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鐘情也不是什么新人,這個道理他自然懂。 既然張導有這個自信,我就不干涉了。 《血性》不像《等你的城》由卓信影視出品,鐘情同時作為資方和出品方有一定的話語權,相比之下,《血性》完全是張赟以及振興影視的一言堂。 并且,他對作品的把控也的確沒得說。 在整部劇集還沒播完的情況下,成片質量就經過了金枝獎組委會以及主席評審團的檢驗,成功拿到數項提名,也正說明了張赟的功力。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出發,鐘情都應該相信他。 這一腔憂慮和焦急,也的確是關心則亂 燕綏從鐘老師手里接過空了的果盤,下床去放東西,再回來時,他手里多了一盒面巾紙,還是劇組化妝老師推薦燕綏買的那種超輕柔呵護的款。 你拿紙巾來干嘛 鐘老師眼神飄忽,從小燕老師抻直的背脊掠過。 燕綏甩掉鞋子,重新爬上床,隨口說道:我怕你待會兒哭出來,又把眼淚流到我的脖子里。 鐘老師一噎,立刻反駁:怎么可能! 他承認自己過去拍完戲狠狠哭過。 但絕對不認為今晚會再次情緒崩潰! 燕綏上半身裹著毯子,兩條長腿隨性擺著,把紙巾往二人中間一方,雙手悠悠然抱在腦后,舒舒服服等最后兩分鐘廣告:好吧,你說不會就不會。 熟悉的片頭曲響起,第二版片頭開播。 短短兩分鐘不到的時間,就來到正片。 青梅路大隊接納了這批新戰友后,經過了大半年的磨合,總算看到了一些融合的新氣象。 但大家的日常似乎沒有什么變化,該出警出警,該執勤執勤,巡邏路上還是有很多雞飛狗跳的事兒。武岳和李嵩仍然隔三差五鬧別扭,需要邱讓介入調和;李嵩仍然是大隊里讓人又氣又愛的那個,食堂新來的打菜阿姨很偏愛他,每次都滿滿一大勺子;邱讓仍然擠時間去相親,屢敗屢戰,堅信自己的正緣很快到來 最后的轉折,發生在一個很尋常的晴天。 看到這里,燕綏往被子里陷了陷,這種感覺好微妙啊! 鐘情一手攬住他抱緊,也難免發散地想到:人在遇到危急之前,真的會有預兆嗎? 但燕綏只是搖頭,有預兆,就能不去嗎? 使命從來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精神。 有的事情,必須有人去做。 哪怕粉身碎骨,哪怕有去無回 然而正在看直播的觀眾和粉絲卻不知道,他們一會兒會面臨怎么樣一把血淋淋的大刀。 這會兒,大家只顧著對青梅大隊的特警們嘩啦啦地流口水:「邱讓別相親了,我嫁給你嘿嘿」、「我們的團寵阿嵩,食堂大媽都喜歡你耶」、「阿嵩繼承爸爸的警號,現在真的長大了」、「武岳鐵血事業批,怪不得姑娘見你繞道」、「警犬龍龍真的好帥啊,狗中美男」 當青梅路大隊支援到事發現場,觀眾依然樂呵呵。 我要是在大馬路上看到特警隊執勤,遲到也愿意! 男色誤人,持木倉制服更誤人! 燕綏靠在軟乎乎的枕頭里,冷不丁被鐘情掐了把腰。 張導真的把你拍得格外好看。 小燕老師毫不客氣地道:我本來就很帥的! 燕綏的自信是理所應當的。 這一集里,沒人比他更高光! 從李嵩下車戴上面罩的那一刻,場上就自動出現了焦點。有人或許會猜測,因為李嵩的成長線已經到頭,現在到了該驗收成果的時候。 可張導的用意并非如此。 正如觀眾常常吹捧他的一句話:張赟的片子,沒有一個鏡頭是廢的。 這樣的視線追蹤的確別有深意。 如果觀眾足夠細心、而不是被主角們迷暈了頭,他們就能發現:鏡頭總是不自覺得聚焦在李嵩的身上,帶著微妙的晃動感,和被日光暈出來的朦朧光圈。偶爾視角高低也有細微的差距,有時對著李嵩那雙眼睛,有時又落在他寬卻薄的背脊,更像是好幾束視線不同的落點,而非同一雙眼睛的注視 這種鏡頭和濾鏡渲染往往出現在回憶場景里。 能時刻想著壓一鏡伏筆,埋一把刀。 只能說,咱張導多年的習慣一點兒都沒改。 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觀眾們最喜歡的角色發盒飯 伴隨著緊急行動的推進,現場開始疏散撤離。 看著指揮部很快調集過來的超級吊車、消防車,乃至救護醫療隊,觀眾后知后覺意識到這次行動的危險指數。 暫時消失在鏡頭中的李嵩再次出現時,已經在30多層的高樓頂層。 鏡頭在特警索降和嫌疑人瘋癲捅破管道、試圖進一步擴散毒氣的畫面之間切換,伴隨著急迫緊促的BGM,特警優先于其他警種先一步進入事發樓層內部排雷,隨著一聲清脆的爆破聲,從天而降的李嵩從準確的切破點進入樓層內部,并最快接觸到嫌疑人,一切行動敏捷高效,大膽細心! 劇播到此處,觀眾已經徹底看嗨了! 生日高光,愛了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