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洪知府不是不怕他女兒慘死的事再次發生,但是他知道像自己這種早就被歸于太子黨的人來說,如果不快些站隊只會死得更快,死得更慘。原先他以為自己只是和太子或者說是二皇子談生意,可是誰能想到那太子去得那般突然?二皇子身份敏感,說不定自他初來安城、來見自己的時候就已經被皇上派人暗中監視著,后來他對肖瀟的種種保護,說是惜才,在疑心重的皇帝看來恐怕就不會這么單純了。為了保全榮家,他除了真正的加入太子一黨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 五日之后,劉凱澤又一次來到瑰逸館,在瑰逸公子的帶領下去了二樓的那個房間。瑰逸公子慎重地將一個包袱遞給他,里頭不僅有劉凱澤說的萬民書,而且還有一把白底紅字的紙傘。 肖先生果然不愧是肖先生,瑰逸公子面露贊嘆,聽回來的老大說,原先只備了一張萬民書的,可是最后不得不又備上兩張,不然根本沒有辦法滿足急迫的百姓們。等到第三天的時候,周圍的村鎮又趕制出這把萬民傘,懇求知府一定要將這把傘也帶過來。 萬民傘原本是百姓為了挽留將要離任的好官而做出的東西,表明這個官員愛民如子,像傘一樣庇護了這方百姓。然而區別于這種白底黑字的傘,肖瀟這把上面全是用朱砂筆寫成的密密麻麻的名字,甚至還有血紅的手掌印,讓人感覺觸目驚心。 可是想到這傘里頭飽含了多少人的訴愿之后,兩個人便只覺震撼,而不是恐怖。 劉凱澤細細撫摸著這上面的名字,隨即眨眨眼,免得自己老節不保,丟了前輩的臉。他向瑰逸公子道過謝之后便離開了瑰逸館,正好是夜深人靜之時,于是劉凱澤帶著這些東西又潛入了刑部大牢。 肖瀟這幾天過得是真的不差。 自從劉自明來過之后,肖瀟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直線提高,雖然他自己并不知道。原本刑部大牢只是一日一餐,每餐清水白菜配栗米飯;可是肖瀟卻是每日三餐,每隔一天還能沾到些葷腥。甚至劉自明第二次來了之后,牢頭便一臉諂媚地跑到肖瀟跟前,一個大男人捏著細嗓輕聲細語地問肖瀟還需要些什么,只要不是些危險的東西,他保證一定給肖瀟弄來。肖瀟極度不適應地拒絕了,這日正在跟侍衛吐槽這人變臉之快,劉凱澤突然出現在他面前。 你都不知道,我當時嚇得鼻涕眼淚糊滿臉,可惜人家吃著花生米看都沒有看我一眼。說是沒錢別談,然后我就直接被拉去大板子了。肖瀟撇撇嘴說。 其實還算好的了,侍衛感嘆,像是那其它城里的玄、黃字號大牢,別說二十大板了,就是給你上刑具,你一個將死之人又能怎么樣?那些牢頭和獄吏月錢少得很,基本都是些愛虐人的去干這個,所以對于我們這些死囚根本不會手軟,畢竟玩個半死不活的,還能避免你老想著逃獄呢。 肖瀟一驚:這么恐怖? 侍衛點點頭:我有個遠方親戚嫁的就是個牢頭,嫁過去沒幾天就跑回娘家了,說是那人總喜歡帶她去大牢看那些受刑的犯人,然后在那兒上她。她實在覺得這人有毛病,于是就趁那人不注意,跑了回來。 就是可惜了,她娘家實在不是些好東西,牢頭找到她家又給了些銀子,她娘就把她又給了那牢頭。聽說前年她被打死了。 怎么有這樣的爹娘?肖瀟皺著眉,想到那女子挨打時無處可逃的絕望,心里感覺十分不適。 說什么呢,大夜晚的,還不睡覺? 劉凱澤風塵仆仆地出現在走廊,望著兩人背靠背、中間就隔著一面墻的情景只覺十分怪異,不知為何想到了江暮雨。他搖了搖頭,將這些無謂的想法甩開,然后將手里的包裹遞給肖瀟。 你看看,這是洪知府送來的。 肖瀟好奇地打開包袱,只見里面有厚厚一疊紙張和一把紙傘。他一邊借著昏暗的燭光看紙上密密麻麻寫的都是什么,一邊疑惑地問劉凱澤:這是什么? 第170章 這是安城的百姓給你做的萬民書和萬民傘。 安城?侍衛驚呼一聲,難道你就是那個肖先生? 原來侍衛還一直以為是同名同姓的人,畢竟肖瀟來王城沒多久,還沒揚名的時候這侍衛就被關進了刑部大牢。宮里頭信息又閉塞,他一個在御花園當值的侍衛能知道虜疫和肖瀟有關還是過年時候回家聽家里人說的,哪里能想到傳說中的肖瀟已經來了王城,而且還被關到了自己的隔壁?因此他震驚地一個翻身,手抓著獄門往肖瀟那里瞅:原來你就是肖先生! 低調低調。肖瀟聽出他的激動,學著李大嘴的語氣擺擺手。 什么肖先生,還不是被人隨意拿捏!劉凱澤沒好氣地翻白眼,伸手撓了撓頭皮,頭皮屑跟雪花一樣落下。他聞了聞手上難聞的頭油味兒,然后皺著眉頭小聲嘟囔:等把這個送到劉自明那里,老頭子我可得好好洗個澡 肖瀟作為一名現代人,聽過什么萬民書、萬民傘,可是親手拿到百姓為他做的卻是頭一回。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細細撫摸著那些名字,仿佛又回到虜疫剛過、他坐馬車回城卻被攔下的那個時候:無數陌生人圍在自己身邊,為的只是跟他說聲謝謝。 --