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怪不得拍了電視的還是想往電影圈擠。 一部全國皆知、全民追捧的電影帶來的知名度,真的可以讓燕綏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紅到什么程度呢? 就連路邊舔糖葫蘆的小學生都知道他是沈唯,被周謙行踩著腰壓在水里爬不起來;也知道他是巒杭,頭頂鉆鏈身戴翡翠,一槍可以把人嚇萎。 所以,大人們看大人們的熱鬧:品味因果造業、權利爭鋒,小學生也在為他們的兩位新首領:周謙行、巒杭而爭斗著。完美說明了真正的爆劇、爆片,是能做到字面意思上的雅俗共賞,擁有全年齡的取向魅力 《怒云之上》票房突破30億,又聚了一次餐。 這天的聚會辦在了中午,劇組大手一揮包下了整個餐廳,同來的還有張赟和張慶叔侄倆。 他們倆屬于參于了電影后期工作,但本人不愿意署名的,但陳丹生不吝在媒體大眾面前為這二位的表功,甚至叮囑相熟的媒體多多為張赟張慶寫稿,別讓觀眾忽視他倆的付出。前兩次的慶功宴沒請來人,這次說什么也把人拖來吃飯了。 走一個,先走一個再說! 張赟張慶也和在場大多數演員都合作過的。放眼望去,都是起碼有過兩次共事經歷的熟面孔,整個場子里還真找不出一條單向關系。由此可見,演藝圈的確是個大圈兒,重重疊疊、纏纏繞繞的地方多得數不過來 到了后半場,留下來的基本是自己人。 燕綏一掃席上的面孔:三個領銜主演,四個主演,陳丹生的御用團隊,還有張家兩位,幾乎算是《怒云之上》的核心團隊了! 桌上飯菜被撤下,新換上了熱飲和茶點。 我一向是有話直說,也不拐彎抹角了,留大家在這兒就是為了怒云的續篇。老劉和我已經啟動了續篇劇本的編寫,爭取在電影下映之前拿出一個大概的初稿。怒云的成績離不開各位的付出,我是真心希望還有和大家繼續合作的機會 除了知情的,續篇計劃震驚了在場所有人! 包括隱隱有這種預感,但因為陳丹生太沉得住氣、一直沒提,又把這想法硬生生吞回肚子里的張赟。但他驚訝過后,又很快地平復下來,認真看向陳丹生:你說說看。 這四個字的含義,不言而喻。 張赟在認真考慮繼續和陳丹生合作的想法。 張導一開口,其他人的心里哪怕只有一半的意愿,也硬生生給拉到了70分!主創和主演團隊如果能穩定下來,續集質量跑偏不了,指不定還能突破記錄、再創輝煌! 陳丹生親自給張赟倒了一杯茶,姿態做足。 我想請你聯合導演。 聯合導演和普通導演可是不一樣的概念。 沒有一個導演喜歡片場有第二個決策權、指揮權比自己更大的人,但《怒云之上》這樣大的投入和規模,陳丹生一個人頂下來也的確是勞心勞肺。 他自認怒云雖好,但切切實實還存在缺陷,理所當然的會在續集想辦法彌補。如果能正式地加一個聯合導演,從配置和效率角度考慮,無疑是很大的加強,何況國內最擅長軍戰題材的導演,除了張赟沒有第二個人 張赟頓了頓,時間久到燕綏都憋不住氣了,他才鄭重接過那杯茶,我答應你,但這聯名不聯名,之后再細說。 一句話說完了導演的事,接下來輪到主演們。 演員的檔期實在是個大問題,談不攏就白搭。 咖位超一線,人也活躍在超一線的鐘情,他如果要接電影,就需要調整兩年內的全部檔期。像事業回春之后也拿到一線資源的奚風,他也同樣要仔細衡量。其他三位主演雖然流量很一般,但演技有保障,無論是電視圈還是電影圈都不缺戲拍,固然對續集心動,但不見得在《怒云之上》吃飽紅利之后,還愿意繼續給年輕人做配角兒。 包括燕綏這個被「內定」為續集主角的年輕人。 他看上去是最閑的。但據陳導的充分了解,燕綏私底下其實拒絕了一沓又一沓劇本,不接商務不愛活動,不懂得打鐵趁熱,又佛又懶,但你沒法指責他不努力,因為燕綏同時又很認真上進 燕綏的情況看似最穩定,像是能輕松空出半年檔期的樣子,可誰知道有沒有意外呢? 如果續集沒有以上幾位演員的身影,無論如何都是巨大的損失,不僅是劇組的損失,更是觀眾的損失,他們是陳丹生必須一個不落碼下來的基本配置! 這事暫時也不急,等劇本初稿出來也不遲。 陳丹生沒有打算逼太緊,他想要保留最好的原班人馬,自然得給演員們看到誠意:劇本,角色分量,片酬待遇,這些將來都會細細詳談 燕綏還以為他們會考慮多久呢,結果今年最后一天、元旦假期來臨前的這一晚,他就從蔣磬那里得知:三個領銜主演,四個主演,也就是陳丹生最重視的七人配置里,已經有五個簽訂了續集意向約! 蔣磬也無語:我琢磨著他們得考慮到明年呢! 表面上各個風輕云淡,結果三天功夫都沒有,這群人私底下就爭先恐后簽了意向約,生怕陳丹生甩了自己明年去找更好的 就差你和鐘老師了,不過也不差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