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但人不能不進步啊! 尤其是燕綏自覺他和鐘老師有差距 鐘情在他自己的領域努力了很多年,明明已經是同齡人之中的佼佼者,依然保持著高度的競爭意識,不斷學習,力求提升,從不懈怠。 燕綏經過兩次任務,也逐漸開始改變自己守著「一崗一編」混飯吃的咸魚思想。 他從前覺得「完成任務」就是使命。 現在經歷得多了,一停下來就會不自覺反思:哪里怎么做會好得多,如果自己當時努力一點,某個地方是不是會展現出更好的效果? 這樣的反思難免讓燕綏覺得焦慮。 他并不擔心自己專業學的東西用不上。 因為本職工作的確很好地將專業派上了用場。 問題是什么?問題是另一份工作需要的技能,燕綏根本沒有系統地學習過!他從趕鴨子上架的第一天到被提名,簡直就像被推著沖了浪,一路溜到了浪尖兒上,運氣好還能平穩回到岸邊,岸上一群人不明所以直呼厲害 就算這是所謂的天賦,那天賦也有被耗盡的一天! 深思熟慮之后,燕綏發郵件和領導打了申請 等這次的工作完成之后再回到B市,他無論如何也要潛心進修一段時間,能有假最好,沒有的話也不是不行,那就一邊維持本職工作,一邊學習,一邊哄男朋友 燕綏的沉靜是一種純粹的自省狀態。 可在別人看來,這孩子未免太寵辱不驚了! 奚風被劇組同事們捧得開心了還隔三差五請頓宵夜呢,可小燕老師從頭到尾就笑了那么幾回,有人調侃他入戲太深,目前是處于心思深沉的巒杭太子模式??蛇@樣帶入角色有助于表演發揮,大家也沒人覺得哪里不對。 如果小燕老師成天洋洋得意,喜形于色,那才奇怪吧! 不說別人,陳丹生也時常提點燕綏。 越是這個時候,你越要沉住氣! 陳導雖然身在電影圈,但沒少了解電視圈的新聞。 關于金枝獎提名,比如自己那快三十歲的大外甥鐘情,從心智和經歷上說,他已經是完全的成熟體演藝人,不需要多加叮囑。反而是燕綏,這小子一切都趕上好時候了!不至于18、9歲這種太青澀,也不像鐘情快25才爆紅的晚熟,在燕綏這樣的年紀做出如此成績,有個相當貼合的詞能概括:年輕有為。 可是過于順遂的路子,最怕穩不住手、沉不住氣,將坎坷造在了后路上 燕綏自然是聽得進長輩言的。 同時,他也會主動溝通:拍完怒云之后,我想暫時停一停。燕綏大致和陳丹生說了一下自己的計劃,對方聽著慢慢點頭,同時也給肯定的支持和建議:我當初修雙學位自己整理了一些書單片單,回頭再補充些發你,都很有必要去學完讀完?;A的閱片和閱讀不跟上來,你那點儲量光靠現有經驗,再有天賦都吃不消 陳丹生對調教演員的確很有經驗。 從cao作難度和時間分配上來說,他的建議方案甚至自帶一套完整的體系,幾乎是壓著燕綏的能力極限,直接將難度和分量一起拉滿! 你如果想要得到蛻變,這是必經之路。 燕綏點頭表示認同,但話鋒一轉就向陳丹生告了人大外甥一狀。 可是鐘老師想給我安排其他的工作 陳導眉毛一橫:什么? 小燕老師小嘴一張,噼里啪啦就打開話匣子! 二人一直說到女助理抱著保險箱進來,燕綏才意猶未盡的打住,最后小小聲地道:拜托啦陳導,我讀書的時候就是那種很容易分心的笨蛋學生,根本沒辦法一心兩用,更別提同時做很多事情,會完全忙不過來的 女助理出去了,陳丹生臉一沉,看向燕綏:你放心,這事我和他溝通。 怎么這么不懂事兒呢鐘情! 孩子想學習想提高,讓他學啊! 回頭鐘情就被痛罵了一頓,理由是別耽誤小燕進步。 鐘老師也就氣了那么一下,就和陳丹生說開了:他不想讓燕綏將來后悔,現在這么好的局面就算不能打鐵趁熱,稍微鞏固一下沒毛病吧?如果靠天賦和靈氣能吃飯,那國內娛樂圈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遺珠? 陳丹生理解,但他堅持自己的看法。 他太順遂了,如果沒有足夠的自省反思,遲早會膨脹起來。 所幸燕綏自己意識到問題,停下來進行自我補充。 可鐘情吃過的虧,他不想再讓燕綏再吃一次。 順遂一點就順遂一點,安靜拍戲沒什么不好,非要在逆境吃苦才算成長嗎? 燕綏事情有自己看著,怎么也不至于讓人吃虧。 至于膨脹,鐘情根本不會讓人接觸到那樣的環境!什么對著綠棚綠布拍戲,走位收音都不管統統一條過,遇事不決就上替身只要不接觸這樣惡劣敷衍的項目,讓燕綏保持著清晰的自我認知,一個正常、健康、思維邏輯成熟的成年人,又怎么會輕易膨脹呢? 事關小燕老師的職業規劃,舅甥倆爭了一包煙的功夫。 但最后,陳丹生只用一句話就打敗了鐘情 他很想追趕你的腳步,鐘情,你可以偶爾停下來緩緩,但不能一直原地打轉、直到等他追上來。燕綏更需要的,是你的支持、鼓勵和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