蔣磬一瞄二人的表情,見狀不對趕緊跑路。 門關上的瞬間,鐘情用力閉了閉眼,睜開時嘆了口氣,能不能和我說說是什么事情? 被他反握住手,燕綏也沒掙脫。 我約了人見面,有一些事情要談。 鐘情的心里涌出一股熟悉的無力感,略帶茫然地對上燕綏的雙眼,不可以和我說嗎?為了他可以不去寒梅獎,甚至錯過你親自上臺領獎的機會? 燕綏用另一只手蓋住鐘情的手背,對不起。 如果可以,他也想和盤托出,但凡鐘情問出來的問題,燕綏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眼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一個沒法說,一個問不出來。 于是,不算冷戰的冷戰就這么因為兩人分頭忙碌而開始了。 不算冷戰,是因為鐘情和燕綏聯系如常。 算冷戰,是因為除了日常聯系就沒別的了。 鐘情在外工作的日子里,燕綏回到自己家,每天出入匆忙,伴隨著開春后國考復試陸續展開,他開始慢慢收攏去年就撒下的大網。 現在的華亭中央劇院前身是Q戲劇院,我通讀文件初步的感受是,這次改制的性質類似于過去一些高校將校名尾綴的「學院」改成「大學」,接納范圍變大,人才擴充渠道變得更加綜合豐富。同時,單位評級和國家補助經費 復工過后的會議室里充滿了困倦的氣息。 小眼睛領導眉頭緊皺,聽著幾個年輕沖動的下屬們輪流匯報、并闡述想法。 如果說他去年還存了一份暫時攔住燕綏、害怕他打草驚蛇的心思,翻年過來,隨著全面升級的華亭中央劇院即將牽扯進風浪之中,局內不得不分出相當一部分的精力,來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驚濤駭浪。 事情還要從年初說起 起先,是一道十分不起眼的通知的悄然發布。 如果不是利益相關,那則通知的內部閱讀次數或許不會超過四位數。 改制通知說得是冠冕堂皇,明明是大好事兒,卻不敢大聲張揚宣傳給全國全網知道。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所謂改制就是為了給Q戲劇院增加更多的坑位,用這種增加基數的老套辦法,進一步擴充劇院對人藝領域的影響力,畢竟人多力量大呀 此處,可以舉個新鮮到正在進行時的例子: 綜合電視獎的榮譽主席是Q戲劇院的一把手彭菲。 他和金枝獎的榮譽主席邵裕年不同,彭菲是那個表面上已經卸去名號,私底下卻依然宏觀把控全面攏權的「太上皇」,他看似不參于中央電視獎任何的評審工作,但評審團內部大大小小的決策都少不了彭菲的干涉。 那彭菲拿什么說動別人呢? 就憑他是Q戲劇院的老大,更是現在的華亭中央劇院的黨委書記! 別說演員不想要鐵飯碗,不過沒門路罷了。 伴隨著彭菲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張,第一次試探很快就出現在大眾面前:《心道》這部在國內沒拿到上星許可的純網劇,卻在一系列不算光彩的cao作后,入圍了去年綜合電視獎最佳劇集,甚至還分走了兩個本不屬于它的小獎。 當時的普通觀眾有過抵抗和質疑,但未曾警覺。 大家的重點在于《心道》沒有資格入圍、更不配拿獎,而沒有即時地去深究,到底是誰將《心道》推上它本觸及不到的評獎臺,這樣做的人又想要獲得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