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平日里只聽人說為富不仁的他們慷慨解囊,因為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國破家亡,什么叫做覆巢之下無完卵。但是對于那些平民百姓,他們卻是驚慌失措,城門未破便已經想著逃命。還有那些小商戶,國難時候竟然想著發財,什么糧食農具價格一漲再漲,安城中有江家等大商戶把控糧價還好,可是那些小縣城里早已是鬧翻了天。 街上到處都是紅了眼的瘋狂百姓,他們虎視眈眈地看著緊閉的商戶大門,然后用手里的鋤頭鏟子砸向那門。先前小商戶們還敢把糧食的價格往高了喊,可是到這個時候卻是連生意都不敢做了,因為這些人根本不會買,而是一哄而上地搶個精光。種田的農戶們家有余糧倒是不慌,可是這些買不到糧的鎮上人家如何熬得住?在賄賂了縣令之后,他們專在夜里下手,將這鎮上為數不多的幾家糧鋪給打砸搶空。 這樣的事并非只發生在安城。 戰爭的消息傳播起來顯然比朝廷的公告要快的多,朝廷這邊在收到襄城戰報之后,當即便要將鳥銃和飛云軍調去,讓鄭總兵在守住安城的同時,將襄城也奪回來。朝廷甚至命令各級政府張貼公告安撫百姓,可惜白玉卻是沒想到,這回并非草原部落聯盟一方發難,而是草原軍和長青軍聯手對付白玉,因此這道命令剛下去沒幾天,明城卻是又傳來戰報,說是長青軍正在對明城發起進攻,而且已經拿下明城附近的七個縣。 明城也亂了。 原本總兵離奇身死、知府打入大牢的明城百姓們便惶恐不安,后來得知江協統被長青抓去之后更是人心動蕩起來。江協統可是朝廷派來的軍隊首領,在明城出了事,朝廷肯定會讓明城出兵將人救回來。然而長青人本就強悍,而且這時駐軍的新總兵還沒有上任,這仗怎么能打的贏?到時候恐怕又是拿府兵的命去填 明城百姓本就處于恐慌之中,朝廷的公告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這城人徹底崩潰了。長青竟然打過來了?百姓們完全不信任沒有頭領的駐軍,竟然是紛紛逃跑,帶著一家老小往王城去。 原先的知府還被關在大牢,新來的還沒到,因此這明城的政府便就沒人管。剩下的那些根本就是走私軍火的漏網之魚,又是什么好鳥?于是各個都抱著明城必破的心思開始瘋狂斂財,打算在臨走之前撈上一筆,然后瀟灑人生去。他們可不管什么國破不國破,只要有錢哪里不能活得好?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甚至比城外的長青軍更惡,燒殺擄掠禍害了不少人家,將這明城弄得烏煙瘴氣,民怨叢生。所有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 白玉危矣。 第240章 一時間全國上下人心惶惶,因為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草原軍和長青軍會同時來犯,而且是在這冬末春初之時。白玉去年多地遭災,本就收成不好,糧價一漲再漲;如今這外敵來犯,糧價恨不得漲到了天上,為了吃上飯,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賣兒賣女。家中富裕的帶著父母妻兒舉家逃往豐城,家里沒錢吃飯的或偷或搶,于是這白玉在應付外患之時,還要面對各種內憂。以前肖瀟聽著那些易子而食的事就已經覺得后頸發涼,如今看著這各地知府上報的折子,不得不說狠狠咽了一口吐沫。 易子而食可以說是人類最后的善良,這折子上觸目驚心的數字卻是無一不體現出人心本惡。襄城城破后的半個月,草原軍和長青軍聯合起來攻打白玉的消息逐漸在民眾間傳播,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恐慌。饒是政府如何安撫都沒有用,朝廷兩派吵到最后竟然有官員說是要告老還鄉,氣得皇上當即讓人把他給斬了。偏偏這時皇帝不知是氣的還是愁的,居然直接臥床不起,御醫只看出體虛,但就是沒辦法處理政務了。 劉自明自此便又成為代理皇帝。 但是這些時日的工作量實在不是前些日子能比的,一天十二個時辰根本不夠的他讓書亦將肖瀟帶進了宮,和他一起批閱奏折。肖瀟要做的也不多,其實不過是將折子上寫的內容總結好念給劉自明聽,不過已經讓他有些動搖,因為這些折子看得他好幾宿沒睡好覺。 縣令殺妻與百姓分食,里正帶人煮了好幾家孤兒寡母 肖瀟從來不曾想到人心竟然險惡到這種地步,從來沒想過這些小說里的離奇故事竟然會在現實上演??扇羰呛推侥甏?,這些人還會做出這種事嗎?若是有吃有穿,這些人還會吃人嗎?肖瀟難免又覺得悲哀,因為自己不能像神明一樣揮揮手便拯救風雨飄搖的白玉。 長青說他們已經有了異客,如果不投降的話,到時候就殺光所有白玉人 笑話!劉自明將手里的毛筆一丟,冷冷打斷了肖瀟的話??呻S即他又意識到自己沖肖瀟發了脾氣,于是閉了閉眼,然后勉強平靜地對肖瀟說:我說的不是你。 肖瀟知道劉自明這段時間壓力大,于是迅速搖了搖頭說道:沒事,我繼續念了。 據探子匯報,異客就是江協統 肖瀟突然失聲,看著那潦草的三個字心臟猛地一緊。他甚至忘記讀出來,而是一目十行地掃過下面的內容,想知道江暮雨發生了什么事。 江協統已然成為長青國三皇子的人,帶領一支隊伍突襲我方飛云軍,幸而未造成任何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